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頁
書迷正在閱讀:和死對頭穿成戀綜夫婦、今天地府公務員也在自證清白、我在聊天群里當團寵、今天男朋友的JJ長出來了嗎、被姐夫暴艸的那些年、一念情深(師生 微甜)、欺姐(偽骨科H)、愛不愛老子(1v1)sc、極品全能仙尊、這主播超強但過分咸魚
他在京城茍活這么多年,從未有過如此強硬的時刻,只因為不愿meimei受此折辱:“請陛下三思!臣竟是從未聽聞過如此荒唐事!玄將軍在邊關浴血奮戰,戰勝后大魏卻要送和親公主過去?人必先自辱,而后人辱之!” 魏安帝斷呵道:“你好大的膽子敢侮辱朕!北戎使者說得清楚,他們也將公主嫁來,這是兩國和平邦交,怎能算是戰勝國送公主過去自辱?你meimei就算貴為皇家郡主,那也是大魏的子民,若有此天災,她能為國祈福沖喜,是她的榮幸,合該感恩戴德,怎知你們兄妹倆,卻這般自私成性!” 玄將軍早前便將其中利弊都與魏安帝說得明白,他卻一意孤行。 玄將軍實在無法,便直接拱手道:“鎮南郡主是我玄家未過門的兒媳婦,六禮已行至請期,由竹語道長選定吉日,此時讓郡主去和親,實是萬分的不妥!” 魏安帝嗤笑道:“家事重要,還是國事重要?玄卿,你為國征戰大半輩子,怎能不知其中道理?六禮仍未行完,那鎮南郡主便是未婚,既然是未婚,又如何不能和親?” 這一日的魏安帝,以一己之力舌戰群雄,戰斗力無比強悍,讓眾人皆啞口無言。 皇帝耍流氓,你能奈他何? 雖然圣旨真的要下來,還得經過內閣層層審批,但魏安帝這話都當著別國使者的面兒放出去了,內閣還能打他的臉嗎? 顧煙杪沒有做決定的權力,甚至沒有反對的權力。 她只是一言不發地看著皇位上的兩個人,像看著兩個故作姿態的小丑。 由此,冷靜下來后的顧煙杪更加肯定,魏安帝與北戎,多半有些不可告人的關系。 此事被魏安帝強硬地敲定,他滿目都散發著得償所愿的光芒。 連謝皇后都露出了久違的笑臉,可見他們對顧煙杪是有多么恨之入骨。 不過,魏安帝向來是喜歡立牌坊粉飾太平的人,既然是說要沖喜,他在宣布完答應和親后,又繼續點了兩門親事。 一個是大皇子與張家女的賜婚,還有一個是三皇子與李相孫女的賜婚。 魏安帝幾乎是接連暴雷,這兩門賜婚都十分耐人尋味,讓在座的眾人一下子就咂摸出一絲不一樣的味道。 京城即將風云變幻。 不過數日,在顧煙杪的安排下,流言就以極快的速度侵蝕了大街小巷。 只要上街走走,就能聽到這樣一則消息:魏安帝把玄將軍未過門的兒媳婦嫁給了北戎。 ——于是,所有人都知曉了,這件事情真正的攻擊對象,其實是玄將軍。 民間百姓不知朝堂上的暗涌詭譎,他們只明白,陛下在打壓玄將軍。 玄將軍與兒子們的戰功,基本上是靠將北戎打得落花流水而立,功勞大到北地人民將玄將軍視作戰神,民間各地都傳唱著他英勇蓋世的歌謠。 而魏安帝卻將玄將軍未過門的兒媳婦送給敵人,就是在否認玄將軍的一世勛章,無視玄家父子的赫赫戰功,把他們的臉皮撕下來踩,傾情演繹過河拆橋卸磨殺驢這些成語的含義。 一時之間,大魏皇室在民間的信譽度,好似低至爛泥。 隨著魏安帝大壽過了后,新年假期也接近了尾聲,假期結束,官員們又恢復了每日上朝。 但玄將軍卻稱病不去,魏安帝冷笑不已,而后大方地允了。 這件事情又讓流言多了一份可信度。 和親的圣旨也下得很快,那日是何公公親自來宣,從宮中一路敲鑼打鼓到世子府。 顧煙杪垂眸靜靜接了圣旨,什么都沒說。 看熱鬧的人皆說,一到京城就活躍不已的鎮南郡主,到處拉仇恨,如今終于遭了報應,終于蔫兒了,再也不敢到處蹦跶。 而顧寒崧看在眼里,痛徹心扉,就此病倒。 頗有些虛情假意的人來勸他說,何必要如此上火,有個在北戎做王妃的meimei,與外相通時,萬事都便宜,這是別人想都不敢想的福氣! 一向溫文爾雅的顧寒崧將那些人罵得狗血淋頭:這福氣給你你要不要? 然后他還打算上折子,請求魏安帝讓這些人的女兒孫女給公主做陪嫁,一同沖喜,說不定老天爺一看誠心的人挺多,這災就不來了呢。 眼見著火燒到自己頭上了,這些人才知道著急了,終于閉了嘴。 不過他們也借此發現,往日沉默寡言的顧寒崧,在涉及到meimei和親一事,就像是吃了炮仗的大白鵝,逮誰咬誰,誰提跟誰急,很有些六親不認的架勢。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呢? 你若是勸著些你那囂張跋扈的meimei,怎會有如此下場? 與此同時,玄燭也已經啟程前往北地。 老爹玄將軍翹班了,他還是有差使的,年前便定下的北上行程,萬事俱備也難更改了。 更何況,他依然很掛心北地即將到來的雪災。 而吳黎確實是他的隊伍所押送的流放犯人之一。 早前吳家確實求上門來,想讓玄燭對吳黎網開一面,畢竟是個黃花大閨女,最好還是跟其他不知底細的流放犯分隔開來,一路上照顧著些,可千萬別冷著餓著,他家姑娘從沒吃過苦,嬌氣得緊。 那日待客的是玄夫人,她爽利地收下了吳家送來的年禮古董花瓶,假裝未見到花瓶里滿滿當當的銀子,然而她壓根兒沒同玄燭說這事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