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頁
書迷正在閱讀:住在墳墓的少女、暫停心動、作精在帶娃綜藝爆紅了、給偏執大佬投喂一顆糖、白月光才不稀罕渣男們呢、駙馬是我的朝堂宿敵、無限游戲里瘋狂違規后、白月光總想無情證道、炮灰幼崽兇又奶[快穿]、反派女配但求一死
二大爺老兩口沒兒子,腿腳又不好,從村里到縣城來回小百里山路,奔波勞累的,老兩口實在吃不消,遂主動把自家的毛驢車貢獻出來,讓姜大兄弟幾個順便幫著采買些過年的年貨。 姜大幾人欣然同意。 等幾個小豆丁都爬上了車,姜大騎上自行車載著大丫在前頭開路,姜二就“得得得”趕著毛驢載著一群人,在后頭跟著出了村。 家里搗亂的小豆丁們走人了。 沈荷就麻利帶著兒媳婦們洗手揉面,開始蒸喜饃饃。 老姜家用來蒸饃饃的面粉是用自家種的小麥磨成的,雖沒有縣城賣的白面精白,卻帶著純然的麥香。 蒸饅頭的發面里,陳秀英還揉進一小塊豬油,這樣蒸出來的饃饃香甜松軟,更好吃。 在大溪村,過年蒸的喜饃饃越大越喜慶,不僅要大,喜饃饃更要好看漂亮。 大年初一,家里的喜饃饃可是要端出來請鄉鄰們品嘗的,是以家里蒸的饅頭一定要好看還要好吃,這樣才有面子,鄉鄰們吃的饃饃越好吃,講出來的吉祥話就越多,越吉利,家里來年生活就會吉祥開泰。 老姜家就沈老太和陳秀英蒸出來的花饃饃最好看體面。 今年,還是陳秀英跟家婆一塊兒蒸饃饃。 許春秀和吳鳳就負責打下手。 陳秀英那是天生的手巧,沈荷有沈老太的記憶,揉起饅頭來也算是得心應手。 面團揉搓光滑,用搟面杖兩面壓一下,揉成擠壓好的長劑搟成圓形的面餅,用刀子對角切十字刀,留出中間,把對面的面皮捏合,四角中間加一顆紅棗,面團繞著紅棗盤起來,這樣漂亮的花饃饃就做好了。 莊戶人家蒸饃饃圖的就是耐看好吃,沈荷和陳秀英的手都快,蒸了一鍋棗花饃饃,并蒸了一鍋桃心饃饃,等到上了鍋,想著熱騰騰的饅頭出鍋該多白胖喜慶,許春秀別提多羨慕了,就央求家婆教她蒸喜饃饃。 吳鳳也想跟著學,沈荷笑瞇瞇應下,說等下次蒸饅頭就教。 這會兒該準備剁餡兒包餃子了。 大溪村的習俗,過年的頭幾天村人是不能開火的。 是以要在二十九這天蒸好饅頭,包好餃子,放在缸里凍著。 臘月三十就是除夕,要忙著準備年夜飯,這都是有數兒的。 許春秀幾個自然是知道的,忙點頭應了,把面板搬到院子里,婆媳幾個叮叮當當的切白菜剁rou,許春秀大著肚子,就在一邊兒剝蔥,準備包餃子過年。 沈荷把泡好的山蘑菇木耳拿出來,讓大媳婦剁碎了,加在餡里加味兒。 婆媳幾個忙的熱火朝天。 門外的響起了毛驢車的“得得得”聲,還有家里幾個小豆丁歡快活波的小奶音。 “二蛋兒!我家買炮仗啦!” “三娃兒,你瞅瞅我爸給買的小畫本!” “棉花,我也有好看的頭花了!” “粉嫩嫩的多好看??!” “嗯!” “我家的年畫也好看?!?/br> 別說,自然是姜大兄弟帶著家里的小豆丁回來了。 這會兒小娃兒們見了小伙伴,正叉著小腰跟伙伴們炫耀。 “臭小子,就知道顯擺?!?/br> 姜大把黑外兒幾個從驢車上抱下來,笑罵道。 后頭的大丫姐妹仨不樂意了,三丫嘟著小嘴兒道,“大伯,我們不是臭小子?!?/br> “對,奶說我們是香香噠小可愛?!?/br> 二丫也不甚高興。 大丫直接吐槽她爸,“爸,奶說你們才是臭小子呢,整天臭臭不洗腳?!?/br> 姜大姜二是不怎么喜歡洗腳。 可姜三和姜四可是講衛生的。 于是,小丫頭就改口道,“三叔和四叔不算?!?/br> 姜大姜二:“..........” 家里男人回來了,就洗手幫著包餃子。 姜二趕了毛驢車和年貨給二大爺送去,回來了也洗手加入。 至于意圖搗亂的姜四和幾個小豆丁,被慈愛的沈荷無情鎮壓了。 老太太道,這都是珍貴的糧食,小孩子拿來玩是不準的,大孩子拿來玩更是不允許。 大孩子姜四:“........” 沒辦法,最后姜四只能憂傷地帶著家里的幾個小屁孩在院子里放炮仗。 孩子們跟在叔叔屁股后面笑個不聽。 對于小豆丁們來說,這個新年有新衣裳新鞋子,還有好多好吃的和鞭炮,真真是最快樂的一個新年了。 等饅頭出了鍋,幾大蓋簾rou餃子也包好了。 老姜家人多,餃子包的也多。 現在破四舊,新年上貢祭祀都是免了。 一家子就拾掇拾掇,做晚飯吃了早早睡下了。 明個兒就是年三十了,要忙的事情會更多。 年三十這天,村里過年的氣氛就更濃了。 姜遠山跟村干部們去了趟公社,回來的時候一個個嘴巴都要咧上天了。 為啥??? 當然是因為公社給發福利了唄。 因著去年大溪山生產隊各項任務都完成得挺好。 公社領導滿意度飆升,是以今年發下來的福利也是往年來最好的一年。 其他人就不說了。 姜遠山跟老書記作為大溪山生產隊的頭兩號人物,發的年貨福利也是最好的。 一人分了一個大豬頭,五斤米,三斤面,還有個印著五個紅色“為人民服務”大字的搪瓷缸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