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頁
書迷正在閱讀:住在墳墓的少女、暫停心動、作精在帶娃綜藝爆紅了、給偏執大佬投喂一顆糖、白月光才不稀罕渣男們呢、駙馬是我的朝堂宿敵、無限游戲里瘋狂違規后、白月光總想無情證道、炮灰幼崽兇又奶[快穿]、反派女配但求一死
老太太剛回屋,崽子們一瞧見奶奶,立馬親近過來。 “奶,聽歌歌兒?!?/br> 四丫跟個小鴨子一樣坐在小椅子上,扭著小短腿兒搖搖晃晃撲了過來。 老太太笑著往桌子上看了看,果然呢收音機里頭還唱著悠揚的歌曲。 黑娃兒把四丫抱上炕,大丫拖著二丫跟三丫,外加一個蛋娃兒,幾個娃兒笑嘻嘻依偎在奶奶身邊兒,嘰嘰喳喳都想今個兒跟奶奶一塊兒睡覺。 姜四從院子里進來,聽見崽子們的話都給氣笑了,這幾個小家伙兒想的還挺美呢,啥跟娘一塊睡。 可別做夢了,他老早就想著這個事兒了,隔壁的屋子有個大通鋪,崽子們晚上在那打鋪睡覺正好。 聽四叔這么一說,黑娃兒幾個可遺憾了。 要知道奶奶的被窩可香可暖和了,但是四叔說啦,奶奶平時cao心的事情可多,他們不能纏著奶,得讓奶奶好好休息才有精神,身體才會健康呀。 晚上一家子吃飯,趙老太一家子也來了。 前頭趙老太老兩口也來過這院子,不過那是剛買下來的時候,這會兒老兩口一進院子,瞅見一水兒的全新家具跟新屋子,皆怔了怔,等到沈荷從堂屋里帶著家人迎出來,老兩口才反應過來。 “老jiejie,小四這院子翻新的可真好?!?/br> “這是小兩口的未來的婚房可不得好好拾掇拾掇?!?/br> 沈荷笑呵呵的,趙老太原本不咋好的心情頓時舒暢起來,“是這個理兒?!?/br> 趙老頭沉著的臉兒也有了好顏色。 幾個老人家進了屋,陳秀英妯娌仨端茶又上點心,廚房里還有些活兒,趙滿也進去幫忙,姜四從院子里回來,看了看廚房里的趙滿,臉上就露出顯而易見的溫柔來,一家子熱熱鬧鬧吃了飯。 吃了飯,老趙家一家三口就告辭了,前頭吃飯的時候,趙老太看著小四丫無意識嘆了嘆氣,趙老頭也沒有以往的侃侃而談,老太太看出來了,也沒有多話,等到送人出門了,沈荷從兒媳婦手里接過籃子,里頭放著兩塊嫩鮮的豆腐還有一塊五花rou。 趙老太看了籃子里一眼,笑著打趣道,“老jiejie我們一家子可真是白吃白拿了?!?/br> 老太太回了她一句,“你家送了個大閨女來呢,咋是白吃白拿?” 這話說的,一家子都笑了。 姜四去送了人回來,晚上一家子套了毛驢車歸家。 從縣城回到大溪村也就七點多,但是鄉下的夜晚跟撒了濃墨一樣的黑,一家子抹黑兒進了門,舉著煤油燈出來,才算有了光亮。 姜二得得得兒趕著老驢車去二大爺家還驢了,順帶著送塊豆腐去算是謝禮。 現在天還不算晚,家里的雞鴨大半天沒喂了,早就餓的咕咕嘎嘎叫了,姜大從窩棚里頭把砍回來的樹枝一捆捆拾掇好,陳秀英妯娌仨舀了麥麩跟些白菜葉子一塊攪拌了喂雞喂鴨。 崽子們把寶貝一樣的收音機帶回來了,姜四一點兒意見也沒有,左右家里淘來的收音機就是給家人解悶兒的。 縣城雖然好,可老太太還是覺得自個兒的老房子好,秋天天干物燥,村里人都是趁著這個時間去外頭砍柴準備過冬的。 今年老姜家也收了不少柴禾,一家子累了一天了都洗洗睡下了。 臨睡前,老太太想著今個兒趙老太兩口子的神情,悠悠嘆了口氣,看來趙家應該是出事了。 第80章 其實想想也知道,老趙家總共就那么幾口人,現在小閨女趙滿找到了好婆家,能讓老兩口頭疼沉臉兒的只能是大閨女趙翠的事了。 自從跟老趙家成了親家,兩家子時常來往,沈荷打量著,趙翠這姑娘是個好孩子,和小妹趙滿相比,這姑娘就是典型的懂事細膩的家中大姐,雖然生活在經濟相對發達的縣城,但是家里日子不好過,知道爹媽辛苦,家里能承擔的活兒這孩子從十來歲起就全都攬過來了,相比小妹上到考上高中沒去,趙翠上完小學就沒上了,在這年代縣城里的年輕人大都是讀到初中的,再者她也沒有meimei會讀書,從小成績不突出。 在家里爹媽確實疼愛趙滿多一些,慢慢的,心思內斂的趙翠話就少了,在心里也多少有些自卑感,覺得自己讀書少,沒什么文化,長大了遇見了能說會道,長相文質彬彬,看著是個好依靠,實際上假仁假義狗渣男的劉建設,迅速淪陷也是很能理解的。 上輩子,趙翠這類姑娘,沈荷也是見過一些,這類姑娘都是純善的好姑娘,就是心太軟了,別人說上幾句甜言蜜語就能給勸回去,加上趙翠又當了媽了,跟劉建設有了兒子,當母親的心里總是希望孩子能在一個幸福健全的家庭長大,就算是為了孩子,也想著忍忍吧,忍忍有些事兒就能過去了,這一忍就是一輩子。 老太太想了想,大約是劉家人又去趙家找茬兒了,不然老趙家老兩口兒也不用這么在大好日子里,還愁眉嘆氣兒。 算了,家家有本難念的經,過日子就是一地雞毛啊,老太太困意兒上來了,打了個哈欠兒,擁著軟和和的被窩睡了過去。 有些事兒過去了就是過去了,每天多一點開心多一些甜蜜,對新的生活有所期待,這就是老太太的長壽秘訣。 次日,眼瞅著臘月就要來了,外頭的天兒也冷了起來,又是一個冷颼颼的冬天,數九寒天的日子,往日熱熱鬧鬧的大溪村,這下子是沒人出來了,大家伙兒都窩在家里過冬,左右現在地里沒啥活兒,麥子過冬呢,就是去地里也沒啥干頭,大隊里一天給成年勞動力一人八個工分也算是不錯了,有這時間還不如在家里做些針線活,忙忙家務有干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