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頁
共廩餼銀二兩,廩米二百一十六斗。 在最后,又加上一份當年稷寒山置辦的家資單子。 還特別表明,要求改嫁的繼母夏三姑,將當初父親送的家資,也一同盡數歸還…… 這些被夏家霸占的財物,林林總總算下來,將近價值千兩白銀,對于農戶來說簡直不敢想象。 登時,引得無數看客唏噓。 由于,稷澂是在眾目睽睽之下遞上的狀紙,高知縣就是想私下搞小動作,都沒有機會。 高知縣本想趕緊了事,將夏莧配了人就算完了,不想再橫生枝節。 他倒并非不好處置夏家,而是擔心拔出蘿卜帶出泥,將他那小舅子給牽扯出來。 畢竟夏三姑改嫁到了金家…… 在證據和夏藕這個活生生的人證面前,夏家的所作所為昭然若揭。 錢氏差點被眾人的口水給淹死…… 又過了一會兒,就從看客中將幾個夏家當家的男人和夏老太葛氏、夏莧,通通都“請”來了。 夏家人在村中是最富庶的,任誰都要給幾分顏面,但是到了公堂可是齊刷刷的跪下。 因為稷澂有秀才的功名,不僅見官不跪,甚至在狀告夏家這些所謂的長輩時,還不用受刑,所以明顯是比眾人高了一頭。 這一下色厲內茬的夏家人,可就氣虛了。 高知縣望了望外面的天色,大約辰時末,離著下堂的時辰,還早著呢! 真是的,他牽紅線的效率這么快作甚? 罷了,先一件件的解決。 他下令讓同村和鄰村的村民,各自辨別夏藕究竟是不是年滿十七歲的夏莧。 答案是很定,人家小丫頭尚未及笄,是舉人村夏家六女,而并非夏家三女。 她是夏藕,如假包換。 結果早有預料,但高知縣的心情仍舊很不好,決定當堂指婚。 一時間,將方才請婚的吳庸,就給想起來了。 夏莧身為禍頭子,配了一個四肢健全,五谷不分的窮書生,剛剛好! 眼下,能預見到禍頭子的凄慘,高知縣這心里總算痛快些…… 第6章 因果輪回報應不爽 農戶中能讀得起書的人家,屈指可數,大多集中在舉人村,吳庸正是其中之一。 不過,他虐妻的惡名,可比做學問,更來得如雷貫耳。 聞言,夏莧驚愕,一張俏臉的血色,盡數褪去。 這男人本是她給夏藕安排的夫君,又如何配得上自己? 吳庸這老鰥夫素來拿婆娘當畜牲用,上一個媳婦就是被他給活活蹉跎死的。 她冒名頂替的事不好泄露,依著夏藕被喂了重藥的身子骨,入了吳家怕是沒幾日好活。 唯有死人才會閉嘴,這般她才能徹底安心。 可若是要自己嫁給吳庸,她是萬萬不肯的! 夏莧慢慢往后退,準備伺機逃走…… 小捕快擋在她的身前,亮出繩索,砰砰把繩索繃得直響。 這陣勢,夏家人怕得直躲,更是不敢再上前去攔。 夏藕扯了扯嘴角,露出一抹狡黠的笑容。 此時此刻,她想吟詩一首,奈何文化所迫,只能腹誹一句:因果輪回,報應不爽! 她可是知道這吳庸不僅暴虐成性,在私底下還喜歡換妻,他前妻就是不堪屈辱,而走得很不體面的。 這位堂姐面上溫柔,懂事,善解人意,但通通都是裝的。真正的夏莧壓抑,暴躁,對那金公子也有所迷?!?/br> 這回她脫離了炮灰軌跡,也不知這夏莧是否能絕地重生? 真是萬分期待! 苗師爺不動聲色的挪到高知縣身側,動作很是隱蔽的遞了張小紙條過去。 高知縣目不斜視的接過,偷偷的瞄了一眼…… 登時,心里咯噔一下。 想了想,他終于下了決定。 此事真真是不能拖著,必須要速戰速決! 配婚一事已被他做大,引得無數商賈學子慕名而來,紙是包不住火的,最起碼他要給眾人留下自己剛正不阿的官風。 是了! 在他的治下,百姓一定是純真質樸的,哪能出現夏家這樣的刁民? 當下,高知縣派衙役拿著稷澂的家資單子,去舉人村夏家仔細核實。 稷澂乃是自幼習武之人,眼力非凡,將二人的小動作盡收眼底。 嘴角漾起一抹若有似無的笑意。 事情越來越有意思了…… 衙役的辦事效率很快,在夏家將單子上的東西整理出來,起碼有一大半都對得上。 天底下就不可能有人能將別人家的東西記得那么清,除非原本就是自己的,只是后來被他人搶占過去。 接下來,高知縣再問夏家人,這些東西的來歷。 夏家人有的說是買的,有的說是拿東西以物置物換的。 總之,吱吱嗚嗚根本說不清來歷。 而稷澂卻說明,有些東西是在府城購置,又有哪些是找專人定制,最后還取出很多收據。 然后,高知縣尋村民為證。 百姓在面對官員時,哪里敢說謊? 紛紛證明,夏家三年從未去過一次稷秀才守孝居住的草廬。 人都沒去過,又何談代領廩餼銀和廩米? 分明是強占! 按照米斗五百文,算就是一百零八兩銀,再加上十二兩,共是一百二十兩白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