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女書記 第11節
姜小春家條件還算不錯,去年泄洪之后,很快重新粉刷了內墻,修補了外墻。也是半磚半泥的建筑,平房,中間堂屋,兩邊各有兩間房間;有院子和院門,院門的一邊是廚房,另一邊是柴房。 大嫂子端出了早飯:碎玉米粒兒煮的白米粥,白面饅頭,一碟子腌豆角。 他知道這是姜明光的小灶,大嫂子可舍不得天天早上吃不摻一點雜糧的純白面饅頭。姜明光提過她把一個月的口糧都交給大嫂子,算伙食費。她現在的口糧是一個月30斤米,5斤富強粉,根本吃不完。 她也不愛吃一鍋熟的菜飯,說除了一個字“咸”就沒有別的味兒了。倒是愛吃豆腐乳,西河鎮這兒其實不吃豆腐乳,豆腐乳是南方小菜,咸香可口,抹在白面饅頭上倒也別有風味。 宗齊光就不愛吃豆腐乳,覺得聞著酸酸臭臭的,也不知道好吃在哪兒。 幾分鐘后,姜明光出來了。 頭發梳的整整齊齊,在腦后扎了一個馬尾辮。面孔白白凈凈,一雙明亮的眼眸,淺淺的笑,眉眼彎彎。 “你吃過早飯沒有?一起吃呀?!?/br> 他本來想著應該拒絕的,但話到嘴邊,怎么暈暈乎乎的變成了,“那我陪你吃一點?!?/br> 第13章 說著“吃一點”,真的只吃了一點點。大嫂子早起現蒸的饅頭,個頭比一般老鄉家里的饅頭小至少三分之一,圓圓的,看著小巧可愛。 姜明光吃了一個半饅頭,宗齊光吃了她掰下來的那半個饅頭。 她吃飯不算快,不喜歡吃飯的時候說話,也不吧唧嘴,吃相很文雅,這也是城里孩子和鄉下孩子的一個顯著區別。吧唧嘴是顯得吃得挺香的,到底算不上“文雅”。 大嫂子看著姜明光的眼神就跟看親閨女似的,除了腌豆角,又切了一小碗腌蘿卜。又說給她打了一個新的浴桶,里外刷了三遍桐油,等著干,等新浴桶來了她就能舒舒服服的坐在浴桶里泡澡啦。 開往縣城的班車上不算擁擠,大抵是很多老鄉舍不得坐車的一角錢車費,寧肯地走十幾公里,或是騎自行車去。 因而兩人能舒舒服服的坐在一個雙人椅上。 他倆還是頭一次挨的那么近,姜明光覺得沒什么,跟陌生人坐一起那不也是一回事嗎。宗齊光則有點緊張,很小心的避免不要碰到她的腿,還很主動讓她坐在靠窗的位置。 窗戶外一路都是田地,油菜花開的正好,冬小麥即將成熟,幾乎看不出去年夏天泄洪之后的影響。洪水之后最重要的是要防疫,集體養殖的耕牛之類大家畜,私人養的看門狗和抓鼠貓、雞鴨鵝等跟著居民轉移了,可田野里還是有很多小野生動物的,比如黃鼠狼、田鼠、家鼠之類,洪水一來,沒來得及跑的小動物全都淹死了。 小動物死在地下的洞xue里,說是肥了田,也帶來了傳染病的隱患,主要還是雜食的老鼠,所以去年下半年泄洪區居民返回家園后,當地政府派人下鄉狠抓了防疫工作。 一路也不能只顧看著窗外并不怎么樣的景色呀,于是還是得找話題閑聊。問到各自喜歡的作家,姜明光喜歡張愛玲、蕭紅,宗齊光喜歡錢鐘書。 倆人便就這些作家的作品討論了一路。 宗齊光認為錢鐘書的小說帶有西方式的幽默和諷刺,張愛玲則秾麗的有點“不合時宜”。 “是不適合現在這個時代,對吧?” “對?!?/br> “是因為現在的人太沉悶,只愛穿黑灰藍白嗎?” 宗齊光一下子笑了,但很快忍住,“有一部分。她寫的都是她那個階層的人的苦惱,在廣大人民群眾來看,不能理解,也不能欣賞?!?/br> “確實。不過要看的不就是‘別人的生活’嗎?別人的快樂和煩惱,畢竟要是想看更貼近自己的現實的故事,那隨便看看身邊就好了啊?!?/br> 他覺得她說的真是太有道理了! 東平縣縣城很小,跟省會城市沒得比,只有兩條能算得上比較大的街道,呈十字型交叉,新華書店地處十字中心,占據了最好的位置。 新華書店對面是縣城的百貨大樓,說是“大樓”,其實也就是一棟三層的紅磚小樓,陳舊樸素。 倆人先在書店旁邊的國營飯店吃了午飯。 國營飯店沒有菜單,在點菜處墻壁上掛著流水牌,菜肴一排,不超過十種;主食兩三種,看著十分寒酸。 宗齊光看著流水牌,先是皺眉,“沒什么好吃的?!?/br> 姜明光從頭到尾看了一遍,對服務員說:“一個皮蛋拌豆腐,一個西紅柿炒雞蛋,半只燒雞,兩只茶葉蛋,一份小白菜雞蛋湯,一碗米飯?!?/br> 她兩小時之前剛吃了早飯,還不太餓。 宗齊光掏出錢包,主動付了賬。 這個點吃午飯還是太早了一點,飯店大堂除了服務員只有他倆。在靠墻的位置坐下,服務員倒是挺勤快的來又擦了一遍桌子,上了茶杯,倒了兩杯淡茶水。 宗齊光去拿了兩副碗筷,擺放好。 大概也因為沒有其他顧客,上菜速度還挺快的,先上了涼菜皮蛋拌豆腐,沒多久又上了番茄炒雞蛋,半只烤得滋滋作響的烤雞。 姜明光看得直皺眉:“怎么烤雞居然不切一下的?這怎么吃?” “等下涼一點撕開好了。哎,你去過首都沒有?我們那兒的烤鴨很好吃的,全聚德你聽說過嗎?” “聽說過,還有其他做烤鴨的飯店,不過都沒有全聚德有名氣,對吧?” 他笑著說:“對。將來要是有機會呀,我請你吃遍首都有名的烤鴨店?!?/br> “我不喜歡吃烤鴨,烤鴨有股臭鴨子味兒?!?/br> 他先是一怔,接著微笑,“那我請你吃別的好啦。你愛吃甜食吧?驢打滾特別好吃,沒人不喜歡?!?/br> “聽說過。是什么味道的?” “軟軟的,甜甜的,香香的?!彼恢肫鹗裁?,又面露微笑?!氨焙D莾汉軣狒[,夏天游泳,冬天可以溜冰。你們皖省也挺好,就是冬天水面凍不了那么瓷實?!?/br> “你溜冰溜的好嗎?我不會哎?!?/br> “我教你啊?!彼茏匀坏恼f。 半只烤雞,姜明光吃了帶雞腿的那一半。 小白菜很嫩,雞蛋湯做的恰到好處,雞蛋不太老。 出乎意料的味道還挺不錯。 姜明光覺得可能吃得有點太飽了。 吃過飯,直奔新華書店,逛了兩個小時,買了一堆書。 這時候的書售價很便宜,薄一點的幾角錢,稍厚的1、2元。姜明光不差錢,首都來的宗齊光看著也不差錢,搶著付了錢。 新華書店的工作人員接著拿過書,整理一下,分成兩垛,用牛皮紙包了兩層,再用麻繩捆了交叉十字結。 宗齊光一手一捆,拎起就走。 出了書店,又去旁邊百貨大樓,選了幾塊布料。 “給大嫂子買一塊,大嫂子今年過年給小春做了一套新衣服,自己都沒舍得做,沒錢嘛?!币贿吿舨剂?,一邊對宗齊光說:“我們這邊講究過年一定要穿新衣,有條件的話大人小孩都要穿新衣才是‘過年’,平時舍不得買。小春年后去相親了,不過據說因為太窮,對方姑娘不愿意?!?/br> 宗齊光感嘆:“確實,梨花公社真窮??匆粋€地方的居民是否富裕,要看他們有多少可支配資金,一戶居民一年到頭只有幾十塊錢,真的太窮了?!?/br> 姜明光還從來沒有接觸過這方面的知識,“對啊,收入太低了。是因為集體制經濟吧?”幾十元也就是城里職工一個月的收入而已。 “對,也不對。去年梨花是因為泄洪損失慘重,只能靠國家救濟,但前兩年沒有洪水,整個公社的人均收入也沒有超過一百?!?/br> “不是生產的糧食都是生產隊的嗎?” “對,但他們會種菜養雞鴨鵝,集市的時候拿去賣?!?/br> 啊,明白了。大家畜比如耕牛、拉磨趕車的驢或騾子都是生產隊的公有財產,吃飯食堂大鍋飯,但從來沒有嚴格禁止過農戶自己養點小家禽。特殊時期過去之后,“大鍋飯”制度飛快松動,除了糧食、大家畜還是公有財產之外,集市上賣的東西越來越多,也不用總是偷偷摸摸的了。 農村經濟說是“自給自足”,糧食不用買,生產隊會統籌發放口糧;蔬菜自家田間地頭種一點也夠吃了,家禽逢年過節可以打牙祭,雞蛋也不是什么太金貴的食物,大嫂子每天給她和姜小春一人一只白水煮雞蛋,也沒有到舍不得吃的地步。 但就是沒啥現金,她現在也想到,大嫂子基本從不外出買東西,是集市上沒東西嗎?再沒有東西也是有點食物的,不然怎么叫“集市”呢?只是大嫂子沒錢,家里還有一個兒子沒結婚,不得攢錢娶兒媳婦呀? 她真情實感的為大嫂子著想:皖省重男輕女嚴重,姜家的奶奶尚且為了沒有大孫子埋怨兒媳婦,農村人家里沒有兒子就會被別人欺負,罵架的時候會直接罵女人“不下蛋的母雞”,搞笑了,難道女兒就不算人了?下地干活其實不分男女,哪家的女人不得下地掙工分?但偏偏計算工分的時候,男女工作量相同,男人有10個工分,女人直接打個七八折,只能有7、8個工分。 工分問題加重了重男輕女傾向,也就不怪人人都想生兒子、多生兒子,所謂“多子多?!甭?。不過因為b超鑒定胎兒性別技術還沒有普及,現在的鄉下還沒有人意識到可以靠b超人工選擇孩子的性別,皖省整體的出生性別比差距不大,在正常范圍內,新生兒男孩稍多,大概是108:100,遠不到二十世紀末的130:100。 她想了好一會兒,“大嫂子要是像城里那樣頂多只生兩個,現在生活的應該會好一點?!?/br> “會少給很多彩禮?!弊邶R光一針見血的指出了貧窮的本質,“多子才不是多福,而是要多花很多錢”。 “她嫁女兒也收彩禮的?!?/br> “但填補不了娶媳婦的支出?!?/br> “這么說,其實不生孩子最好了,撫養孩子開支太大,還會降低生活質量?!?/br> 宗齊光挺意外的瞥她一眼,驚訝她居然會有這樣的覺悟。 “你說的沒錯,但實際上你要是下去做計劃生育工作,敢這么說的話,準會挨揍?!?/br> “噢,是啊,誰還不生孩子呢?”姜明光隨口說:“你看這塊怎么樣?有一點暗花,不會太鮮亮,又不至于太灰暗?!?/br> 她費力扒拉出一塊醬紅色的印花綿綢,很豪邁的一下子買了三米五,夠做兩件上衣。又買了一塊藏青藍色的斜紋布,扯了兩米二,夠做兩條長褲。 營業員開了票,撕下一式三聯,夾著姜明光掏出來的10元大鈔,用一個鐵夾子夾住,從頭頂的鐵絲上“唰”的一下,用力傳到收銀臺。 這邊營業員開始下剪子剪布料。 抖開布料,用固定在柜臺邊緣的長米尺刷刷量出三米五,在側邊剪出一個裂口,隨即雙手各持一邊,用力一扯。之后將撕下來的布料麻利的折疊起來,同樣用牛皮紙包裹,麻繩捆扎。 接著剪斜紋布。 姜明光一邊看著營業員的動作,一邊說:“斜紋布不要直接撕開,兩邊量,然后劃線,用剪子剪開?!?/br> 營業員就有點不耐煩,“你真麻煩!我一天要撕多少塊,根本不會少你的?!?/br> 姜明光不慌不忙的說:“你要是不按照我說的量,少一厘米我都不要?!?/br> 營業員愣了愣,然后板著臉,按照她說的方法,分別量了兩側,捏著兩邊裂口,對直,捏齊,這才下剪子剪下布料。 雖然按照顧客的意思做了,但最后還免不了很不樂意的酸幾句:“這個同志,你家里的也太會過日子了?!?/br> 宗齊光一本正經的說:“會過日子的女人才好!” 作者有話說: 現在年輕人應該都沒見過國營布店里用鐵絲收錢找錢,不太忙的時候,這種收銀方式也挺快的。要是趕著周末的話,商店人滿為患,等找錢能等很久。 第14章 姜明光沒有立即拆臺,而是將斜紋布拿過來,從中對折:不錯,確實沒有歪,兩邊基本對齊。 斜紋布因為布匹紋理問題,不能像綿綢那樣一撕到底幾乎不會歪,如今錢這么值錢,幾厘米都是好幾只雞蛋呢,要是讓大嫂子看到一塊撕歪了的布,準會說她不會過日子。 收銀員很快找了錢,將返回的兩聯票據、零錢從鐵絲上原路返回。營業員取下鐵夾,留下柜臺的一聯,將顧客的一聯和零錢遞給宗齊光。 離開布料柜臺,又去食品柜臺,買了四包白砂糖、三包紅砂糖,用自己帶的布袋裝了。又買了一斤散裝的水果硬糖、一斤散裝大白兔奶糖,用錢和糧票買了兩塊奶油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