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宮有福 第198節
“外面還一直謠傳朕不能人道,朕能不能人道,難道皇后不知?” 這一說法,讓皇后羞紅也是氣紅了臉。 “你……” 正武帝將皇后攬了過來。 “謠言堵是堵不住的,越堵旁人只會越猜疑,今日謠言猛如虎,未嘗沒有當日我堵得太快之因,不如不做理會,過陣子謠言自然會散去?!?/br> 理似乎是這么個理。 但皇后卻狐疑地看著他。 總覺得這般做法,似乎不是他的性格。 “而且這謠言,也并非沒有好處?!?/br> “什么好處?”皇后下意識問道。 正武帝半耷拉著眼皮,慢條斯理地撫著她的衣袖,道:“你不是一直希望傅兒能順順遂遂?有了這謠言在,大抵也沒幾個人敢為難他?!?/br> “可是……” 這謠言確實對衛傅有好處,甚至對皇后也有好處,刨除所謂的尊嚴名譽不提,利大于弊,而且是實打實的利。 有了這層虎皮,全天下誰敢為難衛傅? 可他呢? 他難道就真不在意? 想到自己背著他做的那些事,皇后一時心中五味雜全。 “其實你不該……” 依舊是難以啟齒,遲疑,躊躇,皇后偏開了臉。 “其實你該有個屬于自己的子嗣,我當年……壞了身子,你不該拒絕大臣們提議擴充后宮之事?!?/br> 聞言,正武帝冷了臉。 “朕忙于政務,沒那些閑心應付女人?!?/br> “可……” 話未出口,下巴已經被人捏住。 侵入鼻尖的是他獨有的猛烈的氣息。 “怎么?難道朕不想納妃,皇后想故作賢惠,幫朕納幾個入宮?” “我……” “黎瀠,你為何永遠不愿面對自己的內心?” 皇后似乎聽到了這樣的低語,但又不確定自己有沒有聽錯。 因此下一刻就是天翻地覆。 正武帝抱起皇后,朝寢殿里走了去。 “既然皇后這么閑,朕不如與你談一談要事?” 迎春還想硬著頭皮跟上去,正武帝一個冷視掃了過來,她當即瑟縮了一下,留在了原地。 第161章 這次會盟不同尋常,在大燕內部稱之為兩部歸順,可明面上卻是以會盟為名。 用白話點來講,就是兩部已傾向投靠大燕來得到庇護,以及兵力支援,但明面上此事并未商定。 既然沒有商定,就有談條件的資格。 就像買東西,一個想買一個想賣,總要談好再說。 所以這次負責主持會盟的大燕官員其實承擔了很大的壓力,條件怎么談,若是談不攏怎么辦,以及各方各面的勢力都要考慮。 成了,青史留名,不成,責任都是自己擔。 由于這次勢力混雜,人也多,福兒和衛傅并沒有帶三個孩子,而是把人送回了黑城,然后她才和衛傅趕往烏得。 烏得位于錫林郭勒草原和漠北接壤之地,以一條叫做烏得的河為名。 同時這條河,也是分界線。 往北就是漠北了,往南則是漠南。 這次大燕和漠北會盟,自然少不了漠南的各盟部到場。 由于烏得是屬于沙哈里部的地方,這次會盟場地安排布置接待都由沙哈里部負責,福兒一聽說是沙哈里部,當即想起了永淳公主。 當年廢帝一脈,只有永淳公主,因和沙哈里部世子有婚約在,被世子其哈瑪接走,其他人俱皆被廢。 也不知道那位天真無邪的公主,如今過得怎樣了? . 衛傅來的不算早,也不算晚。 說是不算早,是因為漠南各部的人到了大半,說不算晚,是由于漠北兩部的人還沒到,京城那邊的欽差副使也還沒到。 既為正使,會盟所有事宜都該是衛傅主管,所以到了后,他并未閑下,反而異常忙碌。 這期間衛傅見了很多以前見過的人,都是他以前還是太子時,在承德接見蒙古各部時,認識及熟知的人。 對于如今衛傅身份的改變,各部似乎早就知曉,反正沒人跟他提以前舊事,面上對也是分外客氣恭敬。 至于私下有沒有唏噓感嘆,那就是私下的事了。 似乎知曉衛傅以前和其哈瑪關系不錯,所以這次沙哈里部把其哈瑪派來陪衛傅。既是幫他熟悉當地及各部情況,也是顯示對大燕的尊敬。 同時,福兒也真如她所料那樣,見到了永淳公主。 數年不見,永淳公主一改福兒記憶中的模樣,變成了個草原上的女子。 臉上的天真爛漫不見,成熟了許多許多。 若不是容貌沒變,福兒幾乎認不出她來。 “我倒沒想到,最后竟是你嫁給了皇兄?!?/br> 福兒還沒忘記當初永淳公主說自己是個壞宮女,想替表姐謝玉琴,警告她這個壞宮女,不要狐媚太子。 不過在經過短暫的尷尬和回憶往事之后,她爽朗一笑。 “也算因緣際會,算是緣分天注定吧?!?/br> 聽到這分毫不讓的話,永淳公主臉上閃過一絲不忿,似乎想說些什么,但終究被世事無常的感嘆給沖淡了。 “你和皇兄過得還好嗎?”她略有些猶豫問道。 當然好,若是不好,今日衛傅也不會作為會盟正使出現在這里。 福兒聽得出永淳公主問的是,發生大變了以后。 一開始肯定是不好的,任誰從云端跌落谷底,都不會好。但如今都好了,就不要提以前了。 “好,怎么不好?公主好嗎?” “我也還好,出事后,其哈瑪就把我接走了,因為我的關系,母妃并未受到牽連,如今留在京里頤養天年。其哈瑪一直對我還不錯,我們生了兩個孩子……” 說著,永淳公主讓侍女把兩個孩子都領了進來。 兩個孩子都不大,一男一女。 福兒提前沒有準備,現讓烏珠去她妝匣里取了一塊玉佩和一支金簪,拿給了兩個孩子做見面禮。 “不要見怪,我事先沒有準備,等下次再來了,定會給你倆準備禮物?!?/br> 后面這句,是福兒對兩個孩子說的,也算解了沒有準備的尷尬。 “快謝謝舅母?!?/br> 兩個孩子用蒙語咕噥了一句什么,福兒也聽不懂。 似乎看出福兒聽不懂,永淳公主有些尷尬地解釋道:“我一直在教他們漢語,但總是學不會?!?/br> 福兒體貼道:“孩子還小,等再大點就好了?!?/br> 永淳讓婢女把兩個孩子領出去,期間福兒聽婢女叫永淳二妣吉。 在來的路上,知道到了后要接觸很多蒙古人,所以衛傅還是給福兒補充了一些關于蒙古各部的習俗和常識。 甚至一些簡單常用的蒙語詞匯,福兒都聽得懂。 例如妣吉,福兒知道是臺吉之妻的意思。 有點類似哈敦,哈敦是大汗之妻。 臺吉則等同太子、世子之意,沙哈里部的首領薩克圖雖被封為郡王,但這是官面上的說法,實際上在其本部,被稱之為汗王。 而其子其哈瑪,在官面上是薩克圖郡王世子,實際上在其本部被稱之為其哈瑪臺吉。 蒙古人跟沒入關之前的燕人一樣,沒有妻妾之分,只要娶進門的,都是妻子。燕人也是入了關之后,學著漢人,才改成了一妻多妾制度。 蒙古人妻妾之間的唯一的區別就是稱呼,第一個進門是大妻,第二個進門是二妻,如此類推。 在身份和地位上,除了大妻的身份較為尊貴點,其他人大致沒有什么區別。 所以說,永淳當時沒能成為其哈瑪的大妻? 對于這點,福兒沒有當場問出來,而是藏在了心里。 她又和永淳敘了會兒舊,永淳就離開了。 直到衛傅晚上回到大帳,她才跟他說起這件事。 . 衛傅身上帶著淡淡的酒氣,似乎是喝過酒了。 不過人倒是沒醉,就是懶洋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