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頁
書迷正在閱讀:穿成反派的我靠撿破爛飛升、快穿之名字我還沒想好(NPH)、醋壇王爺的神醫俏皮小王妃、球王無雙、奪回女主光環后她爆紅了、火影開局一鍵強化、公主她總想和離[重生]、女扮男裝的男主她玩脫了、白糖藍莓、戰神醫妃A爆京城
“你?!睈厶m珠揮了揮拳頭,嚇得弘晏躲到了弘昀身后。就這還不忘磨嘴皮子氣jiejie“你都多大啦,還跟小孩子計較,這么兇巴巴的,小心以后沒人要?!?/br> “呸!沒人要你養我!” 還沒盞茶的時辰,兩個人又鬧騰了起來。 芙蓉也不嫌他們鬧騰,領著兩個文靜的先進了屋里頭,今兒立春,春餅自然是有的,此外芙蓉娘家送來的新鮮山貨和時蔬還有不少,她一早兒就吩咐了廚房,午膳要做個火腿三菌湯,還有胭脂鵝脯、紅燒獅子頭、翡翠蝦仁,風味茄子、清炒小白菜……都是幾個孩子愛吃的東西,如此,春餅反倒是次要的了。 宮里頭放假,府里的阿哥們自然都會回來,年氏從挽春園一路走來聽著各處院落里的歡笑聲不但覺得心煩更覺得刺耳,自打自己的小格格未及滿月夭折后她緩了許久才從傷痛里走出來,那段時日里胤禛忙于公務對她并不上心,對他們的女兒也淡薄,想來也只有她還記得女兒出生時的歡喜與她逝去時的哀痛了吧? 年氏停在花園里一顆柳樹下凝神,隨行伺候的紫煙哪里看不出年氏心情不佳,性格活潑的綠萍不在身邊,她這樣嘴笨舌拙的丫鬟又能勸些什么?可年氏終究是自己的主子,她們主仆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無論怎樣也不能看著她哀思自損—— “雖說是立春了,可春寒料峭,湖邊風大,主子保重身體才是?!弊蠠煂⒛晔献類鄣陌缀偲ざ放窠o她披上“這兒的景色哪里比得上咱們挽春園的好?咱們回去吧?!?/br> “挽春園的景色好嗎?”年氏披上斗篷淡淡的說道“再美的景色看多了也會膩的?!碑敵跛诘弥约簳胱⊥齑簣@時心里還竊喜過,那處地方是胤禛晉封郡王后特地叫人精心修建的園中園,二哥那時還替她去尋那些建園子的工匠打聽過,說里面修建的美輪美奐,處處精致,步步是景——她以為自己能住到這里是因為胤禛看重她的緣故,再不濟也是看重年家的緣故,卻從來沒想過會是福晉的主意。 府里的女主子和男主子別苗頭,沒打招呼就把挽春園給了她,男人礙于面子憋著火氣,可看見自己時真的不會遷怒嗎? 年氏苦笑:難怪林佳氏就算掌了這府中內務也依舊對福晉這般恭敬,烏拉那拉氏心機不淺,沒了權勢沒了寵愛也依舊不可小覷(這是個彌天大霧)。 一陣冷風吹了過來,年氏打了個寒顫,紫煙急忙遞上手爐來,她一邊給年氏裹緊了斗篷一邊絮絮叨叨的說道“景兒再好您的也注意自個的身子才是,太醫說您氣血虛弱要好生滋養,是萬萬受不得寒的。咱們回去吧,出門前洪嬤嬤親自去燉了野雞崽子湯,做了您愛吃的菜等您回去呢?!?/br> 年氏沒應,只看著湖面上那只孤零零的鴛鴦出神。半響,她長長的吐出一口氣,垂下眼瞼說道“回吧?!?/br> 從這條道上往回走會從清雅居門前和東榮院邊上路過,五阿哥和六阿哥都是健康活潑的孩子,隔著一道墻就能聽見他們的笑聲,六阿哥上頭有兩個jiejie一個兄長,聽聞那兩個女孩兒今兒回府,院子里的熱鬧就更歡暢了。再往里走是蘇氏、宋氏、武氏住的地方,蘇氏有三阿哥,三阿哥雖然不比大阿哥和二阿哥讀書出眾,但騎射功夫不錯,弓馬比兩個哥哥嫻熟,蘇氏疼愛孩子,自然不會讓三阿哥落了下成,武氏和宋氏交好,兩人早早約了今兒立春要一塊兒過。 還有四阿哥。海佳氏怎么就是不死呢?半死不活的吊了那么多年,病怏怏的四格格也越來越康健了。 這闔府里,就她最寂寞…… 踩在這青石板路上,耳邊是花盆底落下時“咯嗒”、“咯嗒”的聲音,這聲音就好像一個個鼓點點在年氏的心尖上只叫她渾身越發的沉重,就好像有越來越多的石頭壓在她身上要叫她喘不過氣來…… 不能倒下!不能讓人看我的笑話! 年氏撐著一口氣回了挽春園,白皙的臉頰上浮起一層嫣紅色的紅暈,她雙目微赫泛著淚花,扶著門檻嬌|喘連連。 “主兒這是怎么了?”綠萍從茶水房里匆忙跑了出來,她小心翼翼的扶著年氏進了屋里坐下“要不要請太醫來?” “今兒立春,阿哥們又從宮里回來?!蹦晔蠐u了搖頭,斜靠在貴妃榻上“這樣好的日子各處都好好的,偏我去請太醫像什么話?” 綠萍才不管這個呢。怎么?別人高興自己的主子身體不適還不能請太醫了?這是個什么道理???可她到底是學乖了的,心里再怎么不服也只看向洪嬤嬤請她做主。 “主子說的有些道理?!焙閶邒哒f道“不過府醫就在府里,叫他來看看也方便。全當安奴婢們的心?!?/br> 幾人輪番勸了又勸,哄了又哄,年氏這才允了,可她心里對鐘大夫并不怎么信任——太醫院里的王太醫與自己娘家有幾分姻親關系,知根知底,可不比鐘大夫這種‘來路不明’的人要強? 是以鐘大夫請過脈后年氏并未用他開的方子,而是依舊叫人那些王太醫給的滋補氣血的方子去拿了藥。 第82章 教壞了 立春過后第三天,阿哥們照舊回宮里讀書上學,萬幸的是海蘭珠和愛蘭珠留了下來,等進了三月再回德妃那兒。 她這兩個女兒已經出落得亭亭玉立,每每跟著芙蓉出門走親訪友都少不得被好一陣夸獎,芙蓉聽著與有榮焉,連帶著這一段時日的精氣神兒都與往日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