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頁
書迷正在閱讀:住在墳墓的少女、暫停心動、作精在帶娃綜藝爆紅了、給偏執大佬投喂一顆糖、白月光才不稀罕渣男們呢、駙馬是我的朝堂宿敵、無限游戲里瘋狂違規后、白月光總想無情證道、炮灰幼崽兇又奶[快穿]、反派女配但求一死
蛋娃兒頂著光溜溜的小光頭蹦跶到沈荷跟前。 沈荷認真看了看小家伙兒的腦袋瓜,點點頭,“好看?!?/br> 跟個小燈泡一樣。 當然了,后面的話,老太太很貼心的沒講出來。 這下家里一大一小倆光頭,哥倆站在一塊,喜感十足。 大丫憋笑憋的難受,等到哥倆去村子里顯擺了,才捂著肚子哈哈笑出聲。 沈荷沒想到,黑娃兒小哥倆的光頭在村里成了流行,因著現在天熱,村里的男娃見天上山爬樹的,熱的身上都起痱子,頭發長了也扎人還不舒服,男娃們瞅見哥倆的光頭就很羨慕,回家嚷嚷著也要剃光頭。 家里當爹媽的那個為難啊,這年頭去次理發店多貴啊,一次要兩毛錢呢,不舍得啊。 兩毛錢能干啥啊,大溪村的一個壯勞力一天才得四、五毛錢,供銷社里大米一角四分錢一斤,,一個燒餅三分錢,能在城里吃上兩大碗滿是rou餡的水餃。 這年頭一分一厘都要花到刀刃上,當爹媽的沒辦法,家里的孩子鬧騰,紅著臉搓著手,拎著幾棵菜,一碗粟米,登了老姜家的大門。 等到大家伙兒期期艾艾說出話,沈荷才曉得,這兩天黑娃兒和蛋娃兒兩個小子,整天在家里笑嘻嘻的,原來是因為這啊。 于是,姜大又從大隊長變成了臨時推頭師傅,村里的男娃們排著隊等著推頭。 等到過幾天,公社書記朱建華下鄉,來到大溪村生產隊一看,好家伙兒,滿村的小光頭跟螞蚱一樣亂蹦。 就很奇怪。 “.........” 朱建華這次下鄉,是要傳達黨中央的一項重要指示,74年政策調整,不光下鄉的知青們有了更多的自由,就連鄉下養雞養家畜的限制都放開了。 以前村里一家只能養三只雞,多養了就是割資本主義尾巴,是要被□□的。 現在不一樣了,除了牛啊驢啊豬啊這些,剩下的大家可以自由養了,不過雖然是放開了限制,也不是想養多少就養多少的,要按照家里的人數來養,就拿老姜家舉例子,老姜家總共十四口人,要是老姜家養雞的話,可以養十四只,多了就不能養了。 而且村里各家養的家畜還是大隊的財產,按照工分來算,到了年下一塊分錢,當然了家里的雞蛋鴨蛋啊啥的,就都是自家的了。 朱建華在大隊里開了會,這會兒村里人都在家里歇晌覺呢。 沈柳在家里睡的迷迷糊糊,就讓村里的大喇叭給吵醒了。 老太太罵罵咧咧下炕,問姜大福出了啥事兒。 姜大福就道,村里讓開會呢。 開會?那不就是聽沈荷生的那個狗崽子瞎叨叨? 呸! 誰稀罕去??! 沈柳往地上啐了一口,突然聽到了什么,就跟變了個人一樣,老臉上掛著笑邁著老腿出門了。 村里開完了會,大家伙兒臉上都掛了笑容。 “真好啊,俺家能養八只雞?!?/br> “俺家養的也不少,這下好了,以前孩子們吃兩口雞蛋都心疼,家里養的雞多了,孩子吃口雞蛋也就沒啥了?!?/br> “你們也是,腦袋瓜子咋那么木呢,光養雞那不是可惜了,我想著啊,等過幾天去抓兩只鴨子回來養著,鴨蛋比雞蛋賣錢兒多?!?/br> “可不,一個鴨蛋兩分錢,比雞蛋貴哩?!?/br> “那俺家也養兩只鴨子?!?/br> “多養點兒,等賺了錢,家里就有好日子過了。 大家熱熱鬧鬧,暢想著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期盼。 老姜家這邊兒,一家子也興高采烈商量著多養些雞鴨。 家里人多,能養的雞鴨也多。 姜大幾個想著養十只小雞再抓上四只小鴨子,還用小四的老方法,抓回來的雞鴨在腳跟上綁上紅布條,到時候放到村口的河里吃蟲抓蝦的,保準兒養的壯實。 “好,這個法子好?!?/br> “嗯,就這么定下了?!?/br> 一家人商討好了,就各自行動起來。 沈荷牽著小四丫在院子里走了走,小丫頭如今正往外冒牙,見了吃的就想撲上去啃一啃。 蛋娃兒捧著個青紅的西紅柿吸溜吸溜坐在院子里吃,四丫見了,眼巴巴瞅著饞得不行,哈喇子都掉下來了。 第45章 其實蛋娃兒吃的西紅柿,只是有一點點青綠色,大部分都是紅色的,這種西紅柿吃著沙甜中帶著酸,小家伙很喜歡吃。 至于四丫,小胖囡是見人家吃啥,她都流哈喇子,還直勾勾瞅著,瞅得蛋娃兒都不好意思,摸摸自個兒的小光頭道,“奶,meimei是不是想吃洋柿子?” 洋柿子就是西紅柿,是大溪村的土話。 沈荷低頭看小孫女的小饞樣,也笑了,“我們四丫想吃洋柿子?有點酸啊?!?/br> 蛋娃兒就晃了晃手里啃了一大半的西紅柿,四丫見了高興得手舞足蹈,兩只小手揮舞著,小嘴兒迭聲道,”啊,吃!不怕!” 老太太就掰了一點送到四丫嘴邊兒,四丫忙不迭張開小嘴兒,“啊嗚”一口就吃了下去,那個酸啊,小胖囡巴巴咽下去,小臉兒皺巴巴,叫了聲,“酸!” 小丫頭擠眉弄眼兒的小模樣,惹得院子里的人都笑了。 許春秀在甜水井邊洗衣裳,看閨女這小樣子,也不厚道笑出了聲。 “這小丫頭就是嘴饞?!?/br> “哈哈,四丫還吃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