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宮有福 第216節
哪路的人馬? 有何目的? 孫達目眥欲裂,幾欲噬人。 此時的他,哪里還像個性格豪爽但為人懶散的普通皮貨商,一身肅殺之氣,儼然是刀林劍雨中闖蕩出來的。 “若有惡意,怎敢拖家帶口前來?”老人緩緩道。 “只是我沒想到,這位竟有如此大的魄力,竟敢拖家帶口只身前往,他就不怕走漏了風聲,命丟在這里?還是篤定在冰城,我不會也不敢讓他出事?” “東家,您說的這位是誰?” 孫達依舊處在驚疑震怒之中。 “除了那位黑龍江兼烏蘇臺將軍,還能有誰?自從綽羅斯部敗于大燕,又逗留漠北未走,我便知曉此地遲早會變成漩渦之地,只是沒想到來得這么快,也來得這么不是時候……” 正好趕在他精力不濟之時。 不過商千尺精力不濟也不是一日兩日了,到底年紀大了,能殘存到今日,已是不易。 “他不是為了釣你,而是釣你背后的我,看來這位對冰城的消息,掌握了很多?!?/br> 不然何至于知道他來自江南,又知曉他喜食,更摸到了孫達這條隱藏很深的線。 孫達看似只是個普通的皮貨商人,其實卻隱藏在市井暗中監視整個冰城,并幫著商千尺收集各路消息。 對方能把食肆開到孫達盤踞之地的附近,顯然不是無的放矢。 “那現在該怎么辦?我這就讓護衛隊的人去驅逐了他們?” 商千尺搖了搖手。 “之前怎么辦,以后還怎么辦?姜太公都不急,都裝上平民百姓開食肆了,作為魚兒的我們,自然也不能急?!?/br> . 小喜子以為一下午賣一百碗魚圓很難。 誰知,爐火燒著,鍋里的高湯熬著,不用掀鍋蓋,那香氣就飄散了大半條街。 正值當地一年最冷的時候。 冬天人們就喜歡吃些暖和的,對于暖食也沒有抵抗力,有不少人都是嗅著香氣尋到鋪子前的。 一看是賣吃食的,不貴,才五文一碗,當即就有人買了一碗,站在大街上吃了起來。 這香氣附近的住戶早就聞到了,都在尋思這是哪家在做吃食,竟如此香。 出來一看,竟是聚仙居出了新吃食。 對于聚仙居的菜好吃,附近住戶都有耳聞,但大多數都沒吃過,畢竟聚仙居吃食貴的事大家都知道。 當初聚仙居剛開時,有附近住戶懶得做飯,尋思這食肆看著也不像貴地方,便想來買些吃食打發一頓。 誰知進了店后,首先看到的就是墻上掛著的菜牌,以及菜牌上所標的價格。 那會兒附近人和福兒他們一家也不熟,私下沒少議論這家食肆死要錢,坑人。一直到實在有人好奇,就這樣的食肆憑什么菜價那么貴,跑來點了兩個菜,嘗了嘗。 嘗完之后,逢人便說值得。 后來福兒也借著機會,解釋了下為何他家的菜價貴。 原來是食材不一樣。 人家也不是故意坑人,反正明碼標價,愿意去吃就去吃,也不會你先吃,吃完找你漫天要價的訛詐。 再加上幾經接觸后,發現這家老板娘為人爽朗和氣,才漸漸沒人在私下議論了,反而聚仙居吃食好吃的事,成了附近住戶都知道的事。 平時那些貴菜吃不起,難道五文錢一碗的魚圓還吃不起? 抱著試試的心態,就有住戶買一碗來嘗嘗。 嘗一碗不夠,還要回家拿個大碗來,再買一碗或是兩碗,拿回去給孩子也嘗嘗。 之前福兒就交代過,若是附近的住戶商戶來,就給實惠點,所以小喜子也沒吝嗇,湯底給得多多的,魚圓多給幾個。 有人見鄰居滿臉喜色捧著碗回來,一問之下,才知道是聚仙居出新吃食了。 自己帶碗去買,湯給的多,魚圓也給的多。而且這湯,一看就是好東西熬出來的,拿回去煮面也是不錯的。 于是還沒到天黑,一百碗魚圓就賣光了。 第174章 也不過幾天時間,大半個冰城的人都知道位于城東有一家叫做‘聚仙居’的食肆,所售賣的魚圓物美價廉,味道極美。 于是有絡繹不絕的人尋過來,想知道是不是真如旁人所說那樣。 一嘗之后,果然味美,吃一碗想兩碗。 聚仙居魚圓的名聲越來越響,連帶著每天售賣的數量也節節攀升。 從每天賣兩百多碗,到三百碗,四百碗,一直賣到六百碗的時候,聚仙居限量了。說每天只售五百碗,賣完就等明天。 不是福兒不想掙錢,而是把所有人都叫來剁魚茸,每天的極限也就是五百碗了。 當然也可以請人來剁魚,但他們本就是喬裝而來,身邊并不適宜有外人在。 而與此同時,福兒也沒閑下。 魚圓的名聲帶動了聚仙居的名號,有許多人本是沖著魚圓而來,誰知過來后沒買到,有哪些不差錢的人,并不計較銀錢。 既然沒吃到魚圓,就嘗嘗店里的其他吃食。 就這樣,聚仙居的生意也rou眼紅火了起來。 另外還有孫老板,如今是越來越挑剔了。 以前都是來人讓福兒隨便做,現在仿佛故意刁難福兒也似,竟開始點起菜來。 而且點的菜都是那些很不好做的菜式。也幸虧冰城食材有限,不然福兒懷疑自己要被他刁難死。 她一天時間里,有一半的時間,都花費在給孫老板做菜上。 當然孫老板人也挺大方就是,一中一晚做他兩餐飯,頂的上福兒開一天店所賺銀錢。 而衛琦就是這時候來的。 他來時悄無聲息,當時食肆里正忙著,誰都沒有注意到他的到來。 還是三郎跟小伙伴玩耍時,看見食肆外蹲著個正在吃魚圓的人,咋那么像我叔? 也是小喜子忙昏了頭。 一開始魚圓攤子就他一個人照看的,食材都給他準備好,他只用把魚圓放進鍋里再滾一遍,澆上高湯,撒上蔥花算完事。 但買魚圓的人實在太多了,他一個人又要煮魚圓,又要收錢,根本顧不過來。 后來契準出來給他幫忙。 一個專門收錢,一個專門煮。 有時候小喜子煮累了,就換契準來,反正東西都是現成的,只要會裝碗就行。 衛琦到時,發現食肆的生意好得超出他想象。 里面的情形他暫時看不到,但店門外蹲了好幾個正在吃著什么東西的人。 也是湯湯水水的不好帶走,若帶了碗來還好,若是沒帶碗,就只能在這吃了再走。有許多漢子覺得進食肆里麻煩,索性就蹲在門外吃。 反正也就是幾口解決的事。 衛琦見一個個吃得唏哩呼嚕,噴香,又見攤子前還站著幾個人等著買,便也走了過去。 他說要一碗魚圓,小喜子頭都沒抬,管他要五文錢。 衛琦也就掏了五文,換了一碗魚圓。 也像其他人那樣,蹲在門外先吃了再說。 還剩最后一口湯水,衛琦正打算喝完時,就聽見一聲脆生生的‘叔’。 伴隨著而來的,是三郎像小炮彈一樣的小身子。 三郎抱著衛琦,連喊了好幾聲叔,衛琦才把他從肩頭扒拉下來。抬頭一看,面前站了好幾個穿得圓滾滾的小家伙。 一個個凍得臉頰通紅,有的還流著鼻涕,正一臉好奇地看著他。 “三郎,這是你親叔?” “當然,我叔是將軍!” 沒人相信三郎的話,連他的小伙伴都覺得三郎是吹牛。 這般年紀的小孩,已經懂了吹牛的意思,反正牛皮是吹不破的。 “將軍沒有槍?還穿一身破棉花襖?”其中有個個頭最高的孩童道。他的年紀顯然要比三郎幾個大一點,也知道以衣裳來看人了。 確實,衛琦穿得有些破破爛爛。 在當地,稍微殷實點的人家,冬天都是穿皮襖,因為皮襖才暖和,穿棉花襖子的相對來說,都是窮苦人家。 三郎可不懂衣裳這些道理,見被人反駁了,當即嚷著道:“我叔有槍,還有馬!” 這會兒功夫,已經足夠里面的人聽到動靜出來了。 衛傅和福兒剛出來,就看見衛琦一身破爛的藍布襖子,腳上也沒穿靴子,穿了雙黑色破洞棉鞋。 蹲在那兒,端著一個空碗。 不光穿得破爛,身邊還扔著兩個破籮筐,和一條扁擔。 嘖,這可真是喬裝得夠徹底的,也不知他從哪兒弄來的這身行頭。 . “這是我拿銀子跟人換的?!?/br> 進來后,見福兒用饒有興味的眼神看自己,衛琦僵著臉道。 因為實在找不到破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