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路(科舉) 第95節
書房之中,日頭透過窗扇照了進來,搖椅上躺著一個略有幾分肥大的男人, 正搖搖晃晃的,閑適極了,屋里的地上擺著冰盆, 多少降了降屋內的熱度。 搖椅旁邊站著個小丫鬟,輕輕地搖著手中的扇子, 替搖椅中躺著的人送來清涼的風。 這般歲月靜好了沒多久,屋外就傳來一道謙卑的聲音:“大人,學生趙勤求見?!?/br> 搖椅中的男人聽見聲音, 眼皮都沒有抬一下,只“嗯”了一聲,又懶散地道了聲:“進來吧?!?/br> 屋外的小廝聽見這道聲音,才替趙勤掀開簾子,將他讓了進去。 趙勤許是方才頂著日頭一路走過來的,額頭上被熱出了汗, 一進書房, 迎面而來的涼意頓時讓他心中舒服地喟嘆了一聲。 不過面上卻沒有什么變化, 依舊很是恭敬,也不管搖椅中的人是不是睜著眼睛, 還是躬了身子,拱手行禮,口中道:“學生見過大人?!?/br> 直到此時, 孔建安——也就是搖椅中之人, 才掀起眼簾, 許是太胖了的原因, 一雙本就不大的眼睛即便睜開了,也并不如何大,甚至像極了兩條縫。 “趙勤啊,剛從哪兒來???” 他大概是被熱得有些困頓,聲音都懶洋洋的。 趙勤聞聲便道:“回大人的話,學生剛從外頭打聽消息回來?!?/br> 他這話說罷,孔建安還是沒什么太大反應,顯然是興致缺缺。 趙勤心下無奈,暗道自己當初怎么就選了這么個人跟隨呢,但想歸想,口中還是不由得主動交代:“是關于那位,剛被陛下任命為興化府通判的沈大人——沈伯文的消息?!?/br> 他自稱學生,其實并不真的是孔建安的學生,若說起來,他也不過是個落第舉人,沒什么資格稱呼正兒八經的兩榜進士,正四品的知府為老師,而且自己鄉試的時候,孔建安也并非是自己的座師,這般稱呼,也不過是為了套套近乎,類似于晚輩,屬下這般的自稱罷了。 聽到“通判”兩個字,孔建安總算是有了反應。 搖椅也不搖了,雖然還沒坐直身子,不過總算是把眼睛又睜大了點兒,從鼻腔中哼了一聲。 他從一邊的小幾上的果盤中拿了顆龍眼,慢條斯理的放入嘴中,吃完之后,把核吐了出來,才總算是出了聲:“說說罷,你都打聽出來什么了?” 孔建安只不過是懶散,并不是傻,若真的傻,當然也做不到大周的四品官。 既然不傻,自然知道“通判”這兩個字的分量。 趙勤聞言,心下總算是松了口氣,開始將自己這段時間通過一些京都的友人們打聽來的消息一一道來。 他雖然科舉上的運氣不太好,不過除了這點,他在算學上頗有一套,屬于是孔建安的錢袋子師爺了,而且在打聽消息上卻頗有一手,三教九流,各處各地的朋友都有一些,故而他能留在孔建安身邊,全靠這兩個優點。 “回大人的話,咱們這位新通判,來頭可不小啊?!?/br> “細說?!?/br> 趙勤輕咳了一聲,才繼續道:“沈伯文,字延益,籍貫是南直隸廣陵府長源縣,癸卯年的榜眼,鄉試座師是長公主駙馬范學士,會試的座師則是褚閣老,殿試之后便被陛下親點進了翰林院,據說頗得范學士與蘇掌院的賞識,被薦到陛下跟前,為皇長孫講學?!?/br> 聽到這兒,孔建安面上閃過一絲不耐煩,畢竟他自己也是堂堂的兩榜進士出身,現下聽到關于沈伯文的這些消息,還不被他放在眼里。 趙勤一見便知他這是不想聽了,畢竟自己方才說的這些,并不如何關鍵。 關鍵的則是:“除了這些之外,學生還打聽到,他的meimei嫁給了謝閣老的幼子,也就是癸卯年的狀元謝之縉,亦是他的同年?!?/br> 這個消息倒是讓孔建安來了精神:“這沈伯文,難不成也是出自什么我沒聽過的世家不成?” 趙勤搖了搖頭,“并非如此,甚至他還只是個出身鄉野的農家子?!?/br> “農家子!” 孔建安聞言就笑出了聲,仿佛聽到了什么笑話一般,笑個不停。 笑罷之后,他才道:“這就是你說的大有來頭?趙勤啊,你是不是被這興化的太陽曬昏了頭?” “大人明鑒,學生并非胡說八道?!?/br> 趙勤卻沒有笑,面上神色反而還嚴肅了幾分,“他的授業恩師,是韓輯,韓先生?!?/br> 他話音落下,孔建安面上殘存的笑意頓時凝固了。 半晌過后,他才緩緩開了口,語氣中帶著疑問:“真是那個韓輯?” 趙勤點了點頭,又道:“的確是那一位,聽說沈伯文就是他在廣陵府收的弟子,只教了一年,便從一個鄉試落榜三次的舉子,成了解元?!?/br> “那還挺厲害的啊?!?/br> 孔建安不由得脫口而出。 說完就頓住了,為了掩飾尷尬,清咳了兩聲,才繼續道:“那怎么本官沒聽到韓輯重新入朝為官的消息?” “這個學生便不得而知了?!?/br> 趙勤老老實實地道。 不過這些消息對孔建安來說已經足夠了,他終于從搖椅上坐直了身子,想了半天,才道:“既然他是韓輯的弟子,那得了陛下的青眼就不是什么稀奇的事了,至于這個沈延益本身,自己本事應當也不賴,如若不然,也不會剛在翰林院待了三年,就被升到了一府通判?!?/br> “大人說得是?!?/br> 孔建安說完這番話,卻又重新躺下了,甚至還閉上了眼,口中道:“不管誰來當這個通判,跟本官又有什么關系呢?本官也不過是想混混日子,早點兒從這個破地方調走罷了?!?/br> 趙勤無語。 但是他知道孔建安說的都是實話。 這位大人胸無大志,正兒八經地考上了進士之后,就以混日子為前途,外放時也一向都是蕭規曹隨,沒干過什么實事兒,也沒出過什么岔子,不會特意去魚rou百姓,但也沒閑到專門當個包青天。 這位的仕途,突出一個“混”字。 正當趙勤想著自己帶來的消息也說完了,要不要先行告退的時候,就聽見搖椅中已經闔上雙眼,又優哉游哉晃了起來的孔大人,小聲地道了句:“就算是慌,也輪不到本官,該他黃林慌才是……” 趙勤心中一凜。 看來自家大人只不過是面上糊涂,心里倒是門清兒。 …… 位于興化府東城的同知府之中,孔知府口中方才所說的黃林,也就是黃同知。 也在跟自己的幕僚議事。 話題的重點,自然也是沈伯文這位即將到來的興化府通判。 趙勤能打聽到的那些消息,黃林自然也有自己的人脈和法子能打聽到。 在聽到沈伯文已經做過杭州府的鄉試主考官之后,他的眉頭便皺得死緊,像是能夾死蒼蠅。 黃林跟胖胖的孔建安完全是兩種風格,但卻比孔建安更像個讀書人,他身形削瘦,面容嚴肅,已經蓄須已久,修得極為用心,身上的官服很是合身,說話也慢條斯理,聲音清楚。 然而,相較于正兒八經兩榜進士出身的孔建安,黃林卻只是個舉人出身。 舉人出身,補了個縣令的官兒,熬了許久,才終于熬到了如今同知的位置。 “此話當真?” 他沉默了許久,才終于開口,只不過是又問了一遍。 幕僚當即稱是。 黃林閉了閉眼睛,復又睜開,雖然沒有冷笑一聲,但話中意味卻不怎么友好:“三十歲的鄉試主考官,可真是簡在帝心,年輕有為,令人艷羨啊?!?/br> 幕僚很是清楚自家大人因為舉人出身,一貫對這些很是敏感,聞言也不敢出聲。 好在黃林說完這句,便沒有繼續圍繞這個話題繼續往下了。 他端起桌上的茶低頭啜飲了一口,放下茶盞,食指在桌上敲擊了片刻,才面無表情地道:“老邢那邊的事兒,捂緊點兒,別讓什么亂七八糟的人跑出來了,本官可不想為他得罪了前途無量的通判大人?!?/br> 他這話說得陰陽怪氣,幕僚卻已經習慣了,聞言便點了點頭,恭敬地道:“大人放心,屬下明白?!?/br> “行了,你去吧?!?/br> “屬下告退?!?/br> 看著幕僚的身影消失在門簾后頭,黃林才理了理袖口,站起身來,往后院走去。 …… 另一頭的沈伯文一家,已經下了船,又換乘了馬車,繼續往興化府的方向駛去。 沈伯文對于自己暈船這件事已經麻木了,也徹底認清了自家人除了自己,就沒有別人暈船的現實。 是的,說的就是霽哥兒。 非但不暈船,也沒有出現像沈老太太所擔心的那些水土不服的毛病,生龍活虎得厲害,甚至因為已經會走了,經常扯著他或者唐闊的袖子,想去外頭玩兒。 于是乎,在太陽的照耀之下,原本白白胖胖的霽哥兒,如今已經變成了小黑胖了。 讓沈伯文真是哭笑不得。 但隨即想到多曬太陽對小孩子的骨骼發育有好處,倒也沒有制止,甚至還安慰起了周如玉。 “沒事兒的,他是個小郎君,現在黑點兒也沒事,多曬太陽能長高?!?/br> 沈伯文對上自家妻子將信將疑的目光,硬著頭皮道。 可能是覺得語言還不夠支撐自己的說法,看了看在旁邊的小黑胖,一把將他抱了過來,遞給周如玉,證實似的道:“你看他現在是不是結實多了?” 霽哥兒現在已經長得頗為結實了,周如玉一時不妨接到手中,頓時被沉得差點兒抱不住。 沉了口氣,才抱回懷中。 可能是事實勝于雄辯,她不得不承認:“確實,霽哥兒是比先前要重了?!?/br> 只是看著自己原本白白胖胖的孩子變成如今這樣,還是有點不忍直視,特別是在玨哥兒與阿珠的白凈對比之下…… 把霽哥兒交給妻子,沈伯文一回頭,就瞧見沈玨正偷偷從馬車中的箱籠中,悄無聲息地掏出一本書,正打算打開看,下意識抬頭看向父母這邊,于是乎,就跟自家阿爹好整以暇的視線對了個正著。 沈玨:“……” 老老實實地將書又放了回去,隨即若無其事地開口問道:“爹,咱們還有多久才能到興化府?” 沈伯文也不故意惡趣味地揭穿自家長子試圖在車上看書的事了,不過回頭私底下還是要交代幾句,畢竟在車上看出容易壞了眼睛。 “爹先前問過閻師爺了,應當還要再走三天,才能到興化府城?!?/br> 沈玨聞言便“噢”了一聲。 沈伯文笑了笑,便轉回身子,對周如玉道:“閻師爺先前同我說,前面應當有個驛所,到了地方之后咱們就下車,今日歇在驛所,明天再趕路?!?/br> 聽他說完這句話,周如玉不由得松了口氣,“好,都聽相公的?!?/br> 沈伯文自然明白自家娘子為何松了口氣,愿意都在于雖然坐船太過無聊,可坐馬車,實在太受折磨,要不是外頭的日頭實在太大,沈伯文也不愿意總是坐在馬車中,覺得整個人都快被顛散架了。 出現這種情況,除了是因為馬車的防震不怎么到位之外,糟糕的路況也占了很大一部分原因。 畢竟在沒有水泥出現的時候,就算是用碎石子修的路,也算得上是極好的路況了。 不過很顯然,興化府這邊并沒有這樣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