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頁
回過神之后我發現周圍一片狼藉,從天花板上掉下來的碎屑和粉末將下面的人和事物都蒙上了厚厚的灰,但天花板沒有被擊碎,或許上面已經是一片廢墟,但幸運的是地下還不至于,這意味著核輻射有高概率被隔絕在外面。如果我一睜眼看見了天空,那就意味著這個掩體白找了。 接下來就是至少兩周的地下生存時間了,核輻射將會繼續在這個階段將接觸到它的人殺害。 我看過不少末日小說,自己也寫過相關題材的短篇,很多都會提到超市這樣的物資豐富的地點,這種地方最容易滋生末日里人心的罪孽?!@嚴格來說還不算末日,畢竟核擊中了一座城市,并不意味著全人類的淪亡,但情況是相似的,至少兩周之內不太可能接到應援,我們只能在這里生存下去。 好在,這里的人還不算特別多。 為了以防萬一,我將背包里的武器拿了出來,那是一根之前用來通過廁所的細鐵棍,頭部彎曲。另外,我出發前已經在口袋和靴子里分別放了一把刀,口袋里的是削水果的折刀,靴子里是一把美工刀,雖然都不是特別給力的武器,但是關鍵時刻還是能出其不意的。 雖然背包里已經有了食物,但是以防萬一,我還是在眾人反應過來之前去搜刮新的物資了。 我很快就被發現,人們指責我,想要搶走我的東西,我將手頭的零食扔了出去說:“這些我還給大家,但是我自己帶來的東西,你們不能拿走?!?/br> 由于大R發的物資充足,大家還不至于為了我包里的那點東西而對我下手,也就沒再說什么。 周圍很快出現了無數類似的爭執。 地底下瞬間一派混亂。 我瞅準了掉在地上的黃白大喇叭,拿起來通過擴音器大喊道:“又不是世界末日,你們不打算出去生活了嗎——” 生活。 這個詞匯觸動了一部分人,但是爭吵沒有停止,他們聽不進去,有些人已經大打出手。 我心想可能是我的臺詞不夠振聾發聵,就改換道:“兩周后我們就可以出去了,這里的東西是夠的,大家不要搶——” 然后我的喇叭被搶走了,包包也差點被搶走。 場面持續性一片混亂。 最后,幾名青年聯合了之前抵閘門的那群壯漢,幾句話迅速結盟,在壯漢們的威懾下,大家才開始消停。 這群人派出來說話的代表是個戴眼鏡的男生,斯斯文文的,說話有理有據,“核輻射的危險只會持續半個月左右,一個月都不到,地下的糧食和水對完全足夠我們所有人度過這個難關的。而且出去之后,我們還要繼續生活,出去之后依舊是法治社會,你們不要以為在這里殺人放火搶劫就能逍遙法外,國還沒……” 他說的話內容其實跟我之前喊的差不多,只不過這會兒比較安靜,他的話聽起來就格外的振聾發聵。 我發現眼鏡男和另外幾名青壯年是一起的,年齡約莫都在28-42之間,這幾個人,暫且稱呼他們為“超市天團”吧,三男兩女,三男里一個看起來沉穩大氣、有領導力,年紀最大,但并不老邁,反而呈現出非凡的氣勢,一個斯斯文文、看起來有頭腦,一個身強體壯、像個武夫,兩女里一個犀利干練,一個柔弱惹憐,嗯,經典的末日團隊配置。 如果不是他們都相貌平平的話(除了那個柔弱的),我還以為自己在哪本末日小說里充當著路人甲呢。 要求清點大R發的物資,然后平均分。 斯文男給出了很多有用的意見,比如只需要在地下生活涼山州,根本犯不著為了一個月不到的口糧互相傷害,再比如,犯不著因此就犯下殺人放火的罪行,出去之后還是繼續生活呢。 大家看他有理有據,也就不說什么了。 這個時候普通人早就慌了神,大腦當機,無法思考,有個人出來主事,引領方向,再好不過。 他們組織成年男子搬運東西,集中物資,組織模樣老實的婦女清點,自己相熟的兩名女子督工。大家將東西集中、清點、劃分種類,而后當著大家的面分派大家今日的口糧。 在這種災難之中竟然能做出這么快的反應,我再度懷疑這是某本末日小說。 而且他們還叫人們盡量讓手機關機,只有幾部手機打開廣播收聽模式來獲取外界消息,因為核-爆已經讓這一座城市所有的基站都毀滅了,所以他們信息是發不出去的,而手機唯一的作用是及時接收外面的警報和廣播,這些外界來的信息將會成為日后他們獲救的關鍵。 超市有發電機,里頭的照明還是能用的,但是為了避免發電機的動靜引來什么(比如轟炸、掠殺),大家選擇只用它在緊要時刻供電,手機充電什么的淪為了次要。 即便這里有了領頭羊,人們也變得冷靜,但是后面的發展比我想象中的要殘酷的多——生活畢竟不是小說。 雖然這里已經是很合適的掩體,但大R發又不是銀行保險柜那種密不透風的密閉空間,核輻射依舊起了作用,一些人開始出現嘔吐、脫發等核輻射疾病先兆癥狀。 我知道一些防輻射的辦法,但是我不敢靠近那些人,只能遠遠的嗓子喊道:“那邊的大媽——脫外衣——換衣服——用塑料袋將臟衣服封好,用清水洗手和臉——” 已經禿頭了的大媽六神無主,很是聽話,哆哆嗦嗦地從附近扯了衣服,正打算洗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