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青云路 第313節
書迷正在閱讀:第十三月、表姑娘她超甜、意外和敵國太子有了崽崽后、黎明沉眠[星際]、公主她總想和離(重生)、驚鵲、修界茶藝之爭、不要碰我的兔尾巴、戰死后我成了女裝大佬[星際]、重生團寵:小嬌妻又被扒馬甲了
小宋哥的工資每月都按時交到她這里,她自己也有大學生的補貼,他們不缺錢。 苗老板確實有錢,但那都是辛苦錢,她可不舍得用。 * 既然是在望江賓館請客,項小羽征求了朋友們的意見后,順便也邀請了新聞系的幾個任課老師。 席間幾位老師講了許多年輕時做新聞的經歷,也跟他們介紹了一些課堂上沒有講過的行業八卦和內幕。 幾個朋友都夸項小羽這次的東道做得有水平,大家如果都能留在省城工作,以后這樣的聚餐可以經常組織,大家輪流做東。 然而,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1月14號,省大在大禮堂舉行了77級畢業典禮,15號下午,便開會公布了分配方案。 項小羽如愿以償,被分配去了剛剛從省廣電獨立出來的省電視臺。 楊一沒能去他心心念念的北京上海工作,而是被分去了省委宣傳部新聞處。 廖習蘭去了省日報社。她愛人也被分來了這邊,但工作單位是在下面的一個地級市。兩口子雖在同省工作了,卻還得兩地分居。 曾經當過小學校長的陳巖留校任教了,大家戲言,以后回校吃食堂的話,終于有了借口和長期飯票。 辦報小組的另幾人沒能留在省城,有的被分去了下面地級市的報社雜志社,有的去了企業編輯部。 老宋家的兩個77級大學生,一個進入電視臺工作了,另一個留在學校繼續攻讀研究生。 孟玉裁本想給兒媳婦和閨女擺酒慶祝一下的,但兩人都婉拒了孟團長的好意。 這段時間聚餐吃席太頻繁,她們都不想折騰了。 按理說,遇上媳婦和meimei大學畢業這樣的人生大事,宋恂無論如何都應該回省城幫她們慶祝一下。 但是年底年初正是單位最忙的時候,今年甚至比往年還要忙碌,宋恂分身乏術,一時無法脫身。 截止今年一月份,海浦海洋漁業公司已經全面完成了領導體制、人事勞動制度,以及分配制度的配套改革,增強了公司在經濟市場的競爭力。 公司和宋恂個人都得到了省里和地區的嘉獎。 宋恂總結了配套改革過程中的經驗和注意事項,寫了一篇長達三千字的文章發表在《企業管理》和省日報的二版頭條。 稿件發出去以后,他就沒怎么注意了,不過前段時間他突然被通知,這篇文章被選入了內參,緊接著就有好幾撥調研和考察團隊,來到他們公司實地考察配套改革的效果。 郭志勇和宋恂最近沒干別的,一直在招待客人。 公司得到了上級的重視,漁業公司的一眾領導當然高興,這是對大家工作的認可。 但是,這么多人整天拿著放大鏡來審視他們的工作成果,也讓大家的心一直懸在半空中。 好不容易趕上周末,宋恂正想趕回省城看看家人,結果又接到了袁書記老伴的電話。 孫阿姨邀請他去家里吃飯。 孩子們在家的時候,宋恂經常帶著孩子過去蹭飯,但是只有他自己時,就很少去袁書記家了。 他雖然跟老袁關系不錯,但畢竟角色已經不同了,一個領導,一個下屬,他總往領導家里跑,實在不像樣子。 所以,他這兩年有事就打電話或者去辦公室排隊,極少到袁家做客。 袁書記對此也沒說什么,雙方算是達成了默契。 宋恂心想,孫阿姨突然讓他去家里吃飯,估計是袁書記有什么事要跟他說。 他進門的時候,袁家的客廳里有點亂。 地上擺了兩排的紙殼箱子和編織袋。 孫君華正帶著小保姆往里面裝東西。 “孫阿姨,你們這是要大掃除???” 宋恂更想問得是,他們是不是要搬家了…… 孫君華直起上身,捶著腰說:“哎,不是大掃除,老袁馬上就要退居二線了,過段時間就去省城,我提前歸攏一下東西?!?/br> 宋恂聞言一驚,忙問:“這是什么時候的事?我怎么一點風聲都沒聽到?” “就是這兩天,你們袁書記剛從省城開會回來,就交代我收拾東西了?!睂O君華揉著腰說,“退居二線也好,他在海浦已經當了五年書記了,整天cao心工作的事,吃不好睡不香的。這回也能歇一歇了?!?/br> 宋恂不由點頭。 袁書記以前是個沒有下巴的圓臉老頭,這幾年cao勞過度,頭發全白了不說,下巴也露出來了。 雖然精氣神一直很好,但臉上的風霜還是很明顯的。 “去省城也不錯,不但袁梅能經?;丶铱纯?,苗苗也能讀更好的小學?!?/br> “可不是嘛,”提起閨女,孫君華又來了些精神,“袁梅在黨校工作一年多了,現在事業穩定,也該把結婚的事提上日程了,等我們到了省城就跟小常的父母見見面?!?/br> 宋恂笑著說:“等袁梅跟常云海結婚的時候,您跟我說一聲,我是要當娘家親戚坐席的?!?/br> 孫君華笑瞇瞇地應著。 “外面亂糟糟的,你別在那邊站著了,”袁正清聽到聲音從書房里出來,對宋恂招手說,“你進來,我找你有事?!?/br> 宋恂將隨身帶來的一個小猴子玩偶塞進苗苗的懷里,便跟著袁書記進了書房。 “袁書記,聽說您要去省里了?定了去哪個單位嗎?” “定了人大?!痹鍥]怎么多談自己的去向,指了對面的椅子讓他坐,“你發表的那篇關于配套改革的文章,我也看過了,今天把你叫過來,就是說說這個配套改革的方案?!?/br> 宋恂頷首,正色坐好。 “你們那個配套改革的效果挺好,很有市場經濟的特色,效率高,見效快。但是有些問題你也要注意,三個方面的改革同時進行,并不適用于所有企業。一個單位要如何改革,一定要調查研究,考慮到有利和不利的方面,再定方案。我們現在比較提倡的是成功一條推廣一條,不求畢其功于一役?!?/br> 漁業公司是新成立的企業,宋恂和郭志勇又對企業有一定的掌控力,所以三個改革同時推進,才有了立竿見影的效果。 但是如今大多數企業,都是十幾年甚至是幾十年的老國營,上面有眾多“婆婆”干預,企業內部又有多中心的矛盾,很多廠里現在推行集體領導,廠長和經理根本就放不開手腳。 別說三個改革同時進行了,能順利改成一個就不錯了。 “現在社會上出現了很多人,不說大話辦不成大事,很多好經也能讓歪嘴和尚念臭了?!痹咫[晦提醒道,“你這個高效的配套改革方案,很可能會被一些歪嘴和尚拿來進行嘗試。這個經到底能不能念好,也是因人因事而異的。你既然善于通過媒體表達自己的主張,那也要善于用媒體來堵住某些漏洞?!?/br> 這段時間來了那么多參觀考察的人,宋恂也隱隱察覺了袁書記所說的問題。 這些人的水平確實有高有低,參差不齊。 “你現在還年輕,做事有沖勁有闖勁,但是有時也要聽一聽老同志的意見?!?/br> 宋恂笑道:“我們做這些都是郭書記同意的呀!” 袁正清搖頭失笑。 當初地委給漁業公司配了一老一少的組合,就是想讓郭志勇在宋恂太能沖的時候,給他降降溫。 沒想到不但降溫不成,老郭竟然還被年輕人激起了雄心,跟著宋恂一起大刀闊斧地改革。 “但凡改革就沒有一蹴而就的,中央給咱們留下了三年至五年的時間逐步完成,而不是一步完成,立即完成。其他單位的干部就沒有人想到你這種改革辦法嗎?為什么其他人沒有一哄而上?” 宋恂沒吱聲,多數人的顧慮都比較多吧。 “你要知道,現在不是在公社當小干部的時候了。你如今掌管著兩三千人的生計問題,干部群眾基本不會給你試錯的機會。一旦改革失敗,無論對工人們的士氣,還是對你的領導威望,都是很沉重的打擊?!?/br> 宋恂理解袁書記的好意,但他還是得給他自己和漁業公司辯解一二。 “其實我們這個配套改革,并不是突然就開始改革的。早在兩年前,兩個公司剛合并的時候,我們就開始在冷凍廠進行試點改革了。直到去年五月,三個方面的改革才逐步完成。冷凍廠的成功案例給了我們很大的信心,所以后來用了半年的時間,將這套改革方案,在所有下屬單位實行了,雖然推進過程中也有不同的聲音,但是成功案例擺在那里,這次改革進行得非常順利?!?/br> 聽到老伴喊吃飯的聲音,袁正清起身說:“這次就這樣吧,以后再有類似情況,還是要保持頭腦清醒,不要急躁?!?/br> 宋恂笑著答應。 行至門口時,袁正清腳步頓了頓,突然說:“內部改革完成以后,你還是得把精力放在擴大船隊規模和企業規模這方面,保持你們高速發展的優勢。漁業公司這兩年發展得不錯,最近地區可能會對你們的人事安排做一些調整,你有個心理準備?!?/br> * 回家的一路上,宋恂一直在琢磨袁書記的話。 如果是要調整自己,袁書記就不會語重心長地跟他說那么多在漁業公司工作的注意事項了。 如果只是幾個副經理的調整,那也沒必要讓他做好心理準備。 最大的可能就是,郭志勇可能要被調整了。 上面要給自己換一個新搭檔! 說實話,宋恂還挺不希望老郭離開的。 兩人共事了這么長時間,作為一把手的老郭給了他這個經理很高的自由度。 要是沒有老郭的全力支持,很多工作不會推進得如此順利。 不過,漁業公司現在干出了成績,如果上面要調整老郭,多半是要讓他高升的。 宋恂內心也是為老搭檔高興的! 畢竟對方年紀不小了,若是能因為漁業公司的工作得到上級的肯定,也不枉他們這兩年的辛苦。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宋恂只希望新來的領導能是個好相處能合作的。 …… 然而,還沒等來人事調整的確切消息,宋恂倒是把自家兩個小胖子等回來了。 項小羽收到分配通知以后,辦了糧油關系,拿了派遣費,就立馬跑去省電視臺報到入職了。 事業女性項小毛終于有了一份正式工作,剛報到就一頭便扎進了工作里。 省城的三個大人都沒時間管兩個放寒假的小屁孩,又不想讓他們整天在大院里亂竄。 便在項遠洋出差經過省城的時候,讓對方將兩個小崽打包帶了回來。 小學生們對于重返瑤水村期待已久,因為上次姥姥就承諾過了,要讓他們上包裝袋! 他們這次回來就是為了上包裝袋的! “什么叫上包裝袋?”宋恂聽迷糊了。 “就像大白兔奶糖上的大白兔一樣!”延安給無知的老父親舉個例子,“以后大白兔奶糖上面的圖畫就變成我倆啦!” 宋恂:“……” 吉安將弟弟推到一邊,重新解釋道:“姥姥說可以把我們的相片印在烤魚片的袋子上!” “你倆想把自己的相片印在食品包裝的袋子上嗎?” 宋恂對此不是很理解,一般海鮮制品都是用魚蝦圖案當包裝的,他丈母娘弄兩個小胖子印上去,能起到什么作用??? 再說,她那邊賣的一直都是散裝烤魚片,只給大集和菜市場批發部供貨,什么時候還生產帶包裝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