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青云路 第115節
書迷正在閱讀:第十三月、表姑娘她超甜、意外和敵國太子有了崽崽后、黎明沉眠[星際]、公主她總想和離(重生)、驚鵲、修界茶藝之爭、不要碰我的兔尾巴、戰死后我成了女裝大佬[星際]、重生團寵:小嬌妻又被扒馬甲了
“我現在做的工作是以前從沒接觸過的領域,某些事情應該怎么處理,有時我也拿不定主意,還是需要填補一些知識空白的。就比如榮盛糕點廠的問題,重新以前店后坊的模式經營,是否符合時下的政策,有沒有被人說成‘業務掛帥’的可能,這些都是要提前考慮好的?!?/br> 最主要的是,他得確保這樣做不存在政治上的風險。 畢竟,他家老頭子已經那樣了,他這邊真是經不起什么波折了。 項小羽翻著書頁感慨:“你都已經是大學生了,居然還要學習新知識。真是活到死學到死??!” 宋恂:“……” “我也得多看書啦!”項小羽頗覺緊迫地說,“市廣電的所有播音員都是自己寫播音稿的,人家郁臺長不但能賞析現代文學,連古典文學也很精通。我要是想成為她那樣的播音員,還差得遠呢!” 宋恂單手攬著人,在她頭發上輕撫了撫,贊同道:“考試通過并不是結束,而是一個新的開始。播音工作對你來說也是全新的領域,多讀書是對的?;仡^我陪你去書店買些你能用得上的書,正好我也需要補充一些政治經濟類的書籍?!?/br> * 確定項小羽被電臺正式錄取后,宋恂也放下了一件心事。 這幾天他不但忙著接待縣里的安全生產調查組,還要時不時招待一下往工業辦跑得越來越勤的洪廠長。 這天,洪啟明再次摸著他的大腦袋來到了生產組的辦公室。 “宋組長,我們廠里開會商討了好幾遍,暫時確定了去市里開分廠的計劃。但是我們這邊人手不足啊。老何去市糧食局幫忙還沒回來,除了我,廠里只剩一個分管安全保衛工作的老陳。但是去市里開分廠是大事,一個人肯定忙不過來。分廠最起碼得有一個負責在家管生產的,一個在外跑供銷的。公社這邊能不能從廠里再提拔兩個人上來?” 宋恂笑道:“需要提拔干部是正常的,不過,這事你得去找人事組的王組長。我這里只管生產,不管人事?!?/br> 他跟王永祿關系再好,也不能插手管人家的那攤子事。 “嗐,我就是不太確定從廠里提拔的人,能不能頂起分廠的業務。畢竟咱們是土包子進城,哈哈?!?/br> “要不你跟王組長商量一下,從全公社甚至全縣聘任一兩名副廠長?!彼吴ㄗh道,“去市里開分廠,前期要跑的手續非常繁瑣,最好找個在這方面有些經驗的,能給你省去不少麻煩?!?/br> 洪啟明的行動力非常強,又去找王組長商量后,當天就在糕點廠門口和公社大院的公告欄,貼出了在全縣范圍內聘任一名副廠長的通知。 宋恂特意去公告欄看了通知內容。 通篇看下來,他只有一個感覺——糕點廠在挖墻腳。 按照這上面的要求,放眼全公社,只有其他社辦工廠的正副廠長,有資格去糕點廠當這個分廠的副廠長。 不過,有人卻比他想象得活絡許多。 通知貼出去的第二天,就有好幾個廠長跑來工業辦詢問糕點廠聘任新廠長的問題。 這其中還包括瑤水村海味品加工廠的副廠長李英英。 李英英還是頭一回來公社的工業辦,打扮得非常正式,見到宋恂時的態度,也前所未有的客氣禮貌。 “宋組長,聽說榮盛糕點廠要在全公社范圍內聘任副廠長?我雖然正在漁業公司的加工廠當副廠長,但我首先是一名知青,戶口是在咱們公社生產隊的,應該也符合這次的聘任要求吧?” 第67章 李英英早就想換工作了。 與陳猛長時間共事以后, 她終于參透了一個道理——寧可給乖人背包袱,不可給笨人出主意。 兩輩子加起來,除了在家庭小作坊的初創階段, 她從沒這么心累過! 過年前, 加工廠收到了港島林老先生發來的電報,從廣交會上采購的那批魚罐頭賣得不錯,瑤水村牌已經在港島漸漸打開銷路了。 林老先生想要再與他們簽一個七百箱的訂貨合同。 這是多讓人振奮的消息啊, 原本瑤水這邊直接與省出口公司報備一聲,就可以準備生產事宜了。 可惜,陳猛不同意。 他為人謹慎慣了, 將這個突如其來的港島出口訂單, 從公社匯報到縣里,又從縣里報到總公司,層層上報后, 再由總公司聯系到省食品出口公司, 最后將任務下達到瑤水支公司。 匯報的中途又恰好趕上過年,所以他們隔了半個月才正式給港島回了電報。 人家差點以為他們不想做這個生意了! 有了這份七百箱魚罐頭的訂單,李英英覺得是時候增加一條生產線了。 然而陳猛又以外貿訂單風險大,訂貨不穩定為由,提出了反對意見。 兩人最近因為購置生產線的問題, 溝通多次卻毫無結果,連給他們當和事佬的賈紅梅都嫌煩了。 所以, 昨天突然聽聞了糕點廠在全公社聘任廠長的消息后,她當機立斷地決定抓住這個機會跳槽。 她沒有時下那種捧上一個鐵飯碗就要捧一輩子的覺悟,沒必要與一份不稱心的工作綁定終身。 宋恂沒問她怎么突然想要從海味品加工廠跳出來, 只聽項小羽偶爾透露的只言片語, 也能猜到她與陳猛不合拍。 平心而論, 李英英的工作能力是十分突出的,當初加工廠剛剛成立時,對方的加入給他節省了不少精力。 糕點廠去市里建分廠的設想說起來簡單,但是真正實施的過程卻需要步步為營。尤其是這里面還涉及到農村人口流入城市的問題。 既然要制作酥皮糕點,就勢必要將廠里的糕點師傅帶去城市一部分,可是工人中又有很多人是生產隊的社員。如何拿到市里各單位的批文,協調這其中的關系,還是很考驗廠長的手腕的。 從公社里挑一個政治過硬,會說普通話,熟悉建廠流程,不打怵與市級單位打交道,又有領導經驗的人并不容易。否則完全可以從糕點廠內部提拔一個副廠長。 李英英確實有些能力,不過,她的情況又比較復雜。 知青上山下鄉時提出的口號就是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支持農村建設,培養社會主義新農民。 海味品加工廠被建在瑤水村的地界上,所以她去加工廠當廠長還勉強算得上建設新農村。 但是糕點廠招聘的這個副廠長是要去市里工作的,若是錄用了她,那和讓她直接回城有什么區別? 這些事宋恂只在心里想想,并沒與她多談,“糕點廠副廠長的人選問題,由人事組的王永祿組長負責。你去人事組問問關于知青的政策吧?!?/br> 他扭頭對一旁的朱巧珍說:“小朱,這是漁業公司海味品加工廠的李廠長,你幫忙把她送到王組長那里去?!?/br> 隨后李英英就被帶去了人事組。 人家王永祿就比宋恂直接多了,聽了她的來意,干脆地搖頭拒絕。 “李廠長,你是知青,戶口已經落到生產隊了,在生產隊里干啥我們管不著。但是這次公社要聘任的這名副廠長是要到市里籌備建廠事宜的,你要是長期在市里工作,這不就是回城了嘛?” 招聘通知上沒寫去市里建廠的內容,只說糕點廠要招聘副廠長,李英英還是剛知道可以去市里工作的事。 那她肯定得爭取呀! 宋恂鐵了心地給人當上門女婿,她現在死守在瑤水村毫無意義。 “王組長,我是首都人,要想回城也是回首都。去海浦市工作算什么回城?”李英英的話里帶著點驕傲。 “甭管回哪里,只要進了城市,就算知青回城了?!蓖跤赖摂[手拒絕。 李英英據理力爭:“我的戶口還在生產隊,只是去城市工作,領的還是咱們公社的工資和口糧,怎么能算回城呢?這頂多是長期出差吧?” 王永祿蹙著眉頭沒作聲。 “何況在去年的全縣三干會上,縣領導還特別強調過,要給予插隊三年以上的女知青政策傾斜,在社隊集體企業中為女知青預留工作崗位。我插隊已經將近五年了,難道還不能被公社一視同仁?” 王永祿仍是沉吟著沒說話。 縣里的馮主任確實提過照顧女知青的要求。但前提是,女知青需要插隊三年以上,且已經在生產隊結婚扎根兒了。 這位李副廠長可是未婚的。 而且這個政策傾斜也是傾斜給那些沒有工作的女知青,你都已經當上副廠長了,就別碰瓷政策了吧。 不過,想到人家女同志已經來農村插隊五年了,王永祿沒忍心駁斥。 他收下了李英英帶來的那份精心制作的簡歷,暫時沒給準話,“李副廠長,你的事我們已經了解了,公社領導會認真考慮副廠長人選問題的,你先回去等通知吧?!?/br> * 工業辦這邊前腳剛送走了一位知青李廠長,后腳又迎來了一位知青馮廠長。 公社從縣制衣廠運回了三百多臺織襪機以后,剛過完年就將織襪廠cao辦了起來。 正廠長是一位有創辦手工社經驗的老同志,副廠長就是這位王莊生產隊的知青馮培蕓。 她之前想要帶著生產隊里的幾個女知青開旅館,多次來公社跑批文無果后,借著縣里關注女知青權益的這股東風,爭取到了織襪廠的副廠長一職。 最近正在公社里招兵買馬,忙得風生水起。 “宋組長,忙著吶!” 宋恂一見到她就頭疼,心里時常后悔當初推薦她當這個廠長。 這馮廠長實在是太能說了,只要沒達到目的,就能一直在辦公室里干耗著。 “馮廠長,有事你就直說吧,看你把我們組長嚇的?!敝烨烧渲浪虚L篇大論的習慣,還好心地給她倒了杯水。 鄭孝娘已經躲出去了。 “呵呵,工業辦就是我們這些廠長的娘家,有問題就找工業辦,尤其是找宋組長,肯定是能幫我們解決問題的!”馮培蕓笑瞇瞇地給宋恂戴高帽。 “馮廠長,這次的事不簡單吧?”宋恂問。 恭維話含量超標。 “還行還行,就是想給我們廠的知青同志申請幾間單身宿舍!”馮培蕓語氣隨意得好像在要兩顆大白菜。 “公社哪有單身宿舍給你們?” “沒有單身的,集體宿舍也行?!瘪T培蕓解釋道,“我們廠已經正式開工了,女同志們幾乎每天都要早出晚歸。徐大姐給我們接回了為縣百貨商店供貨的訂單,這幾天大家的干勁兒特別足,經常加班到很晚。宋組長,你看我們廠都是女工,每天走夜路實在太不安全了!何況整天走路往返于公社和生產隊,也實在是耽誤時間?!?/br> 知青們有自己的顧慮,剛開始上班時興許是安全的,但是時間長了,就容易讓人摸清她們上下班的規律。 每個生產隊都有幾顆老鼠屎,女知青們必須謹慎考慮自己上下班的安全問題。 宋恂無奈道:“馮廠長,你可能有所不知,連我本人也是整天往返于公社和生產隊之間的,每天來回十公里。公社沒有現成的宿舍提供給咱們?!?/br> 要是有房子,他早就申請房子了。 反正項小羽馬上就要來公社上班,以后如果能住在公社,他們上下班也方便。 秦川插話說:“公社里多少年都沒蓋過新宿舍了,老宿舍里又沒人搬出來。你要是想給女工提供住宿,只能廠里自己蓋房?!?/br> “我們現在要是有能力建房,誰還往工業辦跑??!” 襪子還沒織出幾雙,連買織襪機的錢還欠著公社呢,哪里有錢蓋宿舍。 “你們廠一共有多少需要每天往返生產隊的女知青?”宋恂問。 “四十多人吧,剩下的女工都是本地社員?!?/br> “這些女知青來自多少個生產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