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青云路 第54節
書迷正在閱讀:第十三月、表姑娘她超甜、意外和敵國太子有了崽崽后、黎明沉眠[星際]、公主她總想和離(重生)、驚鵲、修界茶藝之爭、不要碰我的兔尾巴、戰死后我成了女裝大佬[星際]、重生團寵:小嬌妻又被扒馬甲了
項小羽雖然很喜歡聽宋恂指點江山啦,但這會兒也不得不提醒:“宋主任,你清醒一點!” “我挺清醒的?!彼吴l理清楚地解釋,“研究所一直在研究人工養殖對蝦的項目,早晚是要像養殖海帶一樣上馬的。而貝類,尤其是蘭貝和貽貝中的水彩短齒蛤是對蝦的主要餌料。如果藻類和貽貝混養的試驗成功,不但可以給養殖場增添一項收入,還可以滿足對蝦養殖的餌料需求?!?/br> “目前,整個團結公社,除了咱們瑤水,只有金海大隊有實力給他們提供這種便利。但是如果咱們不說,金海未必能想到這個。再加上瑤水已經通電的這一優勢,在條件差不多的情況下,咱們的勝算還是很大的?!?/br> 賈紅梅忍不住道:“其實,咱們也沒啥實力。賬面上哪有錢給人家建對蝦養殖場?那是得花大價錢的!” “現在沒有,但過個一兩年,等咱們緩過這口氣就有了?!彼吴Φ?,“一個項目是需要反復試驗的,快的幾個月,慢的兩三年都有可能。咱們先用這個方案把海帶養殖場爭取過來,其他的以后再說也成?!?/br> 賈支書那迂腐的老毛病又犯了,嘟囔道:“你這樣不是將海帶養殖場爭取過來,這是騙來的呀!” 宋恂沒吭聲,反正主意他已經出了,用不用由隊里決定吧。 漁業公司的幾個船老大早就跟他反映過情況了,如今出海一趟,捕撈的對蝦已經沒有過去多了,個頭也小了不少,一等品和特等品更是罕見。 以前的對蝦個頭大,雌蝦一斤六七個,能賣一塊多。 如今已經不行了,一斤十多個,頂多賣個七八毛。 所以,對蝦養殖的事,或早或晚肯定是要提上日程的。 如果隊里能進行海帶和貝類的混養,對于他們以后的對蝦養殖也是有益的,最起碼餌料夠了。 * 宋恂出完主意就撒手不管了,到底怎么申請,還得由人家生產隊自己說了算。 不過,據項小羽這個內線反映,她爹連夜寫了一份申請報告,用的就是宋恂出的那個餿主意。 宋恂將注意力重新放回他們的加工廠上。 他邀請項小鴻來當副廠長的事情并不順利。 項小鴻最終還是以要組建女子船隊為由,放棄了這個當廠長的機會。 然而,被她放棄的機會,卻被另一個人抓住了。 這人就是同在補網隊補網的李英英。 不知她是從哪里得到的消息,聽說宋恂想要給海味品加工廠聘請一名女廠長。 不等宋恂再向其他人發出邀請,她就帶著一份厚厚的工廠籌建策劃書,找到宋恂毛遂自薦了。 宋恂將這份策劃書拿回家,仔細研究了半晚上。 第二天就回單位與賈紅梅商討了一番廠長人選的問題,最終拍板聘用了插隊知青李英英。 而且還為她從漁業基地申請來一個正式編制的名額。 這個消息一放出去,李英英算是在瑤水村徹底出名了! 雖然之前也有知青當上了大瓦房的正式工,但那都是在船上當船員出苦力的。 像李英英這樣一上來就能當個體體面面的副廠長的,還是頭一個! 隊里的男人們見到宋恂,都要開玩笑,說咱小宋主任敢直接聘用女知青,真是大象放屁!大氣! 隊里也有說李英英厲害能干的,還有說她是靠著跟宋恂的老交情上位的。 反正各種說法不一而足。 大家都等著李英英新官上任的三把火呢,看看她能把工廠辦成什么樣! 李英英這幾天走路都是腳下生風的,匆匆忙忙跑來大瓦房給正陽食品釀造廠打了電話,便趁著談工作的機會,扭頭找上了宋恂。 “宋主任,加工廠的廠房已經選好了,就在距離咱們大瓦房不遠的一個舊倉庫。那里從前是生產隊堆放農具的地方,如今農具已經就近轉移去打谷場那邊了,這個倉庫就空了下來?!?/br> “面積和通風情況怎么樣?”宋恂拖過一把椅子,讓她坐下說。 “我剛給正陽廠打電話問了他們生產線的長度,那個倉庫絕對能放得下?!崩钣⒂⑿?,“那倉庫四處撒氣漏風的,通風肯定沒問題!” “通風好和撒氣漏風是兩回事。如果廠房有破損的地方,你盡快找人修補一下。咱們是做食品加工的,要保證安全和衛生,必須杜絕蛇蟲鼠蟻出現在廠房中?!?/br> 李英英收了玩笑,認真地做起了記錄。 她上輩子的第一任丈夫就是搞食品加工起家的。不過不是做海味品的,而是做各種小孩愛吃的小零食。 泡泡糖,棒棒糖,無花果,以及各種膨化食品…… 那會兒市里小學校門口支的零食攤子上,有一半的垃圾食品都是她家那個食品加工作坊生產的。 他們雖然是在改革開放以后才開始創業的,占了一定的政策優勢,但是這種食品加工廠的創辦流程都差不多。 小作坊為了節省開支,都是一個人頂好幾個人用的。 她既要負責財務稅務,又要兼管人事,工廠初創期的那點事,她心里都有數。 所以她用心準備,反復斟酌的這份策劃書,雖說沒讓宋恂多么驚為天人拍案叫絕,但也替自己爭取到了一個副廠長的職位。 這就很可以了。 最起碼不用整天去補網隊補網,在村里的地位有所提高,還能近距離接觸到宋恂。 不過,這幾天與宋恂接觸的機會多了以后。 她就更加清晰地認識到一點——宋恂確實是個工作狂! 大家在大瓦房里的話題永遠都是工作。 李英英心想,既然宋恂是這樣的人,看來只有事業型的女性,才能被他注意到了。 她這邊暗自思量著,宋恂又起身打算出門了。 “沒什么事,你就去忙吧,我還得去碼頭那邊看看?!?/br> 李英英:“……” 她趕緊將人留住,還有正事沒說完呢! “宋主任,關于招工的事,我有些不同意見!” 宋恂重新坐回去:“你講?!?/br> “原來咱們商量的是,因為吃蟹有季節性,拆蟹也比較麻煩,暫時不招太多臨時工到廠里上班,只從社員那里收購拆好的蟹rou?!?/br> 宋恂頷首,之前確實是這樣想的。 “但是,這樣就很容易出現兩個問題。其一,無法確保所有人拆出的蟹rou都是當天的,有些人可能為了省事或者蟹rou太少,積攢兩天才集中交一次貨,這就不能保證原料的新鮮?!?/br> “其二,社員家里的螃蟹數量是有限的,咱們如果像火柴廠糊火柴盒似的,將原材料發給社員,讓大家拿著材料回家制作。保不齊會有人偷工減料,將原料自己吃了。畢竟拆螃蟹rou的損耗還是很大的?!?/br> 杜三泰聽了她的話以后,陰陽怪氣道:“社員們吃螃蟹跟城里人吃白菜似的,往你面前放一盆大白菜,你有偷吃的沖動嗎?” 說得好像他們農村社員手腳多不干凈似的。 雖然不排除這種可能,但她說出的這番話,就是讓屋里的幾個本地社員聽得不舒坦。 李英英并不把這個有前科的杜三泰放在眼里,無視了他的陰陽怪氣,對宋恂勸道:“宋主任,要不然咱們就招收一些固定負責拆蟹的婦女,每天按時按點地來廠里上班,工資按照她們的拆蟹數量進行計算,日結或者月結都行?!?/br> 宋恂在心里是認可這套辦法的,但是他作為領導,要顧慮的事情會更多一些。 比如,這種將人召集到工廠做工,既不是正式工,也不算臨時工,按照工作量計算工資,且工資日結的做法,是否有被人說成資本主義傾向的風險? 他們是國營單位,不但要考慮經濟效益,還要顧及政治影響。 “灌裝生產線還沒交付,招工的事先不急,我再想想你說的這個辦法?!彼吴鹿k地擺手,“你先去忙廠房和建廠手續的事吧!” 目送李英英離開,宋恂轉身時,卻見項小羽用書本遮住半張臉,眼睛彎成兩個月牙,一看就是在偷笑。 “你又笑什么呢?” 整天偷著樂。 項小羽將書合上放到一邊,沖宋恂勾勾手指。等到對方離得近了,她才賊兮兮地問:“宋主任,你發現沒有?” “什么?” “李英英自從當上加工廠的副廠長以后,就不再叫你‘宋恂哥’了!” 以前她都是宋恂哥長,宋恂哥短的,見面就是宋恂哥,惹得隊里的婦女們經常在背后討論這兩人的關系。 畢竟,這年頭男女之間大多是稱呼同志或官稱的,再不濟你就直呼姓名嘛。 李英英和宋恂又不是有血緣關系的兄妹,整天這么叫,當然會惹人說閑話。 宋恂:“這不是應該的嗎?有什么好笑的?” “嘁,你不懂啦!” “既然是在單位上班,稱呼我宋主任有什么不對?”宋恂實在搞不懂她的腦回路,“李廠長這是有分寸?!?/br> 項小羽撇撇嘴:“那我也很有分寸,我也一直叫你宋主任,都沒叫你‘小宋哥’!” 宋恂:“……” 被他看得不自在,項小羽又很有求生欲地補上一句:“吳科學也很有分寸,也沒叫你‘小宋哥’!” 第32章 縣文化團即將在本周末來瑤水村演出的事, 算是隊里最近的熱門話題。 雖說這是大瓦房給職工和家屬爭取來的福利,但人家小宋主任也說了, 為了歡慶瑤水支公司工會成立,邀請全體社員共襄盛舉! 有社員問,啥叫共襄盛舉呢? 張夫子答,就是大家齊心協力干一件大事! 于是,在瑤水村里,近幾天隨處可見三五成群排練節目的積極分子。 有幾個能歌善舞的社員,早就摩拳擦掌地等著上臺表演節目了。 文藝匯演的積極分子中, 就包括項小羽一個。 按照她親娘苗玉蘭的話說,你既然只是個電話員, 就安安分分地負責接打電話好了,不要胡亂搞事情。 可惜, 項小羽偏不。 她比人家專門負責工會事務的田大妮還積極! 竟然跑到宋恂跟前,給自己要了一個工會文體委員的職務! 趁著大家吃完午飯開啟閑聊模式的工夫, 項小羽用筆記本卷成一個大喇叭,開始廣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