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青云路 第163節
書迷正在閱讀:第十三月、表姑娘她超甜、意外和敵國太子有了崽崽后、黎明沉眠[星際]、公主她總想和離(重生)、驚鵲、修界茶藝之爭、不要碰我的兔尾巴、戰死后我成了女裝大佬[星際]、重生團寵:小嬌妻又被扒馬甲了
項小羽伸手招呼距離他們不遠的宋恂,問:“小宋哥,你咋不跟著去衛生院招待外賓呢?” “服從組織安排?!彼吴氐煤唵蚊髁?。 項小羽:行吧。 宋恂在兒子伸出來揮舞的小手上摸了摸,勸道:“你們還是趕緊回去吧,外面這么亂,還眼瞅著就要下雨了……” 正要繼續勸,旁邊有個頭發花白的大娘,突然湊上來問:“同志,你是公社的干部嗎?” 宋恂點頭。 “那洋人的事,你管不管?” “管。出什么事了?”宋恂趕緊問。 大娘往衛生院對面的面館一指,說:“我看到有個黃頭發的女的,根本就沒進衛生院,而是進了對面的老面館?!?/br> “您確定是外國人?”宋恂追問。 “我這眼睛看近處的東西不行,但看遠處的物事可真亮了!保管錯不了!”大娘語氣肯定。 宋恂心里一突,跟大娘鄭重道過謝,又讓項小羽母女趕緊帶著孩子回家,就快步往國營面館跑。 這間面館的開店年頭很長,并不只是面館,準確的說,這應該是一家小吃店,包子、饅頭、蒸餃、面條都有。但因為海鮮湯底的面條最為出名,所以被當地人喚作老面館。 這條街道上的整排建筑都是解放前建造的老房子,房頂呈八角形,筒瓦裹壟,帶著點舊社會的歷史痕跡。 之前公社里在商定參觀路線時,就因為這一排房子,猶豫是否要將公社衛生院列入對外開放名單。 這會兒還不到上午十點,老面館里的顧客熙熙攘攘,僅有的四張桌子已經被坐滿了。 宋恂舉步進店,嗅到陣陣香氣的同時,也看到了大娘所說的金發女人。 那女人背對著門口,手里拿著相機,正跟一張餐桌上的顧客,說著什么。 換來那桌人的四臉茫然。 交流不順,金發女人便不再勉強,舉起相機就要拍照。 宋恂及時跨前一步,擋在了鏡頭前面,不知她是哪國人,只能用簡單的英語,緩聲說:“女士,對不起,這里不能拍照?!?/br> 女記者聞言停下動作,在餐桌油膩,墻柱多灰的室內掃視一圈,蹙眉用流利的英語回:“這里并沒有掛‘禁止拍照’的警示牌?!?/br> 宋恂禮貌地笑笑:“事實上,我國的所有單位都不會掛‘禁止拍照’的警示牌。咱們現在所在的這家餐館不是對外開放單位,按照我國外事部門與貴方的約定,非對外開放單位,禁止拍照采訪?!?/br> 公社早就已經發起過好幾輪愛國衛生運動了,但老面館這樣的餐飲單位,每天煙熏火燎的,讓它始終保持纖塵不染也不太現實。 不過,這種畫面,宋恂是絕不可能讓外國記者拍到的。 金發女記者面上帶笑,收起了相機表示理解,但語氣里帶著明顯的不高興,“我可以遵照規定不拍照,但這里是餐館,我能留下吃些東西吧?” 宋恂心中猶豫。 外賓的預定行程里沒有吃飯住宿這一項,所以他們根本就沒有準備這些。 這種蒼蠅小館顯然是夠不上招待外賓的級別的。 要是吃壞了肚子,他們負不起這個責任。 宋恂勉強跟她解釋:“女士,我們這邊的飲食有自己的地方特色,所有食物里幾乎都有海鮮。我不確定你是否對海鮮過敏,而且你遠道而來,很有可能會水土不服。我建議你,不要隨便嘗試當地的食物?!?/br> 對方嗅了嗅空氣里的香味,不在意地說:“我已經在北京生活一年了,很習慣你們的飲食,對海鮮也不過敏?!?/br> 她招手讓服務員給她上一份跟面前幾個顧客一樣的面條。 宋恂隱晦地沖服務員搖搖頭。 那服務員還算機靈,先是擺手表示聽不懂她說什么,被她糾纏得沒辦法了,就點了點她腕上的手表,表示他們要關門了。 宋恂適時插言:“這是一間吃早餐的飯館,十點鐘就歇業了?!?/br> 女記者無法,只好跟著宋恂離開面館。 走出店面后,她原還想舉著照相機,拍下這條街的建筑,可是看到宋恂禮貌卻無時無刻不在跟隨的視線,只好作罷。 被宋恂陪著進入大部隊的時候,還低聲說了一句俚語。 宋恂沒聽懂,但想來應該不是什么好話。 與她客氣地道了別,宋恂在附近尋了一圈也沒有見到省外辦的同志,只好找上了地區外事統戰組的組長,匯報了剛剛發生的一幕。 外事統戰組的組長是由地委辦公室冷主任兼任的,聞言便問明對方叫什么。 “不知道,她被我攔下以后挺生氣的,我們并沒有相互自我介紹?!彼吴u頭,“金色馬尾卷發,三十歲上下,英語流利,會說一兩句中文,今天穿著藍色短袖襯衫?!?/br> 冷組長回憶了一下說:“應該是他們代表團的團長?!?/br> 他翻開自己隨身帶的名冊,上面記錄著這些外國記者的詳細個人信息。 宋恂在第一行掃了一眼,團長姓加西亞,今年三十歲。 冷組長沉聲道:“剛才多虧你了。這些記者總是想方設法地溜號,這么多人我們也不可能一對一地看著,總會有一兩個漏網之魚,說不定他們又拍了些什么。行了,你去忙吧,這件事我會跟省外辦上報的?!?/br> 宋恂點頭,跟他打聲招呼就離開了。 新聞代表團并沒有在公社駐地逗留太久,隨意看了幾處,就坐車去了下面的生產隊。 這些人一走,公社干部們瞬間輕松,紛紛返回辦公室各干各的,那些人會從生產隊直接離開,去往下一站左家門公社。 宋恂原以為這個接待工作算是告一段落了。 不料,下午不到兩點的時候,公社突然接到長征公社的電話。 臺風即將登陸,新聞代表團接下來的行程全部取消。 團結公社是距離他們最近的接待外賓單位,那些記者將要暫時在團結公社留宿。 以為解放了的團結公社干部們:“……” 大家領到各自的任務,頂著大雨出門做食宿安排。 住就只能住在公社唯一的招待所里,吃也只能吃公社食堂大師傅做的了。 宋恂讓鄭孝娘和秦川跑一趟糕點廠和汽水廠,拉回了不少面包酥皮糕點和成箱的汽水。 又去大食堂跟師傅說了一聲,給那些老外做一頓午飯。 食堂大師傅抓瞎了:“宋主任,外國人能吃啥呀?咱們的做飯材料都是當天送過來的,剩下的那些菜只夠晚上咱們自己人吃的?!?/br> “就做海鮮湯底的面條,再準備點清湯面,以防有人海鮮過敏?!彼吴肓讼?,又交代道,“另外做一份長壽面?!?/br> 公社里還沒準備停當,那一車的外國記者就被送回來了。 招待所還沒準備好呢,只能讓他們暫時來公社大食堂呆著。 一群記者冒著雨進來,用各種語言嘀嘀咕咕,說著抱怨的話。 尤其是那個叫加西亞的團長,臉拉得老長,不知跟身邊的中年男人低聲嘟噥著什么。 十幾個記者,還有陪同的各級領導和翻譯,都聚集在了公社簡陋的大食堂里。 宋恂跟蕭書記匯報了一聲,又向冷組長和省外辦的同志們說明了已經準備好了幾種湯底的面條作為大家的午飯。 既然要在團結公社留宿了,吃飯是避免不了的。條件就這樣,只能湊合湊合了。 宋恂叫了幾個同事過來,幫賓客們將面碗端上桌。 他自己則捧著唯一一碗長壽面,放到了仍是一臉不高興的加西亞團長面前。 “加西亞女士,聽說今天是你三十歲的生日。我們國家有句話,叫做三十而立,我們團結公社的干部們,非常高興,也非常榮幸,能為你慶祝而立之年的生日?!?/br> 加西亞聞言明顯一怔,驚訝地捂住了嘴巴。 “今天的臺風雖然來得突然,但也正是這場臺風,成全了我們,讓大家有機會歡聚一堂,為加西亞女士慶生!我國有在生日這天吃一碗長壽面的習俗,外辦的同志們特意為你提前準備了這碗長壽面!加西亞女士,祝你三十歲生日快樂!” 第98章 加西亞今天的心情就像南灣的天氣一樣, 陰沉沉的。 其實這次的參觀考察之旅是由他們一家三口一起參加的,可是從昨晚開始,兒子麥克卻突然有些發燒。 她是新聞代表團的團長, 為了不耽擱行程,只好將同樣是記者的丈夫留在海浦市的接待賓館照顧麥克,自己則跟隨代表團繼續下鄉參觀, 完成今天的工作。 然而, 工作也并不順利。南灣這邊的對外開放地區不多,許多她感興趣的場所都是非對外開放的。拍攝的素材不夠,又遭遇了臺風, 讓加西亞的心情糟糕透了。 早知如此,應該在外辦領導向她征求意見時,取消今天的行程才對。 她心里惦記著麥克, 又對當下的局面無能為力。 就在她沉著臉詛咒這該死的天氣時, 上午那個在面館里阻止她拍照的青年, 突然捧著一碗香噴噴的面條,站到了她的面前…… 食堂里的一眾人都在關注著他們那邊的動靜, 鄭孝娘偷偷湊到隨行的翻譯身邊問:“同志,歐買糕是什么意思???那女的怎么一直在說歐買糕?!?/br> 高大魁梧的翻譯笑著玩笑道:“看表情也猜得出來啊,就是‘哎呀媽呀’?!?/br> 鄭孝娘恍然:“看來她還挺高興的?!?/br> 加西亞確實很高興, 更確切地說是很意外,她這幾天忙著工作和兒子,忙到忘了自己的生日。 她全然無法料到, 在遙遠的異國他鄉,僅有一面之緣的人會主動為她慶祝生日。 加西亞露出驚喜的笑容, 接過面碗熟練地用筷子挑起面條嘗了一口, 而后在眾人的掌聲中, 與宋恂連聲道謝。 她與大家一起鼓掌后,伸手壓了壓,笑著說:“感謝東海省的朋友們為我慶祝生日,不過,我還是要糾正一點的!” 大家停下為她鼓掌歡呼的動作。 加西亞在省外辦的幾個干部和宋恂的臉上掃視一圈,突然笑著說:“今天確實是我的生日,但是你們可能弄錯了,我今年已經三十五歲了,并不是三十歲!” 眾人:“……” 省外辦的同志還回頭在登記的本子上復核了一遍,從登記的生日來算,確實是三十歲。 團結公社的一眾人還尚且沒弄明白發生了什么,正云里霧里的。而新聞代表團的記者們已經跟團長開起了玩笑。 “加西亞,你看起來一點也不像三十五歲的女人,說你二十五歲還差不多?!?/br> “哈哈,謝謝夸獎,但是我的麥克都已經八歲了?!?/br> 宋恂并沒有與這些外賓過多交流,對弄錯加西亞團長的年齡表達了歉意以后,就將與外賓溝通的工作交給了省外辦的專業人士。 他退去一邊跟團結公社的干部們解釋了剛才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