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頁
所謂補報志愿,那肯定是要把原來報了的人,都先錄取完了。 因此,大夏那一年沒有錄滿的名額全都在當時不怎么熱門的中醫系。 明爸爸知道自己的兒子是個偏執的,就問鄭順利,他兒子的成績這么好,能不能給錄個法學院。 北大已經沒有了,法學院再不給安排,明爸爸覺得明星根本就不會上。 他兒子有多偏執,他比誰的體會都更加深刻。 高考是個非常透明的機制,法學院的招生名額已經滿了。 多安排一個明星,就要把別的第一志愿的同學換下來。 這種cao作是不合規范也不現實的。 鄭順利給出的建議是先錄到中醫系,明星成績這么好,過一個學期通過一個轉系考試,再進法學院應該是沒有太大問題的。 道理呢,當然是這么個道理。 但明爸爸還是不放心,就想著讓鄭順利給句準話。 他不要應該,他就要肯定。 鄭順利一個小小的校辦秘書,當然沒有這樣的權利,但他是個心思活絡的。 這也是他能從校長辦公室基層秘書,一步步升任招生辦主任的主要原因。 鄭順利利用秘書身份的便利條件,把這件事情報告給了時任校長史一從。 史一從本來就是法學院出身,即便做了校長,還堅持每學期給本科生上一門課。 基于高考公平錄取的原則,直接把明星錄取到法學院,即便是校長史一從,也是不行的。 但能不能轉系這種事情,就只是校長一句話的事情。 史一從搞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和來者何人之后,并沒有一口就答應下來。 反而是和明爸爸做了一個交易。 大夏藝術學院的老院長已經離職了,新院長一直沒有到位。 史一從上任之初,就在物色藝術學院的新院長,物色來物色去。 一直也沒有找到他滿意并且能達到985大學院長條件的。 史一從校長和明爸爸說:你要不放心你們家公子,你就來我們藝術學院當院長啊。 明爸爸在中國美術學院的手工藝術學院做了兩年的院長就不做了。 不是他做的不好,也不是不讓他做了。 而是明爸爸覺得,院長事務性的事情太多,嚴重影響他的創作。 他那會兒也五十多歲了,覺得自己精力有限,不想再繼續擔任學校的職務。 史校長的這個提議,其實是有點強人所難的。 史一從自己也知道。 畢竟,他是被明確拒絕過的。 這一點都不影響史一從三顧茅廬:你可一直都是我心目中的院長首選啊,你自己親自來大夏看著,令郎轉系這事兒,可不就板上釘釘了嗎? 史一從那會兒也是新官上任,見到個在藝術界有影響力的,就想拉來給藝術學院做院長。 第四十三章 我和她的故事 史一從嘴里說的首選,是不是真的是心里的首選,這可能要打一個問號。 就在一個月之前,在藝術學院的上一任院長確定要離任的時候,史一從還打過回爸爸和回mama的主意。 只是苦于沒有籌碼。 畢竟,在明星參加高考的那個年代,大夏招收海外生不容易。 海外生要來大夏念書,卻是簡單得不行。 再則,回爸爸回mama明確表示了,不愿意讓女兒生活在自己的光環底下,希望學校對回藝的家庭情況做保密處理。 買賣不成仁義在,史一從自然是滿口答應了下來。 到了明爸爸這兒,那就不一樣了。 再小的事情,上升到兒子能不能上大學,能不能選到心儀的專業,都變成了大事。 至于明爸爸究竟是不是史老校長的首選,這時候反而變得一點都不重要了。 哪個做到校長的人,不會說幾句場面話? 這一點都不影響史一從求賢若渴:我給你派幾個得力的助手,事務性的事情,你就交給常務副院長,你只要過來給我們做做招牌就可以。 大夏是個綜合性的大學。 單單把藝術學院給拿出來,和專門的藝術院校比,肯定還是存在很大差距的。 大夏藝術學院的音樂系,和中央音樂學院比,那是普通艦艇和航母的差距。 大夏藝術學院的美術系,和中國美術學院比,那是比小弟弟還要小弟弟。 像明爸爸這種在國美做過一院之長的人,要是愿意來大夏,那絕對是一個質的飛躍。 大夏新區,只有藝術學院和法學院。 史一從做校長之前,在新區工作生活了二十多年,對新區僅有的兩個學院的關注度,自然也比別的學院要高一些。 史一從再三保證,會安排得力的常務副院長和三個副院長給明爸爸做助手。 明爸爸只負責掛名院長當個副業。 主業可以被解讀為在全國最美的校園環境里面安心創作。 就這樣,史一從一舉拿下了榜眼學生明星和漆畫大家明爸爸,讓大夏藝術學院自此提升了一個檔次。 漆畫專業更是排名升至全國前二。 誠然,校長大人和院長爸爸的愿望是相當美好的。 到了執行層面就完全是另外一番光景了。 明爸爸和史校長的這一系列補報志愿的暗箱cao作,都是沒有告知明星這個被補報志愿的當事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