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頁
這就是輿論的力量,輿論可以cao縱人心,可以殺死一個人,也能將一個無辜的人變成惡貫滿盈的罪犯,因為大部分的人是懶得思考的。 西楚沒有退路了,現在只有世家和少許庶族還堅持維護著楚帝的統治。 他們早就打聽過了,蘇識曉并不承認九品中正制,也不能承認世族的特權,他們只能堅決的維護楚帝的統治。 掠奪者失去掠奪權,剝削者不能再剝削下位者,習慣了高高在上的他們,是萬萬不會允許這件事發生的。 他們也明白,他們在蘇識曉這里沒有底氣要求特權,人才,工匠,知識,蘇識曉根本不缺,他們無法用壟斷來以求特權。 會有無數的無產階級站起來。 讓他們變得強大的從來不是他們本身,而是讀書和知識。 任何人都可以通過讀書和學習變成他們口中的世族名士圈。 所以他們害怕,害怕女子,庶民變成和他們一樣的人,永遠不給他們出頭之日,并且不斷的打壓他們,讓他們擁有奴性,永遠跪著,而不想站起來。 但是華夏人民怎么可能被馴服呢,我們可是在兩千年前就意識到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民族啊。 反抗的精神是刻在每一個華夏兒女的骨子里的。 不管將來,現在,都會有無數人站起來。 - 在上次五萬大軍不戰而敗后,楚帝白白丟失了兩名優秀的將領,糧食和銀錢都打了水漂,戰爭是非常耗費錢財的一件事,如果不能速戰速決,拖著打持久戰,那就是對雙方財力,領導力,決策力的比拼。 蘇識曉并不參與葉問旋與謝隨定制的作戰計劃,他們的戰略與謀略蘇識曉并不懷疑,在打仗上面該做的決策,他們比蘇識曉更明白。 相信追隨之者的能力,將權利下放下去,對自己和對他人,都是一件好事。 但是顯然楚帝并不明白這個道理。 對于迫不得已被詔回來的葉朗,滿朝文武都對他給予了非常大的厚望。 葉朗一生征戰沙場快30年,從無敗仗。 他是整個西楚的傳奇,也是西楚雖然國土經濟不如其他三國,但是卻能維持四國鼎立多年而未被其他國家侵蝕的原因。 葉朗的鬢角已經有了白發,眼尾處也有了些許細紋,這位征戰沙場多年的將軍也到了快邁入暮年的年紀,然而西楚依然沒有找到能夠成為他接班人的人,最有希望的李關和于樓已經被俘。 從來不拿比碗還重的世族也都把希望放在了葉朗。 “陛下,他們接下來一定會進攻云州的宣遠城城,這里的天門渡口至關重要,若被他們拿下,盛樂會被他們長驅直入,兵臨城下,臣認為,應當帶人在天門渡口埋伏與敵軍交戰,我軍當主動出擊,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br> 葉朗指著地圖上的宣遠城外的天門渡口,眼神十分堅定。 楚帝卻皺了眉,天門渡口的關鍵程度他當然十分清楚,可是若是主動出擊,只能一擊取勝,若是輸了,盛樂一定會丟。 并且關門渡口易守難攻,如果守,很容易守,比進攻的勝算大,他還有一半的國土,他還是西楚的皇帝,世族們從未如此堅定的站在了他這邊。 只要世族們愿意擁護他,哪怕只有一半國土,他還是皇帝,而不是做個遺臭萬年的亡國之君。 這一仗若是輸了,他賭不起。 西楚百年基業難道就要葬送在他手中嗎,以后的史書會如何記載他。 想起蘇識曉的天雷,他越發覺得這一仗不應該破釜沉舟,而是應該防守。 只要他們拿不下天門渡口,這一半的國土,他們休想踏進來半步,只要死命的防守。 “不,你帶人死守天門渡口?!?/br> 葉朗有些錯愕,抬頭看著這位年近40歲的帝王,他依舊那么俊美,葉朗有些恍惚,仿佛回到了冊封他為驃騎將軍的那天。 “我西楚得此戰神,是上天眷顧,冊封葉朗為一品驃騎大將軍?!?/br> 葉朗抬頭,對上這時候剛登基不久的楚帝,這位俊美的帝王面露歡喜之色,他明白帝王不可隨意外露情緒,但是他卻在葉朗冊封的這一天,露出他人生難得的真心的笑容。 這是出生庶族的葉朗人生中最為閃耀的一天,在他當初入軍營的那一天,他望著蒼天暗暗的發誓一定要做個將軍。 最后他一路拿命相搏,做到了武將的頂端。 西楚驃騎將軍葉朗,其名號可令其余三國聞風喪膽,他國將領若知領軍之將領乃葉朗,便直接丟盔棄甲投降。 隨之而來的就是葉朗不斷的積累了巨大的功勛之后,楚帝看著葉朗在軍中的威信和影響力,害怕他這個有殊勛的功臣會將手中的軍隊變成自己的“私家軍”。 他和楚帝都老了,當初冊封他的時候是真心的信任他,后來懷疑他的時候也是真的怕他擁兵自重。 猜疑這兩個字像一把刀一樣插在這對君臣之間。 葉朗咬了咬牙,說道。 “陛下,將士士氣低落,此處應當一鼓作氣……” 楚帝眉頭舒展,面上露出有些哀傷的表情。 “若是輸了,西楚就亡了,朕就會做亡國之君,西楚百年基業盡毀于朕?!?/br> 這是葉朗少有看到楚帝外露真實的情緒。 一次是冊封他為驃騎將軍時的歡喜,還有一次就是現在的哀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