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頁
書迷正在閱讀:被迫走劇情后我分化成了omega[男A女O]、給古人直播國泰民安、白榆見月、事業當先,男主靠邊[快穿]、穿成頂流哥哥家的小奶包、奮斗在千禧年代、過路客棧、綠茶校草他偷偷動了心、重生后我成了反賊的馬仔、美人無罪,懷璧其罪
唐家近三畝的田,衙役四五天就忙完了, 顧及云巧早出晚歸, 沒空整理稻草,將稻草挑回家, 悉數堆在后院的雞籠邊。 曬糧食的天變得快, 常常這一刻艷陽高照, 下一刻就暴雨傾盆, 云巧在山里碰著好幾回, 淋得跟落湯雞似的。 老唐氏怕云巧生病, 無論天晴天陰,都會往她手里塞把傘。 待黃燦燦的田野荒蕪蕭瑟,半樹的葉隨著秋風飄去,云巧換上了料子稍厚的衣衫。 她和龍虎囤了許多野果,黃澄澄的,拳頭大小的果子,餓了就吃兩個,從這座山走到那座山,直到秋末的白霜綴滿枝頭,云巧才把完整的輿圖交到李善手上。 西州山多,天兒冷得快,清晨出門,地面結著薄薄的冰霜,山間樹木晶瑩剔透的。 李善拿過輿圖,臉上沒什么驚訝。 如孫山長所說,云巧確實有天賦,要不是發現幾處不同尋常的地方耽誤些時日摸索,輿圖早就畫完了。 作為答謝,李善又給了她五兩銀子。 前前后后,差不多給了云巧十兩銀子,老唐氏在邊上瞧著,坐立不安,“李衙役,工錢你給過了,這個就拿回去吧?!?/br> 五兩銀子不是小數,李善看出老唐氏的忐忑,“云巧姑娘這幾個月沒有休息過,她應得的?!?/br> 不說云巧在山里發現的秘密,單是這份輿圖,能助他很多。 李善收起輿圖,難得悅色,“龍虎說你想去漣水縣,正好我明日要回衙門,可以捎你一程?!?/br> 云巧惦著銀子,歡喜地說,“我自己去?!?/br> 雖然她不像以前懼怕李善,但不想和他同行,而且她要從山里走,不走官道。 李善聽龍虎說起過,當著老唐氏的面,沒有問,而是說,“行,你如果發現什么有趣的,可以來找我?!?/br> 云巧知道李善住在西山腳下的營地,那兒除了他,還有許多穿盔甲的漢子,氣勢洶洶的,云巧不想去那兒,不過李善負責修路,她在山里找著近道,告訴他也無妨。 于是,她說好。 送走李善,老唐氏就嚷嚷著殺雞吃。 老唐氏買的五只雞如今只剩下兩只,本是擔心云巧身子骨弱,每天進山吃不消,下蛋給云巧補身體,如今用不著進山,兩只雞留著無甚用處了。 她去后院抓雞,讓云巧去灶間燒水燙雞毛。 有些日子生火,云巧費了些功夫才劃燃火折子,柴火放進灶膛,噼里啪啦燃燒起來。 她彎腰撿地上堆著的玉米芯,腦子頓時浮起龍虎的話來。 龍虎讓她給唐鈍生個孩子,有了孩子,無論唐鈍走到哪兒,都不會短了自己吃穿,即便他哪日入了獄,自己也不會受牽連。 這就是妾的好。 唐鈍入仕為官,她身份水漲船高,唐鈍落難,做妾的身份卑微,拿了身份文書,收拾包袱離府便是,運氣好,去其他府,日子照樣風生水起。 不給唐鈍生孩子,這輩子可能就是生火掃地端茶倒水的命。 人往高處走,龍虎說這些道理她娘悟不透,沒法教她。 只有像他那樣志存高遠的人才明白。 她將玉米芯扔進灶膛,拿火鉗拱了拱,想說生火掃地挺好的呀。 老唐氏拎著咽氣的雞進屋,見她盯著灶膛入了神,不禁問,“是不是想墩兒了?” 唐鈍離家時還是夏末,如今都冬初了。 云巧老實的點了點頭,想到唐鈍是秀才,學問眼界比龍虎高得多,眼睛頓時亮了起來,“李善說縣學后天放假,我接他回來?!?/br> 李善經常去漣水縣,清楚唐鈍的情況,唐鈍底子扎實,加上孫山長教過些時日,功課突飛猛進,在縣學也稱得上好的。 老唐氏揭開鍋蓋看了眼鍋里的水,溫聲提醒,“記得拿些人參去賣?!?/br> 云巧在山里的這些日子,挖了許許多多的草藥,光人參就有好幾十根,擱在家里也沒什么用處,老唐氏琢磨著賣了些,再買些雞鴨養著過年吃。 “去哪兒賣?”云巧沒做過買賣,不懂里邊的門道。 老唐氏道,“縣里不是有醫館嗎?你去醫館問問,我問過你四祖爺了,醫館的人參論根賣的,一根幾百文的都有?!?/br> 四祖爺雖是大夫,但不知道醫館是否收人參,只能問問。 老唐氏說,“讓墩兒陪你去?!?/br> “好?!?/br> 龍虎給云巧指過漣水縣的位置,翻過東北方向的山,看到青色城墻,看到戍守城門的士兵進去就是了。 天不亮她就挑著兩個籮筐出門了。 老唐氏給她煮了兩個雞蛋,還給她裝了昨晚沒吃完的雞rou,提著燈籠送她到后山的石子路口,“墩兒要是忙,你就在縣里陪陪他,不著急回家?!?/br> 一來一回要耽誤不少時間,墩兒想考科舉,自該以學業為重。 云巧見著他就行了。 老唐氏給她衣服里縫了銅板,她眼神不好,針線有些粗糙,銅板不貼身,隨著云巧走路,銅板碰撞出響聲來。 老唐氏擔憂,“會不會遭人惦記上?” 云巧摁了摁胸口,“我不往人多的地方去?!?/br> “你好好跟著車夫,別亂走啊?!?/br> 叮囑完她就掉頭回去了,沒看到云巧迷茫的眼神,以致不知道云巧這一出門在山里轉了四五天。 兩日后不見她回來,以為她想在縣里玩幾天,暗暗替她高興,絲毫沒放在心上。 --