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境長城上的王者 第299節
在爆彈火炮的雙重掩護下,兩層六個方陣夾著薄薄的一排擲彈兵預備隊結結實實地擠到了一塊。援兵開始有序替換已經鏖戰了片刻的原一線部隊,并很快扭轉局勢將河灣步兵反推了回去——這里確實即將有三個方陣撤離戰斗騰出手來不假,但被輪換下來的他們需要休整,而且看情況很快就又得再回到一線去替友軍承壓……作為整個戰場交鋒最密集關鍵之處,不能從這里抽走兵力。 西南方向,被派出去迎擊黃金團騎兵的西境騎兵部隊與對手錯身而過,在短暫接觸后扔下兩位數傷亡互相脫離返回各自本陣,并沒有出現“騎兵互相沖鋒決一死戰”的臆想畫面——艾格可不會天真到因為戰斗烈度不高就覺得西境騎兵沒用,“把敵軍騎兵驅走”就是自己下達的任務,他們雖短暫完成使命,卻沒有將敵人擊潰或殲滅,依舊得留在這一帶防止對手卷土重來,以免形成致命破綻。 東南方向,被挫敗全部三輪攻擊的河灣騎兵無論人馬都已經沒有勇氣也無力再組織起集團沖鋒,但出乎艾格預料的是:他們并沒有撤出戰場,而是在狄肯·塔利率領督戰隊的收攏和攔截下,全體士兵重新在三四里地外聚攏起來,剔除傷員和缺盔少劍的殘兵后重新整理出約一萬可戰之士——其中三分之一最精銳的部分依舊保持騎兵狀態,剩下三分之二則干脆下馬,變換成了步兵。 兩支部隊都沒有輕舉妄動,其中:下馬步兵舉著倉促間收集到的雜七雜八各式盾牌,排出一條戰線杵在了戰場南面,以極為緩慢的速度向西征軍推進;而騎兵則迅速機動到了戰場的東方,游弋在火炮和箭矢的射程邊緣……尋找下一次戰機。 河灣人的意圖明顯到就差寫成橫幅掛起來了:既然再次發起攻擊也多半會被西征軍擊退,何不干脆放棄搶功,只繼續保持存在和威懾,讓艾格無法將用來防備他們的部隊抽走投入其它戰線? 幾番交戰恰到好處地將西征軍的大部分預備隊逼了出來……艾格掃視一圈戰場無奈地發現,自己是真的沒兵可調了。 靜靜站在混亂嘈雜的戰場中央,被河灣青綠平原的和煦春風吹拂著,他一時間竟分不清到底是自己成功誘敵,還是對手將計就計反將了他一軍。 答案不重要,兩萬多人正等著在他的率領下取勝! “把輜重營衛隊、伙房士兵、南二方陣中所有還拿得起武器的人都召集到我身邊來?!彼邮芰爽F實,并選擇了最后的選項,“再傳令炮兵陣地,霰彈轉向西面全部打空,裝填實心彈,對準北方河面,各自校正,準備迎擊敵船!” 他確實沒兵可調,但有火力可用,這道命令意味著接下來整個戰場的東、南兩面將再無炮火掩護。這是一場賭博,賭的就是:布置到南線的無垢者和東線的最后兩個方陣,能在沒有火炮掩護的情況下,僅靠原始的冷兵器對決扛住兩倍于己的河灣側翼和繞后部隊。 下達完兩個簡短的指令,他從瞭望臺上短暫地下到了地面,鉆入了底下那輛碩大的四輪馬車,并在有人開始懷疑“總司令放棄抵抗準備等死”前又鉆了出來,重新站上馬車頂。 河灣人成功將他逼到了墻角,現在是不擇手段時間了。 指揮部距離炮兵陣地、輜重營和殘兵休整處都僅有咫尺之遙,當火炮開始怒吼著將第三輪霰彈打出的時候,他召集的最后一批士兵也聚集到了周圍。 兩千贈地軍本部,兩三百名輜重營士兵和火頭軍,再加上約五六百經歷了加蘭的重騎兵沖鋒依然基本無恙的西境多恩弓手,這就是他即將用來對抗敵人最后底牌的全部力量——至少他希望這就是最后底牌。 艾格拔出腰間的鋼劍,向下一指:“士兵們,看你們的腳下!” 等所有聽見了或沒聽見的士兵都在人傳人的影響下開始低頭,他才繼續進行最后的戰前動員。 “這就是維斯特洛這整片大陸,北起永冬之地南至多恩沙漠……最肥沃,最平坦,最有價值的土地,沒有之一!” “這片土地應該屬于擊敗異鬼拯救了人類,以及高舉旗幟擁護了真正國王的我們!而不是那群腦滿腸肥冥頑不化,還妄圖支持偽王竊取勝利果實的河灣人!” “然而,今天我們來取屬于我們的東西,叛徒們卻不僅不乖乖投降拱手奉上,反倒還膽敢進行抵抗!”他停頓一下吸足了空氣,才大喝出聲,“我們能不能忍?” 站在河灣的土地上怪河灣人不投降反而抵抗,如此無視邏輯的豪言但凡要點臉的七國人恐怕都難受激勵,但贈地軍吃這套。 自塞外而來的他們根本沒有“河灣平原屬于河灣人”的潛意識概念,而在梯形陣正中央看了半天戲的這支百勝之師,也早已手癢難耐。 “不能!” 在鬧哄哄的戰場背景音下,一陣不甚整齊但熱烈無比的怒吼爆發出來,沖天的殺氣甚至感染了被強召而來不明所以的幾百名協助作戰人員。 艾格抬起左手壓下了哄鬧,手臂揮劍向北一指:“沒錯!所以現在,讓我們去給那群混蛋點顏色瞧瞧!” 第687章 縛影術! 無數刀劍、長矛和頭盔構成了金屬、旗幟和人頭的海洋,在這片驚濤駭浪中間的一塊“礁石”上,瓊恩·克林頓停下了對西征軍龜陣的觀察。 “烏龜肚子里的最后一點渣子開始集結了,似乎是往河岸移動?!彼扔煤喢饕锥恼Z句確認了觀察哨的匯報,隨后發起了疑惑的牢sao,“奇怪,艾格這小子怎么好像總是先一步做出應對,難不成他有未卜先知之能?” “他要未卜先知,就不該來和我們打這一仗?!彼{道·塔利毫不猶豫地接話,“往河岸布兵?他有多少兵能布?!船隊第一波次就能放下超過兩千人,他手中所剩的可用之兵絕不會超過這個數,而我們還有北岸的近一萬人可緊接著繼續投入戰場!” 面對著一個擺著密密麻麻戰棋的戰場態勢沙盤,伊耿國王同意塔利的判斷:“不錯,我們現在要關注的,是加蘭·提利爾的部隊這會兒在干什么?他必須得把敵人的南線東線部隊死死拖住,才能給船運部隊創造良好的登陸環境!” 梅斯·提利爾公爵顫巍巍地替不能到場的兒子回答:“他把第一輪攻擊后剩下來的部隊分成了兩撥,正在一線保持著威脅……” “這不夠!最先莽撞地上鉤逼得全軍提前發起決戰的是他,怎么在最需要他繼續施壓的時候,他反倒過分謹慎了?”伊耿國王罕見地對岳父和大舅子表現出嚴厲的態度,他需要提利爾家的支持不假,但如果這一戰不取勝,那么提利爾家接下來再怎么和他親近把他當家人,自己也用不著了,“加蘭以為只要保持存在就能逼得艾格不敢調動兩線士兵,萬一對手猜出了他的心思,只留少量部隊與之對峙呢?派出所有傳令兵,命他不惜一切代價再次進攻,絕不能給那守夜人一絲喘息之機!” 女婿的強硬態度讓提利爾公爵心生不滿,但他也清楚此戰確因加蘭的受騙中計而失了先機,更明白此刻不惜命地全軍進攻才是最優解無疑。沒法,他只能硬著頭皮點頭答應,迅速招手喚來侍衛,將國王的命令下達了出去。 一小隊傳令兵騎著快馬絕塵而去,指揮所眾人的心稍稍安定。盡管打破西征軍防御陣形的戰術目標遲遲未能實現,但到目前為止戰場主動權仍在河灣一方手中(至少場面上如此),在傳令兵的訊息能夠送達這一點上,勉強還是能夠保障的。 話雖如此,現場的氣氛依然凝重緊繃——和下面士兵完全不了解戰場整體的態勢相反,作為指揮層的他們都十分清楚一個事實:這種暫時性的上風,是靠快速燃燒士氣來建立的。 軍隊龐大戰線卻不寬,敵方還相當保守地選擇了不乘勝追擊。擁有兵力優勢的河灣聯軍可以做到前一批士兵不行了趕緊換一批再頂上……通過如是一輪再一輪的添油,保持最前線戰斗人員始終是剛剛參戰的有生力量——士氣高低的巨大差距這時候就顯現出來:女王西征軍一方的步兵,被替換下來后尤有再戰的精神和體力,進行一番休整后便能重新投入戰斗,而河灣人……每一批撤下來的士兵都像被攥干了水分的海綿一樣,在短時間的交戰中將僅有的士氣和戰斗意志消耗了一空,雖名義上是在下場休整,卻是絕沒法再投入一次戰斗的。 圍繞著指揮部的這數千名看起來士氣昂揚的小伙子,就是最后一批今日還沒有參戰過的黃金團和高庭精銳步兵,他們將在盾牌列島的淺水戰艦也于敵陣北方靠岸登陸放下士兵的關鍵時機投入戰斗,主導最后一搏式的決定性圍攻! 一群河灣貴族和黃金團指揮官交頭接耳地敲定著最后作戰的細節,到目前為止取勝依然有不小的希望:艾格的所有外圍部隊都已經被緊緊黏住,留在陣中的預備隊也悉數釣了出來,而決定性的火炮……他們雖無妙招遏制,但至少有個笨辦法可以對付:在四面圍攻之下,火炮再厲害,也不能在每一面都打出壓倒性的火力優勢,他們不需要壓過贈地軍的火力,只需要突破梯形陣的任意一面就贏了。 伊耿國王要求加蘭再次發起攻擊,并不是真指望一群已經吃過了癟的騎兵能重振士氣創造奇跡——而是需要他們來吸引敵方的火力,為曼德河邊的登陸戰、以及自己這面主力的最后一輪總攻,提供相對良好的條件! …… 一決勝負的時刻近在眼前,但毫無征兆地——指揮部這塊“礁石”前方的海面忽然起了波瀾。某個神秘物體穿透前方交戰部隊、越過防跳彈的低矮護墻直直地射入備戰狀態的高庭精銳,沿途所過之處的士兵無不慌亂地互相推擠著躲閃,那畫面就好像有條露出背鰭的鯊魚劈波斬浪朝獵物游來一般,似緩實疾且目標明確地朝著眾指揮官所處的這處高凸逼近,慌亂驚懼的叫喊聲緊隨著目睹傳入他們的耳中。 “發生了什么?” 瓊恩·克林頓警覺地繃緊了背脊,此地距最前線不遠,但絕對是火炮難以夠到的位置,更何況是這種奇怪的直線狀……不知道該叫是痕跡還是什么的東西了。 “一團黑色的東西,不知道該說是影子還是煙霧,總之是朝這邊過來了!” “縛影術!” 瓊恩·克林頓幾乎是瞬間就喊出了這樣東西的名字,傳聞王后的前夫——藍禮·拜拉席恩就是死在這一惡毒法術的刺殺之下,活下來的人哪可能不對其多做了解? 剎那之間,他便拔劍出鞘,上步沖到了伊耿國王面前,像一只護崽的老母雞似地將年輕的國王擋在了身后:“術士,術士呢!” 兩個穿著奇裝異服、一看便知絕非維斯特洛人的高瘦男子應聲鉆出了侍衛群:“大人莫急,我們已經在指揮臺周圍一圈都撒好了解離粉塵,暗影過不來?!?/br> 說話之間,那個引起sao動的物體逼近了指揮臺,眾人終于能用rou眼目睹其外形:那是一團陽光也照不透驅不散的煙霧,色澤有點像點燃瀝青產生的廢氣,但受束縛內斂而沒有向外擴散,顯然不是自然之物。更詭異的是,它雖隱約凝成了一個人形,卻并非邁步奔跑,而是飄蕩在地面之上的半空中,由遠及近,快得驚人。 兩位黃金團通過人脈從狹海對岸雇傭而來、自稱能對抗縛影術的男術士犯下了實戰經驗不足導致的低級錯誤:他們撒在周圍地上的解離粉塵確實能遏制幽影在這個世界的存在,卻攔不住幽影從上方躍過! 那團人形的幽影像撩起裙子一樣優雅地拔高了一瞬身姿,飛越十幾英尺距離輕巧地落到了河灣聯軍指揮層們聚集著的這個小土堆上。場面霎時間亂成一團,膽小的尖叫著逃離了此處。膽大的則緊握著刀劍與之對峙,甚至還有人將七芒星的護符朝這團鬼東西扔去……無論是石塊、彈丸、刀劍還是七神的紋章,都只能穿透它的身軀從另一頭出來,無法對其造成任何傷害。 幽影并未進行任何反擊,而是靜靜站在場中,看不清表情的面容緩緩扭動,仿佛在掃視現場并尋找獵殺的目標。 “狡詐惡徒,竟然豢養縱容妖魔作祟!”克林頓正色怒斥,毫無作用地噴了遠在幾里之外的艾格一句,迅速反應過來,扔掉想必沒屁用的鋼劍,從哆哆嗦嗦手都不聽使喚了的男術士手中搶過小袋,毫不客氣抓出一把粉末向著那團幽影撒了過去,“今日你休想傷陛下半根汗毛!” 粉塵中含有抑魔金屬屑,霎時間空氣中飄滿了金銀相間的亮閃閃。 他從幽影越過地面隔離線這一細節判斷術士帶來的藥粉確實有用,對面的反應也證實了這一猜測:那團幽黑人形面對這些輕飄飄毫無殺傷力的亮閃閃猛地后退了幾英尺,把那個方向的人嚇得跳起來。眾人見狀,便一窩蜂地擠過來圍到了伊耿國王身邊、克林頓首相的身后,也不知到底是在護駕還是在尋求老獅鷲大人的保護。 驚惶茫然幾近嚇尿的眾河灣貴族不知道的是,他們面前這團幽影此刻也并不好過??`影術從來就不是什么簡單易施的小法術,隔著上千米的距離更是讓cao控之的魔力消耗恐怖無比,更糟糕的是:盡管循著最高的那面旗幟找對了地方,但施法者、準確說是梅麗珊卓,并不認識最有刺殺價值的那位年輕國王……眾人此刻的舉動倒是毋庸置疑地為它指明了小伊耿的大概所處,但在抑制粉塵存在的情況下,它僅有一次凝聚實體對物質世界造成影響的機會! 短短一秒鐘后,幽影的控制者決定好了目標。 它轉身,迅猛無比地朝著指揮部最高的那支、象征著伊耿國王的三頭紅龍旗撲了過去。 “糟了!”瓊恩·克林頓駭得跳了起來,他也立刻反應了過來:戰略上來講,伊耿國王當然才是敵人毋庸置疑的首選刺殺目標;但在此時此刻的戰場上,又是決戰的最后關頭,對手確實有不遜于國王本身……甚至更好的戰術目標。 軍旗! “你敢!”怒吼著,發已灰白的瓊恩·克林頓首相、鷲巢堡伯爵,滿抓了一把抑魔藥粉,奮不顧身地朝幽影撲了過去。 他帶著視死如歸的決心,只可惜晚了半步。 幽影短暫地將身體的部分凝聚成斧刃了一瞬,以凡人絕不可能有的巨力將粗大的旗桿攔腰斬斷,魔力耗盡后一眨眼都沒多停留,干脆利落地化為一縷灰煙消散在空氣中。 “咔嚓”聲的脆響里,克林頓撲了個空,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高聳的坦格利安大旗倒落下來,仿佛宣告著這場戰爭的結局。 第688章 歷史重演 氣候漸趨溫和,馭龍飛行時迎面而來的狂風不再冰冷刺骨,這讓丹妮莉絲終于無須再將身子緊貼在龍背上以避免失溫,而是能端坐在鞍座之中,居高臨下向地面俯瞰。 她在一周多前就收到了艾格的求援,信中匯報了西征軍后勤路線受到sao擾、河灣人抵抗意志比預想更強,但大軍依舊堅定地向高庭前進等訊息。 彼時,丹妮莉絲作為女王正被治理七國(準確說是除谷地河灣以外的五國)的大量政務弄得焦頭爛額;狹海對面那個松散的“反龍母聯盟”忽然得到布拉佛斯的聲援和支持重新硬氣起來的消息更是雪上加霜……而艾格在求援信中的措辭又并不十分迫切,于是她便只下令灰蟲子組織援軍嘗試打通后勤線路,自己則繼續留在都城主持統治工作。 情況在前天發生變化,君臨接到了來自中路西征軍的第二次求援,這回的內容變成了明確且嚴肅的請求,要她親自騎龍參戰。不想輸掉戰爭更不想失去首相的她便立刻放下手中其它事務,領著兩條龍趕來了前線,準備加入這場可能頗為難打的大決戰。 和當初北上參與對抗異鬼不同:那一次,她擁有明確的目的地——后冠鎮,只消沿著國王大道一直飛便能抵達,想迷路都難;而這回,艾格率領的西征軍卻正在廣闊的河灣平原上——不知道什么地方。 她先沿著玫瑰大道一路向西,飛到了艾格在戰報中明確提到已經攻下的最后一個沿途城堡——新桶城。在這里,丹妮莉絲從留守指揮官口中確認了艾格的行蹤:為避開河灣人預設的戰場,他從這里開始脫離大道折向南方,渡過曼德河到了對岸去。 接下來尋找西征軍行蹤的思路就很清楚了:往南飛找到曼德河,然后沿河順流而下,肯定能追上部隊。 但實際情況沒有這么簡單。 河灣平原降雨充沛水系發達,到處都是橫橫豎豎或歪歪扭扭互相交錯、在地圖上不會標注但真實存在的河流。丹妮莉絲現在知道“曼德河是一條自東向西流淌,水流緩慢、河面寬廣的大河”——這訊息不假,但實在太過模糊:自東向西流淌的水體河灣遍地都是,而流速緩慢河面寬廣嘛……多緩慢?多寬廣? 雖說就算有數字量化,龍騎士在天上也不一定就能精準估算、正確判斷,但無論多么粗略的數據,也總比兩眼一抹黑的完全沒有依據可以參考要好! 丹妮莉絲這輩子從未踏上過河灣的土地,她對于河灣平原的水網主干俯瞰上去到底該是什么樣實在是沒有概念,要知道:世上并不是只有大河和小河這兩個極端,還有介于這兩者間的無數中大河流存在,而在飛過一條又一條大大小小各式各樣的河流后,小女王很快陷入了對迷路和走過頭的擔憂中。 她降低高度觀察行軍痕跡,然而春雨和瘋狂萌發生長的植被又迅速地抹消著西征軍曾經的足跡。最終,丹妮莉絲選擇了一個不太穩妥但絕對不會出錯的法子:每飛過一條稍有規模的河流,便尋找人煙,落下去詢問曼德河還有多遠。 尚未統一的河灣是敵境,每一次落地和交流都意味著難以預料的風險,幸而兩條巨龍的威懾力足夠而且運氣也不錯沒碰上帶了弓箭的河灣士兵,丹妮莉絲就靠著這起起落落的笨辦法,跌跌撞撞地找到了曼德河所在,并順著南岸西行,終于摸到了戰場上來——只稍微晚了一丟丟,或者也可能是億丟丟? …… 丹妮莉絲拉升飛行高度以躲避獵龍弩可能的威脅,火炮的轟鳴在遙遠的身下斷斷續續響起,團團硝煙四散升騰,蓋住了戰場的大半個西面。勝負似乎未分,這讓小女王略微松了一口氣,但待到盤旋了兩圈大致觀察完戰場,她又陷入了新的困惑中。 龍腹下方的戰場呈現一個扭曲殘破的不完整圓形,河的南北兩岸都有部隊的存在:南岸的戰場寬闊飽滿,撐起了一個巨大而臃腫的半橢圓,北岸的部隊則呈薄薄的一層,平行分布在河岸邊——曼德河剛好處于這一大一小、一厚一薄的兩個戰場中間。從空中俯瞰下去,波光粼粼的河面就像一把鋒利的刀片,將一個上平下圓的番茄在頂部位置橫向切開,并不平均地一分為二。 戰場的形狀沒有什么討論價值,讓她困惑的點在于:她看不清戰線。 這個被曼德河一刀兩斷的寬闊戰場上,四面八方都是交戰的跡象,到處都是糾纏頂撞在一塊分也分不開的士兵。南岸的狀況比較好理解,河灣人必然是依靠著兵力的優勢拉長了戰線布置,實現了從三面圍攻,艾格針鋒相對地靠河布陣背水作戰…… 可河北岸那相對較少的一排軍隊,到底是己方西征軍向北渡河撤退的先頭,還是向南準備加入戰場的有生力量?如果是后者,那他們到底是哪一邊的? 分不清敵我這件事看上去很愚蠢,但事實是雙方主戰旗上的紋章都是“三頭紅龍”:為了強調自己的坦格利安血脈和統治的合法性,丹妮莉絲和小伊耿誰也沒愿意為方便敵我區分而改動紋章——哪怕是黑火叛亂那種最輕微的只換顏色。 小女王cao控著黑龍掉了個頭,準備仔細觀察小一點的次級旗幟——只要能辨認出河灣或西境、多恩貴族的部隊,那敵我自然也就分曉。 這再一看不要緊,她頓時發現了自己剛才粗略掃過戰場沒能看到的細節:截斷戰場南北的曼德河水面上,有大量落了帆的淺水戰艦! 地面戰場上步兵的陣營歸屬需要仔細觀察才能確認,但這次西征河灣己方沒有水軍參與,卻是確鑿無疑的事實。既然水面上有戰船存在,那北岸的部隊到底歸屬哪一方,也就顯而易見了。 西征軍居然是在遭遇河灣人和小伊耿的四面圍攻! 這個念頭讓丹妮莉絲頓時毛骨悚然,并不專業但稱得上豐富的實戰指揮經驗,讓她直覺這種仗根本沒有任何勝算,然而眼前的所見所聞卻徹底完全地反著直覺:位于這個巨大包圍圈中的西征軍不僅沒被迅速擊敗殲滅,反而還呈現出要贏的跡象:東、南、北三個方向的鏖戰仍在進行,但西面——敵我雙方步兵最密集的戰線上,烏泱泱一片數不清的進攻方大軍已經顯現出絕非作偽的混亂和敗相,被包圍的西征軍正緩慢但堅定地向外突破! 驚詫片刻后,丹妮莉絲決定加入戰斗。 西線戰場已經不需要她的幫忙,而東、南兩個方向上的敵我正擠作一團,龍焰極有可能造成誤傷……唯有北線河面的戰船上和河對岸,絕不可能有自己人! 簡短但清楚的分析過后,她輕拍龍背,在一聲嘹亮高昂的龍吼聲中帶著黑綠二龍,猛然向曼德河俯沖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