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見殿下少年時(重生) 第112節
見到他滿不在乎的鬧騰,高悅行真的會笑,會從心底里得到撫慰。 那是他的少年啊。 藥奴喝完了高悅行奉的茶,起身再次求見皇帝,是她獨自去的,皇帝派了信任的人引她去醫庫里翻閱書籍。 院判恭敬地將人迎了進去,藥奴命人取了李弗襄這幾年在宮里留下的醫案,在窗前的桌子上坐下,靜靜地翻閱。 院判陪了一會兒,見她始終沒有離去的意思,架不住太醫院的雜務多,等著他處理,只好先告罪失陪。 藥奴在醫庫里耗了整個下午。 高悅行在乾清宮里,陪著李弗襄打發時間。 李弗襄忽然從自己的帷帳里鉆出來,道:“我前些日子里打聽了一個很有意思的事兒,你想不想聽?” 正在臨摹帖子的高悅行擱下筆,問道:“是什么?” 李弗襄招了招手,示意她靠近。 高悅行一頭霧水的走近,叫李弗襄放下紗帳遮住,在他耳邊悄悄道:“是孟昭儀?!?/br> 信王的生母。 高悅行立刻追問:“孟昭儀怎么了?” 李弗襄道:“孟昭儀是最早給皇帝生下兒子的女人,想當年一定很受皇上的喜歡,但是現在皇上為什么不愛搭理她了,你知道么?” 高悅行:“我上哪知道去,你別賣關子,快說?!?/br> 李弗襄道:“因為啊……當年孟昭儀親近先太后,叫先太后擺了一道,天天跟在皇上的屁股后面,勸他選妃、立后,皇帝訓斥了她幾次,見她仍執迷不悟,漸漸就不愛找她玩了?!?/br> 高悅行終于知道了點新鮮事兒,心里驚嘆,宮里還有這等好戲呢。 她張了張嘴,正欲說點什么。 李弗襄圍得密密實實的帷帳,猛地叫人拉開。 光刷的一下透進來。 皇帝一身明黃的龍袍,就站在外面,虎著臉看李弗襄。 壞了。 皇帝不知什么時候來的,但是顯然已經聽到了些不合適的話。 李弗襄瞧著皇帝,到了嘴邊的話,氣勢先弱了三分:“……孟昭儀,嗯,太不懂得體貼人了,怎么能這樣呢?!?/br> 皇帝簡直要被氣笑了,抬手狠狠的崩了一下他的腦門:“縱得你無法無天不像話!” 第94章 皇帝撂下一句“等著”轉身去換身常服。 李弗襄看了看他離去的背影, 又瞧了瞧高悅行,道:“……怎么就沒人通報一聲呢?!?/br> 高悅行摸摸他被彈得通紅的腦門,笑話道:“你睡覺把腦袋睡傻啦, 這里是乾清宮,皇上的寢宮,有誰回自己屋子還要先著人通報的!” 孟昭儀的事情還沒說完,高悅行雖然當了個樂子聽, 但還是暗暗留了心。 皇帝換了常服再進來暖閣, 他找李弗襄, 其實是想談秋獵的事。 秋獵在即, 李弗襄身體雖然不好,但是皇帝不忍心把他留在宮里。 “準備準備, 一起去吧?!被实壅f:“今年你封了王, 又當上了小將軍, 咱們爺倆還沒正經喝過一杯呢?!?/br> 當日, 李弗襄率軍從西境歸來時,身體的虛損已經到了極限,全靠著藥力在強撐,慶功宴上,李弗襄只淺露了一面,便被皇帝帶回乾清宮, 請了太醫細細診治, 繼而又被押著養了幾個月的身體。 皇上說:“狐胡已徹底歸順, 以后再也不用你上戰場了?!?/br> 李弗襄癟嘴。 顯然是不愿意。 皇帝道:“比起建功立業, 我們都希望你能平平安安?!?/br> 高悅行十分贊同, 覺得皇帝難得能說句人話, 簡直說到了她的心坎里。 皇帝動手拍拍他, 說:“秋獵盛會,但是今年注定不太平,朕再給你個施展拳腳的機會?!?/br> 秋獵會不太平。 高悅行將重點記在了心里。 皇帝已經準備開始行動了。 高悅行的目光與李弗襄對上了,李弗襄沖她一頷首,神色少見的嚴肅道:“你近日多加小心?!?/br> 高悅行點頭說好,道:“你也是?!?/br> 又過了幾日,宮里有消息傳,說皇帝給溫昭容的宮里送了很多酸口的梅子。 有人猜測,溫昭容腹中的有可能是個男胎。 再過幾日,太醫院里也傳出了消息,皇上御用的趙太醫,真的暗示過,男胎的可能性很大。 秋獵的籌備正在緊鑼密鼓的進行。 名單呈交給皇帝面前時,皇帝朱筆劃掉了溫昭容的名字,說溫昭容最近胎象有些不穩,不宜景門宮里,惠太妃也給了信兒,說不去。 反正她向來也沒去過。 春和宮的賢妃也不愛出去湊熱鬧,以前多半是她留守宮中,但是今次一反常態,皇帝親自詢問她愿不愿意一起去往蕭山行宮小住。 賢妃覺得自己愿不愿意不重要,討皇上的歡喜才是最重要的。 既然皇上想讓她去,那她就去唄。 于是賢妃帶著公主,也開始為移居行宮做準備。 高悅行倒是不需要費什么心思,她孤身一人在宮中,傅蕓只稍微一修整,便將所有要帶的東西都收進了一個箱子里。 剩下的時間便是靜等。 藥奴在醫庫里呆了幾天,前些天還規矩,后幾天已是明目張膽的到處翻閱,包括先太后和皇帝的醫案,藥奴有圣旨在手,醫庫里無人敢攔。 在某個午后,高悅行到乾清宮與藥奴見了面。 高悅行有些期待的問:“有結果了嗎?” 藥奴對她點頭,說:“有?!?/br> 高悅行:“先太后的死有蹊蹺?” 藥奴道:“先太后的醫案上的那些缺損,有非常耐人尋味的規律,從太后薨逝的前三年開始算,起初是月余一次,后來是半月,最后那段時間,幾乎三兩日就會有一次?!?/br> 高悅行:“那您推斷是因為什么?” 藥奴道:“我翻閱了先太后的所有醫案,藥方幾乎一直在調整,但是自始至終,有一味藥是始終不變的——人參?!?/br> 先太后有每日必飲參湯的習慣。 甚至藥里,人參的用量也有些過分。 藥奴道:“本草明言人參反藜蘆,這只是我的推測,查一查吧?!?/br> 往前追溯十余年前的線索,哪里有那么容易,周太醫連醫案都敢損毀,還有什么是他干不出來的。 高悅行明白不必抱希望了,但弄清了真相,心里算是踏實了點。 與此同時,李弗襄派去關照周小虎案子的錦衣衛,帶了消息進宮。 那名叫周小虎的孩子,身份已查明,果然是周太醫的孫子。 周太醫的夫人和兒媳,遭人擄走,下落不明,現在還沒有確切的線索。 李弗襄示意錦衣衛出手干預一下,不能由著他們不緊不慢的查,他們沒有多少時間可以等了。 高悅行白日里沒事就在乾清宮呆著,下晌日頭暖和一些,便和李弗襄一起坐在門檻上曬一曬。 乾清宮的內侍和宮女們辦事很是賞心悅目,手上再繁忙也不會發出動靜。 高悅行一邊曬太陽,一邊瞧著他們來往,忽然發現,有段時間沒見著許修德了。 他原本是不離皇上左右的,可現在皇帝的身邊,似乎多是另一個面生的小內侍伺候,據說是許修德一手□□出徒弟,很頂用。 許修德在忙些什么呢? 高悅行剛注意到這件事情,沒過兩天,許修德便又重新跟在了皇帝身邊。 書房里,皇帝問:“事情辦好了?” 許修德低頭稱是,道:“文淵書庫上下都已經清理干凈了,謹遵陛下您的吩咐,寧可錯殺不可放過?!?/br> 負責打理文淵書庫的內侍們,神不知鬼不覺換了一批。 宮里閹人的死,不會有人在意。 更何況,下旨的人是皇帝。 許修德把后事處理得干干凈凈。 宮里丟了很多人,但又平添了些許冤魂。 景門宮的宮門緊閉,一直沒有任何消息傳出,惠太妃依然一副悠閑的樣子,聽說她還在宮里養了兩只畫眉鳥逗樂,極有閑情逸致。 再過兩日。 李弗襄收到了錦衣衛送的厚厚一封信。 是周太醫的家人有消息了。 錦衣衛用紙薄薄的一層,字跡細密且清楚,李弗襄坐在門檻上,對著光看。 高悅行抓心撓肝地好奇:“是什么?” 李弗襄道:“錦衣衛查到了惠太妃的母家?!?/br> 高悅行:“惠太妃的母家?” 這么多年來沒聽說過。 惠太妃的母家并不顯赫,但也不是無名之輩,先帝爺的個性與當今皇帝完全不同,后宮里的女人們幾乎個個都是名門閨秀,不僅聰慧而且漂亮,所以,當年的后宮可比現在兇險多了,多少不明不白死去的女兒家,至今仍沒能討回一個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