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青云路 第318節
書迷正在閱讀:第十三月、表姑娘她超甜、意外和敵國太子有了崽崽后、黎明沉眠[星際]、公主她總想和離(重生)、驚鵲、修界茶藝之爭、不要碰我的兔尾巴、戰死后我成了女裝大佬[星際]、重生團寵:小嬌妻又被扒馬甲了
因為年夜飯上的兩只大龍蝦, 老項家一家人登上了大年初一的《晚間新聞》。 盡管他們家的畫面只有短短五秒鐘,但也足夠讓有心人看清了。 原本那些因為落選而不服氣的人家,在看到兩只大龍蝦以后也啞了火。 南灣這邊不是大龍蝦的主要產區, 這兩只蝦絕對價格不菲。 即便社員們有錢了,也不舍得這么造呀! 眾人對項隊長家摘得頭籌心服口服, 去隊長家恭喜的時候, 還順便參觀了上過電視的兩只龍蝦頭。 宋恂認為丈母娘將吃剩的龍蝦頭擺在桌子上,又是一個他看不懂的迷惑行為。 但是項家其他人都適應良好,連雙胞胎都要把村里的小伙伴喊到家里來,參觀他們家上過電視的兩只龍蝦頭…… 上過一次電視, 讓苗玉蘭在親戚朋友和左鄰右里間出盡了風頭。 項家院子里幾乎每天都能聽到她漸進式的“啊哈哈”笑聲。 整個人都跟打了雞血似的, 比賺到人生的第一個一千塊時還高興! “小毛,你幫我問問你們電視臺的領導,咱家那個吃年夜飯的新聞還能重播不?” 苗玉蘭正在家里招待娘家的兩個弟妹,見到項小羽進門, 便趕緊高聲招呼, 生怕人家不知道她閨女在電視臺工作。 “你大舅媽和二舅媽還沒看過大年初一的那個新聞呢!” 項小羽暗道, 即便看過了, 也未必能看得清。 農村有些人家圖便宜,選擇的都是九寸黑白電視機,她姥姥家那邊就是如此。 那么小的一塊熒幕, 想要看清上面的細節真的有些難度。 不過, 項小羽仍然再次配合著炫耀欲爆棚的親娘說:“周末的《一周要聞綜編》可能會重播,不過還得看臺里的具體安排?!?/br> “哦哦哦,知道了知道了, 你快去忙吧。別耽誤了你的正事?!泵缬裉m又當著弟妹的面推小閨女進屋, 而后拉來還在讀大學的大閨女繼續顯擺。 項小羽:“……” 正在休假, 并沒什么要忙的。 但是為了維持住老娘給她打造的人設,還是乖乖地進了屋。 依著她娘現在的狀態,她還是別把紀錄片采訪的事告訴她了。 以防她飄上天。 項小羽回屋找到正在跟吉安下象棋的項隊長,將臺里的要求告訴了他。 差點被外孫將軍的項英雄順勢離開棋盤說:“你們那個紀錄片不是要拍承包責任制嘛,咱家這些錢大半是你娘賺來的,跟承包責任制沒啥關系。你還是找別人拍吧……” “也不算沒關系吧?雖然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主要推行的是承包土地,但是咱們漁業生產搞包干到組也是差不多的,咱家這幾年的收入突然增加,就是包干到組的功勞啊?!?/br> 項英雄仍是搖頭,“咱們隊里一半的社員包船,一半的社員包地,大家的收入確實都有增加,但是全生產隊能買大龍蝦的也就咱家一家,連賈支書家都不行。同樣是搞承包,憑啥我這個隊長家能吃大龍蝦,別的社員就不行?這事要是按照承包責任制來拍,拍出來以后經不起推敲呀!” 跟他一條船的三戶人家都不是只靠打漁賺錢的,除了他家賣烤魚片,還有賣生腌和蟹醬的。 “我已經跟領導說明情況了,他覺得從側面少量地介紹一下個體戶經營也可以?!?/br> 現在個體戶仍不是什么光鮮職業,像省電視臺這種黨和人民的喉舌,很少專門報道個體戶。 能讓她從側面采訪一下,已經算是突破了。 只不過,這個度很難把握,項小羽其實寧可去耕地多的農村采訪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效果,也不想搞這種情況復雜的。 項英雄也想上電視,他將利弊跟閨女講清楚便說:“你愛采訪就采訪吧,反正咱家這點事,你基本都清楚,想拍啥就拍吧。呵呵,你娘要是知道能再上一回電視,估計得去村里拿著大喇叭宣傳了?!?/br> * 害怕親娘膨脹過頭,項小羽暫且沒跟她透露采訪的消息。 這個紀錄片的拍攝任務不算太緊急,她還得回記者站跟歐陽抗美商量一下拍攝計劃。 歐陽抗美對此表示無所謂。 “我在臺里的時候,已經拍過好幾次關于聯產承包責任制的片子了。拍攝對象大多是農村承包了田地和果園的農民,像你們那邊承包漁船的還沒有報道過,這應該也算是一個全新的角度了?!?/br> 而且那個年夜飯特輯播出以后,反響還挺大的,聽說不少觀眾往臺里打電話詢問那戶吃大龍蝦的人家。 別說觀眾好奇,連她這個做新聞的人也好奇,啥樣的家庭條件吃得起大龍蝦。 這戶農村人家又是如何發家致富的? “甭管是通過承包責任制富起來的,還是通過個體戶經營富起來的,咱們用新聞紀錄片原原本本地還原出來,”歐陽抗美笑道,“觀眾自有他們的選擇?!?/br> “也只能這樣了,主任都把電話打到我們生產隊里去了?;仡^我寫個稿子,咱倆一起去一趟我家那邊吧,到時候讓我娘請你吃飯?!?/br> 歐陽抗美笑著答應,將手邊的一份電話記錄遞給項小羽。 “地區教育局的通訊員昨天跟我聯系了,想讓咱們正面報道一下這兩年海浦中小學校教學環境的改善?!睔W陽抗美輕嘲道,“我不給他們播負面新聞就不錯了,居然還好意思讓我搞正面報道?!?/br> 項小羽愣了一下問:“怎么了?” “我大姐就是南陽小學的老師,教了十年書了,學校還沒給分房子呢。一家四口跟我父母和大哥一家擠在中心醫院的老宿舍里,整天吵吵嚷嚷的,這種環境哪還有心思給學生備課?教師的住房環境都改善不了,還談什么改善教學環境?!?/br> 電視臺沒給她們安排住處,她回到海浦以后,就暫時住回了父母那里,十來口人在兩室的老樓里擠著,讓她感覺空氣都是稀薄的。 項小羽建議道:“咱們臺里不是給了住房補貼么,你出來租房子住呀?!?/br> 提到住房補貼,項小羽又暗自高興一把。 他們這些駐站記者沒有單位的福利分房,所以每月有二十塊的住房補貼,讓他們自己解決住宿問題。 她自己有房子住,這二十塊就可以攢下來啦! 美滋滋! “我本來想再等一等的,開了年我愛人那邊就可以分房了,”歐陽抗美嘆道,“看來是等不了了,家里這種環境,我都不敢讓孩子轉學回來?!?/br> 提及轉學,項小羽忙問:“你家閨女上幾年級?定了去哪所學校嘛?” “三年級。如果把戶口掛在我娘家,可以去中心醫院的子弟校,條件還不錯。但是跟著我愛人的話,就得按照劃好的片區去安陽小學。聽我姐說,那個學校的教學條件不太行,全校也沒有一個高級職稱的老師?!?/br> 涉及到孩子的教育問題,即便是歐陽抗美這樣能干的女同志,也憂愁起來。 項小羽覺得自己兒子的轉學宜早不宜遲,得趕緊選定學校。 她下午去打聽了先鋒路的劃片情況,然而,聽到結果以后她也想爆粗口了。 住在先鋒路上的學齡兒童,原本應該就近上先鋒路小學,但是今年重新劃片的時候,將這個片區一分為二了。 勝利街道以東被劃到先鋒路小學,勝利街道以西被劃到安陽小學。 她家雙胞胎兒子要是轉學回來的話,就得上安陽小學,正是歐陽抗美剛提到的那所教學條件不怎么樣的學校。 “小學而已,去哪里不是上學?”宋恂對兒子們的小學不怎么挑剔,反正都是基礎教育。 “那怎么能一樣呢!” 項小羽原本也是這種想法,但是雙胞胎在軍區小學的班主任真的非常好,孩子們才被她管教了一個學期,就改正了許多小毛病。 以前延安坐椅子的時候總喜歡扭來扭去,像有多動癥似的,她糾正很多次都不管用。 上學以后被李老師管束了一段時間,延安也開始坐有坐樣了。 “你如果不想讓他們上安陽小學,也可以去我們漁業公司的子弟校。子弟校的教學環境也還行,去年來了兩個省城師范學院的畢業生,正在當一年級的班主任。丫丫就在他們的班里,我聽大嫂說,老師們教得挺好,師范學院的畢業生還是有兩把刷子的?!?/br> 宋恂給媳婦十分詳細地介紹了漁業公司子弟校的情況,連老師的住宿環境都提到了。 項小羽狐疑地問:“你跟我講這些做什么?” 夫妻倆早就商量好了,以后要住在城里。 她上班方便,宋恂開車上下班也不算太遠。 既然如此,孩子當然也要就近在城里上學了。 “我的意思是說,海浦教育局的那個新聞,你們其實也可以考慮一下?!彼吴普T道,“凡事都有兩面性,有不好的,當然就有好的了。你們可以把兩方面都報道一下,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嘛?!?/br> 項小羽似笑非笑地問:“好的是哪個???難不成是你們漁業公司的子弟小學?” “正是。毫不夸張地說,全地區沒有任何一所學校,能夠給出如此豐厚的條件。我們可以徹底解決老師的后顧之憂!電視臺要是想做這方面的新聞紀錄片,可以去我們學校采訪一下?!?/br> “你不是漁業公司的書記么,不管生產上的事,怎么管起小學校來了?” “正因為是書記了,我才要管這些?!?/br> 宋恂并不避諱跟媳婦談論自己工作上的事。 項小毛已經是個能夠獨當一面的新聞記者,早就不是原來那個什么也不懂的鄉下丫頭了。 所以,相比于十年前,夫妻倆如今更有共同語言,彼此的工作內容經常會相互分享。 “現在企業里都在搞承包制,打破以前黨組織包攬一切的局面,將黨政分開?!彼吴p聲道,“鄔君陽已經到任了,人家從前是副縣長,能力方面沒有問題,那我就不能一直死抓著權利不放。該由經理拍板的事情,還是要放手讓人家去做的,就像老郭輔佐我一樣。我現在不是經理了,生產的事情不需要我cao心。如何做好黨的工作,做好人事工作,才是我現在需要關心的?!?/br> 他跟新任經理第一次見面的時候,就將話說得很清楚。 行政上的事由經理拍板,他從黨的工作上配合對方。 特別是干部的任用問題,可以由經理提名,黨委進行考察。 項小羽笑瞇瞇地挽上他的臂彎,化身馬屁精說:“宋書記第一次當一把手,就這么有模有樣啦!我家宋書記就是當一把手的料呀!看看這角色轉換得多快,多能團結同志!” 宋恂笑納了媳婦的馬屁,又謙虛道:“我的工作也還在摸索階段,思想政治工作難做,如何把黨建工作跟生產發展結合起來,是個不小的挑戰。而改善子弟小學的教學環境,其實是一個突破口……” “知道啦,”項小羽接話說,“這算是你們公司黨委積極解決職工子女上學難的問題,給職工們辦了一件大實事!對吧?” “對,”宋恂笑了,“所以,還得請項記者多多支持我們漁業公司的工作才是,聚焦全地區中小學生的教育問題,其實是個很不錯的新聞?!?/br> * 為了得到省臺大記者的支持,宋恂還忍辱負重出賣了一回色相。 享受了宋同志年輕的體魄以后,項小羽終于松口去漁業公司子弟小學進行采訪了。 記者站雖然接受了地區教育局的邀請,但是她們倆對新聞有自己的看法,也會自己尋找新聞切入點。 海浦地區教育工作的成果,顯然還沒有好到可以登上省臺晚間新聞的程度。 相比于優點,教育工作中的不足似乎更能引起老百姓的共鳴。 所以為了保證她們辛苦做出來的新聞片可以被臺里采納,兩個女記者決定劍走偏鋒,揭露挖掘一下教育工作中的缺點。 歐陽抗美提醒:“咱們這個片子是需要地委過審的,如果全是批評的內容,地委宣傳部恐怕不會讓咱們播出?!?/br> “那好辦呀,找兩所做得好的學校,給其他學校打個樣就行了!咱們也不是一味地批評,好的榜樣也要加強宣傳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