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頁
聞言,李禎小小地嘆了口氣,露出了羨慕的表情。 他向來都是一個人上課,也沒有同窗什么的,皇爺爺雖然疼他,但也沒有給皇孫找伴讀的,他也好想有一起上課的同伴啊…… 想到這里,他又問道:“那沈先生會在休沐的時候給你們上課嗎?” 沈玨聞言便點了點頭。 “那你師弟今兒怎么沒來?” 問完這句話李禎就反應過來了,還能因為什么,定然是因為自己了,不由得有幾分不好意思。 又道:“其實也不用你師弟特意回避的……下次我跟沈先生說一聲吧?!?/br> 因為剛要過來而不小心聽到了這句話的沈伯文:…… 還有下次? 離宮的時間過得顯然很快,李禎只覺得自己還沒跟新認識的小伙伴說上多久的話,身邊伺候的內侍就過來提醒他:“殿下,到回宮的時辰了?!?/br> 即便再不情不愿,也只能依依不舍地告別沈家人,坐進了回東宮的馬車中。 待到送走皇長孫,沈家人回到宅子中,都不由自主地松了口氣。 沈伯文亦是。 雖然皇長孫來訪,在旁人看來是一件能在面上增添光彩的事,只是接待起來,也極為費心費力,若是多來這么幾次,怕沈老爺子和沈老太太受不了。 反觀自家玨哥兒,同皇長孫相處了那么一陣子,臨走時反倒兩個人還結了幾分友情的樣子。 午后時分,吳家的下人按時將吳和仁送到沈家。 因著皇太孫早上要來,沈伯文便提前讓唐闊去了一趟吳家,告知這件事,并將授課時間改為下午。 聽得吳大老爺和吳大太太滿是佩服。 吳大太太不由得在心里想,沈先生竟然這么有本事,還能給皇長孫授課,那自家孩子也是沈先生的弟子,這換算下來,豈不是也能算是皇長孫的師兄弟了?以后要是有機會,自家和仁說不定也能見到皇長孫呢! 這趟京都,可真是來對了! 不過這番話她也就是在心里想想,沒敢說出來,畢竟不敢將皇家人放在嘴上。 吳和仁同樣對皇長孫很好奇,不過剛過來,還要先聽先生授課,不敢走神,只好將心里的好奇先按捺住。 沈伯文平日里也會關注兒子在書院中的學業進展,自然也不會忽略吳和仁這個弟子的,因而很清楚他們都學到了哪里。 而至于他們上一回旬考的成績,也已經出來了。 都能成功地升到乙院去。 這倒是讓他們在丙院的同學們都頗感意外,畢竟丙院才是他們這么大年紀的學生們聚集的地方,沒想到這兩個新來的同學,上了一段的課,就能通過旬考升去乙院了。 乙院之中的學生,大部分都要比他們倆大上幾歲,平均在十三歲左右,而到了甲院之后,便能去參加童子試,去試一試水了。 也正是因為如此,沈伯文才能確定自己的教學水平沒有下滑,依舊卓有成效。 待到玨哥兒與吳和仁都在自己的位置上坐好,沈伯文沒有講新的內容,反而問起了他們關于舊知識的問題,以此來確認他們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如何。 沈玨每個都回答了上來,吳和仁雖然在某兩個問題上有點磕絆,但最終也還是順利答了出來。 沈伯文笑了笑,滿意地點了點頭,隨即便開始授課。 授課的自然也不是新內容,事實上,他很少給他們兩個往前講,講授超出書院先生教學進度的東西,因為他很明白,像這么大的孩子,自制力就算有,也相當有限,自家玨哥兒還好,但像是吳和仁,若是自己給他在這邊講授了超出進度的東西,他聽懂了,隨即到了書院之中,大概率不會安心聽課。 畢竟他會這么想: 這些我都會了,當然沒必要再聽一遍了。 從而就會導致他在書院聽課不認真,在課上開小差,做自己想做的事,由此養成不專心聽課的壞習慣。 所以沈伯文并不會往前給他們授課,講新的知識,他只會拓展他們現學知識的寬度,廣度,厚度,以及深度,讓他們對先前學的東西了解更深,有更多的感悟,不圖學得快,但求他們學得扎扎實實,一步一個腳印。 他們兩個雖然聰慧,但畢竟不是什么天才,因而努力才是他們更重要的東西。 上課的過程與他給皇長孫講課時并沒有什么不同,旁征博引,時不時地說幾個小故事,引起他們的興趣,或是增加互動,又或是給他們自己思考和討論的時間,有時候還會讓他們各自占據一個觀點,來進行辯論。 總之,吳和仁每次都覺得,上自家老師的課,完全不覺得無聊,反之還很有意思,上課的時間也過得好快,不一會兒半個時辰就過去了。 沈玨也是這么覺得的。 上完這一堂課,沈伯文便讓他們休息一會兒,一刻之后再上后一堂課。 畢竟有張有弛嘛。 在他離開書房之后,吳和仁立馬開始同沈玨打聽起關于皇長孫的事來,也不為別的,就是單純的好奇,比如是不是看著就讓人覺得身份不一般,有一種皇室中人獨有的氣質,是不是特別聰明,一看就跟平常人不一樣。 問題層出不窮,整得沈玨一個頭兩個大。 不由得按住他興奮的手,無奈地開口道:“也沒你想的那么夸張,看起來除了出身富貴些,跟我們也沒什么太大的區別?!?/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