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頁
書迷正在閱讀:和死對頭穿成戀綜夫婦、今天地府公務員也在自證清白、我在聊天群里當團寵、今天男朋友的JJ長出來了嗎、被姐夫暴艸的那些年、一念情深(師生 微甜)、欺姐(偽骨科H)、愛不愛老子(1v1)sc、極品全能仙尊、這主播超強但過分咸魚
畢竟兩軍交戰殃及池魚,想要保住一條命是一方面,還有一個原因, 是他們害怕“兵痞子”打劫財產, 強搶民女, 更有曾經經歷過戰亂的老人說,有些將領為了震懾敵軍, 在占領重要城池后會下令屠城。 老人并未說錯。從古至今,此等先例數不勝數, 為了發泄士兵們的積攢已久的怒氣與怨氣, 贏家將領對于自家軍隊報復式的燒殺搶掠行為會稍有放縱, 生靈涂炭也不過如此。 但最可憐依然是手無寸鐵的平民, 他們并不參與戰斗, 卻兩邊都得罪不起。 在南川以外的平民當中,大多數人并不認識鎮南王, 也不認識他麾下的顧家軍, 自然不了解其戰斗路數, 個個兒避之不及。 結果他們驀然發現,帶領著顧家軍的將領,竟然是大名鼎鼎的玄將軍。 啊,玄將軍,這位他們認識,被皇帝厭棄的戰神。 想到早前遍布大街小巷的流言,他們非常理解他投奔鎮南王這個選擇,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那么作為玄將軍的伯樂鎮南王,應該也不是什么壞人吧? 有玄將軍的好名聲作保,平民們對顧家軍多少都寬容了一兩分,但仍舊懷著警惕之心,各地的駐軍也都不敢有任何松懈。 然而顧家軍卻用雷厲風行的實際行動展現了他們的作戰方式。 鎮南王仍然坐鎮南川,除了威名赫赫的玄將軍,代替他出征的將領還有他的兒子顧寒崧,以及心腹大將張裕與其子張燁然。 每抵達一座城池時,顧家軍并不急于攻打,而是先勸降,此舉能夠最大程度地避免傷亡。 若是在規定時間內駐軍拒絕投降,迫不得已變成兩軍交戰的局面,顧家軍亦是盡己所能地不傷及民眾,甚至在有條件的情況下,還會組織民眾迅速撤離戰區。 至于那些個趁火打劫的惡行,他們更是一樁一件都未曾做過,有些人還會主動給他們塞銀子,想要花錢消災,卻被他們義正言辭地推回去了。 顧家軍的想法很簡單,皆是長久以來在南川半農半軍生活的耳濡目染——脫下甲胄,他們亦是平民一員,照樣得勤于農耕,努力生活,皆知平民生存不易萬分辛苦,哪里好意思拿他們的錢財? 保家衛國是榮譽,鎧裝皆是勛章,怎會是作jian犯科的擋箭牌? 若真有些個貪心之輩,民眾皆可舉報,等候他的便是嚴苛的軍法處置。 由此,次數多了,平民們好似也都放下心來,偷偷摸摸交談時也說玄將軍這是投了明主,他們從未見過如此態度溫和嚴明的軍隊。 這些皆是普通城池的處理方法。 除此之外,還有個別的特殊情況,比如在南川附近比較大的府城,隨著近年南川的富庶與發展,沒少死皮賴臉地蹭過來受恩澤與實惠,于是在鎮南王起義后,他們迫于吃人嘴短的壓力,假模假樣地打了一下,就迅速投降了。 還有些個地方較小的貧困地區,處于三不管地帶,他們的獻降亦是理所當然,只要看看雙方的兵力差距,有腦子的都會選擇在這時保存根本沒有多少的實力。 這部分地區都屬于炮灰墻頭草,誰贏了聽誰的。 如今的顧家軍,早就不是數年前的慘樣兒。 當年的他們,軍隊人數少得可憐,勉強能夠守住南川的邊境,只不過武器得不到換新,戰甲亦是改進艱難,戰役過后都要回收破爛似的把壞掉的武器撿回來,戰甲也從死人身上扒,這般縫縫補補又三年,還能繼續用。 直到顧煙杪開始賺錢,又挖了鐵礦,還得了安歌的武器圖,比照著設計了更輕便的武器,以及照著軟甲的形制改良了戰甲,慢慢地,顧家軍的境況才得到大大的改善。 之前與西涼的那一戰就是最好的證明,主動出擊如同颶風橫掃。 半農半軍至少能保障糧倉充足,新兵蛋子們都有熱飯吃,新銳的鐵制武器與防御力更勝以往的戰甲能保證他們能更好地在戰場上存活,家鄉近年的富足繁華也足以支撐他們出軍的自信。 ——這么一想,安歌真是個漂亮大綿羊啊,能讓顧煙杪可勁兒地薅羊毛,各種角度全方位地薅,源源不斷,生生不息,簡直就是改善大魏軍用醫用的科技大能,沒有他做不到,只有他想不到。 嗯,藝術方面先按下不表。 若是安歌能心態正常地正常交友,顧煙杪怎會舍得殺他?那必然是要成為磨拳霍霍的萬惡資本家,拿著小皮鞭,把他關在小黑屋里,逼迫他研究如何制作手機和飛機這兩個至關重用的雞。 當然這些不過笑談,顧煙杪明白科技的發展需要循序漸進,從來沒有一蹴而就的好事,她只是單純表達一下自己純粹的愛才之心。 真的,她可以用寒酥崩掉的那顆牙起誓。 - 起義之戰開始后,鎮南王的三員大將兵分三路,從南川揮師北上,以令人目不暇接的雷霆之勢,很快便占領了大魏南方將近一半的土地。 與此同時,玄暉與玄燭兩兄弟,重新掌握了北地的最高控制權。 北地的平民早已民怨沸騰,對于玄家的反叛樂見其成。 畢竟他們早已心寒如斯——北地的軍隊與人民,并不在帝國的統治者與他的下一任繼承人眼中,他們為了得到利益,這片土地上的一切都可以隨時放棄。 于是玄家兄弟在安頓好北地平民后,率領著身經百戰令人聞風喪膽的黑鐵騎,從北地沖堅毀銳地南下,迅速打通了大魏的西北一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