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見殿下少年時(重生) 第103節
風中聞到了肅殺的氣息。 萬物蕭瑟,卻是高悅行最喜歡的季節。 因為這是她在宮中與李弗襄初見的時節。 賢妃起的比她還要晚些,高悅行便不急著進去打擾,也不老老實實地在外頭等。她往好處站穩,眺望著遠方朝霞升起的天際,直到薄霧散盡,露出東面一處顯貴宮殿的輪廓。 東宮。 高悅行沒有在寒風中立太久。 賢妃娘娘的正殿里熱鬧起來時,立馬就有宮女來請她進屋。 高悅行搓著冰涼的手,踏進門,正巧聽到魏姑姑在給賢妃娘娘回稟昨夜的一樁奇事兒——“太醫院似乎有些不干不凈的玩意兒,當值的周太醫不知撞見了什么,有些神志失常?!?/br> 賢妃不安道:“什么不干不凈?見鬼了?” 魏姑姑柔聲笑著:“娘娘怕什么,宮里有皇上真龍天子坐鎮,鬼都在人心里?!?/br> 心里坦蕩的人,怕什么鬼呢? 作者有話說: 明天加更 今晚評論紅包 超愛你們!感謝在2022-05-06 20:56:55~2022-05-07 21:16:22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其實確實 10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87章 高悅行沒有病入膏肓的疑心。 時而看誰都覺得可疑。 時而又看誰都覺得可信。 李蘭瑤不多時也到了, 賢妃命人蒸制了甜羹,拿出來給兩個孩子解饞。 高悅行和李蘭瑤對坐著,邊吃便豎起耳朵聽熱鬧。 賢妃和魏姑姑談論宮中事務并不忌諱他們。 只聽魏姑姑道:“還有一事奇怪, 周太醫這一病,清早宮門剛開,聽說惠太妃也跟著病了?!?/br> 賢妃聽說惠太妃病了,不由關切了幾分:“惠太妃的身子一直都是周太醫調理?!?/br> 魏姑姑道:“周太醫是有資歷的老人了, 十分可靠, 不僅惠太妃倚仗他, 就連先太后的鳳體也都是周太醫一手調理的?!?/br> 高悅行聽著, 為先太后唏噓扼腕,宮中險惡, 先帝的妃嬪們乃眾所周知的悍妒, 先太后能安安穩穩的活下來, 甚至還扶持了自己的兒子當皇帝, 心計可見一斑。 即使如此,依然棋差一著,踏進了別人的局中成了棋子,栽了跟頭。 不知先太后死前,是否有所察覺,還是自始至終的稀里糊涂。 在宮中冷眼旁觀, 高悅行受益最深的一句話便是——信任不值一提。 可是人活一世, 身邊有至親, 有好友, 有連理, 有子女, 還有奴仆, 誰又能全然做到不信任呢。 除了那個位置上的……孤家寡人。 高悅行想起了李弗襄。 他將來入主東宮,貴為太子。 以他如今擺在明面上的心思,帝王之位想必也是他的囊中之物。 他將來若是登上了那個位置,該有多寂寞啊。 高悅行不知道的是,寂寞與否其實都是比出來的。 當一個孩子從小嬌生慣養,泡在蜜罐子里,被愛意包圍著長大,他必然無法適應那不勝寒的高處。 而當一個孩子孤獨成了習慣,他是完全不會覺得難耐的。 李弗襄在小南閣的那十年,不管從哪種意義上,于他而言,都是極為珍貴的。 只聽賢妃問道:“周太醫一病,得叫太醫院重新尋摸一個可靠的太醫,你去小庫房選一些滋補的藥,待會我們去景門宮走一趟吧?!?/br> 高悅行聞言眸子閃了一下,她也想去。 李蘭瑤吃完甜羹,讓人端了碗下去,說:“母妃,帶上我一起吧,左右我也閑來無事?!彼抗廪D向高悅行,問了一句:“你去么?” 高悅行就著宮女端上清水,凈了手,點頭道:“我當然和你一起?!?/br> 李蘭瑤笑盈盈地瞥了她一眼,話中打趣道:“今兒倒是難得?!?/br> 高悅行這幾天,跟著李弗襄一起廝混,明顯是讓李蘭瑤感覺到冷落了,但她卻沒有明說,只是暗暗提點了一句。 高悅行是個聰明人,自然能領會到她的意思,暗暗地點了下頭。 景門宮。 高悅行此地是有些熟悉的,幼年剛進宮的那段日子,她就借居在景門宮的西側殿里,與東側殿里的李弗逑遙相對望。 那時,惠太妃在衣食起居上,他她還算頗為關照。 再次踏進這里。 高悅行第一眼便望向東側殿的方向,出乎意料的是,那里已經有了些破敗的跡象,似乎是很久無人打掃的樣子了。 好歹是屬于景門宮的側殿,即便無人居住,也不能放任其落灰,變得形同冷宮一般。 再看西側殿,情形明顯比東側殿要好很多。 李蘭瑤注意到她的目光,輕輕地說道:“自從那……孽種死了之后,惠太妃恨不得拆了東側殿,看一眼就煩,前些日子,父皇已經應允了,說等過幾日,便將景門宮的側殿翻修一遍?!?/br> 高悅行張了張嘴,不知該說什么,于是悠悠地輕嘆了一聲。 賢妃帶著她們在宮門處等通傳。 景門宮里,對外稱病的惠太妃正穿戴整齊,在自己的臥榻前焦躁地來回踱步。 檻內有一心腹婆子小心伺候著。 那婆子道:“奴婢進太醫院內打聽了,昨晚出事的地方,是在醫庫里?!?/br> 惠太妃腳下一頓:“醫庫!醫庫里可有丟失什么要緊的東西?” 那婆子搖頭:“這倒是沒聽說?!?/br> 惠太妃說話中氣十足,哪里像病了的樣子,她的臉上由于氣急敗壞,已經顯出了猙獰的嘴臉:“這個周太醫,我早就與他囑咐過了,沒有我的吩咐,不要擅自行動,他非不聽。當年見梅昭儀因為脈案而敗露,他便慌了,擅自做主動了太后的脈案,豈不是此地無銀三百兩?” 那婆子訕訕道:“周太醫也是為了太妃您哪……” 惠太妃恨得咬牙,啐了一口:“他那是為了他自己……膽小如鼠的東西,本宮當年怎么就所托非人,重用了他呢!” 那婆子見真正牽動了太妃的怒火,一時不敢吭聲。 外頭伺候的人不明內情,只知太妃今日身體不適,心情似乎更煩躁了一些,于是小心地進門通傳,道:“太妃,賢妃求見,正侯在門外呢?!?/br> 惠太妃可沒把一個侍妾出身的賢妃放在眼里,直接道:“不見,讓她回去?!?/br> 說完,用氣聲嘀咕了一句:“有本事往我身上使管什么用……眼瞧著皇帝納了新妃,又有了龍胎,依然不肯碰她一下,她竟也不著急……” 那婆子笑著應和惠太妃,道:“她著急又有什么用呢,性情本就不合皇帝的胃口,而且年紀也大了,年輕的姑娘們要多少有多少,皇帝就算釋懷了,也不會再寵幸到一個老黃花的頭上呀?!?/br> 惠太妃深吸了一口氣,一紓胸中的郁悶之氣。 賢妃在外等了半天,見通傳的宮女出來,并不怎么恭敬地對她道:“賢妃娘娘還是請回吧,太妃今日身體不適,實在是不能見客?!?/br> 賢妃若說沒有失望是假的,但還是很關心道:“好好的,太妃怎的忽然不適,可是受了寒?” 宮女不大耐煩了,道:“人吃五谷雜糧,哪有不生病的,秋風起天轉涼,賢妃娘娘還是顧念好自己的身體吧?!?/br> 這就是欺負賢妃讀書不多了。 話里話外,盡是嘲諷,讓她少管閑事的意思。 賢妃不負他所望,當真一時沒反應過來,但她察顏悅色的本領乃是宮中一絕,盡管聽不懂,也能覺出這并不是一句好話。 一直站在賢妃身后不吭聲的李蘭瑤,忽然冷笑了一下。 公主這是第一次跟著賢妃來造訪景門宮。 景門宮的宮女聽到這極其無禮的冷笑,橫了一下眉眼,看清那兒立著的竟然是大公主,臉上驀地一抽。 平日里對賢妃冷淡些倒也罷了,誰能料到今天公主竟然也跟了來。 皇帝未立皇后,未立太子,在這皇城里論尊卑,她大公主李蘭瑤就是一等一尊貴的女子。 將來立了太子,冊封了太子妃,那就另當別論,但一時半刻是盼不到了。 惠太妃算什么,說句百姓們的糙話,充其量算是個遠房親戚罷了,皇帝予她的一兩分尊敬是看在先太后的份上,給她的體面。 尊卑有別。 別管惠太妃是先帝的什么人,只要她和當今沒有絲毫的血緣關系,她就不算個什么尊貴。 先帝的嬪妃多了去了,攆出宮到寺里當姑子的那些,想當年賴著不肯走,都還是禁衛軍直接動手拖出去的呢。 賢妃回頭警示地瞧了一眼公主,道:“不許在太妃宮中無禮?!?/br> 太妃手底下的宮女若是會做人,此刻便該就坡下驢,給公主告聲罪,對大家都好。 但是,院中靜默了一瞬,很顯然,這位宮女并不會做人。 由此可見,盡是些眼皮子淺的東西。 今日此事發生在院中,還惹了公主不快,哪怕皇上不過問,晚些時候也自會傳進皇帝的耳朵里。 下人的臉色,就是主子的心里話。 高悅行適時開口解圍,道:“昨夜里宮宴上聽說溫娘娘有孕,可惜她退得早,我們還未來得及道喜呢,不知公主殿下想不想往靡菲宮去瞧瞧,聽聞哪兒的桂花釀甜膩醇厚,很值得一嘗呢?!?/br> 公主不至于和這些下人們計較,跌了身份。 她輕描淡寫的一撫袖子,道:“既然如此,我們也不便打擾太妃清凈了,勞姑娘替本公主轉達一聲兒,請惠太妃好好安養?!?/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