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見殿下少年時(重生) 第49節
狼毒知道自己的小心思已經被扒了皮放在了陽光底下,于是徹底放棄了辯駁,一聲也不吭。 藥奴:“你不服???” 狼毒搖頭。 藥奴盯著他看了一會兒,嘆了口氣,說:“狼毒,不是師姐故意為難羞辱你,那位高姑娘,在京城有位青梅竹馬的小郎君,感情甚篤,皇帝曾口頭許過姻緣的……她費那么大勁兒做個沙盤,是因為我秋后要進一趟京給那位小郎君送藥。高姑娘做的沙盤是準備給他的禮物?!?/br> 狼毒如同一道晴天霹靂砸到了頭上,失魂落魄地走了出來。 高悅行認認真真做沙盤。 他再不敢靠近,只能遠遠望著,最終不驚動任何人,悄悄掩上門離開了。 高悅行直到晚間,才注意到,那位狼毒師兄已經走了,不禁埋怨自己失禮,忙準備了一些清甜可口的瓜果,她不知狼毒住在何處,只聽他們常常照料藥圃,便托藥奴幫忙捎去謝禮。 狼毒的出現又消失,似乎緊緊是個不足在意的小插曲。 高悅行用了幾天的時間,做好了沙盤,并將其用膠固定在了巴掌大的小匣子里,靜等著秋后藥奴進宮,幫她捎給他。 他見著這份沙盤,會明白她的心意么? 高悅行七上八下的,當時她走得那么決絕,他該有多難過啊。 他會不會因此恨上她呢? 也不知他現在怎樣了,皇帝雖然不大靠譜,但是對他還是很上心的,要什么給什么,估計物質上虧不了。 但李弗襄此人,最在乎的也不是那些金玉財寶。 高悅行掰著手指算,今年冬,他應該十三歲了,但他現在是五皇子的身份,那還得再減掉一歲,權當十二。 他還得四年,才能正式隨軍到西境。 她也給自己四年的時間。 終會重逢的。 秋后,藥奴進京,揣上了高悅行做的小沙盤,也聽從她的囑托,私下里,支開了旁人,把東西給了李弗襄。 藥奴去了多久,高悅行就有多久吃不好睡不好。 半月之后,藥奴歸谷。 高悅行第一個等著谷門外。 藥奴見她小小一個人蹦蹦跳跳,于是打馬下腰,一把將她撈在了馬背上。 高悅行咯咯笑著,問:“藥奴jiejie,他收下了?” 藥奴:“當然?!?/br> 高悅行:“他有說什么?” 藥奴:“他什么也沒說?!?/br> 高悅行失落了些許,啊了一聲,不過很快又想開了,問:“他現在過得好嗎?” 藥奴說:“好?!?/br> 高悅行恨不能事無巨細地追問:“怎么個好法?” 藥奴笑了:“他恃寵而驕、鬧市縱馬都沒人敢說他半個不字,潑天的富貴是旁人想都不敢想的,關鍵模樣出落的俊秀,只騎馬在街上溜達一圈,就有無數姑娘遞手絹呢?!?/br> 高悅行追問到底,給自己討了一身的不自在。 到了萱草堂。 藥奴抱著人翻身下馬,道:“不逗你了,他讓我帶回了一樣東西?!?/br> 高悅行:“什么?” 藥奴從懷里摸出一個絲帕,一層層揭開,里面是一只白玉小馬。 高悅行瞬間想到玉馬的來由。 他們初遇那年冬天,李弗襄剛踏出小南閣沒幾天。 那是冬天里難得的晴日。 但還是冷的,即使有太陽,也是慘白的日光。 他在看山海經。 她坐到他身邊,問他喜不喜歡騎馬。 一對白玉小馬還是鄭家送去的。 玲瓏剔透,漂亮極了。 李弗襄當時是怎么回答的,她都記得一清二楚。 他是先點頭,再搖頭。 他們約定來年春要去御馬司選兩匹小馬。 可惜,高悅行離了京,兩匹小馬都留在了宮里。 那一對白玉小馬,一直擺在李弗襄寢宮最顯眼的地方。 這次,李弗襄拆了對,讓藥奴帶了其中一只給她。 高悅行仔細把小玉馬收好,強顏一笑,說:“我明白他的意思,我會騎著小馬去見他的?!?/br> 此去四年。 山中時日長。 景樂十八年初春,狐胡死灰復燃,再次劫掠大旭朝邊境百姓。 鄭云戟領命奔赴西境,半月后,戰報傳回京,狐胡幾年的時間,吞并了周圍一些小國,又聯合了一些不安分的游牧部落,實力不可小覷,正對大旭朝虎視眈眈。 皇帝感嘆,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吶。 鄭千業再次領兵掛帥。 皇帝的意思,當然是徹底斬草除根。 鄭千業這次出征,不僅帶上了自己兩個剛成年的孫子,還捎上了一位皇子。 皇帝最寶貴的皇五子,李弗襄。 李弗襄能懂什么呢,開蒙晚,身體又不大好,騎射技藝稀疏,平常不僅不勤練,還特別喜歡偷懶。 皇帝讓他跟著去,明眼人都知道,這是讓他蹭點功名去。 戰場上刀劍無眼,所有的榮耀都是將士們用血用命換來的。 可突兀地插進來一個皇子,鎮日里游手好閑,身嬌rou貴,到了戰場,還指不定怎么拖后腿呢,他們堂堂男子漢,一身鐵骨的榮耀卻要白白分給他一份,大家嘴上都不說,背后誰不暗暗啐一口不是東西。 李弗襄對軍里鋪天蓋地不加掩飾的敵意,毫不在乎。 皇帝讓他去,他就去,令了個不大不小的官,好像是個什么參將。 去之前,他還故意收拾了一整車的行李,在行軍隊伍里,極其招搖,更惹人厭了。 行軍路上。 鄭彥幾次回頭看那車,湊到鄭千業耳邊:“爺爺?!?/br> 鄭千業:“叫大帥?!?/br> 鄭彥改口:“大帥,我小表弟……” 別說他頭大,鄭千業頭更大,不等他說完,便嘆了口氣:“別管,隨他去吧?!?/br> 李弗襄騎馬總是掉隊,隨侍強忍著不耐煩,建議他去車里,他還拒絕了。 他才不傻呢,這樣的長途奔襲,車里還不得把他給顛吐了。 第41章 李弗襄是被編進了總兵薊維的部下里。 薊維是跟了鄭千業二十多年的老兵, 出發前,他思來想去幾天幾夜,都沒能琢磨明白鄭千業的意思。 鄭千業治兵向來不講情面, 哪怕是自己的親兒親孫,上了戰場,也一切按規矩處置,一份軍功一份血汗, 有本事自己去掙, 沒本事麻利退位讓賢。 但這一次, 皇帝把一個養尊處優的小皇子硬塞進軍中, 鄭千業不僅沒說什么,而且還親自給他安排了去處。 薊維年紀大了, 由于他心思縝密, 行軍打仗經驗老道, 所以軍中才一再挽留, 不肯讓他解甲歸田。此次出征,他部下的兵,論資質只能算中等,且多年輕缺少磨煉,估摸著不是送上最前線的。 薊維直覺,鄭千業把李弗襄安排給他, 是想讓他多加照應。 可他又總覺不確定, 鄭大帥從前可不是這樣的為人啊。 出發前, 他百思不得其解的事情, 在見到李弗襄第一眼之后, 忽然如撥云見霧般明白了。 大軍星夜兼程, 入夜之后便就地扎營。 到了休息的時候, 李弗襄的車便派上了用場。 其他人都露天將就,他偏要往車里爬,暖和又避風,一應寢具俱全,可保他舒舒服服睡到天亮。同行的士兵眼睛都看直了,有脾氣暴躁的,叉腰沖馬車大聲啐道:“什么玩意兒,春游呢,老子活了二十幾年,頭一回見到這樣的……” 鄭千業到的時候,正好也聽見了這一句話,這些小兵們見到大帥,瞬間有些無措。鄭千業做了個安撫的手勢,掀簾鉆進了李弗襄的車里。 李弗襄從被卷里拱出一個腦袋。 鄭千業見他裹得嚴嚴實實,幫他把腦袋往外抻了抻:“小東西,挺知道照顧自己?!?/br> 李弗襄:“大帥?!?/br> 都快十七歲了,他依舊還是一副清秀稚嫩的模樣。 鄭千業摸了摸他的頭:“夸你呢,身體是本錢,好好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別生病……怕不怕?” 李弗襄哪里有半分怕的樣子,搖頭說不。 鄭千業:“還記不記得小時候,你總是纏著外公給你講故事,等了這些年,終于等著機會,讓你真刀真槍長長見識?!?/br> 李弗襄在長大一些后,便不再像小時候那樣總纏著鄭千業了,因為他學會了自己去查翻那些塵封的軍報。 只要他開口,皇帝沒有不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