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頁
說罷,便端起一半碗筷去了廚房。 不多不少,她分的剛剛好,絕對不讓三嫂少拿一個碗,一根筷子。 回頭要是讓娘知道了,說自己小心眼兒也罷了,她就是看不慣三嫂那個干活偷懶的樣子。 大嫂好不容易走了,自己可不會慣著她。 沈蘇在心里都打算好了,要是她偷懶,自己就去找娘告狀,反正自己才是娘的親閨女,才不怕她呢。 幸虧王氏不知道她這番打算,不然可得氣壞了。 好不容易收拾完,王氏回到房里,給自己倒了杯水喝,越想這段日子,越發懷念起了自己跟相公單獨在鎮上住的那個時候,頭頂上沒有婆婆壓著,中間也沒有妯娌和小姑,相公干著木匠的活兒,每天都能回家來,有什么家務活兒,順手就干了。 自己除了做做飯,縫縫衣裳,就不用干別的了。 娘家離得還近,經常能回去。 結果自從回了老家,這種好日子再也沒有了,不禁每天都要幫著嫂子們一塊兒洗碗做飯,還要去后院喂雞喂羊,還要打掃雞圈,那雞圈里頭的味道,臭的要死。 這家里,也就偶爾回來一趟,她還能裝裝樣子。 一想到這些,她心里的委屈就不打一處來。相公今天又去臨縣了,他們在那邊接了一筆單子,她內心苦悶,小妹只跟大嫂關系好,自己想訴苦都找不到人,也不敢出去串門,怕被萬嬸子那些人看到。 沈蘇可不知道她三嫂心里頭還想了這么多呢,收拾完廚房,她把里面的東西一個個都放好,該蓋好的也都蓋上,最后出來的時候也沒忘了鎖上門,以防有外頭的老鼠溜進去。 回自己房間的路上還碰到了他們家那只經常不在的貓。 想到大哥之前還跟自己抱怨,說都不知道到底是不是他們家的貓了,成天成天不著家。 沈蘇想到這兒,笑瞇瞇地蹲下,對這只橘貓招了招手,輕聲招呼道:“咪咪,過來?!?/br> 這只貓一聽到她的聲音,原本還是趴著曬太陽的姿勢,慢吞吞的變成了站立,沈蘇又叫了它一聲,貓兒才慢慢踱步過去,頭在她腿上蹭了蹭。 沈蘇如愿以償地擼到了貓,索性將它抱了起來,抱在懷里往自個兒屋里去。 貓兒也不反抗,甚至還懶洋洋地打了個哈欠,隨即又閉上了眼睛。 另一頭,縣上的店里。 店里的賬目交接的很快,趙氏其實做事兒還是干凈利落的,尤其是上了心的時候。 這家店她就很上心。 跟大嫂交接完賬目,沈仲康就帶著趙氏和兩個兒子回家去了,沈伯文原本想留他們用完晚飯再回去,但想到路上還要花費的時間,若是那樣回去的時候就太晚了,只好作罷。 老二兩口子回去的時候,正趕上家里準備做晚飯,本來趙氏還想歇會兒,就被老太太趕鴨子上架地攆到廚房去了,好久沒見過婆婆了,結果這一回來,從前被婆婆支配的感覺又來了,趙氏即便滿心的不情愿,也只能老老實實地去廚房里忙活。 在廚房沒瞧見王氏,跟沈蘇一打聽,她就氣不打一處來。 怎么著?老娘趕路回來還沒歇口氣呢就得給這一大家子做飯,你這個在家里的人還不干活。 趙氏可不像周如玉那樣慣著王氏,立馬去他們屋里把王氏叫了出來,拉著到了廚房一塊兒干活,她性子潑辣,脾氣也沒多好,王氏碰上了她,反倒像碰見了克星,也不知道是不是昨日沈叔常的話起了作用,還是自己想開了,竟然老老實實干了不少活兒。 這番表現倒是把沈蘇給驚訝到了。 趙氏畢竟在店里干了那么久,論做飯的手藝,雖然還比不上她大嫂,但是味道也算不錯了,要不然店就該倒閉了,也算是及時拯救了家里人的胃口。 一頓飯大家都吃的心滿意足,用完飯之后,老爺子開了口,讓他們回頭都來正房,他有事兒要說。 說罷就回了屋子。 待到一大家子人都聚在正屋之后,老爺子和老太太坐在上頭,老太太懷里還摟著沈玨,沈蘇坐在他們旁邊,其他人各自拿了凳子坐在下面。 老爺子清了清嗓子,言簡意賅地把關于那間店的的事說了說:“是這樣的,咱們家在縣上的那家食肆,我準備回頭就去掛在你們大哥名下,舉人不用納稅,這你們應該知道吧?” 趙氏這次倒是沒有冒冒失失地開口,她管過店,確實覺得這店還是掛在大哥名下是最好的,畢竟每年要交的稅,也是好大一筆支出了,只不過她沒開口的原因,卻是覺得老爺子還有什么后話沒說完。 果不其然,老爺子說罷又繼續道:“至于食肆以后,原本我打算的是,還是你們輪著過去照看,食肆的收益就我跟你娘占四成,你們其他三房各占兩成,不過你們大哥說了,他能讀書,都靠家里供養,所以他的兩成,就不要了,留給你們分?!?/br> 其實長子還跟他說,他們大房不要家里的產業,也是為了家中和睦。 至于為什么沒說給小閨女的一成,老兩口商量過了以后,是打算私底下再跟她說,怕她幾個嫂子聽了對她不滿,回頭又跑過去跟出了嫁的兩個jiejie說,那兩個閨女不計較也就罷了,要是計較了,就不好辦了。 他這話音剛落,沈叔常就按捺不住先開了口,直言道:“爹,我們三房對食肆也沒做什么貢獻,分食肆的收益不合適,這兩成,我們也不要了?!?/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