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董商人穿七零 第28節
弓腰駝背地把一背篼南瓜放進屋里,才錘著腰,給自己到了一杯涼白開喝。 云端聽到隔壁的動靜,過去看看。 李秀芬看到云端,連忙問:“云端,吃飯沒有,我家張建軍呢?” “估計在釀酒廠玩兒,他聽梁辰說我中午做南瓜和冬瓜吃,扭頭就跑了,說是去釀酒廠吃食堂?!?/br> “這個小兔崽子?!?/br> “您還沒吃飯吧,我留了飯,給您端過來先墊墊肚子?!?/br> “不用,不用,我燒把火就把飯做好了?!?/br> “您可別推辭,本來就計劃了張建軍的飯,誰知道他跑了?!?/br> 不容李婆婆拒絕,云端去廚房端了一碗火腿冬瓜湯,一碗紅薯米飯,給李婆婆送過去。 李秀芬趕緊接過來:“哎喲,這么好的飯啊,我都舍不得吃?!?/br> “有什么舍不得吃的,這幾天這么辛苦,就是該吃好一點?!?/br> 兩人正說著話呢,吃飽喝足的張建軍回來了。 看到他婆婆回來了,笑嘻嘻地跑過去:“婆婆你累不累,我給你捶捶肩?!?/br> “哼,累死我也活該?!?/br> “嘿嘿,誰說的,累著你我可心疼了?!?/br> 李秀芬斜了小兔崽子一眼:“真心疼我,就算我讓你每天吃南瓜你也愿意?” 那肯定……還是不愿意的。 云端抿嘴笑了笑,轉身回家,過了一會兒,叫梁辰端了六個油炸南瓜餅過來。 張建軍眼睛都亮了,這個南瓜餅一看就好吃。如果南瓜都做成這樣的,他也愿意吃呀。 李婆婆看都不看孫子一樣,拿起筷子吃飯,筷子攪動了一下火腿湯,張建軍吸吸鼻子,什么香味兒? 剛才忙著和婆婆撒嬌扯皮,他還沒注意到。居然是rou湯和白米飯! 張建軍撫摸著飽飽的肚子,哎,大意了! 李秀芬對孫子孫女管得嚴,油炸南瓜餅就在桌上放著,沒有她的允許,張建軍也不敢動。 李秀芬慢條斯理地吃完美味的午飯,不搭理眼巴巴看著南瓜餅的小孫子,把南瓜餅換到自家的盤子里,然后,放到櫥柜里,鎖上。 把云家的碗碟洗干凈,擦擦手,扭頭看到小兔崽子溜到門口。 “你今天敢去梁辰家蹭吃的,我打斷你的腿?!?/br> 伸出門檻的腿,假裝事情沒有發生過,又縮了回來。 李秀芬冷哼一聲,端著碗碟去隔壁云家。 李秀芬笑盈盈地夸云端:“你可真會做飯,燉的冬瓜湯好喝?!?/br> “主要是火腿質量好。永平縣那邊的人擅長做火腿,我回來的時候,特意跟人換了一條?!?/br> “哎,你從哪里弄來這么多葡萄?” “跟人買的,東拼西湊弄了這么多,我想試試做葡萄酒?!?/br> 云端不怕讓人看到她家的葡萄,她這幾天去鄉下換菜,確實跟人換了不少葡萄,大家都看到了。 此刻她桶里的葡萄,大的小的都不一樣,葡萄的顏色也不一樣,一看就知道來源多,不是一個地方買的。 “做葡萄酒要不少糖吧,你搜羅了這么多葡萄,上哪兒弄白糖去?” 張家建國以前就是開酒鋪的,對于釀酒李秀芬不敢說精通,也能說略知一二,當然知道做葡萄酒要糖。 “梁辰爸爸寄了一些糖票回來,再加上家里存的白糖,應該夠吧?!?/br> 李秀芬咂舌:“你可真舍得!” 不說糖的事情,云端問道:“你家有空的酒壇子嗎?我家雜物間那幾個酒壇都是兩斤裝的小酒壇,我怕不夠用?!?/br> “我家現在也沒酒壇,當時建釀酒廠的時候,我家的酒壇子都捐了?!?/br> 李秀芬一拍腦袋腦袋,想起一件事:“你再仔細找找,說不定你家還有大酒壇?!?/br> “你爺爺原來還在的時候,喜歡泡藥酒,那個時候每年都要買兩壇糧食酒放著。你們家的跌打藥酒可受歡迎呢。那么多藥酒賣出去,酒壇子應該還在吧?!?/br> “你沒在的時候,我就給你家掃一掃灰塵,也沒細看,你自己前堂后院都找找。如果都沒有,你要想買酒壇的話,去釀酒廠那邊問問,那里有一家人會做瓦罐,老手藝人了?!?/br> “好,謝謝李婆婆,我再找找?!?/br> 李婆婆提了一嘴藥酒,云端就想起來了,家里以前確實賣藥酒。爺爺在的時候,家里偶爾聞得到酒香,她都習慣了,也沒在意。 先去前堂看看,前堂放著空置的藥柜子,角落放著一些桌椅板凳,仔細看了看,在藥柜的最里頭,找到一個大概十斤裝的酒壇子,另外就沒有了。 屋里屋外找了一圈,除了這個酒壇子之外,再沒有其他的發現。 算了,明天去釀酒廠問問。 雜物間的小酒壇搬出來洗洗涮涮晾干,搬到最后一個的時候,她沒抱穩,酒壇子從她手中滑落,砰地一聲掉落地上。 好險沒有摔碎。 抱起壇子走了兩步,感覺不對勁,剛才那聲,不像是壇子掉到地上該有的聲響,撞地上聲音應該更實在一些,她怎么聽出了空氣感呢? 回頭仔細查看,好家伙,掃開地上的那層土,揭開木板,下面居然是空的。 好多年沒打開的地窖,突然打開,香濃的酒味飄出來,熏的她往后仰。 云端對白酒沒什么特別愛好,也不像那些長期喝白酒的人能品出什么醬香、清香的不同,就是大概知道什么味兒,社交的時候也能喝上幾杯。 她爺爺存的酒,明顯和她之前喝的白酒不是一個檔次的。 地窖里酒味兒太濃,她不敢點煤油燈進去,去屋里拿了個手電筒,順著架好的梯子下去。 手電筒的光線掃過整個地窖,這個地窖挖的深,也挖的大,差不多把外面院子地下全部掏空了。 地窖里依次擺放著大大小小數十個酒壇子,每個酒壇子上還貼了標簽,大概寫了一下,是某年某月存的酒,有些里面泡的是藥酒,又專門另寫了一張簽子,比如最常見的跌打酒、滋陰養腎酒。 地窖里存的酒,年份最短的也有六七年,年份長的,還有建國前的酒。這種二十年以上的酒,她連壇子都不敢打開,生怕影響保存。 從年份上看得出,爺爺在的時候,應該是每年都買了幾壇酒存著。 現在她想買一壇幾十斤的酒存著,那可不容易。 之前也沒注意,哪些單位有酒票來著?能搞到酒票她也想存一點。 地窖里有幾個酒壇里面剩下的酒不多了,她把里面的酒倒騰出來,倒到小酒壇里裝著??諌影岢鋈?,留著釀葡萄酒用。 傍晚,等張紅明夫妻倆下班了,云端專門去找他們。 “什么,你想買酒?” 云端點點頭:“我爺爺以前每年都要買幾壇酒存著,我想著,這也是好事兒,酒不是越陳越香么?!?/br> “咱們釀酒廠出去的都是瓶裝酒,一壇一壇的酒,釀酒廠里最小的壇子也是三十斤一壇,酒票不好弄?!?/br> 羅桂芳拍了丈夫一下:“不好弄又不是不能弄?!?/br> 羅桂芳對云端說:“這個事兒包我身上了,我給你換去?!?/br> 她是做后勤工作的,接觸的人多,有渠道能弄到酒票?,F在這個年代,糧食才是最重要的,酒這個玩意兒,如果不是送禮,自己家喝不喝無所謂。 “那就先謝謝羅嬸了?!?/br> 羅桂芳拉著云端細談,問她想怎么換,用糧票換還是用錢。當然也可以用其他票換,不過肯定有人不樂意,還是錢和糧票好用。 梁懷瑾和孟叔叔都給她寄過糧票,她自己也在金水市換了一些,手里糧票富余得很。 云端一下拿出六十斤糧票嚇了羅桂芳一跳:“你不會把糧票都給我了吧?你們家冬天吃什么?” “哈哈哈,那肯定不能?!?/br> 她家吃的糧食都是陶藝館餐廳里面的,還有一些跟人換的一些雜糧,糧票放著放著就多了。 羅桂芳說:“你給的糧票有點多了,就算換五十斤的酒票也用不完?!?/br> “那就多換點,能換一百斤最好?!?/br> “那我先去打聽打聽?!?/br> 后面幾天,云端在家折騰葡萄酒,羅桂芳揣著云端給的糧票活動開了。 羅桂芳換的酒票太多,不知道怎么就傳到廠長耳朵里去了,把羅桂芳叫去辦公室。 羅桂芳心里早就打好了腹稿,廠長問,她馬上就說:“這是幫云端換的,我們家什么情況領導還不清楚嗎?喂飽一家人的肚子都費勁兒,哪里有這么多糧票來換?!?/br> “云端是誰?” “云端啊,我家鄰居。云歸林你認不認識?早年間每年都要找酒廠買幾壇做跌打酒,云端是她孫女?!?/br> “云老爺子我記得,她孫女干什么的,怎么有這么多糧票?!?/br> “那就說來話長了?!绷_桂芳繪聲繪色地把云端去西南附屬醫院工作,找了個當兵的男人,帶著孩子回老家養病噼里啪啦地說完。 “她家不缺糧票,永平縣那邊還有長輩補貼,日子過得寬松,才有心思存點酒。說起來,別看一壇子兩壇子酒看著多,她肯定要走人情,送出去后家里也剩不下多少?!?/br> 廠長點點頭:“只要符合規定,我也沒什么可說的?!?/br> 羅桂芳明白,連忙說:“我們就是私下換一換,可不敢高調?!?/br> 廠長清了嗓子:“那啥,我這里有三斤酒票,你看……” “換,那肯定換?!?/br> 為了謝謝云端對小兒子的照顧,云端的事情,羅桂芳當作自己的事情去做,沒幾天就給她換好了酒票。 羅桂芳自己貼補了一些糧票,給云端湊夠了九十斤,為了好搬運,就換成了三壇三十斤裝的酒。 云端問明白羅嬸子補貼了多少斤的糧票之后,也沒給她糧票,而是湊了個整,從米缸里裝了五斤精米給她。 “這多了吧?!?/br> “不多,您拿著?!?/br> 羅桂芳爽朗一笑:“那我就拿著呢。酒廠那邊不用你去,回頭叫你張叔給你搬回來?!?/br> “那就麻煩張叔了?!痹贫税彦X轉交給羅桂芳。 有張紅明夫妻倆幫忙,云端心心念念的兩壇子酒晚上搬到了家里,按照爺爺的習慣,云端給酒壇貼上日期,放到地窖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