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科舉文里的反派女配 第111節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重生嬌女:回府后她炸了大佬后院、少女心、照金巷、媚禍、成精后我在豪門當祖宗、重生嫡女打臉日常
在官場程晏已經就是一個神話了,二十歲中狀元,二十六歲就任部堂,三十歲更是正堂官,日后可能還會更進一步,程倦如今才十二歲,再過十年也不過二十二歲,就能超過其父,可見期許之高。 程倦連道不敢。 他小時候倒是并未覺得父親有多了不得,因為他爹時常不在家中,他更喜和娘一起,小時候發蒙也是娘教導的,但自從江寧岸邊見到那么多老百姓發自肺腑的感激,他方才知道他爹的不容易。 做官容易,做好官不容易,做一位能真正替老百姓辦事的好官就更不容易了。 這廂公爹帶著自己兒子炫耀,妙娘也沒閑著,她帶著龍鳳胎在街上整整逛了一天,麟哥兒欣喜道:“娘親,街上真的太熱鬧了,兒子要是常常能出來就好了,只可惜兒子要讀書進學?!?/br> 麟哥兒這孩子從小就知道什么是最重要的,妙娘揉了揉他的小腦袋:“日后你要出來,跟娘說一聲就是,娘再帶你出來?!?/br> “好,兒子先謝謝娘親了?!?/br> 馨姐兒則不同,程家女學滿六歲才能上,她今年才五歲多,還上不了,妙娘打算趁著這個空檔就帶女兒好好玩玩,有個美好的童年也很重要嘛! 母子三人走到一處點心鋪子,那里邊賣的綠豆糕內里裹著紅豆沙,沙油都透到外邊來了,足以見用料十足。妙娘見左右倆個小饞貓的模樣,和顧成家的會心一笑,讓伙計包了幾包,在馬車上就投喂給了二人。 “娘親,好好吃哦?!?/br> “嗯,好吃,你們就多吃一點。還有幾盒是帶回去給你爹爹和哥哥的?!?/br> 麟哥兒用完兩塊,喝了一口水,卻怎么也不肯再吃了,說太甜膩了,吃多了對牙齒不好。這倒不是妙娘教的,而是這孩子從小就很自律,若吃飽了,任憑你山珍海味放面前,他依舊不會多吃一口。 時人稱贊程晏長子程倦,說他是程家千里駒,又稱贊程晏次子為麒麟子,皆卓爾不凡。 倒是馨姐兒道:“若是容jiejie在這里就好了,她最喜歡吃綠豆糕了,但京中就沒有做的特別好的,要不然就是面多了,要不就是沙卡喉嚨,或者是糖霜滿布,反而沒了綠豆味兒?!?/br> 這容jiejie指的是林寒哲次女,是聶六娘在遼東任上所出,比馨姐兒大一歲,因為林家和程家比鄰而居,聶六娘也時常過來,馨姐兒和容姐兒關系很不錯。 妙娘就道:“山高水長,總有相見那一日,再者,等明年你去女學了,那里有不少同族姊妹,你就有伴兒了?!?/br> 程氏女學還是很有名的,她幾位表姐程雅謝霜甚至連魏令月都是出自女學,暫且不說人品,但才華俱是一等一的。 馨姐兒也憧憬道:“這倒比在京中好,女兒在京中只一個人隨甄先生讀書,如今有族中姐妹還有堂姐妹相伴,必定好玩?!?/br> 不說旁的,程時這一房,姑娘就極多,妙娘是兩個手指頭都算不過來,也怪道族里說二房是旱的旱死澇的澇死。 程晷那里顆粒無收,程時這一房隨著子女增多還不夠住,若非程晏他們回來,大范氏都有意和羅氏提起讓自家幾個孫女來陪陪羅氏還有長房的聶氏,這樣方才住的下。 攜帶兒女回家之時,程晏正在房內奮筆疾書,他年少時喜好呼朋引伴,最愿意結交朋友,為人非常四海,但現在過了而立之年,反而沉下心來做學問。 就比如現在程晏著一襲青衫,無任何紋飾,漿洗過數次,這只是妙娘當初為他做的,他倒不是因為是妙娘做的,而是因為這衣服漿洗數次,反而覺得服帖。這和當年妙娘看到的他完全不同,他那時最喜錦衣華服,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可謂是標準的權貴子弟,現在看著倒像是個久經洗煉的讀書人。 妙娘讓下人先帶孩子們下去,她則把綠豆糕悄悄放在程晏桌旁,在一旁歇息。 程晏頭也不抬的問:“今兒玩的如何?” 原來發現自己了啊,妙娘笑道:“當然好了,倆個小的吃了好些東西,還有買了不少小玩意,我還帶他們游湖,但沒游多久就回來了?!?/br> “這樣的生活也挺好,過些日子江寧最是暑熱,我欲打算去莊子上消暑,你待如何?” 妙娘撫掌而笑:“這當然好,說真的,我都厭煩用冰了,若有那等天然涼絲絲的地方,這對于我這樣苦夏的人而言就更好了?!?/br> 程晏這才放下筆,認真道:“你喜歡就好?!?/br> 他話音剛落下,外邊就有人說皇甫氏過來了,妙娘連忙出去會客,皇甫氏這些年倒是發胖了不少,只是眼圈發青,臉上有斑,她二十一歲才成婚,今年三十多,面皮雖然沒有皺紋,但是整個人看起來很沒精神。 “弟妹,怎么這個時候來了,可有什么事情?”妙娘望了望天,晚霞密布,紅云似火燒一般,這已經是傍晚時節了。 皇甫氏攏了攏身上的披帛,明明此時天氣已經開始熱了,妙娘都開始著單衣,但她依舊著這么些,看的出來很畏冷。 要么說生孩子對女子身體不好,皇甫氏也是連聲生了幾胎,程時雖然紅粉知己不少,但是在家也是辛勤耕耘,也因為如此,皇甫氏身體并不是很好。 只見她道:“二嫂,我是無事不登三寶殿?!?/br> “哦,是何事?”見她說的如此鄭重其事,妙娘不免也端正了態度。 只聽皇甫氏道:“你可知如今這族學是什么樣了?” 妙娘搖頭:“我久不回來,對家中一切都不熟識。但是我兩位弟弟當年都在此地讀過書,想必應該是不錯的?!?/br> 只聽皇甫氏譏誚的笑笑:“以前的確不錯,那個時候咱們江寧程家也算是人才輩出,如今卻是如商肆一般,還真是什么人都能進?!?/br> 妙娘是知曉皇甫氏的,她對程時怎么樣她不會管,尤其是這次程時再度落榜后,皇甫氏聞言不發一語,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 江寧族學以前要進來讀,除非是程家子孫,像安廷安玉這倆當時都是以外孫的身份才能在此附學,但聽聞也經過月考歲考,考的太不像話了,人家也不會留你。但后來安廷授業于京師白鹿書院,安玉很小也隨父赴任,之后就不大清楚了。 她想了想:“若是有賢良子弟,來我族學附學也不錯?!?/br> 程家族學雖然大體上供程家人讀書,但是若真的有賢才要附學,那對于程家而言也是好事。 “我也不是那等故步自封之人,若是真的有賢才我也就不說什么了,就怕不是賢才,反而還害了我們程家族中人。我是聽聞倦哥兒麟哥兒都要入族學,才好言相告?!被矢κ显捴杏性?。 妙娘正色:“還多謝弟妹提醒,只不過如今管族學的是宗房,弟妹既然有意見,跟宗房說也是一樣的?!?/br> 皇甫氏嘲諷笑笑,走了出去。 她娘家在京中,丈夫也在京中待考,皇甫氏當然也不是沒有聽說程時在京中胡鬧,甚至大房二房還助紂為虐,送錢給程時上青樓,他們身為兄弟,按私心藏jian輪而言,是根本沒想過讓程時學好,后來聽說還是妙娘勸動程時和士子們苦讀。 也因為如此,她才來好心跟妙娘提及此事。 她是打算再過一年,等公公身子好些了,再動身去京中。她的兒子不在這里讀書,這里的風氣如何,就和她無關了。 宗房 費氏正抽著水煙,水煙冒著咕嚕聲,她吸了一口,才覺得渾身舒坦,但同時又感嘆道:“當年若非是公公要過繼晏哥兒,如今哪里還要我cao這份閑心?!?/br> 費氏一共生了四子二女,曾經作為首輔兒媳,她的見識不一般,不管到哪里也是受到別人追捧的,沒想到臨老,她還要為孩子們cao心。 她幾個兒子中,也就過繼出去的程晏有大才,余者都是蔭官出身,這子又有子,孫又有孫,還得擺著舊日的排場,家中早已不是程晏祖父在的時候那樣了。 風還未吹,湖水已經微瀾。 宗房子弟們人人安享富貴榮華,卻不知道內里已經虛空,還有以前她們這種科舉名家投靠來的土地全被程晏要以身作則,退了回去,少了田畝收入,產業七成還要留給長子程暉,況且程暉子嗣多,人人都要讀書請名師,還在京中過活人情往來,程暉當年一個人在京一千兩都不夠,更何況是一大家子人。 這等巨資,還不是挖了東墻補西墻。 “老夫人,皇商家的吳太太送了紋銀兩千兩過來?!辟M氏的心腹丫頭讓人抬了箱子進來。 費氏笑道:“你去回話,就說她托我的事情成了,我們程家唯才是舉,不是那種只看門第的人?!?/br> 若非無奈,她怎么可能和商戶為伍。 這兩千兩銀子才剛到手,費氏又把前些日子她收的禮讓丫頭典當去,還多囑咐了一句:“死當,不要活當?!?/br> “老夫人,這可是您生辰旁人特地送來的,當初人都道您是禮部尚書的生母,方才送此稀世珍寶,可如今您……” 丫鬟想說的其實就是程晏現在辭官歸故里,這官場上向來都是人走茶涼,以后可遇不到這么好的斂財機會了。 地方官要巴結也是巴結熱灶,哪里還會再巴結這種已經辭官的官員,況且現在程晏本人回來了,他跟嗣父表現的更是親近。這費氏雖然可以在眾人不知曉的情況下混淆視聽,當然這種事情她干了也不止一兩年,但是現在正主回來了,費氏還得收斂些。 故而,現在把寶貝當了,以后還不知道有沒有呢。 總得給自己留條后路啊,尤其是老人家,什么最值錢,手里有錢的時候才最值錢,誰都想從你這里撈一點東西,可不得捧著你嗎? 費氏卻擺手:“讓你當你就當了,這些銀錢也不必拿回來給我,兌成銀票送去京中?!?/br> “是,老夫人?!?/br> 費氏看著心腹丫頭的背影,不禁搖頭,這個時候還有東西可以當才好,若連當的東西都沒了,那才叫慘,那說明宗房已經沒落了,日后要完全聽從于二房了。 那羅氏算什么,當年不過是一奶婆子的女兒,仗著皇家恩典,竟然還嫁入世家,此人看似波瀾不驚,其實內藏jian險。那羅氏手里嫁妝以及當年程添為官時,攢下的私房都不少,可晏哥兒他身上穿的什么,晏哥兒夫妻哪里有什么銀錢用。 想起來真是后悔,當年若是不過繼晏哥兒,她家晏哥兒哪里用的著過的那般。 同時,有晏哥兒在宗房,他幾個哥哥富貴也是指日可待。 哪比現在,過繼出去了,還得避嫌,程晏雖然偶有照拂,但到底不夠。 丈夫是個萬事不管,附庸風雅的,平日里一盆稀有蘭草,一盆嬌貴的牡丹搬去花房,再有宗族寡婦、貧寒學子都要照顧,這些錢從哪里來,這個家全靠她一個人撐著。 卻說倦哥兒已經是生員了,在族學讀書便是去了甲班,也就是培養鄉試人才,要知道江寧府屬于南直隸,這里的讀書人多如牛毛,想要有一席之地,實在是不容易。 他們請的教諭乃是永嘉元年的舉人,這位方舉人在鄉間也有才名,是治易經的大家,只是不善理財,家中困頓,被請來族學做教諭。 程晏親自帶兒子去見了見這位方舉人,送上六禮,別的話倒是沒有多言語。 程倦雖然年紀才十二歲,但是看起來如同十五六歲的少年一般高,但這個年紀在江南一帶很常見,甲班就有五六個生員。 但他是程晏的兒子,明顯受到的關注就多了,世人尤其是讀書人重狀元,程晏正好是狀元,狀元的兒子的才學也肯定不差,都是年輕人,程倦本身就出自官宦子弟,繼承其父的豪爽,很擅長交際。 不過三兩天,就在此處混熟了,但混熟了之后,逐漸發現不少古怪的地方。 甲班學子不多,程倦同桌的是個細眉細眼的書生,卻不是程家人,他姓云,聽聞是本地豪紳云家的兒子,平時歲考月考都是上等,但是兩次縣試都生病,平素做派也是扭捏至極。 更讓他覺得大吃一驚的事情還在后面,他中飯都是在族學里用,程晏不喜自己的兒子搞特殊化,況且他在家中也用膳平常,并沒有什么山珍海味,因此對這里的膳食一點也不排斥。 他午膳后,時常出去走走,消消食,卻沒曾想到看到倆個男人在親嘴兒,更毀三觀的是,還有一清秀男子走來爭風吃醋,簡直有辱斯文。 這也就罷了,丙班不少學生趁著先生不在就玩骰子,兩名吳姓子弟還邀請學子們飲酒作樂,簡直把學堂當成玩樂場所。 再有,程倦相貌承自母親,一襲斕衫讓分外出眾,英氣逼人。 他這一來,有人攝于他父親的權威,不敢冒犯,但有色膽包天的學子不免道:“我若能和他好一場,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風流了?!?/br> 這話傳到程倦耳朵里,他怒極反笑,虧宗房祖母還說族學不錯,分明糜爛至此,他定要攪個天翻地覆才好。 不破才不立。 第169章 吾家千里駒 “……爹爹,娘親,此事菲爾之所見,真是難以置信?!背叹牒偷镪P系很不錯,有什么說什么,向來不會諱言。 程晏皺眉:“未曾想族學已經糜爛至此,倦哥兒,你待如何?” 他想當然就想送兒子去好一點的書院,或者拜在哪位名儒之下,畢竟兒子現在已經是生員了,哪里能在這種地方胡鬧。 程倦卻道:“兒子請爹爹重新辦一書院?!?/br> 妙娘不解:“辦書院是何意?” “自古不破不立,宗房的老太太什么阿貓阿狗都收進來,宗房老爺又不管事,幾位伯父也是各自為政,族學中雖然有上進子弟,但是一顆老鼠屎害了一鍋粥,長此以往這會影響爹的聲譽。不若廢棄族學,建之以書院,爹爹任山長,爹爹在鄉野也有名望,自此,也可以釜底抽薪?!?/br> 若是倦哥兒真的和宗房老太太對上,即便有理的也變成無理的,誰讓讀書人最重孝道呢。 只有程晏建一所書院,程家本族子弟也都去附學,再有外來的群英,這樣方能互相切磋,否則現在宗房老太太把這里只當成掙錢的工具,她死都不會放權,你爭族學,不如開辟一番新天地。 程晏和妙娘都對視一眼,都露出不可思議之神態。 “真乃吾家千里駒?!背剃坦笮?,神情沒有半點以前的蕭索,對兒子十分贊揚:“倦哥兒,怕是再過幾年,爹爹都要聽命于你?!?/br> 他兒子非常冷靜,沒有鬧出動靜來,否則跟那等賴皮之人纏上,名聲絕對不好,但是釜底抽薪這一招也確實太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