修仙從鉆木取火開始 第15節
書迷正在閱讀:不要愛上殺豬佬!、有恃無恐、守寡三年,三個崽的將軍爹回來了、全能種菜大師[基建]、邊緣人物她重生了、表妹難逃、在異世游戲當領主、神醫大佬美又颯、穿越后多了個童養夫(女尊)、退圈后我靠廚神系統火了
大家按人頭遞上兩文銅錢,請村民幫整治下晚飯。 村民接過錢幣,很是欣喜,他拱拱手說道: “諸位客人稍待,我這就讓家里婆娘一起開伙做飯,不過山村條件有限,還望大家不要嫌棄飲食粗糙?!?/br> 話畢離開這里,自去為幾人準備吃食。 這是一座荒廢的院落,里面人家,也就是剛剛那位村民一家,已經換到了別處另起新屋。 此處門框窗欞皆無,還好屋里和院落經常有人打掃,算得上潔凈。 今日不冷,無需進屋擋風,見星光正好,大家用院中木柴,起了篝火,圍坐在一起聊天。 幾人互相通報姓名。 剛剛走在路上時,只是一起搭個伴,現在既然一同過夜,當然要更加熟悉一些。 聽到這個提議,腳夫先說道:“在下謝廣安,懷鳳府人士,專門來往于懷鳳府和龍安府之間,接受委托為人來回捎貨,家里世代做此行當,如若諸位以后有需求,還請打聽‘做捎腳的懷鳳老謝’就是?!?/br> 旁邊將書箱放在一邊,和書僮一起烤火的年輕書生介紹自己道:“在下周清,自廣平府而來,此去乃是過龍安府,出州去陽州訪友游學,這是我的書僮周全,此次有幸和大家同路,是在下之幸?!?/br> 眾人連道客氣,而后一旁稍微上了年紀的老者,還有位練家子模樣的人,也都簡單介紹了自己是誰,從哪里來,到哪里去。 互相認識了后,大開始熟絡起來,交談更加自如。 “一路過來,見懷鳳府和南云府的禾苗長勢頗佳,今年定是一個好收成?!睋芾艋痖e聊中,書生周清感嘆道,看來這位并不屬于四體不勤五谷不分。 旁邊老者點頭: “龍安府也是如此,看來又是一個好年節?!?/br> 腳夫謝廣安嘆道:“可惜對于農家來說,好處不算太多,多收幾斗幾石,終究抵不過糧價格下跌,雜貨日用只會消耗更多收成,還好大家可以自己食用,喂養牲畜,下面倒是能過一個豐年?!?/br> “嗯,豐收總歸是好的?!?/br> 幾人都熟悉世事,對此倒并不詫異。 這時,剛剛離去的村民,帶著一個年輕后生,搬著盆罐碗筷而來,招呼道:“大家來吃飯罷,碗筷已經刷洗過?!?/br> 而后將他飯食穩穩放在旁邊,給大家盛飯,同來的年輕人小聲說了句,告辭離開院落。 幾人看了下,陶盆里熱氣騰騰,是剛蒸出來拌著菜蔬的的粟米飯,隱約還有點臘rou丁。 罐子里是蛋花湯,上面還飄著點油花。 旁邊小碟子中,是切得整整齊齊的咸菜條,帶著一點芝麻油的香氣。 晚飯在篝火照耀下,讓幾位行路已久的旅人食指大動,接過飯碗就開始猛力填飽自己,只有書生稍顯斯文。 一旁村民給大家盛飯后,索性夜晚無事,干脆在旁邊陪著,看大家吃飯。眾人用完飯謝過村民后,村民也不急收拾餐具去洗刷,而是坐在一旁聽著大家交談。 山村閉塞,新鮮事少,能夠聽這些走南闖北的人說話,也是難得的生活調劑。 書生忽然轉頭問村民:“主家這里,經常有人來投宿?” 村民笑道: “官道上行人,大多會選在虎橋鎮歇息。這邊每隔三五天,總是會有人來,也不知算不算得上‘經?!??!?/br> “不過我還是每天來這處舊院子打掃,也在家里備好糧油菜蔬,待有人來時招待一下,家中也小有進項?!?/br> 提問的書生周清提議:“主家何不考慮在此處開個客棧?也算一項營生?!?/br> 村民哈哈一笑:“這位客人,你認為客棧是用來做甚么的?” “當然是收費接納遠方來客,提供餐宿,給人歇腳的地方?!甭牭酱迕竦膯栴},書生周清理所當然地說道。 “那客人以為這里正在干啥?”村民敲了敲地面,笑著對書生反問道。 “這兒唯一欠缺的,就是個招牌而已,但是官道上看不到這邊招牌時,招牌還重要么?而且這里地方有限,我也掏不起本錢,提供不了幾個人的食宿,現在這樣挺好?!?/br> 理解了村民林二哥的意思,書生一時無語,只好夸贊了對方幾句。 圍著篝火,說著周邊幾府的新鮮事兒,無非是哪個大員外擺流水席,哪里新捕獲了什么厲害野獸,哪里出了什么可怕案子之類。 聊了一會兒,旁邊村民聽得津津有味,幾人也開始感嘆,越是大地方才越熱鬧,但也常讓人無所適從。 腳夫謝廣安和村民熟識,遂朝他調侃道:“像林溪村,應該就不會有啥變故,每次過來都感覺和上次一樣,無甚變化,這才是真正的清凈善地?!?/br> 沒想到村民林二哥搖頭:“老謝你可不知道,這次村里還真有事?!?/br> “噢?” 聊在興頭上的幾人見有新話頭,紛紛將注意力投過來,看村民怎么說。 村民道:“諸位客人有所不知,差一點這林溪村就沒有了?!辟u了個關子,見周圍人正在認真聽著自己說話,他繼續講述這幾天的事兒: “這里地勢頗高,無法打井,我們日常用水,皆是取自村外哪一條小溪。但是日前,那條小溪忽然變得腥臭,而后驟然斷流……” 他仔細說了下當時情形,待說到村里樵夫入山尋來了仙人,然后方仙長降服穿山甲妖,接著請來山神重新疏通水脈之時,眾人連連驚呼。 ------------ 第22章 【草叢中的動靜】 “可惜未竟全功,讓那穿山甲妖怪跑掉了?!?/br> 腳夫謝廣安聽完,低頭連搖感嘆道。 對于老謝這番反應,村民林二哥笑道: “據海子哥所說,那位方仙長讓穿山甲發下了重誓言,從此不得做惡,才饒了它一命,既然發了誓自當遵從,不然應誓可不是鬧著玩的?!?/br> 旁邊的書生周清,關注點則在另外地方,他皺著眉頭,用奇怪語氣問林二哥: “這可是真仙,你們就這么錯過了?” “方仙長當然是有道真仙,仙就仙唄,仙又咋了?”村民對于這位讀書人的表情,感覺很是奇怪。 對于淳樸山民們來說,方長是仙人這種事,除了會讓人更加尊敬他之外,沒有別的什么附加意義。 書生被噎住,沉默好一會兒。 旁邊腳夫則感嘆道: “林二哥,你們村子實在是走運,如此彌天大禍,竟遇上仙人得到化解,這種百萬無一之事,你們村不知道是交了多大好運?!?/br> 村民點頭道: “誰說不是呢,所有人都在夸我們運道好,不過最應該感謝的,還是那位方仙長?!?/br> 邊上又有人問道:“那位仙人所居何處?” “就在后面云中山里,居住在險峻難登的仙棲崖頂,那里平常人根本上不去。只有一些常年跑山的人才能到?!?/br> “但是能上去也沒有人會上去,從小時候,村里老人們就說上面有仙人,不得去驚擾,否則會有禍事?!绷侄缁卮鸬?。 對于這件事,除了腳夫和書生之外,都將其當做山村怪談。 腳夫謝廣安是和林二哥較熟悉,知道他不會編故事,而書生則是通過推斷,得出此事當是真的。 對此事各自發表了幾句意見,腳夫笑道: “仙蹤難覓,但是故事里的山神廟可跑不了,我這種常年從云中山路過的人,下次再經過林溪村,得閑也可以去拜一下山神,尋求一下路過時庇佑,說不定就會靈驗?!?/br> 火堆邊幾人點頭,對于類似傳聞,大家向來是寧可信其有。 看了看天空,見彎月已經爬了上來,村民起身說道: “屋內有干草可以鋪墊,整日趕路,大家也都累了,可以考慮早點歇息。我還要去把家火刷洗收起,暫且少陪了?!?/br> 而后他收好碗筷盆罐,離開小院,順便將大門帶上。 書生周清見村民走遠,繼續搖頭感嘆道:“還是太過無知了,如此天大機緣擺在面前,這些村民們竟不懂得珍惜——” 聽了書生這句話,練家子模樣的江湖人嗤笑道: “且不說這個故事真假,知道是機緣你又如何?都說沒那緣分的話,尋常人就是神仙站在你面前,也只會利落的錯過去。而且以你這身板,估計也爬不上那山崖,弄不好還會驚擾仙人,大好年華,何必做這種事情?!?/br> 旁邊腳夫也好親勸阻了兩句,讓書生不要考慮這種危險問題。 書生點點頭,對于周圍人的勸誡也是贊同,不好意思地拱手說道: “讓諸位見笑了,在下只是對這些村野怪談比較感興趣而已?!?/br> “書中有云:敬鬼神而遠之。讀了這些年圣賢書,當然是進京應舉,齊家治國才是正道,如此方不負大好年華?!?/br> 同行幾人盡皆贊許,并祝書生金榜題名。 而后話題轉換,謝廣安率先起話頭,談起了不遠處小鎮鎮上的事情:“說到鄉野怪談,虎橋鎮最近可是出了不少事兒,而且頗為奇異?!?/br> 旁邊許久未說話的老者徐徐點頭:“沒錯,此事我略有耳聞,有人說是鬧鬼,不過具體到底是發生了啥?因何而起?” 其余幾人俱都精神一振,仔細聽著。 腳夫謝廣安道:“原本我出發比你們要早,還要快一些,路過虎橋鎮的時候,和那里的熟人攀談了幾句,這才和你們碰到一起走——” “他告訴我,虎橋鎮那位龐員外,家中最近連連出事,六畜不寧,正在廣尋法師巫覡化解厄難?!?/br> “龐員外?那可是個勢利人家?!?/br> “可不是么,周圍鄉人對其是頗有怨言,不過也只敢私下里說說,傳到龐員外耳中可了不得?!?/br> “唉……太平年月,也不是處處太平……” 書生周清在一旁嘆氣。 幾人皆搖頭。 老者率先打了個哈欠,精力有些不濟地說道:“天色漸晚,大家早點休息吧,明天還要一齊趕路。從這里到龍安府,要走到明天傍晚才行?!?/br> “且睡且睡?!?/br> “確實是困了?!?/br> “大家晚安?!?/br> 走進屋里,謝廣安調整了下自己背后貨物擔子,取出出門慣常攜帶的薄鋪蓋,整理好地上稻草,在上面展開,和衣沉沉睡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