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頁
在滿殿學子大都兩股顫顫,滿腦門汗的時候,圣人掃了殿內學子一眼,在幾個還算穩當的人身上掃過,突然笑出來。 “好了,不嚇唬你們,朕也不拘束你們,你們就此次治理洪災一事,寫一篇策論吧,所見所聞所思皆可?!?/br> 季弘遠:“……”這老頭兒肚子里壞水不少啊。 先把人嚇唬一溜夠,然后再給一個范圍特別廣的題目,光破題和思路就得為難死一大批人。 季弘遠這會兒不敢再抬頭,龍椅上這位也把他給嚇著了,他摸摸自己的脖子,再不敢有啥其他心思,趕緊開始整理思路。 如果說只給一個方向,其實可以發揮的地方更多。 越是這種不限制,越是難以出彩,畢竟能寫想寫的太多,很難立刻找到一個吸引人的點進入正題。 他心想,得虧這十幾日自己沒日沒夜的努力……看話本子。 只用了不到兩刻鐘,等研好墨,季弘遠就想到該怎么寫了。 他先展開草稿紙,用草書在紙上飛速記著點,因為腦子轉得快,他也就顧不上旁的。 所以他沒發現,周圍的學子有多煎熬。 圣威難測,本來對上天子,大家心里就有畏懼,再讓圣人這樣一嚇唬,除了真正世家和高官家里出來的,誰都不免心有戚戚,怎么也受到了些影響。 再加上這破……咳咳這頗有特色的題目,大家抓心撓肝的,一時都想不到好的破題思路。 季弘遠坐得很考前,在這時候,不管是左右還是后面,都能看到有個人奮筆疾書,面色寧靜,一點也不緊張,大家都有點破防。 不是,你是不是人? 你這是破罐子破摔啊,還是真想好怎么寫了? 你能不能寫慢點?那手速快得讓人心里發慌。 季弘遠才不管多少幽怨朝著自己散發,整理好思路,大致寫過一遍后,他就不緊不慢在考卷上寫起來。 有過目不忘的本事在,季弘遠接收知識的速度真的不慢。 在與陸含玉成親之前,他受限于眼界和家境,可以學到的知識有限,文采自然不顯。 后來有胡程的藏書,還有他幾十年的經驗,季弘遠像一塊怎么都吸不夠水的海綿,飛速成長,肚子里的壞水兒也越來越多。 但胡程也不喜歡詩詞歌賦,他更喜歡實用些的東西,好些事情角度都比較刁鉆。 有啥樣的老師自然有啥樣的學生,這是季弘遠第一次會試落榜的最大緣由。 后來有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梁霏悉心教導,不說比得過大家族,可也飛快補上了季弘遠這塊短板,他現在寫東西已經很夠看了。 他沒有一上來就長篇大論,說什么大道理,反而將胡程和梁霏的優點結合起來,開頭用一個小故事另辟蹊徑。 “子聞前朝末年,江南西道有女二娘,總角之年,自幼閨中嬌寵,天真爛漫,然,患洪災家破人亡,與母陳氏相依為命……” 大致是講了個精彩的故事。 故事里說:前朝的時候也發過洪水,江南西道有個從小嬌生慣養,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女郎,因為洪水災害突然失去了家和阿爺,只能跟阿娘一起成為流民。 一路上兩人相依為命,經歷過諸如用貞cao換糧食的黑暗面,母親最終也另嫁他人。 寄人籬下的二娘被迫成長,見識到了人間的辛酸苦辣,自己也慢慢長大,成為了阿娘,日子很艱難,差點過不下去。 然后改朝換代,成了阿奶的二娘又一次遭遇洪災。 在她絕望的時候,朝廷迅速接手,解決問題,除了因為身子太弱而去世的孫子孫女,家里人都活下來了,也沒有成為流民。 他用前五百字描述完這個故事。 故事里面有前朝末年時候的朝廷不作為,官員腐朽貪污,民不聊生,也有本朝如何治理洪災,老百姓們如何看待朝廷,又是多么幸福的安居樂業。 后面他又用了五百個字總結,自己讀過的書里言之有道的治洪方法,以及自己覺得還有何可以改進的地方。 可以說季弘遠用一種有趣又新鮮的方法,將圣人要求的所見所聞所思都寫了。 他還不動聲色通過故事,小小拍了一下圣人的馬屁。 考卷要呈給圣人看,他要思量如何讓辭藻更優美,文筆更簡練,意思更明確,更加言之有物,季弘遠徹底做到了忘我的境界。 也就不知道,他寫到一半的時候,已經關注他好一會兒的圣人溜達到他身邊站了好一會兒。 等回御座的時候,圣人雖然還面無表情,可眼神里是帶著笑意的。 旁人看不出來,在圣人身邊伺候的大伴,心里自然門清兒。 等圣人坐下后,其他學子們安心答題的時候,內侍將學子冊子捧到了圣人面前,好巧不巧掀開到季弘遠那一頁。 圣人看了后,什么都沒說。 學子名冊上的東西也就只是了了,想要知道季弘遠是否可造之材,還得后面讓人查查看。 這些季弘遠就不知道了,梁霏也沒跟他說,圣人將自己召過去問起季弘遠的事兒。 在長敬候府和姚家都不知道的情況下,季弘遠的所有消息就都呈現在了圣人的案頭。 “這小子朕喜歡?!笔ト丝赐旰?,笑了好半天,沖著梁霏調侃,“這無恥勁兒,朕瞧著眼熟?!?/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