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路(科舉) 第33節
沈伯文卻在心里輕哼了一聲,假裝沒看到他悄悄投過來的視線。 韓輯對兩個弟子之間的眉眼官司毫無察覺,緊接著就跟他們說起了遠在京都的大弟子,也就是他們的大師兄——陸翌。 在聽到大師兄年紀輕輕,才三十有二,就已經是正四品的大理寺少卿時,沈伯文和邵哲都有覺得有些不真實感,怔了會兒,沈伯文才感嘆道:“大師兄真是年輕有為?!?/br> 如今官場都講究資歷,不熬個許多年,哪兒能升官,三十二歲,還正值青壯年呢。 而韓輯沒有告訴他們的是,陸翌年紀輕輕卻身居高位,除了本身能力出眾,更重要的原因,便是他簡在帝心,陛下所看重的人,破格提升又有何難? 不過在他內心卻覺得,沈伯文和邵哲這兩個人將來的前途,也不會差。 但這兩個弟子現如今最重要的先是會試,有些事情,待到殿試之前再說,也來得及。 因而他只道:“待到了京都,我叫他過來,你們師兄弟幾個,也好認識認識,將來我若是不留在京都,回了廣陵,你們有事也可以去找他?!?/br> 沈伯文和邵哲點頭應下。 …… 車隊走到中午,途徑一間食肆,鄧叔吩咐大家伙兒停下來,然后去跟自家老爺道:“老爺,已經中午了,大伙兒也該餓了,不若就在這家食肆用完午飯再趕路?!?/br> 韓輯掀開簾子看了看日頭,的確到中午了,便點頭同意了,“你做主便是?!?/br> 師徒幾人便陸續下了車。 沈伯文看了看身后的馬車,想問問自家娘子要吃點什么,替她趕車的沈杜就走過來跟他說起大堂嫂被韓夫人叫到那邊馬車上的事兒來。 沈伯文謝過四堂弟,這才走到第二輛馬車旁,輕輕敲了敲車壁。 隨后出來的是蕭氏身邊的李mama。 他對李mama并不陌生,便將自家老師打算在這件食肆暫時歇息一下,順便用午飯的事兒講了,然后問道:“不知師娘這邊需要些什么,學生一道去跟掌柜的說?!?/br> 蕭氏在馬車里頭聽得真真切切,聞言便用調侃的眼神看向周如玉,看得她都不由自主地紅了耳根,才淡淡地笑了笑,對她道:“我沒什么胃口,也不想吃什么東西,你若是有什么想吃的,便下車去跟你相公說罷?!?/br> 周氏看著師娘略微有些蒼白的臉色,不由得勸道:“師娘,不如多少用點,要不然趕路也太辛苦了些?!?/br> “實在是沒胃口?!笔捠弦矡o奈,“行了,你快下去吧,別讓他等急了?!?/br> 周如玉只得作罷,提起裙擺下了車。 沈伯文順手扶了她一把,倒是讓旁邊剛準備伸手的李mama動作頓住,不由得失笑。 隨即讓開地方,讓他們小兩口說話。 周如玉被李mama臨走前的那一眼看得有些赧然,沈伯文不明所以,又問了一遍,她跟師娘有沒有什么想吃的,自己給她們帶過來。 她還記掛著師娘沒胃口的事,聞言便道:“不用那些油膩的菜了,要幾碟口味清爽的小菜,再來兩碗白粥便是了?!?/br> “沒胃口嗎?”沈伯文仔細看了看她的臉色。 面色紅潤且有光澤,看著不像暈車了的樣子啊。 周如玉被他這么一看,不由得惱羞成怒地瞪了他一眼,催促道:“還不快點去?!?/br> 沈伯文只好先走了。 見他的背影消失在食肆的簾子后,周如玉臉上的熱度才漸漸消下去,忽然間想起了什么,轉身去了自己家的馬車中,片刻后,端著一個小壇子下來,回到蕭氏的馬車上。 她進來的時候,蕭氏正靠在引枕上閉目養神,聽到動靜便睜開了眼睛,看見她手里端著的東西,不由笑道:“怎么出去一趟回來,還帶了禮來?” 曉得師娘是在同自己開玩笑,周如玉也沒了一開始的緊張,將小壇子上扎著的麻繩解開,一邊道:“師娘,這是我自己在家里腌制的紫蘇梅子,最是開胃,我幫您要了碗白粥,您就著這梅子嘗嘗,看能不能多少用一些?!?/br> 蕭氏靠在引枕上時,只能看見周如玉溫婉的側臉和專注拆繩子的神情,一邊由李mama扶著坐起來,一邊在心里感嘆,沈伯文倒是娶了個好妻子,這般細心且用心。 不必說都知道這壇梅子原本是給誰準備的。 沒一會兒,沈伯文便把自家娘子要的白粥和小菜送了過來。 不忍心辜負周如玉的好意,蕭氏抱著嘗一嘗的態度,夾了一顆紫蘇梅子放入口中。 口感糯糯的,酸甜可口,還帶著一絲紫蘇的香氣。 或許還有一點心理作用,蕭氏覺得自己的胃口的確好了點,雖不至于胃口大開,但眼前這碗白粥,倒是能吃進去了。 看師母就著梅子和小菜用完了大半碗的白粥,周如玉也放下心來,路途遙遠,不吃一點兒東西可不行。 待到三人都用完了,李mama才收拾了碗筷,送回食肆去。 在食肆里碰到正吃完準備出來的自家老爺,便將方才發生的事同他說了一遍。 韓輯聽罷,沈伯文也剛好走過來,讓李mama先回去,隨即拍了拍沈伯文的肩膀,滿意地夸道:“你這個媳婦兒,倒是娶的不錯?!?/br> 讓自家老師這么夸,沈伯文只能想到方才那件事,笑著道:“那學生便替拙荊多謝老師的夸贊了?!?/br> 第三十七章 用完午飯之后, 一行人繼續趕路,韓輯還專門叮囑了負責趕車的人,務必要在天黑之前趕到府城, 要不然就趕不上住宿了。 后面的路途中,因著越靠近府城,路反而越來越好走了, 更加平坦,蕭氏的暈車也沒那么嚴重了, 又能繼續跟周如玉聊天了,反倒是周如玉勸她:“師娘不如休息一會兒,距離到府城, 怕是還得好一會兒?!?/br> 蕭氏想想也是,便答應了。 她歇下之后,周如玉同李mama說了一聲,便回了自家的馬車之中。 天黑之前,他們總算是進了府城的城門,說起住在哪兒的時候, 沈伯文想到上次自己鄉試時過來住的那一家客棧, 想到他們那個八面玲瓏做事周道的掌柜, 便跟老師提了建議。 鄧叔原本想跟自家老爺說的也是這家,本就是廣陵城中最大的客棧, 既然現在老爺的學生也說了,他便附和道:“老爺,這家客棧的確不錯?!?/br> 既然一個兩個都這么說, 韓輯便同意了。 到了客棧, 掌柜的還記得沈伯文, 一看門外還有這么多人, 明白過來他們都是一塊兒的,熱情周道地替他們開好房間,又打發小伙計去幫人家牽馬,搬東西。 韓輯看著確實還可以,在心里點了點頭,然后出門去接夫人。 然而蕭氏雖然休息了一路,但舟車勞頓實在太累,現下也沒什么精神,便同自家老爺說了一聲之后,就由周如玉和李mama扶著上樓先歇息去了。 將蕭氏送回房中,周如玉剛出來關上門,身后就響起了一道無奈的聲音:“如玉?!?/br> 她差點被嚇了一跳,轉過身不由得嗔了沈伯文一眼。 二人一道回了房里,沈伯文才繼續道:“等會兒我還要跟老師和師兄一起用飯,你想吃點什么,我下去的時候幫你跟廚房說一聲,回頭讓他們給你送上來?!?/br> 他說完之后便在想,怎么覺得今日的娘子好像格外的忙。 周如玉不知道他在想什么,聽了他的話,便也覺腹中饑餓,中午只用了一碗白粥,有點不頂餓,想了想,便說了幾個素菜。 “怎么都是素菜,這邊的鹽水鴨味道極好,我幫你也要一份吧?!鄙虿穆犃吮愕?。 周如玉不好意思辜負他的好意,便點了點頭,算是應下了。 其實聽罷心中也在好奇,她知道自家相公一向不好口腹之欲,但卻不是嘗不出好賴來,只是口味隨和,能讓他都說味道極好的菜,她自然也好奇。 沈伯文下了樓,路上碰見沈杜,便邀請他一塊兒去吃飯。 沈杜不太樂意過去,便推說自己也有點累,想先在房里休息一會兒,等下叫菜上來就行了。 沈伯文一聽便懂,倒也不勉強他,自去了。 順道去了趟廚房,將菜點好,吩咐小二待會兒送到樓上去,才回了大廳,找到老師與師兄那一桌,重新落座。 韓輯跟邵哲已經要好菜了,見他過來,便問還要不要加什么別的,沈伯文只道夠了。 韓輯點了點頭,隨即便問起了兩個弟子關于到京之后的打算來。 這件事沈伯文先前就跟師兄商量過了,此時便由邵哲開口同老師說道:“到京都之后,距離春闈還有段時間,我跟延益打算合租一個院子,先住下來,在那邊一邊讀書,一邊等會試開考,也好提前適應適應京都的氣候?!?/br> 這話說的在理,畢竟他們都是南方舉子,京都則是在北方,每年會試都有不少水土不服的南方舉子,提前適應也是應有之舉。 但韓輯聽罷卻道:“何必去租院子住,我在京都還有套多余的宅子,你們到了之后就讓老鄧帶你們過去,在那邊住下來就行了,花什么冤枉錢?!?/br> “那也太麻煩老師了?!鄙虿暮蜕壅芏家恢碌赝凭芷饋?。 “這算什么麻煩?我又不會去幫你們搬家?!表n輯聽到麻煩二字就哼了一聲,看著兩個弟子,訓道:“跟你們老師還客氣什么,咱們師徒之間是什么外人嗎?不過是住幾天罷了,又不是大事,還值得你們這么推辭?” 見老師說的不客氣,明白是拒絕不了了,沈伯文和邵哲這才答應下來。 剛剛點好的菜陸陸續續地被端了上來,沈伯文身后忽然傳來一道有幾分耳熟的聲音。 “沈兄?” 沈伯文應聲回頭,看到一張鹿鳴宴上曾見過的娃娃臉,不由拱手道:“好巧,原來是陶兄?!?/br> 陶正靖也拱手還禮。 沈伯文先向他介紹自己的老師和師兄,隨后將他也介紹給了他們:“這位是鄉試的亞元,陶正靖,陶兄?!?/br> 陶正靖聽到他這個介紹詞,忙道:“在沈兄面前,亞元還是別說了?!?/br> “僥幸僥幸?!鄙虿膿u頭道。 韓輯聽著他們的對話便笑了起來,出聲相邀:“用過晚飯了嗎,若是沒用過,不如入席一起?” 他們師徒三人一起吃飯,自己同他們都不怎么熟,第一次見面就坐在一起吃飯也不合適。 陶正靖想了想,正打算開口婉拒,誰知他的肚子卻不爭氣,發出了一聲長鳴。 當即就恨不得找個地縫鉆進去。 實在是也不能怪他,華田縣離府城并不遠,他早上出了門,便不打算在路上用午飯,想著一氣兒到了客棧再用,可誰知路上出了點意外,耽誤了不少時間,直到剛剛才到。 到了此時,已經餓了許久了。 見這娃娃臉的舉子臉都紅得要冒煙了,韓輯年紀大了,在他眼里,這還是個不大的孩子,能體諒他的尷尬,便裝作沒聽見的樣子,笑呵呵地又邀了一遍:“一塊兒用吧,正好我們只有三個人,桌上也稍顯冷清?!?/br> 陶正靖也不知道他們是真的沒聽見,還是裝作沒聽見,但是想到只要自己不尷尬,就能裝作這件事沒有發生過,便收拾了一下心情點了點頭,應了下來。 沈伯文和邵哲自然不是那種以取笑旁人為樂的惡劣之人,見他入了席,便若無其事地聊起了新的話題,“陶兄來這兒住宿,想必也是準備上京趕考的?” “是的?!碧照复鹜暧值溃骸吧蛐?,我字梓林,你叫我梓林就行了?!?/br> 韓輯照例問了句,“上京之后打算住哪兒?” 他看這青年順眼,便想著自己的宅子挺大,放一只羊也是放,一群羊也是放,反正都是廣陵舉子,都住一塊兒也能互相督促這讀書,挺好。 故而才有此一問。 陶正靖聞言卻道:“勞煩韓先生垂詢,學生外祖家在京都,準備在外祖家借住幾日?!?/br> 一聽人家準備去外祖家住,韓輯便熄了方才那個念頭,點了點頭,不再多言,也因而沒注意到陶正靖臉上一閃而過的局促之色。 沈伯文倒是注意到了,只不過他與陶正靖并不相熟,既然人家不說,也不好貿貿然問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