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楊玉環的心計
第100章楊玉環的心計 楊玉環乘輦帶著幾個宮女太監,匆匆穿過宮徑,向御書房行去。 按照原定的計劃,她不得不親自出面向皇帝央求公開李亨拜她為母的事情。如果不是這個當口,楊玉環自己隨意就宣布了,也不需要經過皇帝的批準。以李隆基對她的寵溺,斷然不會追究;但現在,因為關乎立儲大事,楊玉環也不敢怠慢。 到了御書房門口,楊玉環屏退隨身太監和宮女,也沒有讓宮女進內稟報,徑自自己就進了御書房。 高力士出宮去替李隆基找楊國忠辦事兒,此刻侍候在御書房的太監頭目便是李靜忠。 皇帝在內看書,李靜忠靠在外廳的墻壁上閉目養神,但眼睛雖然閉著,其實耳朵都豎起來,皇帝一有召喚便要隨時聽命。 聽到有人進內的動靜,李靜忠立即睜眼望去,見楊玉環霓裳羽袖飄飄,高貴從容地盈盈走來,吃了一驚,趕緊躬身見禮,拜了下去,“小的李靜忠拜見娘娘!娘娘萬安!” 楊玉環大略也識得高力士手下的這個管事太監,她性情平和,對宮里的太監宮女一干人等態度和藹,很少擺架子,所以倒也微笑著點了點頭,“陛下在否?” 李靜忠還未說話,就聽里面傳來李隆基嘶啞而疲倦的聲音:“娘子,進來吧,朕在?!?/br> 楊玉環輕盈走進。 見李隆基正靠在錦墩上翻閱一些奏折,不由柔聲笑道,“三郎,不要太過cao勞了……要保重龍體??!” 李隆基有些惱火地瞥了堆在桌案上的一大堆事情,煩躁地擺了擺手,“看看這些破事……事無巨細,都要捅到朕這里來!朕是皇帝,是天子,不是宰相——這個楊國忠,當真是不讓朕省心!” 楊玉環微微一笑,心里卻一陣腹誹。 心道:明明是你想要削弱楊國忠的權力,這一陣又擺出架勢來要親臨政務……好吧,勤政親政吧,那就不要嫌辛苦嘛!又不想管事,又不想放權,這天底下哪有這等好事。 “三郎,奴明日還想出宮去玉真觀住一段時日,一則為三郎祈福,祈求三郎身體康健、大唐天下風調雨順江山永固;二則也靜養身子……”楊玉環柔聲說著,主動岔開了話題去。 李隆基稍稍沉吟了一下,便笑著點點頭,“好,朕準了。玉真那里環境清雅,倒是一個頤養身體的好去處。娘子先去,待朕忙完這些雜事,也出宮去與娘子相會!” 李隆基回頭來望著桌案上的奏表,眉頭又緊皺起來。 一想起目前大唐朝廷這些破事,李隆基就煩躁起來。安祿山的隱患還沒有來得及消解,見楊國忠氣焰太盛,他這個當皇帝的剛想要出手打壓一下,沒想到就又冒出來榮王與太子奪嫡的事兒。 一環扣一環,像是一座大山一般積壓在他的心上,讓他寢食難安。 楊玉環見李隆基眉頭緊蹙,眼珠子微微一轉。她雖不喜蠅營狗茍之事,但也不是沒有心計。她知道,如果自己直截了當地說出李亨拜自己為母的事情,八成是要引起李隆基的排斥和反彈。 還是要使些心計的。 楊玉環心思百轉,突然張嘴輕笑道,“三郎,奴家這些日子靜養身體,想起一些陳年舊事,覺得不勝唏噓?!?/br> 李隆基一怔,轉頭笑道,“哦?娘子倒是開始懷舊了?朕這些日子忙于國事,陪娘子時間少了,娘子不要怪朕才好?!?/br> 楊玉環柔聲搖搖頭,“三郎cao勞國事,心系家國天下,奴不敢扯三郎的后腿,只是求三郎保重龍體……奴家這些日子,日日思量,覺得紅塵若夢,人生際遇實是莫測變幻,不可捉摸?!?/br> “三郎今日對奴的寵愛,恩情如海深一般;但若三郎寵愛失去,奴又該如何?” 楊玉環說著,聲音便變得有些哀傷起來。 李隆基望著俏臉上浮蕩著一抹黯然的楊玉環,知道最近楊玉環一直在為自己的后半生而焦慮不安,不由就笑著寬慰道,“娘子何必如此傷感?有朕在,這大唐天下,何人敢對娘子不敬?” 楊玉環幽幽道,“奴家不中用的緊,至今也沒有為陛下誕下一子半女,這后半生終是沒有依靠……” “奴家剛才去了一趟劉妃宮里……聽說最近朝廷欲改立榮王為儲君,他日若是榮王成為大唐儲君,三郎百年之后,劉妃必貴為皇太后,奴家在這后宮,還要指望劉妃看顧一二吶?!?/br> 也就是楊玉環敢在李隆基面前提這個“百年之后的問題”,別人絕不敢。雖然李隆基明知是人不是神仙,終有一死,但還是非常忌諱這個“死”字。 李隆基面色一變。楊玉環這句看似無心的話,直接就捅到了他的心底,揭開了一層薄薄的窗戶紙。所謂母以子貴,劉華妃盡管目前不受寵,但來日等榮王上位,她必貴極后宮。 楊玉環暗暗一瞥,見李隆基有些意動,便趕緊趁熱打鐵地又追上了一句,“三郎,奴有個心愿,求三郎恩準?!?/br> 李隆基嘆息了一聲,“娘子,在朕面前不要這般生疏,有話便說,莫說這個求字。朕與娘子,恩愛一體,不分彼此?!?/br> 楊玉環眸光閃爍了一下,輕輕道,“奴家無子嗣,想從三郎的兒子里過繼一個來,將來人老珠黃了也好有個依靠,還求三郎準了?!?/br> 李隆基猛然抬頭來凝望著楊玉環,眉頭一簇,沉聲道,“太子李亨?” 都到了這個份上了,楊玉環自然是不能再遮遮掩掩,就索性打開天窗說亮話,她從袖口處扯出李亨寫給她的血書盟誓來,遞給了李隆基,然后柔聲道,“亨兒一向仁孝恭謹,在三郎的兒子中是最尊重奴家,與奴最投緣的一個?!?/br> “奴家知道三郎最近正在為立儲的事兒煩心……奴家也不是為亨兒爭取什么,只求三郎準了奴這個心愿。再者,他日三郎改立儲君,看在奴的面上,保住亨兒的性命,給他一世平安富貴,做個閑散王爺罷了,也好讓奴家娘倆今后相依為命?!?/br> 楊玉環說到這里,突然跪伏在地,聲音變得哀婉哽咽起來。 “娘子,且起身來,切莫如此?!?/br> 見楊玉環伏地哀傷不起,李隆基猶豫了片刻,徑自起身去親自攙扶。 “娘子莫要如此,莫要如此……朕答應你了便是?!崩盥』q豫半響,還是不忍心拒絕楊玉環。所謂的江山社稷大局為重,在這片刻間還是抵不過兒女情長。 楊玉環心內大喜,臉上卻仍舊是“涕淚交加”,感動涕零道,“臣妾叩謝陛下隆恩,臣妾叩謝陛下隆恩!” 李隆基心中一嘆,心道:李亨啊李亨,朕就再往后拖一拖。娘子如此悲惋,朕不忍心。同時也再考驗考驗榮王的品性。 …… …… 就在御書房里,楊玉環笑吟吟地陪著李隆基用了一些茶點,又說了一會閑話。 “三郎,過幾日,奴家想去上陽東宮看看梅妃,還請三郎準了?!?/br> “梅妃?”聽楊玉環突然提起被他打入冷宮多年的梅妃,李隆基臉色一變,目光便有些復雜閃爍。當年的梅妃其實還是頗得他寵愛的,只是因為梅妃與楊玉環水火不相容,他盛怒之下,才將她打入冷宮。 一別經年不見,當年的梅美人的清秀婀娜身影,早在他心里淡成了一條線。 “當年奴家年幼,少不更事,與梅妃多有沖突,引得三郎不快。如今這么多年過去了,奴家覺得梅妃苦守冷宮,頗為不易,就想去看看?!?/br> “三郎,奴家先去看看,如若梅妃……奴家愿意迎梅妃出上陽東宮,一起服侍三郎?!睏钣癍h聲音輕柔,眸光流轉。 李隆基心里一暖,覺得還是楊玉環心胸開闊大度,識大體。 他眼前瞬間浮現起當年那張明眸皓齒的絕美容顏,心下也有些凄然,下意識地就點頭應允,“嗯,娘子有心了。這多年來,朕倒是忘記了梅妃。娘子去看看也好,跟她說說,若是她知錯了,不再是當年那種尖刻、得理不饒人的性子,朕赦免了她也可?!?/br> “嗯,臣妾謹遵陛下口諭?!睏钣癍h笑著緩緩垂下頭去,借故飲茶,幽深似水的眸子里卻閃動著一絲復雜的光芒。 楊玉環的性情溫和,當年的梅妃卻很強勢,可以說是恃寵而驕。楊玉環進宮之后,見李隆基心思漸漸歸屬在楊玉環的身上,梅妃卻用了一些手段,差點沒把楊玉環排擠出宮。所幸后來李隆基最終還是寵溺楊玉環,把梅妃打入了冷宮再不相見。 ******************************************** 高力士回宮,在皇帝面前回報了楊國忠的明確態度。由于拿了楊家的好處,高力士很隱晦也很“藝術”在李隆基面前極盡美言,說了太子李亨很多的好話。 李亨確實是李隆基這么多皇子中最恭順的一個,在李隆基眼里,能力不強、性格懦弱、也沒有野心,但適合當李隆基這個強勢皇帝的太子,卻未必適合當一個維持強盛大唐基業長盛不衰的皇帝。 身體狀況越是不堪,李隆基就越加重視大唐江山社稷的傳承。相對來說,李琬的能力要比李亨強,這才是李隆基有心改立太子的關鍵??v然是沒有現在的奪嫡風波,遲早李隆基還是要將這個提上案頭。(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