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宮有福 第184節
衛傅虛按了按手,示意他別急著插話,等仵作說完。 仵作見一時之間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自己,不禁生怯,但還是鼓起勇氣道:“其實小的還發現一處異常,曾稟報過上官,但上官似乎并不重視?!?/br> 這個上官指的自然不是喀興,而是管仵作的人。 “什么異常?”衛傅溫和道,“你不要害怕,直接說就是?!?/br> “當時尸首運回來,都混在一處,上官命小的查看死因,因為沒有人管這些尸首,所以收斂也是小的順手做的……” 收斂其實不是什么重活,但收斂幾十具尸體,就是一項重活了。 而且這些尸身,有的完整,有的不完整,完整的大多致命傷是箭傷,不完整的則是刀傷。 若是碰見個不負責的收斂人,大多都是將這些人混在一處,抬出去埋了算了。邊關這種地方,死人歷來不少見,除了些有名姓的將領,誰去管下面這些小兵卒。 可這個仵作心腸柔軟,見這些人死相凄慘,再加上他要查驗死因就順手把完整的放在一處,不完整的拼湊起來。 然后拼著拼著發生了件事,多了一只手。 他把所有尸身翻了兩遍,都沒找到手的主人,而且更為奇怪的是,這手臂上的傷痕不簡單,竟是火器打出的傷。 于是等他往上稟報時,他就把這處異常也稟報了上去,但管他的軍官并沒有在意。 就像喀興所想一樣,火器在草原上并不罕見,而且有些尸身都七零八落了,也許是仵作拼錯了,并沒有多出什么手,哪有那么多手可以多的。 因為這件事,仵作還被上官訓了一頓。 他堅持是多了一只手,他的上官覺得他麻煩,是在故意找事。 若不是這次衛傅找仵作來問話,重提舊事,這件事大概以后再也不會被提起了,偏偏衛傅察覺到異常,同時也終于找到能對應上的異常。 “可知曉烏將軍這次出去巡防帶了多少人?” “這怎么知道?”喀興有些為難道,“將軍你也知道烏將軍的性格,旁人可不好打聽他的事?!?/br> 衛傅被氣笑了。 人沒死,讓人忌憚也就罷了,現在人死了,難道還留有余威不成? 怪不得鄂畢河說烏哈蘇不好相與,看喀興反應就能知道其性格多么不好相處。 “那就去查,去問。你不知道,就去問知道的人,活人出去的,死了沒回來難道查不到?” “下官這就去?!?/br> …… 其實并不難查,只是所有人都不想查,或是不想細究罷了。 可能是顧忌怕朝廷知道此地竟有人私自與草原上的人通商,也可能是烏哈蘇性格難以相處,大多數人都厭惡他,自然沒人關心他的死。 最終查來的結果,烏哈蘇帶出去的人有五十多個,但帶回來的尸首卻只有三十多具。 這意味著什么? 意味著有人襲擊了烏哈蘇這伙人,卻故布迷障帶走了二十多具尸體。 為何要把尸體帶走? 說明尸體上有不能見人的東西。 再結合遺留在原地的尸體,為何經歷三天都被沒動物所食,以及仵作所說的多出的那只帶著火器上的手,真相幾乎呼之欲出。 有人故意襲擊了烏哈蘇這群人,假裝他們是被蒙古人所殺,這伙人似乎害怕被人發現尸首上的火器傷過多,所以帶走了部分尸體。 為了保證尸體可以落在大燕將士的手中,這伙人可能守著尸首守了三天,等到前去搜尋的人找過來,他們才匆匆而離。 那么這伙人是誰呢? 擁有很多火器,想挑起大燕和漠北部落紛爭…… 望建河往下游而去,流到黑江江口時,和石勒喀河匯流,成為黑江的源頭。 而石勒喀河上有羅剎人建造的石勒喀城。同時,石勒喀河西邊有支流,剛好經過烏哈蘇受到襲擊附近的位置。 答案呼之欲出。 第148章 又是那群羅剎人! 喀興不敢置信:“怎么可能是他們?” 聞言,衛傅意味深長道:“為何不能是他們?” 喀興似乎也意識到自己的失態,忙遮掩道:“烏將軍死于箭傷,下官是真沒想到會是羅剎人動的手腳?!?/br> “精于騎射的人在草原上并不難找,而羅剎人也有騎兵,只是他們善于使用火器罷了?!?/br> 而且漠北這片地方,太混亂了,多方族群勢力混雜在一起,羅剎人的手下里未嘗沒有蒙古人。 “將軍說得有理?!?/br> 是真有理,還是不敢辯駁? 衛傅意味深長地看了喀興一眼,看來這里的水比他想象中更深。 等衛傅回來,福兒聽聞他說了喀興的異常。 “看來他們不光私自販賣貨物給蒙古人,跟羅剎人也有‘交情’,這群人真該殺!” 該殺是該殺,就是該殺的人是不是已經死了,這是個疑點。 看得出喀興似乎很忌憚烏哈蘇,而烏哈蘇也很專斷獨行,索春在龍江城,為了一些毛皮之事,與黑城斤斤計較。 以衛傅對索春的初步了解,這個人狡詐善謀,但這樣的人通常膽子不大,善謀者多思,想多了就容易瞻前顧后。 按照索春的性格,不可能不慫恿烏哈蘇對付自己,而烏哈蘇在自己手里,先失炭礦,又失毛皮,可除過那一次縱容謝家‘自己解決’,并未再對自己出過手。 難道他不在乎? 就喀興和索春表現來看,烏哈蘇并不是個什么大度的人,甚為霸道,且小肚雞腸。 那就只有一個可能,他還有更大的利益獲取地點,顧不得黑城。 而從烏哈蘇經常頻繁地來到呼倫貝爾,甚至在此地建了座將軍別府,就能看出這里就是他所在意之地。 所以烏哈蘇才會在這里吃相難看,惹得下面的駐防軍官怨聲載道。 如果是這種情形,可能真正和羅剎人有‘交情’的,應該就是烏哈蘇本人了。 如此倒也合了為何堂堂一個將軍,竟親自出面與對方交易。 一是不易走漏風聲,近些年朝廷對羅剎人越來越重視,同時外蒙亂局少不了這些人在中間攪風攪雨,惹得朝廷對羅剎人深惡痛絕。 若是自己與羅剎人‘有交情’被外人所知,這是容易被攻訐的把柄。 跟‘蒙古人’交易,就沒那么多顧慮了,因為都在這么干,法不責眾,大家自然都有默契互相保密。 而且看樣子烏哈蘇和對方交情不錯,才會只帶了幾十個人出去,未曾想羊入虎口,被人直接要了性命。 這么分析,所有一切都能合情合理。 只有一點異常,那就是喀興之前表現的異樣,難道他還知道什么事沒有說? 不過他初來乍到,人家不與自己知無不言,也是正常。 即使是索春,看似投誠之意明顯,但對他說話不也是說兩分藏八分? 福兒略有些憐憫地看著衛傅。 也就是他,能跟這些老狐貍過招,還能從一點點異常中查出自己想知道的訊息,若是換做她,肯定頭疼死。 “咱們家的腦子都長在你頭上了,你就能者多勞吧?!?/br> 最終,福兒以一句略微有些幸災樂禍的話作為告終。 可把衛傅氣的,當即將她撲到在床上,一頓撓癢癢。 此時一家五口正打算睡覺,大郎自打有弟弟以后,每晚就不跟小叔叔睡了,而是陪已經分床的二郎三郎睡。 可二郎三郎喜歡跟娘睡,于是若夫妻二人晚上不打算干點什么不宜讓孩子知道的事,就會變成一家五口同睡。 見爹娘突然瘋鬧,三郎像只強壯的小兔子,撲到爹的背上。 他動作極快,手腳并用,一下就騎到爹的背上。 騎上后,他似乎很得意,一邊彈動著小屁股,一邊擺動著小手,還叫二哥一起來。 二郎實在沒忍住誘惑,也過去了。 他則騎到了爹的肩上。 兩人把爹當馬騎,嘴里還‘駕、駕、駕’的。 衛傅被壓在下面,福兒在最下面。 兩個小人兒的重量,大人并不是不能承受,就是被壓得擠得慌。 “讓你欺負我,看你兒子報復你了吧?” 福兒的臉紅紅的,嘲笑著他。 兩人臉貼著臉。 早就父綱不振的衛傅,能說啥?只能偷偷地咬她的軟嫩臉蛋一口。 兩個小人兒還叫大哥一起來。 大哥能一起來? 肯定不能,大郎現在是大哥,自詡有教弟弟們的義務,所以他非但不能,還必須勸弟弟們下來。 “快下來,別壓壞娘了?!?/br> 只壓壞娘,就沒壓壞爹?沒看到是他在被當大馬騎? 沒辦法斥兒子,衛傅只能氣得又咬了福兒嘴唇一口。 “你別過分,小心我咬你!”福兒小聲警告他。 誰怕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