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頁
回藝也因此只在她mama肚子里待了七個半月。 醫生覺得生下來不會有太大的問題,但如果回mama繼續躺著,就可能會對身體機能產生不可逆轉的影響。 世界級的鋼琴家,要是就這么被躺廢了,那絕對是交響樂界的損失。 就這樣,回藝提前來到了這個世界。 為了回藝的平安降生,回mama付出了一切,回爸爸也暫停了所有的演出。 好在,這一切都很值得。 他們的女兒,漂亮且乖巧。 不僅有天使一樣的容顏,還有天使一樣的性格。 讓吃什么吃什么,讓穿什么穿什么,讓學什么學什么。 不哭不鬧、安安靜靜、健健康康地成長。 回爸爸回mama真心覺得,自己生的就是一個天使。 回藝在這個充滿愛的的故事里茁壯成長。 家學淵源,讓她從三歲就開始學鋼琴。 遺憾的是,回藝并沒有繼承爸爸mama太多的音樂天賦。 她的鋼琴也不是彈得不好。 雖然和回mama沒法比,也能在世界級的比賽里面,拿幾個小獎。 只是,到不了鋼琴家的程度,也沒有成為鋼琴家的天賦。 回爸爸回mama對回藝這個來之不易的小孩,也沒有過多的要求。 打從懷孕開始,夫妻倆唯一的愿望,就是能生下一個健康的小孩。 現在這樣,就已經很好了。 成長環境使然,天賦很一般回藝,最終還是以錄取名單末位的成績,成功考入了她mama的母校莫斯科國立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 這個過程,不能說沒有回mama這個榮譽教授的功勞。 成功考入夢寐以求的大學,回爸爸回mama就帶著她去畢業旅行。 在機場,遇到了同樣去度假的好朋友一家,后來就干脆一起。 回爸爸回mama的好朋友也是一對從事同一個行業的夫妻,男的是心理學的教授,女的是一個非常有名的心理醫生。 一趟旅游下來,這對心理學夫婦,竟然不約而同分別找了回爸和回媽,說回藝有嚴重的郁郁癥,并且很可能有自虐傾向。 回爸回媽一開始很難理解。 天使一樣的小孩,從來沒有什么負面情緒的小孩,怎么可能抑郁和自虐? 旅行回家,夫妻倆把回藝的房間,徹底收拾了一遍。 在一個非常隱蔽的角落,找到好幾封,寫于不同時期的遺書。 夫妻倆直到這個時候才發現,他們竟然從來沒有了解過自己的女兒。 最后的一封遺書,是一年之前的1月2號寫的。 那一天,回藝人生的第一次鋼琴獨奏音樂會。 地點是高中的音樂廳。 一天之前的元旦,回爸爸和回mama才剛剛結束維也納金色大廳的新年音樂會。 為了回藝的獨奏會,夫妻倆拋開一切,趕回來給女兒助陣。 現場氣氛特別好。 因為世界級大師駕臨一所以鋼琴為特色的高中的音樂廳, 回藝這場鋼琴獨奏音樂會的觀眾,比別的同學辦演奏會的時候,要多出了好多。 本就不大的音樂廳,座無虛席。 回藝的演出很成功。 演出結束還感謝了爸爸mama來聽自己的演奏會。 回爸爸回mama給回藝做了一些鼓勵性的指導和分析。 現場很多同學的家長,也紛紛跑來和世界級的音樂家打招呼。 那天的一切,都是完美的。 這么成功的演出,這么良好的氛圍,回藝竟然一回家就寫了一封遺書。 【一個只配擁有學校音樂廳的人,有什么資格做維也納金色大廳的女兒?!?/br> 【我不應該來到這個世界上,讓我mama身體不好,讓我爸爸暫停了很多工作?!?/br> 【我可能本來就不應該存在?!?/br> 【到了該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了?!?/br> 【為什么我還是沒有想好,要用什么樣的方式離開?!?/br> 這一封又一封的遺書,很稚嫩。 寫來寫去也沒有太多的【大事】。 而且多半,還是那種被拿出來津津樂道的事情。 回爸爸回mama沒想過,回藝在這么全方位的保護下,毫無挫折地長大,竟然還會抑郁。 朋友夫婦說回藝可能只是裝成了爸爸mama希望她成為的樣子,從來都沒有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過,建議可以試著讓回藝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從那以后,回藝就會像吃飯一樣經常地被問到:你有沒有特別想做的事情。 回藝的回答一直都是:沒有啊,我都考上柴可夫斯基了,我還能有什么別的想做的事情? 直到音樂學院開學前的一個星期,學院邀請回mama去開學典禮上演講。 回藝忽然怯生生地問:mama,我能不能不去柴可夫斯基? 回mama趕緊接話:那你有沒有想去的地方? 回藝鼓足了勇氣說:我想去爸爸mama出生的地方。 說完這句,深怕爸爸mama不會同意,就又加了一句:我回去了,我還可以繼續學鋼琴的,我可以去琴島,也可以找個有鋼琴系的大學。 回藝在當時還叫蘇聯的俄羅斯出生,因為回爸回媽擁有綠卡,所以回藝十八歲的時候還是俄羅斯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