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頁
書迷正在閱讀:以身相許不負你、吃貨少女又雙叒叕躺贏了、我靠給古人直播發家致富了、異世特戰精英、格格今天也茍住了、穿成反派的我靠撿破爛飛升、快穿之名字我還沒想好(NPH)、醋壇王爺的神醫俏皮小王妃、球王無雙、奪回女主光環后她爆紅了
林笙桐重新將所有視頻粗略過了一遍,再點回到第一個視頻上,一雙眼睛全在被束縛著坐在椅子上的人。 這個視頻播放開始,女人被束縛住,頭是低垂著,當她抬起頭來,看清了面前人時...... ......恐懼......惱怒? 對,惱怒。 這是從第一個被害人的眼睛讀出來的獨一份的情緒,除去她們之外,這也是其他受害人身上所沒有的。 在不認識兇手的前提下,正常人被抓去反應會是這般嗎?被百般折磨之后,恐怕只剩下恐懼和畏縮了吧?就算有惱怒,也不該是這般,很濃烈的厭惡,好像骨子里就很厭惡面前的這個人一樣。 H喜歡在藝術創作之后戴著面具,這是她被囚禁的時候發現的,林笙桐以為每一宗案件H都會戴上面具作案,可她發現卻并不是這樣,這七個視頻里,除去她和秋子的那兩個視頻戴上了面具之外,剩下的五個視頻里還有兩個是戴上了面具的。 視頻中看不到H的臉,但可以從偶爾裸露的下巴,和光溜溜的后腦勺辨別。 H戴的面具是背后系帶的那種,藏著暗紋的面具,繁復冗雜。 沒有戴面具的“殺戮創作”中,三個被害人的反應除去第一個被害人之外,其余兩個看不出什么區別。 被折磨之后的人,對活著產生了極大的渴望,甚至為了茍活,會產生臣服,妥協的情緒,視頻的一開始,在第一個被害人的身上是看不到的。 直至H靠近被害人,俯身撕掉嘴上的膠帶之后,被害人的情緒才有所變化,這個變化也讓林笙桐訝然,在那越發恐懼的情緒里頭,她竟是捕捉到了不甘和極為不情愿的妥協。 五年多以前,在她剛踏入這個行業的時候,她曾經對心理犯罪學感興趣,研究了一陣,沒學透,不過在捕捉情緒方面,她算是學會了皮毛。 也因此察言觀色的本事更加的爐火純青。 林笙桐蹙著眉頭將第一個視頻中撕膠帶的畫面看了一遍又一遍,終于在第三遍的時候發現了問題。 時間不對。 正常人撕膠帶也不過是幾秒的事情,可H給被害人撕膠帶的時候,停留了三十多秒,這個時間也未免太久。 如果說,H是良心發現,不忍被害人破皮,撕膠帶的時候延長了時間,那也太過于匪夷所思了。 他要是良心發現,就不會有后來的虐待。 有了剛才的錘煉,林笙桐重新看視頻的時候不再有那么深刻的不適感,她索性將第一個視頻又認認真真地看了一遍。 尤其是最后那一段,被害人在徹底咽氣之前,哽足了一口氣,說出的那一句“你不得好死”的話,林笙桐確認了一遍,這一句話的恨意帶得太重了,被害人被兇手殘害的時候,往往會經過不解,疑惑,再就是恐懼,之后就是為了生而妥協,臣服等這么幾個過程,當求生無望,到最后生命流逝的時候,比起仇恨,留下更多的應該是恐懼和絕望才對。 可這個被害人卻反常。 不只是被害人的情緒不對,兇手H的情緒也不對,其他的視頻里,H面對其他被害人的時候,懷揣著一種憐憫似的語氣和被害人對話,甚至于自言自語,抑或是自大的,猖狂的,帶著詭異而興奮的情緒。 雖然處在于兩種極端,就像是兩個人在犯案一樣,但—— 也絕不是這種怨懟的,不屑的......極深的個人情緒,面對于其他人,兇手往往將自己擺在上位者的角度,言辭動作上對被害人沒有任何情緒,在兇手的眼里,被害人就是一件藝術品,需要他“下刀”的藝術品。 不僅僅是其他人,就是第六第七個視頻,兇手當初面對她和秋子的時候亦是如此,唯獨這個視頻里的被害人例外。 這些情緒很微妙,不仔細端詳,壓根兒察覺不了。 實在是太奇怪了。 綜合這些細節來看,來來去去只有一個可能,那就是被害人和兇手認識! 腦子里產生了這個想法之后,林笙桐猶如醍醐灌頂。 是了是了。 被害人和兇手認識,且他們兩人之間或許是互相看不過眼,甚至是積怨已深,才有了這么微妙的情緒對峙。 既然被害人和兇手認識,那么兇手會是誰呢? 這起案件發生的時候,她剛來警隊實習,當時整個重案組也是考慮過有熟人作案的可能性去調查了被害人的交際關系網,才知道被害人是個性工作者,并長期地維持著□□易的生活,與周圍的人相處的并不融洽。 被害人喪夫,和兒子居住在獨棟的二層小樓里,這一棟樓周圍卻沒有相鄰的鄰居,遂而被害人在家里被害并沒有人知道。 還是當時上大學的兒子回家之后發現母親的慘狀才報警的。 當時的調查顯示,被害人雖然與很多人不對付,但是那些所謂的“仇家”都有不在場證明,沒有證據,沒有線索,這個案件就這么地被擱置了下來,直至幾年后發生了第二起,在現場散落花瓣的殘忍殺人案,他們才意識到這是一宗連環殺人案,兇手很有可能是反社會加上性格扭曲的人。 當年的調查沒有差錯的話,那么一定是他們有遺漏的地方,不過除了那些被害人還和誰有仇呢? 林笙桐盯著暫停的視頻,腦子里瘋狂風暴起來,她極力去回想當年案件的所有細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