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頁
書迷正在閱讀:住在墳墓的少女、暫停心動、作精在帶娃綜藝爆紅了、給偏執大佬投喂一顆糖、白月光才不稀罕渣男們呢、駙馬是我的朝堂宿敵、無限游戲里瘋狂違規后、白月光總想無情證道、炮灰幼崽兇又奶[快穿]、反派女配但求一死
陳秀英妯娌幾個還好一些,但是也吃的不慢。 主要是老太太做的涼面太香了,麻辣酸爽的醬汁裹著吹涼的面,勁道又爽滑,嗦一口好吃,再嗦一口更好吃。 一家子吃的那個香啊,尤其是家里幾個崽,因為誰要吃最后一勺涼面,都快打起來了。 還是姜大黑著臉出來,幾個崽子才老實了。 等到把幾個崽子都趕跑了,姜大左看看右瞧瞧,確定灶房里沒人了,才快樂嗦起了面條。 “呼啦啦......嗝兒?!?/br> 真香啊。 姜大打著飽嗝兒,人模狗樣回了屋。 正好看到這一幕的陳秀英:“........” 這個臭男人,多大年紀了,還跟孩子們搶面條吃,臉呢! 于是,當天晚上,姜大就被趕下了炕打地鋪。 第二天,村里人繼續忙麥收。 接下來的五六天,村里的拖拉機,驢車牛車源源不斷往麥場里運麥子。 在漫天的麥香中,麥場就成了孩子們的歡樂場。 到了麥收第六天,村里的麥子割了一大半了,姜大就安排了村人在麥場里滾麥粒揚場。 揚場是大溪村的土話,就是趁著天氣好,外頭有風的時候,用木頭叉子把滾出來的麥粒高高揚向空中,把麥糠沙土之類的雜物篩去,然后在大太陽下曬得干干的,裝袋,之后交完公糧,再給村里分完糧食,那就算完事了。 大人們忙活著,孩子們就跟找到了大樂趣一樣,光著腳丫子在麥子上跳啊笑啊,特別快樂。 村里留下來的麥秸稈也是大有用處的,可以拖回家堆成麥秸垛燒火做飯,也可以從來喂牛。 大隊里每年都會存下一大垛,給村里的牛當飼料。 剩下的都讓村里人抱回家了。 老姜家也拖回家不少。 傍晚的時候,姜四從麥地里回來,帶回來一大把黃澄澄的麥子,這是從后山溝子里自個兒長的。 村里人見了,都掐了幾把回家,點上一堆火,把麥子燒到焦黃,揉碎了皮吹吹,一把塞進嘴里吃著是別有一番滋味兒。 這就是鄉下孩子們麥收的快樂。 黑娃兒幾個吃的小臉兒黑乎乎的。 “奶,吃麥子?!?/br> 大丫攥著一把麥子過來。 沈荷吃了一小把,覺得味道挺好。 “好吃嗎?” 大丫大眼睛眨啊眨。 老太太點頭,“好吃?!?/br> “嘻嘻?!?/br> 孩子們蹦跳著跑遠了,一陣夏風吹來把孩子們的笑聲吹出去好遠好遠。 村里轟轟烈烈的麥收持續了大半個月。 等到麥收結束了,村里人差不多都黑瘦了一圈兒,不過大家精神頭卻好得很,豐收年啊,更何況他們大溪山又是第一個到公社交公糧的,光榮??! 沒幾天,許春秀娘家托人帶了信兒來,說姥娘想四丫啦,想小外孫女想的睡不著覺。 沈荷一聽就樂了,這是好事啊。 四丫姥娘疼孩子,多好,當即就發話讓好大兒帶著媳婦兒四丫去走姥娘家去。 姜二可聽話,當天就接了二大爺家的毛驢,得得得趕著把媳婦娃兒一塊打包送娘家去了。 當天下午,姜二自個兒回來了,說是許春秀帶著四丫和蛋娃兒在姥娘家住幾天再歸家。 沈荷樂滋滋點頭,黏人的兒媳婦和小四丫走姥家去了,一連過了好幾天悠閑的小日子。 這天晌午,沈荷睡了個舒坦的午覺。 等她醒了,家里人還在午睡呢。 老太太坐在炕上,覺得有些口渴,剛想下炕喝點兒涼茶呢。 就聽見院子外頭傳來一聲驢叫。 接著就響起了一道熟悉又大咧的嗓音。 “娘,我回來了!四丫也回來了,哎呀,我們娘倆可想您了,娘,在哪兒呢?” 沈荷眼皮跳了跳,忙縮回炕上閉上眼兒,呼呼呼打起了呼嚕。 “..........” 第28章 許春秀抱著小四丫顛顛兒奔進家門。 蛋娃兒跟小尾巴一樣追在后面。 母子仨臉上都帶著笑兒。 陳秀英在屋里給黑娃兒補褲衩子,這陣子麥收,臭小子整天不是去小河摸螺螄,就是帶著家里幾個小的在麥場里瘋跑,鉆草垛爬麥堆的,屁股蛋子上磨了兩個大洞。 陳秀英見了那個氣啊,這臭娃兒,整天調皮搗蛋,就不能聽話些。 這褲衩子剛換上,前頭剛扯了幾尺布新做的,她還想著能多穿兩年呢。 這可好了,新衣裳又成破衣裳了! 看著炕上的乖巧的大丫睡的紅撲撲的小臉兒,再看看睡覺都四仰八叉的黑娃兒,當媽的這個心啊,又軟又氣的,唉,幸虧就生了一個臭小子,不然啊得少活好幾年! 氣死了! 這剛縫了兩針呢,就看見門口有毛驢叫,老二家的就抱著小四丫帶著蛋娃兒家來了。 娘仨一進門就要找娘,哎吆,這老二家的喊娘的聲音就跟那也野蜂蜜一樣又甜又黏糊,她聽著都打了個激靈。 真是,太膩歪了。 她正想著呢,就聽見院里有人悄聲說話。 “二嫂,你小聲些,娘睡午覺呢?!?/br> 這是老三家吳鳳的聲音。 “娘還沒起呢?” 這是老二家的說話。 “沒呀?!?/br> “哦,沒啥,等娘醒了,我再去找娘,三弟妹啊,你是不知道啊,我在娘家可想娘了,四丫也想呢,沒奶奶在跟前兒,小丫頭吃奶都不香了,是不閨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