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董商人穿七零 第2節
白胡子、光頭、老大爺,手里還拿著一根銀針,老中醫的代表形象了。 孟華和丁梅感激道:“謝謝李大夫,還是您有本事?!?/br> “哈哈哈,你們也別急,小丫頭沒什么事兒,就是身體弱,上次又受了驚嚇才一直醒不過來。好好給云護士補補身體,慢慢養著吧?!?/br> 這姑娘從胎里帶出來的體弱,以前的富貴人家有辦法?,F在嘛,吃飽飯都不容易,他也不敢說能養好的話。 孟華和丁梅夫妻倆送李大夫出去,云端垂下眼睛,遮住自己的心思。 這幾個人,她全都認識,孟叔叔是他爺爺的朋友,也是這個醫院的院長。丁阿姨是孟叔叔的妻子,是醫院的護士長,平時都很照顧她。 對他們,對這個醫院,她熟悉的就跟陶藝館里這一年朝夕相對的工人一般。 病房里的白墻,墻腳到墻面一米高的地方刷了一片青色的漆,還有黃色的門窗,完全是她老家那套七八十年代老房子的既視感。 腦子里一片翻江倒海,左手摩挲著右手手腕內側那顆熟悉的朱砂痣,她好像,真的穿越到七十年代了。 又驚又喜是怎么回事? 第2章 送走李大大夫,關上門,病房里就剩下他們三個人。 孟華臉色特別嚴肅:“云端,你這次太不像話了,明知道自己身體弱,明知道對方可能是殺人不眨眼的壞人,你還敢跟上去。你要是有個三長兩短,我該怎么跟你爺爺交代!” 云端兩天前去縣城買東西,意外發現一個奇怪的女人。那女人看穿著是打扮當地的村民,她手里提著的竹籃子面上蓋著一塊打補丁的布,她走的很快,顛簸之間,竹籃上的破布掀開一角,露出一個紙角,讓她發覺不對勁,就跟了上去。 她本來就是個弱雞,氣喘吁吁地跟到城外就被那個女人發現了,糾纏之間,要不是當地民兵隊經過,她肯定就嗝屁兒了。 事實上,當時雖然沒事,晚上在醫院應該就嗝屁了,要不然也輪不到她來這里。 孟華看她不說話:“別以為我不敢罵你,你知不知道錯了?” 云端老實地點點頭:“知道錯了!” 孟華還想說什么,丁梅趕緊道:“哎呀,別說了,端端也不是故意的,這不是知道錯了嘛!” 孟華哼了一聲:“真知道錯了就好!別是陽奉陰違?!?/br> 云端可憐兮兮地看著丁阿姨,丁梅頓時心頭一軟,兇巴巴地把丈夫推出去:“這里有我就夠了,你忙去吧!” 屋里只剩下兩人,丁梅笑容和藹:“端端啊,身上有沒有哪里不舒服的,跟丁阿姨講?!?/br> “有點頭疼,胸口悶悶的,手臂也疼?!?/br> 額頭和手臂當時打斗在地上翻滾,被地上的碎石割傷、擦傷,也就是看著嚴重,養養就好了。 不過,心臟的問題,確實很難辦。 從小到大這些年,云端的爺爺和他們夫妻倆沒少為這個費心,也看了不少中醫西醫方面的大夫,都說沒什么好辦法,只能好好養著。 丁梅心疼地看著她沒什么血色的嘴唇:“你再休息一會兒,等我忙完了,帶你去門診看看,沒問題咱們就回家養著。工作你也別cao心,先跟醫院請假,你孟叔叔要是不批,我找他吵架去?!?/br> 云端噗嗤一聲笑了。 孟叔叔和丁阿姨是真心關心她,她心里,也把他們當親近的長輩對待。 就,梃自然的,心里生不出一點排斥。 丁阿姨忙去了,她閉眼躺在床上,腦子里努力回憶著,當時那道雷是怎么劈她來著? 她到了這里,等雨停了,山下的人上山找不到她,會不會報警? 戶口本上就她一個,她已經沒有家人了,除了師兄和教她書畫的譚教授之外,估計也沒人為她傷心。 譚教授還說要收她當關門弟子呢,希望他別太傷心,畢竟年紀那么大了,對身體不好。 啊啊啊,真是舍不得她的房子,那可是一套學區房,多值錢啊…… 心里碎碎念著,突然,她睜開眼睛,她怎么看到了陶藝館? 她試著伸出手,什么都沒摸著。想到玄幻故事里的空間,她小聲喊了句:“讓我進去!” 沒反應! “芝麻來們!” “……” “嘛咪嘛咪哄!” “……” “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 “……” 平時挺聰明的一個人,傻乎乎地把所有她知道的神秘詞匯試了一遍,灰撲撲的陶藝館還是灰撲撲的,甚至連她當時撞倒摔碎的紅瓷都在原地擺著。 她下意識想把碎瓷收拾一下,瓷片不知怎么就飛出來了,掉到被子上,嚇得她直接從病床上蹦起來。 趕緊去把病房的門反鎖上。 她偷偷試了好多次,陶瓷館,她人進不去,但是可以把東西送進去,拿出來。 不過,只限于一樓,二樓以上就沒有辦法。 好可惜,一樓都是沒什么用的展示品,這個年代真正急需吃的穿的用的,都在五樓的餐廳和六樓的房間! 中午,小護士給她送飯,清的能見底的大米粥,清炒嫩南瓜,還有一個回鍋rou。 即使回鍋rou里面只有兩片薄的透明的rou片,也讓小護士羨慕的不行。 想著五樓冷柜里儲存著的優質五花rou,她不承認自己饞,一定是這個肚子里常年缺少油水的身體饞了。 午睡的時候她都睡不好,在病床上翻來覆去地烙煎餅。她要怎么才能把五樓餐廳的食物拿出來? 好不容易入睡,半夢半醒被叫醒,丁阿姨要帶她去看醫生。 “端端啊,臉色怎么這么難看?是不是醫院里吵,你睡的不舒服?”丁阿姨面露擔憂。 云端點點頭,確實睡的不太舒服。不是因為吵鬧,而是因為她胡思亂想。 不過,這個身體屬實差了點,就這么一下午功夫,臉色就難看的不行,嘴唇也沒什么血色。 丁阿姨帶她去看醫生,還是那些老話翻來覆去地說,在家好好靜養,注意補充營養。 從門診室出來,丁阿姨說:“你就別住宿舍了,跟我去家里住幾天?!?/br> 醫院宿舍,一間小屋子里放了四張架子床,這個居住條件,確實也沒辦法養病。 “可是……” “沒什么可是的,家里兩間臥室,你要想自己睡,讓粱辰那孩子跟我們睡也行。你在家里養病,粱辰乖巧,安靜,也不會吵到你?!?/br> 孟叔叔和丁阿姨已經四十多歲了,好像是年輕時候傷了身體,至今沒有生育,家里沒有孩子。 那個叫梁辰的五歲小孩兒,是孟叔叔朋友家的孩子,家里出了點什么事,暫時寄養在孟家,云端見過一次。 不容云端分說,等到下班時間,丁阿姨帶著她去宿舍拿了幾件換洗衣裳,帶她回家。 孟阿姨家兩室一廳,這里住宿條件比宿舍好多了,關鍵是,更加有隱私,特別方便她。 家里有病人和小孩兒,晚上丁梅把藏在柜子里的小黃米拿出來,狠心舀了半碗,洗干凈后放陶罐里慢慢熬著。 云端進去幫忙,看到那可憐巴巴的兩斤小黃米,還有蓋子上已經有裂縫的土陶罐,又一次哀嘆,什么時候才能開打五樓。 五樓打不開,打開三樓也行啊,三樓售賣很多陶瓷產品,陶罐砂鍋這些東西多得是。 云端看著丁阿姨又拿出一個鍋,這個鍋還是準備熬粥,熬的是紅薯玉米粥。 這個季節,去年的紅薯保存到現在,已經變得干巴巴了。紅薯頭上已經發芽了,丁阿姨毫不在意地削掉發芽的部分洗干凈放進鍋里。玉米,是打的半碎不碎的玉米粒,跟她喝過的東北大碴子粥差不多。 不過她那時候喝的大碴子粥,里面一半玉米茬一般黏玉米,還要放一把鷹嘴豆,高壓鍋煮出來,連湯都是又香又稠,這個可比不了。 不用說,她都知道,小米粥是給她和梁辰那個小孩兒吃的,紅薯玉米粥,是她和孟叔叔吃的。 云端又一次郁悶,空有寶山打不開! 丁阿姨一邊忙著手上的活兒,一邊跟她拉家常:“云端啊,這馬上要月底了,這個月分紅要送來了,這個錢你留著給自己買點有營養的,別捐出去了?!?/br> 云端想了想,應了聲:“嗯,聽丁阿姨的。再說,這個月也沒有需要我捐助的人?!?/br> 說起這個分紅,也是她爺爺給她做的打算。 六五年的時候,她剛剛高中畢業,爺爺不知道為什么,一定要把她送去部隊,雖然她體檢不過關,但還是進了下面的附屬醫院。 作為條件,爺爺把云家的兩個祖傳秘方捐給醫院,止血藥粉和百毒消,西南多山地,聽名字就知道這兩種藥適用范圍有多么廣泛。 說是捐給醫院,醫院開會討論之后,覺得不能白占人民群眾的便宜,這個兩個藥方交給中藥廠生產,賣出的藥所得的利潤分一成給云家。 云端進醫院沒多久,爺爺因病去世,這個錢就落到云端身上。分的紅利云端也用不了,工作中看到需要救助的病人,就匿名捐款,幫了不少人。 云端一個身嬌體弱的人,偶爾身體實在不舒服,還會請假看病,大家對她如此寬容照顧,都和這個事兒分不開。 廚房沒啥事兒,丁阿姨趕她出去歇著。 云端剛走出廚房,就看到一個小孩兒小跑過去,撅著屁股爬上軍綠色的沙發,乖乖地坐在那兒,背脊靠著沙發,一雙小手放在膝蓋上。 沙發對一個五歲的小孩兒來說有點深,他背靠著沙發,腿就只能直直地直棱著。坐了一會兒,他忍不住了,偷偷扭頭看她,剛好被她抓住。 云端雙手抱胸,靠在墻上,噗嗤一聲笑了。這個小孩兒太可愛了。 小孩兒好像生氣了,扭動著腿從沙發上滑下去,捏著小拳頭沖進臥室。 云端一點都沒有大人不該欺負小孩兒的意識,小孩兒躲開了,她還故意走過去:“哎呀,你剛才是在偷看我嗎?” 小孩兒趴在床邊,不說話。 “你是不是喜歡我呀,剛才是不是躲在廚房門口偷看我,又怕被我發現?!?/br> “我叫云端,你叫什么名字?” 云端走進屋,在床邊坐下。 小孩兒有點糾結地看她,不知道該不該趕她走,這是他的床。 但是,讓她坐一下應該可以吧。 云端逗著小孩兒說話,梁辰硬是穩得住,一句話都沒說。 待到孟叔叔下班回來,大家坐下吃飯,飯桌上,孟叔叔問起云端的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