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頁
她們住在刺桐城郊的紅花村里,離刺桐城不算遠,在回去的路上,苗葉與伍小魚看到了許多背著斜挎包的孩子。 她們都明白,這是小學堂的孩子放學了。 伍小魚看著苗葉羨慕的目光,她捏了捏懷里的錢,想到一會回家要面對的事情,頓時火從心中來。 伍小魚與女兒沒花多少時間就到了紅花村的房子里,現在都是水泥路,好走。 剛走進院子,她那憨厚的丈夫苗谷就上來替他們母女接過東西,盡管他自己干了一天農活也累的不行。 隨后苗谷的娘走了出來,一雙精明的眼睛里寫滿了刻薄。 “都回來了怎得不交家用?” 伍小魚忍住火氣將今日賣包子的錢拿出來,數了一半給苗谷的娘。 苗谷的娘認真的看她數了,又伸手想要去拿。 伍小魚趕緊將錢袋收起來。 “娘,說好的只給一半的,多了你可不能拿了?!?/br> 苗谷的娘手里落了空,冷哼一聲。 “我知道你近來生意好,賺的多,多交些怎么了,谷子可是家里的老大,他弟弟他不得多幫襯些?而且我孫子今年上小學了,花錢的地方可多了,得買些好的衣裳,好的文具,不能讓他的同學笑話?!?/br> 說起自己的孫子,苗谷的娘忍不住露出自豪的神情,那表情仿佛再說。 那可是孫子,帶把的,能傳宗接代的。 一提起這個伍小魚就氣不打一處來,苗葉到了6歲可以上學的年紀時,這個老太婆就以家里沒錢各種理由不讓,偏偏那時候她也沒出去擺攤掙錢,這件事只能作罷。 后來她開始擺攤賣包子的時候,苗谷弟弟的兒子到了上學的年齡,卻馬上就被送去上學了。 伍小魚這才醒悟過來,自己可真傻,每天和丈夫天不亮就起來包包子,那苗谷弟弟和他媳婦一次都沒幫過,偏偏自己每天賣包子的錢還要上交一半。 美名其曰家用。 其實全被苗谷的娘拿去補貼了她的小兒子。 伍小魚沒有接話,而是冷冷的牽著女兒回去了。 苗谷的娘又在后頭說著什么。 “你這個做伯嬸的干嘛對苗倉小氣,苗倉是男孩,將來你和苗葉不都靠苗倉這個弟弟嗎?” 伍小魚更氣了。 于是她將氣全部撒給了自己的丈夫,自己的丈夫千好萬好,偏偏有一點,太有擔當,認為自己身為長子,凡事都吃點虧沒什么,所以苗倉先去上學,他也一直沒說什么。 伍小魚冷冷的說道。 “苗谷,苗葉都8歲了,你還送不送她去上學了?” “娘說阿葉是個女孩子,就留在家里幫忙,等將來……” 伍小魚將枕頭丟在苗谷的身上,尖聲說道。 “就等將來嫁人,生孩子,做個農婦?” 苗谷連忙搖頭。 “我和娘說了,要讓阿葉去上學的,但是你知道的娘畢竟年紀大了,思想還沒有轉變過來,等爹回來了我去找爹,他會同意的,畢竟我們手里也沒有余錢讓阿葉去上學?!?/br> 伍小魚真的受不了了,每日賣包子的錢要交一半,剩下的她們一家三口還要用,每日賣包子的時候她都會帶苗葉吃些好的,讓她補身體,若是買rou回來自己做,她的女兒能得一口rou吃都是好的。 苗谷見伍小魚還在生氣,便出了門去找了自己的爹,但是過了一刻鐘,他就回來了。 面色不是很好。 “爹說他近來身體不好,手里的錢要留著去醫館看病?!?/br> 伍小魚冷笑一聲,她早就料到了,只有苗谷還對他的爹娘心存幻想。 不過沒關系,她的錢快攢夠了,很快她的女兒也可以穿新衣服買新文具去讀書了。 “我多干點農活,等開春了多賣些糧食,我總能送阿葉去讀書的?!?/br> 伍小魚轉過頭去,心里想著。 等他攢錢,猴年馬月去了。 就在二人冷戰不說話的時候,院子外頭傳來了敲門聲。 伍小魚看到苗谷就煩,索性去開門。 門口是兩個拿著紙筆的小吏,天天在刺桐城賣包子,小吏的穿著打扮她還是認識的。 伍小魚轉變了情緒,試探的問道。 “這是來丈量土地還是?” 只見那兩個小吏搖搖頭,說道。 “這是苗勇的家是吧,他有兩個兒子,一個孫女一個孫子?“ 伍小魚點點頭。 那小吏又問。 “請問家中兩個孩子可到了上學的年紀,有沒有去上學呢?” 伍小魚眼睛轉了轉,快速的回答道。 “孫女早就到了上學的年紀了,但是沒去,孫子上學了?!?/br> 那兩個小吏仿佛習以為常這樣的回答,這樣的人家在各種村子里太多了。 “女帝陛下頒布的新政,在安寧,宛城,刺桐等城市實行三年義務教育,也就是說從現在開始,讀小學堂免費,只要想讀都可以去?!?/br> 伍小魚不由得瞪大眼睛。 “兩位小吏大人,這是真的嗎,這……” “快點把你們家的人都叫出來,我們要宣傳的?!?/br> 于是苗谷的爹和娘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第一反應就是不行,苗葉要留在家里干活的,就算讀書不花錢了,讓她去讀書也是虧本的買賣。 那兩個小吏似乎早就習慣了這樣的人,只是淡淡的說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