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頁
書迷正在閱讀:和死對頭穿成戀綜夫婦、今天地府公務員也在自證清白、我在聊天群里當團寵、今天男朋友的JJ長出來了嗎、被姐夫暴艸的那些年、一念情深(師生 微甜)、欺姐(偽骨科H)、愛不愛老子(1v1)sc、極品全能仙尊、這主播超強但過分咸魚
當時寫到這里,三皇子還頗有些猶豫, 因為這可是一筆不菲的收入。 顧煙杪讓他安心好了, 這都是些場面話, 魏安帝怎會讓他真的補貼? 水至清則無魚的道理沒有誰比魏安帝更明白了, 若真的要追究, 手里最不干凈的就是魏安帝本人了。 若有人還要拿這事兒做文章,三皇子只能含淚說一句:“對不起!我爹是皇帝”了。 果不其然, 魏安帝在看了三皇子心虔志誠的悔過書后, 確實大為感動, 安撫他道:“你能有此感悟與反省,又立下如此大的功勞,足以將功抵過,其余的,便罷了吧?!?/br> 陛下都這么說了,其余的臣子又能怎么樣? 況且,三皇子這做的是實實在在的好事,貪污這種事情,怎么都洗不白,更何況還貪的是救災的銀子。 明面兒上,眾官員都大力支持三皇子,但暗地里還是難免嚼些舌頭。 大家都說,三皇子這翻臉無情的速度,真是跟魏安帝一脈相承的快啊。 但人家就是投胎投的好,人家老爹是皇帝,就是能有翻臉的底氣。 貪污救災銀子一事兒,確實讓魏安帝氣得腦仁兒疼。 當家方知柴米貴,一個國家要正常運轉,哪里都需要用大筆的銀子,好不容易擠出一些用來賑災,結果光是戶部就截了快一半,再往下分一分,能落到實處的實在不值一提。 此事的曝光,讓皇家本就掃地的信譽,更加雪上加霜。 于是魏安帝重罰了那些官員,砍頭抄家流放一套流程走得順利,然后再把他們的家財,投入到救災款項中,以彌補百姓的冤屈。 以及挽救一下皇家在民眾中的岌岌可危的聲譽。 不幸中的萬幸是,怒而上諫的人是三皇子,勉強挽回了一點皇家的面子。 魏安帝對他大加贊許,可真不愧是他親兒子啊,有著非同一般的毅力與勇氣,身在戶部舉報戶部,這事兒可不是誰都能干吶。 看著皇帝老爹的表揚信,三皇子高興得走路都有些打飄兒。 倒也不怪他這般,以往萬事都有太子在前頭擋著,不論是榮譽還是掛落,都輪不到他。 導致這一次,他竟然有一種終于能挺起胸膛做人的錯覺。 就好像,他終于不再是太子的影子,而是成長為一個獨立的人了。以往只能作為附屬出現的“太子胞弟”,終于成為了堂堂正正的“三殿下”。 這幾乎是破繭成蝶一般的蛻變。 總而言之,三皇子人在北地,卻在京城出了一把颶風級別的大風頭。 而他能夠有此成就,顧煙杪可以說是頭功。 若不是她強硬地推著他往前走,他或許根本就不會邁出這艱難的一步。 雖然三皇子非常不喜歡顧寒崧,但心里不得不承認,顧煙杪確實是個不錯的人。 只不過,她不愿去和親的訴求,對于他來說,依然很困難,他的手中仍然沒有足夠的籌碼去撼動魏安帝的決定。 這時候他的心里難免會有些許怨懟。 畢竟從小都以嫡兄為先,不管是父系還是母系的人脈資源,也必然是先朝太子傾斜,他只能是在后面撿漏的小工具人。 而且最令人無奈的是,所有人都認為,這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情,好似他天生就比顧宜修低一等,萬事都要給他讓路。 ——當然,其他世家公子跟三皇子是沒得比,可惜顧宜修的太子光芒過盛,讓他幾乎看不見別人了。 也就只有顧煙杪,肆意妄為地給他當頭一棒:“想要的東西,就去爭??!” 她是正確的。 他現在確實靠努力爭取到了尊嚴與肯定,哪怕只有一點點。 但是,在魏安帝寫給三皇子洋洋灑灑的表揚信中,提了另一個任務,就是催促安平公主趕緊出發去北戎和親。 總是用災情作為借口,賴在北地不走,這算什么事兒? 以為他不知道她和玄燭成天卿卿我我嗎?到時候他該怎么跟北戎交代??? 三皇子很為難,仍然不知道該如何解決這個棘手的難題。 他陷入漫長的思索,食指在書案上有一下沒一下地敲擊著,發出沉悶的聲音。 此時有小廝敲門來報,說玄暉將軍求見。 三皇子聞言,暫時放下這攤子事兒,宣玄暉進了軍帳。 玄暉是玄將軍的大兒子,玄燭的親哥哥。 在玄將軍靖平邊關北戎軍后,魏安帝將他與夫人小兒子都回了京城,交出了兵權,只讓玄暉留在北地。 魏安帝派出接手軍務的官員早就抵達了北地,只是戰后瑣事頗多,交接起來也繁雜,后來又逢天災,實在缺人手,玄暉便遲遲沒有來得及與家人一齊急流勇退。 而且還有個不能明說的問題,成為了軍務交接的最大難點——黑鐵騎只認玄家人,除卻玄家,城內無人能號令黑鐵騎。 倒不是說玄家人就擁兵自重了,只是這些邊軍都是大老粗,大多都只服軍功,從朝廷來的官員一無根基二無功勞,很難能讓他們恭恭敬敬地聽話。 所以玄暉此時根本就離不開,他既要繼續指揮,還得給新來的官員做面子。 說實話,若是不提及政治立場,三皇子對玄家非常敬佩。特別是他親自來到北地,親眼見到邊疆人民的生活后,心情便更加復雜難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