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頁
小張本來想跟她聊兩句,看她嘰里咕嚕講電話就沒打斷,心想這方言真是一個字都聽不懂,越聽越像泰國話。 不過語氣他可以分辨出,聽著有幾分生氣的樣子。 何姜確實心情不佳,連帶著臉色都冷淡下來說:“我沒錢?!?/br> 自從清明回老家給她媽上香以后,人人都知道她有個有錢親爸,連八桿子打不著的親戚都找上門,更別提她兩個舅舅。 尤其是大舅,這會他說:“你沒有你爸有啊,過兩個月我就還?!?/br> 何姜冷笑一聲,到底顧忌著司機。 她只覺得有些丟人,快速道:“總之別找我?!?/br> 說完她掛掉電話,嘴角向下看窗外。 小張目不斜視看前方,把車穩穩停在江河集團樓下。 何姜拉開車門,跨出兩步想起來沒拿包,又猛地回頭。 這也不算是什么大事,到底讓她大早上的心情都不好。 不過社交場合上不遷怒是原則,她照例掛著笑到辦公室,坐下來后拿起遙控。 電視劇部門為工作方便掛著兩部65寸的大電視,也是江河電子的產品,其中一部正對著何姜,她目光停在首頁。 別看只是簡簡單單的界面,配文和圖片都是精挑細選的。 何姜作為運營,每天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更新此頁,偶爾也能摸魚看看別的。 她調到綜藝欄目,《新星星3》的宣傳頁占掉一半,這檔節目將在晚上八點準時上線,算是最近的重點項目。 預告也有好幾個,她點開其中一個看,梵西的鏡頭只有三秒,整個月心組合加起來也就這么多,實在是叫關注她們的人感到心酸。 她都這樣,更別提余望。 他昨晚參加聚會到凌晨,十二點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看手機,看著看著他嘆口氣,搓揉著有點扎人的頭發,心知第一期的節目估計不會有多少心月組合的鏡頭。 能唱能跳的人未必能紅,偶爾也需要那么點運氣在,想到這兒他甚至打算寄托一下玄學,洗漱后下樓道:“王姨,我這頓吃素?!?/br> 王姨在余家待了十幾年,一手帶大的余望,驚訝道:“你還吃素?” 這孩子不是無rou不歡的嗎? 余望嘴角抽抽道:“我抱下佛腳?!?/br> 說著又到佛堂去上香,進去就聞到淡淡的熏香味。 余家發家至今是第三代,他爺爺余大同是世紀初下南洋,從走街串巷的貨郎做起攢家業。 改革開放后他爸余有志回國發展,創立了新園集團,主營食品飲料,在本世紀初一度占據首富地位。 老華僑出身的人都有點講迷信,尤其是他奶奶,老太太呂梅至今在家里供著神像,五點就起來數佛珠,這會看小孫子進來說:“你昨晚住這兒了?” 這兒是老宅,平常只有老兩口,只有逢年過節三代人才在一起,不過每個人都有房間,定期有人打掃的。 余望道:“昨天跟朋友在附近談點事?!?/br> 他到的時候已經是半夜,整個人五分微醺,總不能把長輩叫起來打招呼。 呂梅也不計較這個,絮絮叨叨說:“又不吃早飯,你年輕還扛得住……” 余望“嘿嘿”笑兩聲,點上香后表情肅穆。 呂梅等他忙完才說:“今天是有什么事?” 她常年給全家念經,趕上什么大事都得跟菩薩多嘮幾句。 余望道:“晚上有我們公司的練習生上電視?!?/br> 呂梅是老派人,余家又是做實業的人家。 她其實不太理解小孫子為什么要花這么多精神做娛樂公司,嘀咕道:“瞎折騰?!?/br> 余望照例當作沒聽到,道:“奶奶,您吃飯沒有?” 老人家睡眠短,這個年紀吃午飯都嫌晚。 呂梅揮揮手打發小孫子走,對著佛像念念有詞,不難聽出還是在為晚上的節目祈禱。 余望笑著往外走,懷著敬畏之心吃齋后才出門。 老宅在郊區,有占地面積不小的院子讓長輩們種花種菜,一路往城里走都是三車道的大馬路。 他成年以后就考駕照,向來是自己開車的多,趁著好天氣把兩邊的窗戶搖下來,微風從窗戶往里灌,街邊的風景向后,帶來一點春天的氣息。 不過天氣還有幾分陰沉,帶著幾分濕潤,連地下停車場不流通的空氣都變得不討人厭。 余望把車車停在國貿大廈樓下的停車場。 這棟總高三十六層的大廈從十樓到十六樓都是他一手創立的諾亞集團的辦公室,公司主營業務最大的一塊就是跨境電商。 那是他剛成年的時候一時興起注冊的店鋪,沒想到越做越大,現在已經是年營業額兩億美金。 每年的利潤雖然比不上他從新園拿到的分紅,但作為富三代創業不虧錢,已經是個典范。 當然,很多人都覺得他要是不花那么多錢在娛樂公司上更好了。 不過余望也不是聽勸的,他闊得很又倔強,往十六樓的辦公室一坐就開始發微博。 正是午休時間,何姜也在玩手機。 頁面刷新一次就跑出來十幾條,她忍不住贊嘆【月心月月有薪】的努力,心想這真是靠一個人撐起整個團的宣傳。 她每條都點個贊,感覺自己都趕不上對方發布的速度。 余望經營這個賬號是非官方的,目前粉絲比月心組合還可憐,有個點贊就夠他興高采烈,更何況是這么一連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