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頁
李嫻緊緊地抓著她, 苦苦哀求:“不……不可……” 李嫻是先帝江山平定后, 太后生下來的大公主, 自幼便錦衣玉食,萬般寵愛,沒見過風浪,也未曾經歷過虎口奪食,性子是與太后完全相反的卑怯軟弱。 “我留你一條賤命,是不想在立后大殿上讓李綏之不快,但你若執意如此,別怪我不念血親情分!”太后喝道,“松手!” 李綏之聞訊從外殿趕來慈寧宮時,看見的便是太后抬腳,將母親的手踩在金磚上的一幕。 她驚呼一聲,提裙跑來,跪在母親身邊:“還請皇祖母開恩!綏之一定奉命唯謹,還請不要責罰于額娘?!?/br> “李嫻,你雖然優柔寡斷?!碧缶従徧鸾鹱?,目光從胸無大志的女兒身上,轉到這小外孫女臉上,眼神露出了一絲淺淺贊揚,“但你這個女兒,倒是個可塑之才?!?/br> 說完,她起駕去了南書房。 李綏之扶著李嫻起來,看著皇祖母威儀的儀仗,想到這幾日在宮中的所聽所學。 自去年秋BBZL 先帝薨,在這皇宮中,太后便將權利一手拿捏,位極天下,至高無上,連皇上,都不過是她手中的一枚虛設的棋子。 怵惱太后之人,莫要說是公主,就算今日跪在這里的是皇帝,也沒人敢上去攙扶。 在慈寧宮外,洋洋數百宮人,面對這顫巍相扶的高位母女,皆視若無睹,無人靠近。 這便是皇宮,冷血無情,初來這里時,只覺得這里皇宮遼闊,今日才知道,這里遼闊到哀嚎都傳不透一面墻。 悲愴之際,李綏之看見一襲玄色長袍的男人,在沉寂的噤聲中,與手下人談著笑,無需任何人通報,抬腳進了連母親都不能隨意進出的慈寧宮。 扶起母親,她再想看他,便只見那人風姿韻骨的玄色背影。 - 封后大典沒有因為任何人的反對而有變動,當晚,年僅十五歲的小皇后照舊李綏之坐在鳳輿之上,簇擁下送進太極宮。 紅燭搖曳,珠簾輕晃,在這個不知所措的夜晚,李綏之頭戴鳳冠,身著喜服,坐在她與皇帝舅舅的喜床上,聽了一夜外面皇上與李綏念的好歡yin聲。 在宮里的這幾日,她見了太多稍有不慎就被各宮娘娘拉出去梟首的人,便把畢生所會的謹慎都用上了。 她謹慎地偷聽到宮人們說,李綏念原本是皇上想立的皇后,但是皇祖母不同意,她便連妃位也不要了,做了無名無分的內貴人。 說這些事的宮人,看不懂以退為進這一步棋,在末了加一句:這小皇后啊,嘖,真是眼睛里容不得一粒沙子,手段了得啊。 后來,她又謹慎地側敲旁擊過母親,得知李綏念跟他們家似乎也沾點親,否則也不敢姓李。 但她是庶出,血脈低下,當不起皇家子嗣傳承之道,加之皇祖母擔心她這個庶出女子能走到今天的位置,早早經歷摸爬滾打心思已深沉,不能為她所用,便棒打了鴛鴦,挑了她這個沒見過世面的。 不消多時,外面的媚yin聲音停了。 幾乎是聲音停下來的同一時間,房門被人粗魯地推開,衣冠不整的皇上本是在笑,看見她瞬間表情轉為嫌惡,吼道:“你還坐這干嘛?滾出去??!” 李綏之這么劈頭蓋臉的罵聲嚇到纖瘦的肩膀一顫,忙站起來,給他們讓地方。 起來時,她抬頭看見婀娜貼掛在皇帝身上的李綏念沖她做了個口型,無聲道:賤丫頭。 李綏之別開眼睛,卻又無意間看到男女不整的衣衫,匆匆低頭,跑出她本該睡覺的地方。 可她忘了今日穿的長裙逶迤拖地,腳踩裙擺跌了一跤,身后二人見狀,放聲嬉笑,毫不掩飾的諷刺直穿進她的耳朵。 殿外奴婢見她出來,為她披好繡牡丹花的煙粉蓮蓬衣,關切了幾聲后,便與她一起,漫無目的往外走。 太極宮早奉太后之命上了鎖,她們出不去,四下看了看,爬上了小閣樓。 小閣樓那樣高,李綏之坐在小閣樓長廊上,仿佛BBZL 抬手就能夠到月亮。她伸手,卻空落了一手抓不住的銀輝。 收手低頭,她不經意間又看見了那個玄色身影,這次,是從寒梅園出來。 李綏之挺直腰板,問道:“他是誰?” 身邊奴婢順著她的目光看清人影,答道:“大人是當今太傅,謝卿?!?/br> 他就是謝卿啊。 早在民間,李綏之就是聽過他的大名的,聽聞他喜好長生之術,善相術,精命理,懂天相,又博學多識,深得先皇和當今太后賞識。 原來是他。 怪不得,連母親都要小心不敢踏足的地方,他可以隨意進出。 許是察覺到閣樓上有人,謝卿脖頸稍仰,一道納了寒月白光的目光如白刃向她刺來。 李綏之從沒見過這樣的眼神,害怕到后腰發軟,“哐當”一聲,從長廊甩到閣樓地上,強忍著疼爬起來,連謝卿的影子都看不見了。 冬夜漫漫,她在小閣樓上,和奴婢們坐了一整夜,直到第二日和皇帝舅舅去參拜皇祖母,嘴巴都還是紫青的。 太后一見到她這副模樣,準備好的話也不必問了,抄起手邊的黃地礬紅彩纏枝蓮紋茶壺,“啪”的一聲在地上。 “趙瑾,你當我是傻子是不是!” 突如其來的怒氣,使尚不知發生何事的李綏之抱著耳朵跪在地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