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他被迫學習古代科舉書目,那些四書五經,實在是學得頭疼。 而他師父就那么隨便一指點,他就腦子清明,學得進去了。 謝松卻笑,“考中狀元做什么?朝廷腐敗,官官相護,當了官,也不過清水入濁海?!?/br> 宋元喜立即點頭,“的確,乾朝這皇帝當得不咋地,年年洪水也不治理,朝廷內部必定蛀蟲一堆,貪墨嚴重?!?/br> “你這嘴,倒是會胡咧咧,如此大逆不道的話,也敢說出口?!?/br> 宋元喜低著頭,不由白了眼,然面上卻是溫和回道:“我也不會說,這不是日日聽三少爺念叨,耳濡目染么?!?/br> 謝松不怒反笑,連連點頭,“是極是極,是這么個理?!?/br> “那三少爺,既不入科舉,也不從軍,更不經商,你將來做什么?” “非得要做什么?人這一生,不過短短幾十載,日復一日,混吃等死也就過去了?!?/br> “這怎么能行,三少爺如此聰慧,擁有經天緯地之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如此能人,怎能平庸度過一生!” “哦?那你倒是說說,我能做什么?” 謝松蠻好奇,自己這書童實在是有趣兒,這半年,倒是給他提供了不少樂子。也不知這一次,能說出什么有意思的話來。 卻是不想,對方一臉嚴肅認真,和他提議,“三少爺,我覺你這般才干,應該去修道。凡俗界如何容得下你氣吞山河之志,你這般天才,就該去修真界肆意瀟灑?!?/br> “修真界?”謝松看向宋元喜,目光幽深。 然宋元喜渾然未覺,依舊喋喋不休講述著修道的好處。其中最主要的一點便是,修仙之人不僅可以長命百歲,還能長命千歲,甚至萬歲。 宋元喜:“以三少爺的聰慧程度,必定是萬歲有余。那皇帝天天被喊萬歲,然三少爺,你才是能真正修成萬歲?!?/br> 宋云喜自認為將修仙好處說盡,這般條件擺著,怎能不吸引人呢! 謝松卻是懶洋洋,慢悠悠開口說道:“人生無所求,百歲如何,萬歲又如何,不過是茍且活著罷了?!?/br> “?!” 宋元喜一臉懵逼,萬萬沒想到,他師父竟是這般想法。 啊不是,師父你這樣頹廢真的好嘛? 你明明不是這樣教導我的! 不過神魂入輪回,怎么還性情大變了呢? 第119章 此后幾個月,宋元喜時不時提起修道一事,謝松“嗯嗯啊啊”隨口應著,甚至每次表情都很贊同,然行動力為零。 瞧著自己師父越發頹廢懶散,宋元喜看著干著急。 這一日,他再次準備游說時,管家忽然進來小院,態度十分恭順道:“三少爺好,老太爺發話,三日后啟程回京?!?/br> 謝松沒有反應,躺在院子里那棵梧桐樹下,似睡非睡。 管家沒等到回應,又繼續說道:“京城傳來捷報,二爺打了勝仗,即將凱旋。老太爺打心眼里為二爺高興,遂決定回京去?!?/br> 謝松終于睜開眼,看向管家方向,卻是譏笑道:“那老不死的真是運氣好?!?/br> 管家尷尬之極,匆匆道別,轉身離去。 待人離開,謝松扭頭看向宋元喜,笑說:“你先前日日勸我修道,我覺得甚是有理,本已心動,嘖!計劃趕不上變化?!?/br> “!” 宋元喜驚呆住,原來師父已經心動了嗎? “三少爺,有向道之心便是好事,無論是嘉佑府還是京城,都不妨礙你修道???” 謝松搖頭,表情沉重,“圣上有令,京城內一律不得出現道士,皆需向佛?!?/br> “???還有這等奇葩事!這皇帝怎得還管這些,他不應該全心全力治理國家才是!這皇帝,這皇帝……” “哈哈哈哈哈,宋元喜,你這人忒是有趣,什么心思都寫在臉上,明明白白讓人猜透,如你這般單蠢,你家中長輩怎放心讓你出門?” 宋元喜懵住,很快反應過來,師父在逗他。 然而念頭一轉,他立即情緒低落,“我的家鄉并無遭災,三少爺,實在對不住,我說謊了?!?/br> 謝松點頭,并不意外,“你倒是終于坦誠了?!?/br> 宋元喜卻是搖頭,苦澀道:“我之所以出門,不遠千里走至嘉佑府,為的就是尋找我家中長輩。他待我極好,猶如親兒,自他離開我的那一日,我這心都快空了……” 本只是做做樣子,然看著眼前少年,明明就是自己師父,卻根本不能相認,宋元喜內心的愁苦一下子涌上來。 說著說著,最后眼眶都紅了,差點落淚。 謝松哪里見過宋元喜這般,這人到他身邊做書童,日日比誰都高興,他一直以為宋元喜天生爛漫,腦子里可能缺根筋。 卻不想,對方也有傷心處。 修道一事暫且作罷,宋元喜是真的傷心了,這幾日只幫著師父收拾行李,別的一概不提。 謝松被“冷落”三日,只覺渾身不自在,待坐上去往京城的馬車,而宋元喜不與他同乘時,才恍然驚覺,自己竟是習慣了對方的存在。 一年多的相處,宋元喜憑借自來熟和厚臉皮,完完全全融入了自己的生活。 謝松坐在馬車里,陷入沉思,他究竟是怎么容忍這樣一個嬉皮笑臉,看著比他還不著調的書童,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