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見殿下少年時(重生) 第126節
皇帝昨夜里站在鋪天蔓地的喜色之下,腦子里想的,全都是當年李弗襄剛從小南閣接出來時,怯怯的很聽話,很乖的樣子,他想盡辦法,各種天材地寶的將人逐漸養的像個健康的孩子,在他的身邊,學會了笑鬧,還學會了出門惹禍。 他想盡了辦法想留一留。 可是時間它留不住啊。 他的不舍只能在心里狠狠的壓住,因為對于他的孩子來說,那才是生命剛剛開始自由的時候。 高悅行見皇上的神色像日薄西山的日頭一樣,又安靜,又低沉,親手給皇上遞了茶,道:“他遲早會回到宮里的,會回到您的身邊,承歡膝下,奉養終生,陛下,您自己心里也是清楚的,不是么?” 皇上心中若是不舍,滿可以立馬冊封太子,這樣,李弗襄出了乾清宮,便進東宮,他依然住在高高的皇城中,只要皇帝想,隨時都能見到。 但是皇上沒有那樣做。 李弗襄會一輩子折了翅膀,呆在名為深宮的籠子里。 作者有話說: 二更有,三更也有,但是建議明早起來看,注意養生,莫熬夜 感謝在2022-05-16 21:26:13~2022-05-17 20:29:23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碳烤兔爪爪、卡卡醬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105章 新婚后的第三天, 高悅行歸寧后,李弗襄就迫不及待的收拾了行李,準備帶著高悅行離開京城。就像他曾經承諾的那樣, 二人住到行宮里,看漫山遍野的春海棠像浪潮一樣,將他們的行宮裹在其中,像畫一樣。 待到海棠花謝, 他們上路準備向南邊去。 上有天堂, 下有蘇杭。 李弗襄其實走的很遠, 他遠到過西境, 還深入過胡茶海,他占據了狐胡的王城, 一飽那里的異域風光。 但是他走得也很近, 除了西境, 便是京城, 再也沒見過其他地方的風光。 高悅行乘坐馬車,一離開京城,瞬間覺得天也高了,路也遠了,就好像是當年第一次踏進藥谷時的風景,被拘束的小鳥第一次看見了外面的天地, 不過, 有一點不同。 她當年去藥谷的時候, 身上心里背負的除了仇恨就是牽掛。 現在, 愛人在側, 才是真正的一身輕, 盡管前路并不是坦途, 但是她心里覺得忽然前所未有的開闊,那是一種類似于此生無悔的情緒,她也許會不敵,也許會折戟在半道,或許再拼盡全力也無法與宿命對抗。 可那都不足以再令她焦慮了。 他們在蘇杭玩過了整個春天,氣候開始熱了,準備將要入夏的時候,李弗襄聽高悅行對他說在藥谷中的那些年,藥谷藏在山谷中,夏季幾乎是西南一帶最涼快的地方,各種奇花異草爭相斗艷,居住的小草堂里,窗下掛滿了香囊,里面是搗碎了的藥粉,有石菖蒲、蘇葉、薄荷……即使門窗大開,也不會有蚊蟲敗人興致。 有一天,他們并肩躺在后院里的草席上。 李弗襄拿出了自己隨身攜帶的小匣子。 高悅行一眼就認出來,那是她親手做的萱草堂小沙盤。 當時她在藥谷里找不到什么貴重的匣子,于是只草草用黃花梨木做了一個尺寸合適的,后來,這個匣子送到了李弗襄的手里,他摩挲了幾年,見到盒子有些舊了,恐不好留存,于是特地去叫人給刷了一層桐油。 匣子在他的手里保存了小十年,如今看上去,完好得如同新的一般。 高悅行從他手里把小沙盤拿過來,笑著道:“你還留著呢?!?/br> 李弗襄的手指緊了緊,向后一縮,似乎不是很想給到她手里,但是高悅行狐疑的一抬眼,他瞬間就做了讓步。 高悅行輕輕的撫摸著匣子,很是珍視的,小心翼翼的打開它。 李弗襄摸了摸鼻子,不自在地別過了頭。 高悅行原本還覺得他的反應有點莫名其妙,滿腹狐疑地打開匣子,一低頭,瞬間傻了眼。 她當初費勁了心思做的沙盤,精致,逼真。 高悅行滿心以為自己能見到承載著當年回憶和心血的舊物件。 可眼下,匣子里,卻是一盤慘不忍睹的散沙。 令人不忍直視。 高悅行愣在那兒好久才反應過來。 一瞧李弗襄的表情,便知,這玩意兒肯定不是剛壞掉的。 高悅行盯著他看。 李弗襄說:“那么……可能……我在西境那會兒,馬上顛簸太久了?!?/br> 高悅行:“你不用解釋?!?/br> 匣子他珍視得很好,有常常被撫摸的痕跡,高悅行說:“我的沙盤做的不好,我知道,東拼一點,西湊一點,容易壞掉是意料之中?!?/br> 若是能好好珍藏,擱置在桌案上,或許能保留它本來的樣子。 但李弗襄是將他隨身帶著四處顛簸的。 最后只顛散了,只剩了個殼子,仍帶在身上自欺欺人。 高悅行道:“沒關系,你現在有我了?!?/br> 等去了藥谷做客,她要帶他親眼見見萱草堂的樣子。 高悅行連夜給藥奴jiejie去了書信,信中言明襄王殿下想要拜訪的意思。 隔日,藥奴回信,只有四個字——掃榻相待。 高悅行得了藥奴的回應,沒多做耽擱,隔了兩日,便退了在蘇杭的小院,帶著李弗襄上路,沿江向西行。 他們走走停停,在經過一處叫江蘿的鎮子的時候,高悅行停在江邊,望了很久。 江蘿只是沿江的一個最普通不過的小鎮子,并不富裕,也不說貧瘠,至少百姓們是可以安居樂業,經營著自己的小日子,日子過的好不好,臉上就能看得出來。這里的百姓們臉上都掛著笑,想來是很不錯的。 李弗襄見她站在高高的壩上,走到她身邊,道:“你已經好幾天沒有笑過了?!?/br> 高悅行自己還沒有發覺:“是么?” 李弗襄歪著頭看她,問:“你在擔心什么?” 高悅行沒辦法告訴他,一年之后,這個漂亮的小鎮子將會因為大水而覆滅。 當然,深受水害的不僅僅只有這一個村子,往前,往后,數之不清,高悅行之所以對江蘿鎮印象深刻,是因為這里整個村子都覆滅了,由旱地變成了水地。 高悅行低頭望著自己的腳下,對李弗襄說:“你這里的堤壩是不是需要修了?” 李弗襄低頭看了看,說:“還好吧!” 堤壩并沒有任何即將損毀的征兆。 高悅行說:“我但是我做了一個夢,夢里全是水,水淹沒了村子,尸殍遍布水面……良田損壞,人吃不上糧食,瘟疫緊跟著攆了上來,路邊都是餓死病死的尸骨……” 她慢慢的說著,皺起了眉毛。 高悅行并沒有親眼得見那場水患的凄慘,她所說的這些,都是時過境遷之后,從那些奏報里見到的,用紙筆描繪出的一場災難。 李弗襄道:“那只是個夢而已?” 高悅行望著他的眼睛:“不僅僅是個夢?!?/br> 死而復生,預知未來,是一件非?;奶频氖?,高悅行只能在這個夢上下文章,她說:“我六歲時就夢見你成了少年將軍,風風光光的迎娶我做你的王妃,否則,你以為我為什么不顧一切的要到你身邊去?!?/br> 聽著這話,李弗襄的臉色變了。 幼年時,小南閣外,高悅行見他的第一眼,就對他說她是他的娘子。 李弗襄小的時候好糊弄,長大了才漸漸知道其中有異,但從來沒有追究過緣由。 竟然是如此么…… 高悅行道:“我相信我自己心里的聲音?!?/br> 李弗襄低頭認真想了想,說:“我相信你,我會給宮里去信,請皇上加固河堤的?!?/br> 高悅行心里不安。 天災當前,恐怕未必是人力可抗衡的。 再堅固的河堤,遇見百年難遇的大水,都得沒轍。 遠遠見到迎面一個農夫挑著擔從壩上走過,他的身后還跟了兩個跑鬧的小孩子,那漢子走近了的時候,見高悅行和李弗襄正盯著他瞧,打量穿著,知道這是兩個貴人,那漢子便停下了腳步,道:“郎君,娘子,嘗嘗紅糖小餅嗎?” 江蘿鎮的人,沒有不會做紅糖小餅的。 他們許多家里甚至以做紅糖小餅為生,他們的紅糖小餅是方圓八百里內最好吃的,美名遠飄,許多富戶甚至托人都要買他們江蘿鎮的紅糖小餅。 高悅行望著他的擔子,點了頭,說:“嘗嘗?!?/br> 那漢子高興的放下了擔子:“巧了,還是熱乎的,我家娘子剛起鍋,讓我帶到隔壁去賣,您二位是趕得巧,若是等我下晌回來,怕是一塊也不剩了?!?/br> 一掀竹筐上的棉布,甜膩的香便逸散了出來。 李弗襄走兩步上前看。 熱騰騰的糕點不好直接用油紙包,那漢子用兩張蒲葉墊在下頭,李弗襄將點心接到懷里,瞧了一眼高悅行,在她的縱容下,迫不及待就嘗進了嘴里。 高悅行便趁機與那漢子攀談,道:“今年的氣候比去年要好,不知大哥你們這兒的雨水怎么樣?” 那漢子一聽這話苦了臉:“哎喲,自從過完年,到現在,我們江蘿一滴雨也沒見著啊,今年的莊稼,情形怎樣還真不好說……瞧小娘子一身貴人的打扮,您還懂我們田里的事兒呢!” 高悅行笑笑:“誰不是吃田里五谷長大的,可不能忘了本?!彼止罩鴱?,把話往氣候上引,道:“我聽說這一帶常有水患,所以路過時,不免閑cao心?!?/br> 那漢子道:“您這可不是閑cao心,我們江蘿地勢特殊,正好在江堤岸的洼地里,往上河床高處那么一大截子,往下,水道又窄,一旦發了水患,我們可不是最倒霉的嘛,祖上已經鬧過好幾次啦?!?/br> 高悅行緊接著問:“既然如此兇險,你們從來沒考慮過搬遷呢?” 那漢子笑著搖頭:“家在這兒,根在這兒,我們哪兒也去不了,得守著我們的鎮子哪?!?/br> 自古便是如此。 哪怕曾經多次遭受水患,鎮上的人也舍不得離開故土。 高悅行心里開始籌劃。 既然知道將來的災難未必可免,她不求能憑一己之力改變些什么,但是她務必要早早的準備好退路。 李弗襄當晚便一邊嚼著紅糖小餅,一邊給皇上寫折子。 高悅行在燈下替他研磨,順便還要注意著,別讓他把手上的糖漬往折子上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