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頁
上傳完視頻,看了一眼粉絲數量,心里給它加油鼓勁。 努力呀,加油呀!爭取突破五十萬,讓她多兩塊地! 元宵節的當口,這兩天美食博主們開始營業了,網上圓滾滾,糯乎乎的湯圓特寫照片隨處可見,特別有過節的氣氛。 哎,這個金色傳說是什么鬼? 看看封面圖,一筐金燦燦的稻谷。 那是稻谷?P圖P成這樣,這是加了多少層濾鏡?新人阿婆主就是穩不住呀,這才發幾條視頻,就開始飄了,啥都敢往上發。 一些粉絲感覺莫名其妙,但是很多人還是隨手點開看了,然后,大家就愣住了,這個稻谷,這個大米是真實存在的嗎? 不行,我要拉回去再看一遍。 看了N遍,那個玩意兒確實是稻谷啊,雖然它是金燦燦的。 估計拍視頻的也和他們是一樣的想法,鏡頭都懟筐里去了,各種特寫,換著法兒地拍。拍一筐稻谷就拍了一分鐘,滿屏的金燦燦。 點題了,確實是金色的傳說。 視頻上傳幾分鐘后,彈幕和留言刷起來,滿屏的問號表達了他們的不解。 “不瞞大家說,前面兩分鐘視頻我看了幾遍,后面的視頻我一眼沒看?!?/br> “我也是,這個稻谷,這個米,跟藝術品一樣。是我見識少,還是真的東西是假的?” “看著不像是假的,后面不是還有脫殼嘛?!?/br> “要是真的,我的媽呀,我前面二十年吃的大米是殘次品吧?!?/br> “哈哈哈哈,開眼了?!?/br> “別盯著前面兩分鐘,快去后面看酸辣米線呀,我的口水都要把手機搞短路啦?!?/br> “啊啊啊啊~好饞??!” “這個啥呀,居然用機器,不是純手工的,差評!” “呵呵,樓上的山頂洞人,想吃一碗米線,估計要穿越回原始社會找到稻谷種子開始搞吧?!?/br> “樓上的,會說就多說點,我先去搞碗泡面將就一下?!?/br> “金色傳說,牛上天了!” “農學院學生真誠發問,這是哪個品種的稻谷?沒見過?!?/br> 這條評論下面,還真有人回答。 “我小時候見過,西南偏遠地區某處大山里面,這種米好吃,但是產量低,后來有了雜交稻就沒人種這種米了?!?/br> “謝謝解答,我去網上搜了,只看到了介紹,就是沒人賣?!?/br> 國人對吃總是有無限的熱情和好奇心,這條視頻刷上熱門排行,被更多的人看到,大家都在討論金色大米,幾個小時后,這條視頻居然上了熱搜,金色傳說這個莫名其妙的標簽爬上了熱搜前十。 徐青竹看到熱搜,立馬從床上跳起來,給林懷夏打電話,但是占線,沒人接。 徐青竹跑到陽臺上大吼一聲:“啊啊啊啊,林懷夏,你上熱搜了!” 林懷夏正在和田青打電話,聽到聲音,拿著電話走到院子里:“我看到了,我在跟田青打電話,回頭說?!?/br> 電話那頭,田青也興奮的不得了:“我還說給你買個推廣,沒想到自己就沖上去了,真爭氣!認識你這么多年,我還不知道你有搞這個的潛質呢,做一條視頻就紅一條?!?/br> 林懷夏笑:“也是運氣好?!?/br> “什么運氣好,那是你策劃能力好。過年人家發大魚大rou,你發小青菜。元宵節大家發湯圓,你發金色傳說??偸浅銎洳灰?,你可以??!” “別,我不發湯圓你還不知道嘛?!?/br> “哈哈哈,你不愛吃湯圓。不過你那個米,上哪兒弄的,能給我分點不?我還沒見過金色的稻谷呢?!?/br> “分點給你是沒關系,不過我手里也沒多的,你也別給別人?!?/br> “渠道不好弄?我估計也是,我爸爸都說,這樣好的米,估計產量低得很,產量高的話,肯定就大面積推廣了?!?/br> 和田青聊了半天,掛掉電話后,林懷夏皺眉,她最近有點得意忘形了。 現代社會,想保守秘密可不容易。 她要怎么解釋這些東西的來源? 第10章 豌豆尖蕎麥面 金色傳說經過一晚上的發酵,熱度居然一點都沒降下來,穩中還有微微上升的趨勢。 疫情期間,社畜們在家閑著沒事,躺在沙發上玩手機,隨手點進金色傳說,說到吃的,表達欲就來了。 大米嘛,每天都吃,有什么特別的?但是你說你家鄉的大米是最好吃的,那我就不同意。 討論的多了,有人專門在網上搞歸納總結,按照地域統計出來,東北五常大米、盤錦大米、柳河大米,原陽大米、御田胭脂米、天津小站米、寧夏珍珠米,遮放貢米、萬年貢米、湖北太子米、廣東絲苗米等等。 好家伙,一張A4紙都排不下。 等大家把大米品種討論的差不多后,還擴展到其他農產品,玉米、小麥、小米等等,那叫一個熱鬧。 大家在金色傳說的熱搜下面激/情打字,順便摸到金色傳說視頻下面來個三連,那簡直是常規cao作。 睡了一覺起來,林懷夏看到她的粉絲數量,何止突破五十萬,她離一百萬都不遠了。 去空間一看,她的靈田從三塊變成了九塊,不出意外,今天粉絲肯定能漲到一百萬,她就有十塊地了。 她喜滋滋的在床上滾來滾去,電話響了。 “夏夏,你的那個米是不是叫金絲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