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金巷 第151節
蔣嬌嬌驀地愣住。 她張了張嘴,想說什么,卻又不知應該說些什么。 皇帝御駕親征是大事,不管成與不成,這第一個諫言的人都注定了要承擔這份責任。 蔣嬌嬌不懂分析時局,也不知道其他人是怎么想的,但她相信謝暎有必須這么做的理由。 只是她也很難不擔心。 蔣嬌嬌想到還在前線抗敵的兄長,更是忍不住紅了眼圈。 謝暎伸出手,輕撫過妻子的眼角,捧著她的臉,語重心長地說道:“國難當頭,我們都不能置身其外。嬌嬌,我雖不能去上陣殺敵,但也想為大盛江山做些力所能及之事,我想護住照金巷,護住我們的家,護住那些親人朋友,護住你還有珩兒?!?/br> 蔣嬌嬌忍著淚點了點頭。 “我明白,你和大哥哥是一樣的人?!彼f,“我曉得的,若是大盛沒有了,那就是我們都沒有了?!?/br> “嫂嫂能支持大哥哥,我也能支持你?!?/br> “你放心去諫言吧,”蔣嬌嬌吸了吸鼻子,滿目水光地望著他,“你是在做對的事,我和家里人都會站在你這邊?!?/br> 謝暎想對她笑笑,卻不由自主地熱了眼眶。 他動情地將她擁入了懷里,心緒難平地說道:“嬌嬌,若真的有來世,下輩子你也在照金巷等著我,好不好?” 蔣嬌嬌抬手緊緊回抱住他,一邊重重點頭,一邊帶著哭腔應了聲“嗯”,說道:“我生生世世都等著你?!?/br> “請你吃豬?!彼煅实卣f。 謝暎破淚而笑,偏過臉在她額角親了一下。 “好,我來吃豬?!彼缡禽p聲應道。 桃蹊巷,陶宅。 陶宜打開剛剛拿到手里的信報,上面只有短短兩句話,然而他目光掃過,卻倏然頓住。 蔣黎陪在他身邊,見丈夫神色不對,忙問道:“怎么了?” 過了半晌,陶宜才像是從不敢置信的恍惚中回過了神。 “務青他……沒了?!彼恢约菏侨绾伟堰@兩個字從唇齒間擠出來的,只是話音方落,便驟然掉下淚來。 蔣黎大震。 陶宜口中的務青便是太原府府判,他大哥哥的獨子——陶思臻。 她立刻拿過信報迅速看了一遍,才知原來陶思臻是在親自去組織民兵布防的時候中了北丹人的埋伏,弩丨箭穿心,當場便沒了命。 蔣黎雖然沒有見過他,但乍然得知這個噩耗,亦不由感到難受和惋惜。 她更忍不住擔心陶宜。 蔣黎輕輕為丈夫抹去臉上淚痕,伸手抱住了他,語氣安慰而肯定地說道:“你們都沒有錯?!?/br> 抗敵有什么錯呢?陶思臻是為大盛江山和大盛百姓而亡的,他從未畏懼過,死得其所。 她不希望陶宜因此而自責,甚至去懷疑他們叔侄主戰的立場。 “三郎,”她說,“太原府若沒有務青這樣的人,只怕撐不到今日。你和他,還有善之,都是為了我們所有人的安寧?!?/br> “他雖不在了,但你還要為了你們共同的心愿走下去?!?/br> 陶宜沒有說什么,只是無聲地抬起手回抱著妻子,視線落在那張放在桌上的信箋,良久,目光愈發堅定。 …… 陶思臻的死訊很快就傳遍了朝野上下。 然而其他人還沒有來得及對三司使陶宜多表達幾分慰問之意,很快就又被另一個消息給震驚了。 記注官謝暎竟上奏恭請皇帝御駕親征。 滿朝嘩然。 不僅主和派堅決反對,就連部分主戰派也認為風險太大,萬萬不可。 國君畢竟是國君,而且皇帝已年近六旬,身體又一貫文弱,萬一路上折騰出個好歹怎么辦? 太子對此亦有顧慮。故而他雖贊成謝暎奏中所提需激勵前線兵民的說法,但卻表示自己愿意以儲君身份前往。 這時,陶宜站了出來。 “太子殿下雖有此忠君勇武之心,然與北丹皇帝親率二十萬大軍作戰相比,恐反而令我軍和百姓生出相形見絀之感?!彼D了頓,又續道,“此戰若不勝,是太子殿下之誤;若勝了,亦是太子殿下之誤?!?/br> 太子愣了愣。 就連皇帝和景旭、魯墘等人也感到有些錯愕。 而謝暎已迅速接過了話,說道:“儲君便是儲君,國君仍在,何以越俎代庖?” 太子聞言,心中微驚,意識到這是兩人在提醒自己,于是旋即閉口不言,轉而朝著身為一國之君的父親恭敬地行了一禮。 其他人也紛紛反應了過來,那些出于各種心思原本想要支持太子代往前線的朝臣此時也只好又繞了回去,一味勸說御駕親征是大事,不可貿然赴險,還拿出了前朝君王好戰,動輒御駕出征,結果積弊至于亡國的例子。 甚至還有人懷疑陶宜是因侄兒的死,所以報仇心切。 但贊成皇帝御駕親征的人也開始站了出來,其中包括同樣主張積極抵抗的末相楊濤。 身為殿中侍御史的沈約此時也在朝堂上,他從始至終沒有言語。 看著站在人前的陶宜和謝暎,他心中如有驚濤駭浪,又有五味雜陳。 明明不過數步之距,他卻第一次覺得,自己好像離得很遠。 這日的早朝上并沒有議出來什么結果。 所有人都看得出來,皇帝傾向于議和,更不愿意親身往前線督戰。只不過他又素來重視朝臣們的意見,而且對于目前的情況也拿不準會如何發展,所以便顯得有些舉棋不定。 散朝之后,魯墘找到了陶宜。 “若谷,我很不明白你?!彼欀?,顯得有些無奈,有些失望,又有些語重心長,“你侄兒的不幸,我也很難過,但你難道不是更該因此明白和平的重要么?這場仗繼續打下去對大盛江山,對我們,對百姓,都沒有好處?!?/br> “你不該附和謝無晦請官家御駕親征?!濒攭壵f道。 陶宜看著他,少頃,忽然向對方端端行了一禮。 魯墘微怔。 “這些年我一路走來,多得相公提攜?!碧找碎_口時的語氣很平靜,也很誠懇,“在我心里,其實一直是拿您當作老師看待的?!?/br> “我從來都不希望你我之間有意見相左的一日,所以盡管有時我并不認同您對待新派的方法,但也未說過什么?!?/br> “可是北丹來犯,國難當頭。無論新策舊政,都避不了他國鐵蹄,也躲不過沙場埋骨?!彼f,“若已無國無家無民,我們做再多,又能造福于誰?我走到今天,并非單單為了自己的前程和陶氏一族榮光?!?/br> “務青也不是?!?/br> 陶宜頓了頓,方續道:“在這件事上,我與相公的意見實難相合,還請相公明白,過往情誼仍在,只是彼此各有堅持?!?/br> 魯墘看著他,神色復雜,沒有言語。 而陶宜也不再多說,只徑直向著對方又再一禮,便從容轉身離去。 良久,魯墘抬眸望向陰翳的天際,淡淡彎了彎唇角,感慨道:“都這么大的人了,還倔的像個少年?!?/br> “我們求和,也是為了有國有家,有民??!”他如是輕嘆道。 接下來的日子,邊報仍頻傳。 好消息是,北丹大軍沒能攻下定、保、冀、瀛四州,也未克太原,意圖包圍夾擊之勢終不成。 然隨后而來的壞消息是:北丹并未因攻城不順而士氣受挫,反憑其鐵騎之迅捷勇猛,不惜繞后一路縱深,將大盛諸路援軍甩在了身后,攻破河北東路的德清軍,現已兵圍金州。 而金州若破,汴京便不保。 樞密使提出建議,請皇帝避往成都。 魯墘也贊同遷都南下,但這一次景旭卻基于新政實施的考慮,表示了反對。 堅持抗敵的還有太子和末相、陶宜等人,也包括謝暎。 朝上再一次為遷都和親征的選擇爭執不休。 風聲難擋,“汴京將失,官家有意避往成都”的消息就這樣傳到了民間。 第159章 打算 蔣世澤匆匆回到家里的第一件事,就是和母親還有妻子商量之后的打算。 “京城若失,家中財資守不住事小,我只擔心人保不住?!笔Y世澤覺得這一回是他這么多年來遇到最大的難關,讓他擔憂糾結不已,“妹夫是主戰的,也不知走不走,只他若留下,阿黎肯定也要陪著。暎哥兒是記注官,官家走便要把他帶上,嬌嬌也會跟著去成都?!?/br> 以如今的形勢,皇帝要避逃南下,根本不可能把大臣和京中財富都帶得走,必會分成幾批陸續離開。 更何況還得有人與北丹周旋,拖延時間。 蔣世澤只要想到家里人會因此分開,就感到頭疼且忐忑不安。 “我倒是不怕留下,正好也等等修哥兒的信兒,但我實在放心不下你們,我相信他們肯定也是這么想?!彼f著,朝母親看去,“娘,我打算變賣三分之二的產業,您和蓮華帶著女眷和財資,隨暎哥兒先走吧?倦哥兒年紀大些,就讓他陪著你們,倫哥兒還是跟著我,若是這關京城扛過去了,我再把你們接回來?!?/br> 金大娘子聞言立刻說道:“我不走?!?/br> 蔣世澤擔憂地向她看去。 “官人,”金大娘子認真地道,“我和你一起在京城等修哥兒回來?!?/br> “說不定修哥兒就直接隨軍班師去成都了呢?”蔣世澤試圖哄她。 蔣老太太卻忽道:“我也不走?!?/br> 蔣世澤更感無奈:“娘……” “你別勸了?!笔Y老太太抬抬手,說道,“我都一把年紀了,不想搞得這么狼狽,死在逃亡路上是死,死在家門口也是死,我不如站著等他們來?!?/br> “再說如今官家走不走都還未必,我們慌什么?”蔣老太太道,“你別忘了,我們家也是有多少眼睛盯著的,我們這樣急不可耐,就是在拖他們三個人的后腿!別人見我們家都急了,自己能不急么?若老百姓人人自危,都亂成了一鍋粥,這汴京不等北丹人來就先破了。太原守得住,四州守得住,怎地堂堂京城就不能守???!” “我老太婆就留在這兒了,陪著我女兒女婿,也陪著你這小子?!彼f,“至于蓮華——” 她看著兒媳,說道:“你們都還年輕,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若是暎哥兒和嬌嬌要跟著官家走,你們就隨行?!?/br> 蔣世澤眼中微澀。 金大娘子接過話道:“阿姑,您不讓官人勸您,那您也就別再勸我了。就讓南風帶康氏母子三人一起走吧?!?/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