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嫡女打臉日常 第117節
這要是審問出都是從哪家弄回來的東西、給人送回去,豈不是一份天大的人情? 嘖嘖,這偷兒眼光著實不錯,這七八件東西,有白玉雕件、玉碗、名家字畫、上等的端硯、上好的田黃石印章,尤其還有一個制作精致無比的玉枕,可全都是難得一見的珍品??! 這幾件東西,還真不是尋常人家能有的,誰家丟了這么些東西,還不得心疼死啊。 這份人情可真值大發咯! 這小偷知道自己倒了霉,一番審訊下來,用不著動刑便將什么都招認了,東西都是從戶部尚書張大人府上偷來的。 戶部尚書可是肥缺,張大人更是高風亮節、平易近人、公正嚴明的好官,為朝中眾臣所敬仰,得知這些東西竟然是從張大人府上偷來的,知府大人和左右副手、師爺簡直要樂開了花。 平日里可難得跟張大人搭上關系,這可是天大的好機會啊。 然而,就在他們檢查這幾件東西是否有所損毀,準備另外尋木盒墊上絲絨好好的整理好再給張大人送回去時,終于發現了不對勁。 這、這、這——這不得了??!要了老命??! 這幾件東西當中,這玉枕最為貴重,再不懂的人一看便是有銀子也無處買的好東西,于是眾人少不得要好好的仔細看看、欣賞欣賞。 這一欣賞,老天爺佛祖菩薩王母娘娘!不得了了! 這玉枕上分明赫然便有皇家的印記,并且......還有頤和長公主的印記??! 幾人都是在京城中混過多年的官員了,許多圈子里的事情沒有親眼見過也絕對聽過的。 比如大家想起來了,當年、當年西南番邦小國曾經向皇上進貢了一只精美絕倫的玉枕作為貢品,據說這玉枕枕著冬暖夏涼,并且還可以改善睡眠質量。 那時候頤和長公主的駙馬剛剛去世沒多久,長公主大病一場整夜整夜失眠睡不好,皇上特意賞賜了那只玉枕給長公主表示安慰與關心,當時好多臣子們都還夸贊皇上仁愛手足,心腸慈悲,乃萬民之福來著。 因此此事一度傳遍京城、甚至還可能廣傳天下,一度傳為佳話,京城中人,誰人不知?? 那么問題來了,這樣的極品好東西,況且又承載了皇上對頤和長公主的手足關切之情,必定是長公主十分珍重看重的東西,怎、怎么會、跑到戶部尚書府上去? 并且這小偷還是從戶部尚書的書房床榻上偷來的?太驚悚了! 這天底下,絕對不可能有第二只這么貴重珍稀的玉枕,就算有,也不可能也有皇家與長公主的印記啊。 第374章 天??!這是要了老命??! 假如這一只就是頤和長公主的那一只,那么,頤和長公主這么貴重的東西不見了竟然也不找、不吭聲的嗎? 最牛逼的就是戶部尚書張大人了,這上邊這么顯眼的皇家印記和頤和長公主的印記你認不出來? 竟然自己就放在書房的床榻上當枕頭用?? 這、這、這是什么神奇的事兒呀! 大家都是成年人了,都是經過事兒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在努力的做出一副“我什么也不知道”、“我什么也沒看出來”的茫然樣,但是,心都在顫抖! 哦老天!頤和長公主竟然和戶部尚書張大人......他們兩個竟然、竟然...... 天??!這是要了老命??! 這小偷的包袱當街散落,九城兵馬司的兵丁們、圍觀路人全都看見了這只玉枕,并且九城兵馬司的人將小偷和包袱交過來的時候還特意提了一句包袱里有一只看起來十分珍貴的玉枕,讓他們小心點兒千萬別弄壞了。 這種偷竊的案子通常都是允許百姓們圍觀、公開審訊的,為的也是起敲打敲打、警告警告的作用,讓大家引以為戒,不要干這種事兒。 所以,之前大堂上審案的時候,公堂外邊圍觀的百姓們全都看了個遍。 大家都知道了這小偷是從戶部尚書張大人府上偷了東西,順便連那幾件東西作為“贓物”當時也在公堂之上展示過,那玉枕無疑也是最抓人眼球的。 好些百姓可是驚嘆不已,嘰嘰喳喳的議論討論著...... 綜上這些,意思就是——捂不住了! 這件事根本就不可能捂得??! 畢竟玉枕的事情朝中官員、權貴們都知道,只要一聯想,什么想不出來? 更更要命的是,這玉枕——能這么給張大人送去嗎? 這么送去真的不是打張大人的臉嗎? 幾個人面面相覷,最后望著順天府伊,不言而喻:大人,您看看這事兒怎么辦??? 順天府伊不等他們露出什么“大家都懂的!”的表情來,趕緊咳了咳,義憤填膺的冷聲道:“這盜賊著實大膽,竟偷盜了如此之多貴重之物,也不知有無前科、從前有沒有做過什么更嚴重的大案子!絕對不可掉以輕心!咱們順天府人力有限、能力有限,本官以為,應當將這盜賊連同贓物送往大理寺,讓大理寺再好好的調查調查,你們以為呢?” “如此甚好!大人英明??!” “理當如此,大理寺可比咱們順天府強多了,相信他們一定會徹查個水落石出,為民除害的?!?/br> “不錯不錯,既如此事不宜遲,這就將人送過去吧?!?/br> “......” 眾人松了口氣,紛紛表示附和,當下便將贓物連帶著這小偷打包送往大理寺。 然后,順天府伊便帶著手底下管事的出城查案去了。 擺明了將燙手山芋送出去之后那是絕對避著躲著不肯再沾染的。 將人送走之后,暫時落得了輕松的順天府伊眾人忍不住想象力大開,無不在心里嘖嘖感慨的八卦起來。 第375章 看不起誰 真是沒想到??!張大人看起來一本正經的,居然竟這般厲害,竟連頤和長公主給暗中勾搭上了,還讓長公主將這么貴重的東西送給他,好手段、好手段呀! 哎,要光說好手段這也不對,張大人長得也英俊,人家有這本錢啊...... 總而言之還是叫人不得不承認:了不得、了不得??!想不到,真是想不到呢...... 且說大理寺,一向來是辦理要案、重案之地,但凡是從順天府或者刑部轉過來的案子,那必定都是非同小可的。 因此,順天府這邊將案子一轉過來,立刻引得大理寺上下重視緊張起來。 結果一審......這怎么回事?這特么就是個盜竊案??! 大理寺卿、少卿、寺丞等眾人面面相覷,臉上極為難看。 心說順天府伊怎么回事?秦老頭嫌脖子上的腦袋腔子長得太牢靠了故意拿人開涮呢? 這種算個屁的案子也有臉往大理寺送? 看不起誰? 但是,眾人再一想,再給順天府伊十個膽子,他也絕對不敢拿大理寺開涮,這里頭一定另有蹊蹺。 那玉枕實在是太惹眼的存在了,想讓人不注意都難,很快,大理寺少卿盯著那玉枕便變色“??!”的驚叫了起來。 其他人紛紛朝他看去,心急的忙道:“你可是發現了什么?” 就說呢,原來真的另有蹊蹺??! 大理寺少卿張了張嘴,沒敢說,指著那玉枕。 眾人齊刷刷看向那玉枕,先前還有些疑惑,接著便一個一個的變了臉色或者驚叫了起來...... 眾人面面相覷...... 誰都不是傻子??!這下子,還有什么不明白的? “順天府!呵,順天府!”大理寺卿等眾人活撕了順天府尹的心思都有了,那混賬玩意兒這是禍水東引、把燙手山芋往他們手里扔啊。 然而此事牽扯頤和長公主,畢竟長公主的身份擺在這里,說這案子是“重案”、“要案”也沒有錯。 順天府伊太狡猾,但大理寺還真不得不捏著鼻子給認了。 這件事哪里還瞞得??? 且不說經了這么多道手,根本瞞不住,再說蕭景裕,他怎么可能允許這件事被瞞著? 案子在順天府公審、再移交大理寺的時候,流言便已經慢慢的散播開了。 等從大理寺捂不住的時候,基本上京城上層社會該知道的都知道了。 這玉枕乃天耀帝所賜,大理寺卿哪里敢怠慢?只得硬著頭皮稟報天耀帝。 至于會不會得罪頤和長公主和戶部尚書張大人——大理寺卿冷笑,還戶部尚書呢,這事兒之后,戶部尚書不砍頭就算好的了!至于長公主,也必定失寵,他有什么可怕的? 大理寺秉公辦案而已,這案子是從順天府轉過來的,他能不接、能不辦嗎? 他所作所為,處處合理。 天耀帝果然怒不可遏! 且說張濂聽到些風聲,大吃一驚趕忙回府匆匆直奔書房,結果真的發現那玉枕不見了,心涼了半截,抬手就狠狠打了自己兩記耳光,悔不當初呀! 第376章 所以......他干了件蠢事 回想當初,他與左都御史沈行知同科,兩人同樣學識淵博、見識不俗,少不得一見如故。 但他無論哪一方面都略遜一籌,心下不知不覺起了比較之意,并且多有不服。 后來他無意中發現,頤和長公主竟主動追求沈行知,更是又妒又恨。 誰知沈行知在頤和長公主才剛露出這意思、似乎還有拿捏著身份暗示他去追求她的時候,立刻非常果斷的假裝什么都不知道,然后申請離京去做地方官了。 沈行知是個極聰明的人,從來就沒想過娶公主,他有他的抱負,娶了公主便無法再參政,這絕對不是他想要的。 但被頤和長公主看上,倘若留在京城里就太危險了,萬一這層窗戶紙被捅破,他想不娶都沒辦法。 且他下意識的覺得,如果母親知道這件事,必定會高高興興的答應。 后來沈行知取了夫人容氏,頤和長公主又氣又恨,賭氣隨意挑了個駙馬嫁了,婚后夫妻不睦,駙馬有苦難言,只能借酒澆愁,落得個英年早逝的下場。 因為沈行知的關系,張濂下意識有意無意的少不得多關注頤和長公主些,不知不覺卻是被她給迷住了。 就這么一來二去的,兩人便勾搭在了一起。 張濂總覺得頤和長公主即便跟自己在一起了,心里也仍然無法忘懷沈行知,少不得多有吃醋。 所以......他干了件蠢事! 頤和長公主非常喜歡天耀帝賜的那只珍貴玉枕,張濂固執的跟頤和長公主討要,為的就是證明自己在長公主心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