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路(科舉) 第123節
從西苑出來回到翰林院中,沒過多久,便陸陸續續有人提前下班,翰林院清閑,規矩松散,除了剛來的新人還兢兢業業的不敢提前走人,老人們卻已經早退成了習慣。 韓嘉和今日并不想在翰林院中待到下衙,于是也隨大流提前離開。 只是踏出了翰林院的大門,他心頭又有些迷茫,不知該上哪兒去。 他并不想回家。 站在原地思索了片刻,他便決定去三叔家拜訪。 雖然沒有提前送帖子過去,但應當不至于不讓自己進門吧? 這個想法在他腦海中轉瞬即逝。 走了半晌工夫,他便帶著小廝來到了三元巷。 然而剛走到三叔家門口,迎面便碰上了剛剛被下人送出門來之人,他的視線和腳步不由得凝滯住了。 沈蘇今日是專門來拜訪韓夫人蕭氏的,謝家大哥和大嫂前幾天回了京都,自家婆婆準備到時候在家中設宴,邀請些親朋好友聚一聚,自己今日過來,便是親自來給韓夫人送帖子的。 卻不曾想,會在出來的時候遇上韓嘉和。 自從因為他遭了福柔公主的那場池魚之殃之后,沈蘇便對這人半分好感也無,此刻碰見,她臉上原本客氣的笑意便收斂了三分,平靜之中帶著疏離,福了福身,:“韓大人?!?/br> 畢竟韓嘉和是韓先生的親侄子,盡管心中不怎么待見他,沈蘇也不好在韓先生家門口給他臉色看,客客氣氣地見了禮。 韓嘉和聞言,面色是十年如一日的冷淡,拱手回禮: “謝二奶奶?!?/br> 如今沈蘇已經嫁給了謝之縉,自然只能以夫姓稱呼。 二人平平常常地互相見禮,隨即沈蘇便點頭示意道別,扶著丫鬟的手上了謝府的馬車,而韓嘉和面上雖若無其事,心上卻泛起苦澀,右手不自覺地攥緊。 …… 進了韓府,下人將他引到前廳,正巧韓輯夫婦倆都在。 他剛見完禮,蕭氏客客氣氣地應了,韓輯卻看到他就煩,不由得說:“你自己有家不回,怎么又跑我這兒來了?” 話音剛落,他胳膊上就被蕭氏拍了一把,抬眼看過去,又挨了一記眼刀,只好微微撇嘴,暫且先偃旗息鼓。 蕭氏拍完自家近些年越發不著調的相公,便對侄兒歉意地笑了笑,道:“嘉和,你三叔同你鬧著玩兒呢,你莫要放在心上?!?/br> “三嬸,無事的,侄兒明白?!?/br> 韓嘉和無奈地笑了笑,聽罷便道。 冷美人難得一笑,登時便晃花了旁人的眼,映得滿室生輝,前廳里伺候的丫鬟瞧了個正著,暗暗在心里吸了一口氣,不由得有點兒頭暈,差點兒拿不穩手里的帕子。 蕭氏見狀,心情也更好了,溫和地道:“你難得過來一趟,三嬸兒去交代廚房多做幾道好菜招待你,你先坐著跟你三叔說會兒話?!?/br> 說罷便起身準備往外走。 韓嘉和亦起身相送:“麻煩三嬸了?!?/br> 蕭氏擺了擺手,示意他坐下,隨即便帶著人離開了。 等她出去,韓輯便不滿地哼了一聲,然后也不理會韓嘉和,自顧自地翻看起手中的話本來。 韓嘉和也并未開口說話,他垂下眸子,捧著茶盞,安安靜靜地坐在椅中喝茶。 即便是這樣誰都不說話的氣氛,他卻感到了久違的輕松與愜意。 不是回到家中還要面對母親無止境的催生,明里暗里的打探,也不是要面對相敬如冰的郡主妻子,總之,家里的氣氛糟糕極了,讓他覺得難受。 也不知過去了多久,韓嘉和忽然出聲問道:“三叔,若是我也謀個外放,您覺得怎么樣?” 室內的安靜忽然被打破,韓輯抬起頭看了他一眼,似乎是在確認他是真這么想的,還是在開玩笑。 片刻之后,韓輯才合上手中的話本,將之隨意地放在旁邊的憑幾上,正色道:“你能這么想,多少也算是有點長進,只不過你爹應當不會同意,你將來的仕途怎么走,他估計早就已經給你安排好了?!?/br> 他了解自己的大哥,這么說并不是沒有依據。 果不其然,在他說完之后,韓嘉和便沉默了。 父親的確跟自己這么說過,他所規劃的路徑之中,并沒有外放這個選擇。 韓嘉和此時此刻,頭一回羨慕起沈伯文來。 羨慕他身上不必擔負著家族的重任,不必為父母的安排所累,能夠去追逐自己想做的…… 韓輯一看侄子的神情,就把他心里的想法猜了個八九不離十,不由得敲了敲桌面,提醒他:“別人的路,也不一定就那么好走,想做什么之前,切記三思而后行?!?/br> “多謝三叔,侄兒明白?!?/br> 韓嘉和聽罷,沉默了片刻,才道。 你明白什么了就明白,韓輯不由得無語。這小子,果然跟他爹一個性子,說話方式都差不多。 …… 另一邊,上了馬車的沈蘇揉了揉額角,略有點疲憊的樣子,旁邊的丫鬟見狀,遂問起:“娘子,銀樓那邊給小姐打的鐲子和項圈應當得了,您要不要過去瞧瞧?” 說是去看鐲子,實際上卻是問她想不想去散散心。 畢竟正好出來一趟,若是送完帖子就直接回府,那也太過無趣,于是沈蘇便點了點頭,算是應了。 但馬車行到銀樓附近,她又忽然覺得有些興致缺缺,便道:“我去附近的茶樓中坐一會兒吧,讓姚黃去銀樓將那兩樣給取回來就成了?!?/br> 她這樣說了,丫鬟當然自無不可。 到了茶樓門口,馬車緩緩停下,門口的伙計眼利,立馬就認出這是謝府的馬車,那里頭坐著的人,定然就是謝家女眷了,趕忙上前來迎,將沈蘇一行人迎進了上好的雅閣中。 沈蘇要了一壺君山銀針,并兩碟茶點,小伙計便自覺退下了,將雅閣里的空間留給了沈蘇主仆二人。 茶跟茶點很快被送了進來,沈蘇方才因碰見韓嘉和而變差的心情被美味撫平,頓時愉悅起來,只不過下意識地便道了一聲:“豆綠,這茶點味道不錯,去多要兩份,咱們回去的時候帶走?!?/br> 說罷,她便愣了一愣。 以往她與謝之縉習慣了在外碰到什么好吃食,便記得再多買兩份,一份孝敬給謝夫人,另一份便是給對方帶的了。 可如今……謝之縉遠在錦州,并不在身邊。 沈蘇想到這里,不由得又有點意興闌珊起來。 丫鬟豆綠聞言卻打趣地道:“您如此記掛,少爺若是知道,定然感動極了?!?/br> 沈蘇聞言,不由得嗔了她一眼,口不對心地道:“誰說我惦記他啦,另一份茶點,是給大嫂帶的?!?/br> 見豆綠還要說什么,她忙催促道:“還不快去?” 豆綠便老老實實地去了。 沈蘇松了口氣,轉而又在心中想道,自家相公此番離京,是先前打算了許久的,知道這京中太小,拘不住他那顆想往外面飛的心,謝閣老便也不拘了。 她亦是如此,只盼著他在外注意身體,莫要令家人擔心。 說起來,他還要去興化府傳旨,此時應當已經同大哥見過面了吧,自己也有點兒想他們和侄兒侄女了…… 豆綠出去不久,隔壁就傳來動靜,似乎是小伙計又領了另一批客人進了隔壁的雅閣。 沈蘇無心探究,非禮勿聽,又捏起一塊綠茶佛餅,這東西雖然有些油大,但滋味卻很好,她平日里就很喜歡,只是吃的少,大多糕點還是以蒸的為主。 剛要入口,隔壁的談話聲便斷斷續續地傳到了這邊,一開始是些正常的閑聊,似乎還在說什么兒女親事之類的,沈蘇本不欲多加在意,可忽然間,不知道其中一人說到了什么,另一人的聲音忽然壓低,但還是有只言片語傳入她的耳中。 熟悉的字眼令沈蘇捏著茶點的動作微微頓住。 “興化……” “姓沈的……” “殿下………” 她面色微凝,輕輕放下手中的茶點,不由自主地往聲音來源傾了傾身子,試圖聽得更加真切些。 功夫不負有心人,總算是被她聽見一句完整的對話,然而就在聽清的那一瞬間,青天白日的,她倏然被驚出了一身冷汗。 第一百一十二章 沈蘇在原地又坐了一會兒, 直到隔壁又開始說起旁的事情,她抿了抿唇,干脆站起身, 動作極輕地沒有發出什么動靜來,趁豆綠還沒有回來,便直接下了樓梯。 正好在樓下碰上了提著兩包點心正準備上去的豆綠。 “奶奶, 您怎么下來啦?” 沈蘇不好說自己不想讓隔壁的人回頭察覺到談話被人偷聽了,只面上若無其事地道:“突然有點兒想萌萌, 便想回去了?!?/br> 豆綠聞言,絲毫沒有起疑,笑道:“您就是疼小姐?!?/br> 說罷, 便道,“那奴婢先去把賬結了,您在這兒稍等片刻?!?/br> 沈蘇“嗯”了一聲,輕輕點頭,心卻還跳得厲害。 她還在想自己方才聽到的那件事,興化府的私礦, 竟然與燕王府的人有關系?大哥會不會因為這件事被他們盯上?他究竟知不知道這件事? 她不由得擔心起來。 先前聽相公說起過近來朝堂上的風向, 提到過燕王如今風頭正勁, 前段時間還在西北邊打了幾場勝仗,雖因內帷不修被御史彈劾了好幾次, 但都被陛下輕輕放過了。 遠的不說,成了年的皇子,理應就藩, 可燕王卻半點兒就藩的風聲都聽不見, 也不知是不是幾場勝仗給了他莫大的依仗, 聽說前段時間還頂撞過皇后娘娘, 雖然被陛下罰了閉門思過,最后也不了了之了。 沈蘇自從嫁入謝家之后,也隨婆婆參加過不少宴會,也陪著進宮過幾次,見過皇后娘娘,是個極溫和的人,聽說陛下對娘娘一向很是愛重,可…… 她心里亂七八糟地想著,但最擔憂的還是自家大哥的事。 豆綠動作很快,結完賬便扶著她回了馬車上,姚黃那邊也已經將給自家小姐打好的首飾取了回來,已經從豆綠嘴里打聽清楚為何這會兒又要回去了,上了馬車便不由得打趣道:“小姐一時半刻都離不了您,您平日里嫌棄得緊,這不是也離不得小姐嗎?” 沈蘇不想被她們看出不對來,聞言便真心實意地嘆了口氣,道:“誰說不是呢?” 她平日里脾氣好,丫鬟們也愿意同她親近,此時聞言便都笑了起來。 至于此刻她心里在想什么,就只有她自己知道了。 …… 興化府,沈伯文招撫流民的事很順利。 蓋因前期與現在他的預防與賑災工作做得十分到位,百姓們對他都很是信賴,久而久之,連跑到這邊討生活的流民們也聽說了他的名聲,知道他與先前那些不好的官兒不一樣,是個能干人,也會為他們百姓考慮。 因而他在招撫興化府流民的時候,并沒有遭到什么太大的阻力。 這就是對本地父母官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