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頁
-- 六皇子燕辭云主張議和,平定了西邊戰事,并收復了已然與大業脫離了二十余年的西邊眾部落,如今西邊大軍班師回京,六皇子和西征將領方洪業、桓天杰,也一并回到了京中。 “怦”的一聲,皇后身著華麗的宮裝,泄憤似的將面前的小案掀了翻,呼吸起伏著,滿腔的怒火并不曾褪減半分,于是復又執起宮里的花瓶,朝著地上摔去。 一陣清脆的聲響過后,屋子里已經跪滿了一地的宮人。 桓亦如進入鳳儀宮時,入眼便是一地的狼藉。 他一雙陰冷的眸子微微的凝了,望向殿內頹喪的跌坐著的皇后,微一抬手,示意宮人們都下去。 “把你們的嘴都閉嚴了,出去?!?/br> 桓亦如的聲線向來寒涼如水,如今這般低沉著說話,幾名宮人皆是畏懼,顫著聲應了下,紛紛下去了。 皇后一雙眼紅著,抬頭望他,仿佛看到了什么救星,急著起了身朝他行去,卻是一不留神,踩到了自己打碎的花瓶碎片。 腳下一痛,皇后驚叫了一聲,低頭看去,碎片竟是扎透了鞋底。 皇后一只腳站立重心不穩,就在要跌倒之時,一只冰冷而有力的大手握住了她的手臂。 皇后抬眼看著近在咫尺的他,心中所有的委屈瞬間一涌而出,眼淚流了下來。 “為什么???為什么連花瓶也要和我作對?明明天杰在西邊好好的,戰事也有些進展了,再過個一年半載的,就能攻下西戎,天杰也能順理成章的執掌軍權了……怎么偏偏就讓燕辭云鉆了空子,搶了平定西境的功勞,還得了個兵不血刃又不勞民傷財的好名聲!” 桓亦如淡淡的掃了皇后一眼,并未回答她的話。 作者有話說: 我發現我每回都比預計寫的要長……現在看感覺50w字應該是完結不了了 第141章 將人扶回了位置上坐好,桓亦如神色間一片淡漠,啟唇用沒有絲毫波瀾的聲音道:“娘娘今日實不該如此。六殿下才剛得勝歸來,陛下正是歡喜,娘娘便將宮里的物件砸了個遍,這件事若傳出去,即便陛下看在娘娘母家的面子上不與娘娘計較,可心底里,還是會惱了娘娘的?!?/br> 皇后本就氣憤悲傷,見著眼前的桓亦如不僅未出言安慰,反而責怪她意氣用事,心中更加委屈。 “他惱了又如何???左右在他心里,也從來沒把我當成過他的妻子,他的眼里心里,就只有祁經蘭這個賤人!他既這般對我,我又管他做甚?” 桓亦如立在皇后身側,望了一眼皇后已然開始暈出血色的鞋子,道:“陛下雖是會給吳家和北昌國君幾分顏面,待娘娘寬厚些??蛇@樣的寬厚,總歸還是有限度的,娘娘若是想給自己和四殿下找不自在,大可以繼續這樣?!?/br> 提到了四皇子,皇后滿腔的怨懟終于總算平復了些,伸手自懷中取了帕子,一點點的拭干了淚。 桓亦如見著皇后平靜了下來,道:“臣去請御醫?!?/br> 皇后抬手拽住了他的袖子,朝著他搖著頭,輕道:“難得你進宮來看我,還是晚些再喚御醫吧,不過是皮外傷,也不嚴重,不急這一時半刻,你……你陪我好好待一會兒吧?!?/br> 桓亦如收回了邁出的步子,鳳眸中并無太多的情緒,只是平淡的道:“臣此番進宮,本也并無要事。不過是想向娘娘諫言,六皇子此番得勝而歸,陛下許會話里話外的透露出要立他為儲的意思,屆時還請娘娘稍安勿燥,莫要急于向陛下表達反對之意?!?/br> 皇后不解的道:“我不反對,那豈不是要將太子位白白的拱手讓人?” 桓亦如移開了目光,眼底里暗暗閃過一抹轉瞬即逝的不耐。 他靜默了一瞬,似是擔心皇后不肯聽從于他,到底還是開口解釋道:“陛下并非草率之人,即便是透露出一星半點這樣的意思,也不會立時下旨,總的來說,六皇子要真的坐上那個位置,還是為時尚早。娘娘眼下若急著反對,在陛下面前跳了腳,只怕這反對不僅無用,反而會讓陛下心生不滿,進而更加堅定立六皇子為太子。 倒不如稍安勿躁,靜待時機,只要這冊封旨意還沒下,四皇子便還是有希望的?!?/br> 皇后眼神暗淡,失落的道:“還有什么機會,六皇子立了這樣的大功,嵐兒便是文章做的再好,只怕也贏不回來他父皇的心了……說來說去,就是天道不公,怎的六皇子就那般幸運!” 桓亦如緘默著,并未應聲。 當真是蠢的可憐。 六皇子自然不是靠著幸運才贏了這漂亮的一仗,西邊戰事打了幾年,議和也議過,強攻也攻過,卻是一直沒有太大的進展,六皇子之所以能平定西境,自然還是他眼光卓越,一眼便瞧出了西戎內部的矛盾,抓住了要點,另辟蹊徑。 何況這個西戎王侄子吉爾卡即便是和西戎王有矛盾,卻到底也還是西戎人,要取得他的信任,勸服他與大業合力,吞并西邊各部落,并向依附大臣,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也不是隨便什么人都能做的到的。 四皇子溫文爾雅,賦詩寫書確是文采卓絕,可是于政治上,卻并沒有太多天賦。 這些法子,便是告訴了四皇子,只怕他十有八九也是辦不成的。 皇后又連聲報怨了幾句,心里舒服了許多,抬眼看向一邊的桓亦如,輕道:“亦如,你怎么不說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