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之女主她高貴冷艷不會扯頭花 第145節
書迷正在閱讀:修仙:我摸一下男主就無敵了、炮灰原配逆襲暴富了[八零]、八零氣運對照組養崽記、不要拍腦袋結婚、米立與石見、別想掰彎我、頂流營業中、絕境長城上的王者、一見鐘情(女出軌、女非男處)、清淚浥山河
“還有能多睡會就多睡會,早飯去巷口的小吃店買來吃。還有還有睡覺前記得關緊門,不夠錢花,缺什么東西了,打電話回來我們給送過去,……” 蔣喬和韓修一個勁點頭,外加不斷的“嗯嗯”應承聲。 蔣維均也沒有平時的穩重,再一次不確定說道:“你們真的不用我送,要不我現在請假,今天送你們去報到吧?!?/br> 形勢穩定后,加上今年又要開大會,韓山河和李紅英可以用日理萬機來形容,根本沒辦法請假,而且就算是請假,送蔣喬和韓修去學校報到也是一件麻煩事。 宋舒敏因為是老熟人,所以被抓壯丁了,要去協和幫忙新生登記和迎新。所以只有蔣維均能送一送蔣喬和韓修去學校。 蔣喬擺手說道:“不用了,爸,只是去報到而已。我和韓修也不住學校,東西也不多,我們兩個自己能行。你已經為我們做了很多了,煤氣是你安裝,米面是你搬過來的,還把牛奶供應證辦了下來?!?/br> 這個時候上大學,不僅學費和住宿費全免,學校每個月還會發補貼,每個月發各種票,還會發生活費,每人十七塊。 但兩家的長輩擔心學校發的票不夠多,另外還買了不少的糧油送到學校那邊的房子里去。牛奶證也需要另外辦,因為大院這邊兩家每天的牛奶還是要繼續訂的,可牛奶證只有一本。 韓修也開口打消蔣維均的顧慮說道:“叔,當初去圖書館上班,我和蔣喬也是自己去?!?/br> 蔣維均舒了口氣,搖搖頭說道:“行吧,你們兩個可別迷路了?!?/br> 蔣喬淡淡說道:“我和韓修都快十七歲了,又不是沒有嘴?!?/br> 宋舒敏擺手說道:“行了,趕緊吃,別聽你爸瞎叨叨,婆婆mama的?!?/br> 蔣維均那是敢怒不敢言,就我一個婆婆mama嗎?你比我更婆婆mama好不好! 出門前,宋舒敏又將沙發上的行李檢查了一遍,重復問道:“東西都帶齊了吧?” 行李不多,一人一個皮箱和大網兜,裝著洗漱用品、文具用品和貼身衣物。 蔣喬說道:“媽,帶齊了,要是漏了什么,我立馬給家里打電話?!?/br> 蔣喬這么說寬了一下宋舒敏的心,好說歹說,蔣喬和韓修終于能提著行李出門了。 不要坐公交,蔣喬和韓修直接騎著自行車去,有了自行車以后中午回房子午休或者去上課都方便。 先將行李安放到房子里,時間還早,蔣喬便說道:“把東西全部掏出來,弄好再去學校報到,怎么樣?” 雖然蔣喬每次做出什么共同的決定,都會詢問一下韓修的意見,但顯然這是沒有必要的。 韓修不假思索說道:“好啊。我先把我那邊弄好,再過來?!?/br> 韓修那邊的房子只收拾出來一個臥室和衛生間。平時吃飯,洗澡什么的,都要到蔣喬這邊來。 韓修提著一個皮箱和網兜,直接從院墻中間打通的半米寬的口子穿過去。 將洗漱用品放進浴室,文具放到房間寫字臺上,皮箱放在大木箱上門。蔣喬的動作很快,即使她的東西比韓修要多,等韓修過來時,她已經安放好了。 蔣喬走出去,將房門關上,問道:“你那邊的門關好了嗎?”暖水瓶、幾支好鋼筆、鞋子和衣服,在這個時候,都是屬于非常值錢的東西了。 韓修點頭,撐開自行車的腳撐說道:“關好了?!?/br> 蔣喬陪著韓修先去京大報到,經濟學樓很好找,韓修復試時已經來過一趟了,直接引著蔣喬進去。 韓修注冊時,蔣喬看了一下上面的名單,只有有一個人的名字。 蔣喬心中嘖了一聲,京大政治經濟系只錄取了韓修這一個研究生。 韓修登記時,辦公室里的老師想看個什么國家級保護動物似的看他。 韓修停下筆,將鋼筆遞給負責登記的老師,禮貌說道:“謝謝,老師?!?/br> 中年女老師笑道:“不用客氣,對了,韓修是吧,你的宿舍在34號樓,308,六人間,跟其他系的研究生合住?!?/br> 韓修搖了搖頭,說道:“老師,我不住宿舍,空出來的床位可以安排其他人住進去?!?/br> 登記老師愣了一下,她沒記錯的話,韓修才不到十七歲吧,不可能有老婆孩子。 蔣喬看出了登記老師的想法,解釋說道:“老師,他在附近有住的地方?!?/br> 登記老師這才了然說道:“原來是這樣,好了,韓修同學歡迎成為經濟系的一員?!?/br> 登記老師身為經濟學院的人,對學院這唯一研究生很有好感,韓修沒有入學之前,他就在學校里聲名遠揚了,英語滿分高等數學滿分,不僅是唯一一個通過高等數學的考生,還能拿滿分。 憑著十六歲的小小年紀一躍成為全國最小的研究生。要是沒有韓修,今年學院會顆粒無收,一個研究生也招收不到,因為所有報考的考生里,高等數學只有韓修一個過關。學院已經計劃明年的研究生考試取消高等數學了。 同樣的,蔣喬輕車熟路帶著韓修直接去了電工樓注冊登記,名冊上有十個人,不過電子工程系不像京大經濟系只有一個專業,而是有三個專業,計算機專業、控制專業和無線電專業,其他的九個人不一定是跟她一個專業。十個人里面,只有兩個女生,其他八個都是男的。 無獨有偶,蔣喬登記完時,登記的老師也告訴了她宿舍地址。 蔣喬點頭說道:“知道了,老師?!?/br> 旁邊一位三十出頭的帶圓眼鏡的男同志,一邊注冊,一邊嘟噥說道:“都怪我超齡了,要不然去年就考入科學的春天最牛的科大了?!?/br> 韓修一聽,忍住笑和蔣喬對視了一眼。 登記注冊好,剛好到了吃午飯時間。 蔣喬邊下樓邊問道:“午飯,你想怎么解決?!?/br> 韓修想了想,說道:“回去吧,去巷口的小吃店吃碗陽春面,再加兩份澆頭?!?/br> 附近都是五十年代的破平房、菜地和荒地,就那么一家小吃店,物以稀為貴,來小吃店吃東西的學生和教職工很多。 小吃店不大,只有二十個平方不到,但買的種類不少,南北口味的都有。 要了兩碗三兩的陽春面,一份醬雞蛋和一份rou絲,蔣喬和韓修吃得飽飽的。 韓修邊推著自行車,想著剛花出去的一塊四毛六,說道:“看來學校的補助是不夠我們花的了?!?/br> 蔣喬側頭看了他一眼,淡淡說道:“難道你之前以為夠花嗎?” 韓修皺了皺鼻子,聰明的換了話題說道:“以后早餐我們就在小吃店吃吧,吃了再去學校?!?/br> 蔣喬對在哪吃,吃什么無所謂,她點頭說道:“可以啊?!?/br> 進了院門,蔣喬邊鎖自行車,邊說道:“將你的暖瓶拿過來,我要燒開水了?!?/br> 韓修“哦”了聲,彎腰起來,一看就看到了對面院子里的李芳華。 李芳華笑著說道:“韓修,蔣喬,好巧了,你們也住這里?” 蔣喬和韓修齊齊考上全國最頂尖的兩所大學的研究生的事,顧家不可能不知道,顧家知道了,那么跟顧家來往密切的李芳華自然也是知道的。 李芳華去年考上了清大的中文系,認的干爸許文清是清大的中文系講師,清大分給他的住處就在蔣喬隔壁。 蔣喬也沒有想到這么巧,她點頭說道:“是啊?!?/br> 李芳華揚了揚手里的鋁飯盒,說道:“你們吃過午飯了嗎?要是沒吃,可以過來吃一頓便飯?!?/br> 蔣喬聽到了隔壁傳來了鍋鏟翻動的聲音,說道:“我們吃過了,謝謝?!?/br> 再面對面下去,也是尷尬,李芳華指屋里,說道:“那我先進去幫干媽忙了?!?/br> 許家自家的房子離清大太遠了,又只通了一路公交車,所以李芳華和干爸干媽平時都是住這兒的房子,到了假期才回四合院住。 第206章 蔣喬先把水龍頭打開,讓水嘩嘩流了一會,將櫥柜上的銅制水壺拿下來,沖洗了兩遍,從空間里拿出一大桶礦泉水,將銅水壺倒滿礦泉水。然后放在煤氣灶上燒開。 煤氣灶只安了一個,平時燒水喝和洗澡全靠煤氣了。去學校澡堂洗澡太麻煩了,而且她有些無法忍受跟一群人一起洗澡。 畢竟上輩子過的集體生活已經過去幾百年了,后面的幾百年,她不說養尊處優吧,起碼起居有一個獨立的浴室是沒有任何問題。 燒了兩次,才把房子里面的三個暖瓶灌滿開水。 天還不算太涼,蔣喬估摸著今晚燒兩壺熱水兌一下就可以洗澡了。將三個暖瓶放在客廳里,等韓修午睡醒了,將自己的拿過去。 也沒有什么事要忙的了,晚飯去小吃店解決就行。 蔣喬進了房間里,繼續寫論文,手里第一篇三萬字的論文就要完成了。第一篇寫完后, 第二篇無縫開寫,等合適的時機,就投去國內權威的計算機期刊。 兩人的生物鐘已經很準了, 第二天一大早五點半,兩人就起來了??焖傧词戤吅?,在屋里鍛煉一個小時,兩人背著一直用著軍綠色挎包和水壺,拿著牛奶證,騎著自行車出了門。 到巷口取牛奶時,碰到了同樣來取牛奶的李芳華,三人互相點頭示意一下,也沒有說話。取完牛奶后,左轉進了小吃店,要了一籠灌湯包和四個菜rou包子。 在小吃店里喝完牛奶,直接將空的牛奶瓶還給送奶員。 騎車到了清大的西門,兩人分開走了。蔣喬從西門騎車進去,直接到了學院,八點鐘時,學院的全體研究生要到二樓的會議室開會。 蔣喬在學院樓下車棚鎖好自行車,抬腕看了一下時間,離八點還剩下十分鐘。 蔣喬快步走進學院樓里,進了二樓會議室時,里面已經坐了十來個人了,大家都在小聲交談什么。 坐著的一位短發圓臉的三十幾的女同志拍拍旁邊的椅子,沖蔣喬招手說道:“來,坐這?!?/br> 蔣喬點了一下頭,順從的坐在她旁邊。 見有新人進來了,教務處的老師走到蔣喬面前,遞給她一張紙,說道:“蔣喬,是吧,這是這學期你的課表?!?/br> 蔣喬點頭道謝,看了一下課表,課表是手寫的,里面的課可以分為兩部分,數理基礎和專業課。 旁邊的女同志邊看著蔣喬的課表,邊說道:“你的課表跟我的不一樣,你好,我是電子專業的何悅?!?/br> 蔣喬側過臉看著她,說道:“你好,我是計算機專業的蔣喬?!?/br> 何悅疑惑問道:“昨天你怎么沒來宿舍???”整個學院就兩個女的研究生,當然是被安排到一個寢室住。 蔣喬淡淡說道:“我不住學校?!?/br> 何悅驚訝說道:“你居然是本地人,聽口音聽不出來啊?!?/br> 蔣喬說的一口標準的普通話,一點京腔都沒有。 蔣喬簡單解釋道:“父母工作調動,我跟著他們一起在京市生活?!?/br> 何悅正想說什么,一位穿著白色長襯衫的中年男子,站到了會議桌的最中間,拍手開始講話了。 蔣喬轉過臉來,認真聽著。講話的人是學院院長,先是簡單的自我介紹一下,然后致詞歡迎和鼓舞一番。 最后,他停了一下說道:“除了基礎課和專業課,你們還有外語課,學院規定了每個學生都要學會英語或日語,而且必須‘四會’,會寫,會聽,會說,會譯?!?/br> “你們被成功錄取為研究生了,代表著你們的外語成績至少是及格的,但你們當中有的考英語,有的考俄語,還有的考日語。所以不能以研究生考試的外語成績來判斷你們的外語水平?!?/br> “現在教務處的老師就給你們發英語試卷,進行分班考試,英語精通或者只認識二十六個字母的人去學日語,其他人去學英語?!?/br> 蔣喬從挎包里掏出一只鋼筆來,顯然大家都是有備而來的,個個都隨身帶著紙盒筆。 雙面的試卷,兩大部分,單詞填空題和中英文互譯題。 蔣喬不用思考,條件反射似的刷刷寫出來了。 蔣喬的作答情況被旁邊觀察的老師注意到,雖然研究生考試的成績不會當眾公布,但學院里的每個教職工對這十個研究生的成績心知肚明。物以稀為貴,這十個就是他們未來三年要全力為國家精心培養的高技術人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