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有人認出了那盞琴:“涎玉風雷琴!可那人是誰?” 有女修士回答他:“是夜見城宗主之子!許遣興!” 或許是女修士的聲音太過明顯,許無涯轉過頭,百姓們立即見到了這位夜見城之子的模樣,人群傳來小聲驚呼,緊接著一枝鮮花被高高拋到觀潮閣的平臺上,好巧不巧,落到了許無涯身側。 許無涯伸手拾起那枝含苞欲放的花枝,沖著人群微笑示意。他也認出了那些混雜在人群中的女修士,婀娜多姿,身負劍器,是孫凌風特意安插在人潮中的舞修。 隨后,密密麻麻的花枝被拋到了觀潮閣上。 鎮海古塔前,白仲景原本坐在琴臺中,忽聞隊伍那頭傳來喧嘩聲,遲遲不見觀潮閣抵達古塔,他心中焦急,面上不顯,只招呼捧琴修士:“去,問問那面怎么了!我就說不要名不見經傳的小兒來主持海祭,這下好了,出亂子了!” 修士匆匆前去打聽,面色古怪地回來:“長老,說是代理宗主接了一枝花,百姓們一時興奮,紛紛拋花給他,所以喧鬧不止?!?/br> 白仲景的罵聲卡在了喉嚨間,嘖了一聲,不耐煩地自言自語:“還真是夜見城的兒子,和他爹一樣招人……去去去!看什么看,回你自己位去!” “長老,那還奏樂嗎?” 白仲景手掌已經按到了琴弦上,氣得瞪他一眼:“祭海不奏樂,你想被逐出云頂仙宮嗎!” 惱怒歸惱怒,當白仲景撫上琴弦時,他渾身氣質陡然一改,突然之間,錚的一聲急響,琴聲殺入群鼓聲中。 好似亂石當中,一襲白浪猛然穿入其中。四下里恢復寂靜,皓日當空,海沸江翻。 觀潮閣行至鎮海古塔前停住。 許無涯也聽到了白仲景的琴音,于是朝他微微點頭示意,隨后抱著琴站起身,身上的花枝簌簌而落。 他來到鎮海古塔前,將古琴交給捧琴修士,點燃古塔前擺放的一只大鼎。 點燃薪火時,眾人遲遲等不到鳴鐘聲。 白仲景在cao琴之時,瞇著眼瞥了他一眼。 云頂仙宮六位長老,分別掌管祭海典禮的鳴鐘、擊鼓、吹笙、cao琴、鼓瑟、奏排簫,如今只有負責cao琴的白仲景與擊鼓的溫閑舟兩位長老支持許無涯,所以遲遲未等到典禮的鳴鐘聲。 人群傳來私語,議論紛紛。 許無涯立在大鼎前面不改色,不動如山。 突然,從遙遠的地方,傳來一聲深沉的聲響! 古樸的鐘聲回蕩在滄海間—— 有人驚詫道:“這是!雨花寺的鐘聲!” 許無涯抬頭,見人潮向兩側分開,一群身穿袈裟的佛修雙手合十而來,因為從人海中來,他們身后沒有天門峽谷那般璀璨的金蓮足印。 在諸位佛修的最前方,是與許無涯有著一面之緣的玄生大師。他額心的蓮花禪意散發著淺金色的光芒。 百姓們一見佛子,便虔誠地合攏雙手,朝玄生行禮,熱情招呼對方。 “大師!您也來參加今年的海祭!” 玄生朝他點頭,和睦地說:“小僧的友人是此次海祭的主持,小僧特意前來觀摩典禮。阿彌陀佛?!?/br> 諸位佛修同他一道豎起掌,手中捻著一串佛珠,當阿彌陀佛念出,從雨花寺的方向又傳來一聲洪亮的鐘鳴,超然世外。 玄生道:“此鐘聲,為雨花寺鐘鳴,為云頂仙宮前任宗主夜見城修士而鳴?!?/br> 緊接著,第二聲古剎鐘鳴回響。 東海之上,濁浪滔天,響如洪雷。 “此鐘聲,是為新任宗主許無涯而鳴?!?/br> 雨花寺距離云頂仙宮十余里路,那鐘鳴竟然能從十里之外傳到海祭典禮的會場,想來鳴鐘之人實力不容小覷! 禮官修士立即催促許無涯:“宗主,請繼續祭海?!?/br> 修士捧來一卷東海圖志,許無涯逐一念完,準備的貢品也由修士們依次捧到觀潮閣上。待觀潮閣全部擺滿貢品,舞修們從岸上一躍而下,足尖凝聚著乳白色的靈力,踏著浪花而行。 人群傳來叫好聲,緊接著是喧天的掌聲。 舞修們在層疊的浪花間如同一尾尾矯捷的游魚,飛揚的淺藍色披帛好似魚身上透明的魚鰭,她們特意在面頰上勾勒出魚鱗的紋樣,又在云鬢中插上珊瑚打造的龍角,扮作傳聞中的東海神仙。? 鎮海古塔上云鈴聲聲,在人群中,又響起了琵琶與二胡的聲音。 “這是?” “是靈泉制琴的人!” “哪是什么?” “這你有所不知,樂修使用的樂器,可能會是名器。但是大部分樂 器都是尋常樂器,它們都出自老字號靈泉制琴!而靈泉制琴的人均是不能修煉的普通百姓,他們皆是一群懂琴、愛琴的人?!?/br> 與此同時,還有一道蒼涼的洞簫聲融入古曲中。 晨鐘暮鼓,洞簫和之。滄海橫流。 許無涯卻忍不住揚起唇角,禮官小聲詢問他:“宗主,為何發笑?” 許無涯道:“我只是覺得這簫聲十分熟悉?!?/br> 熟悉到,他直接猜出是誰在演奏,于是在萬千聲樂中,從容不迫地登上觀潮閣,走向東海祭臺。 浪潮拍打在觀潮閣的三面欄桿上,激起高高的浪花。 與此同時,在海岸另一面的畫舫上,葉長岐正坐在船舷邊,眺望觀潮閣上的許無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